一种助眠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377发布日期:2019-11-05 22:18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眠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枕头。



背景技术:

人们在睡觉时,有时会因为身体健康等原因发生失眠,导致第二天学习、工作状态不佳。为了解决失眠问题,有的人进行大量的身体锻炼,使自身感到疲劳,期望因此能更轻松地睡着。但身体锻炼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有时反而会使人更加亢奋而不利于睡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助于睡眠的助眠枕。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助眠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枕头本体、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覆盖片、助眠药包;覆盖片覆盖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上,覆盖片与枕头本体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覆盖片的前端与枕头本体的前端固定连接,覆盖片的后端与枕头本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助眠药包沿左右方向延伸,药包设置在第一间隙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发热片,发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内;覆盖片、助眠药包、发热片、枕头本体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覆盖片与助眠药包的上表面抵接,助眠药包的下表面与发热片的上表面抵接,发热片的下表面与枕头本体抵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枕头本体的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和枕头本体的下表面的四个角落中至少一个角落设有插袋结构,所述插袋结构包括设有两条相邻直边的插袋片,插袋片覆盖在枕头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角落上,插袋片的两条相邻直边与枕头本体的两条相邻侧边一对一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有两端的侧立片,侧立片沿枕头本体的侧面延伸,侧立片的下侧与枕头本体的侧面固定连接,侧立片的一端与插袋片连接,侧立片的另一端与覆盖片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沿枕头本体的侧面延伸的松紧带,松紧带设有两端;侧立片的上侧设有沿枕头本体的侧面延伸的凹腔,松紧带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松紧带的两端与侧立片的两端一对一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枕头本体内至少设有一个拉紧结构,所述拉紧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拉紧片,拉紧片设有上下两端,拉紧片的上端与枕头本体的上侧固定连接,拉紧片的下端与枕头本体的下侧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拉紧片的高度低于枕头本体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枕头本体内还设有防松结构,防松结构包括包裹片,包裹片卷曲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包裹筒,包裹筒内填充有填充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覆盖在枕头本体上的覆盖片形成了第一间隙,可将助眠药包放在第一间隙内,从而通过助眠药包帮助使用者入睡;同时使用者能够通过覆盖片的左侧或右侧取出助眠药包,便于对助眠药包进行更换或晾晒等清洁工作。本实用新型用于枕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助眠枕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助眠枕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位置A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助眠枕,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枕头本体100、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覆盖片200、助眠药包300;覆盖片200覆盖在枕头本体100的上表面上,覆盖片200与枕头本体100的上表面之间设有第一间隙210,覆盖片200的前端与枕头本体100的前端固定连接,覆盖片200的后端与枕头本体10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助眠药包300沿左右方向延伸,药包设置在第一间隙210内。覆盖片200与枕头本体100的固定连接可采取缝合的方式,助眠药包300可采用申请号为201710374610.1或申请号为201810170837.9等文件所公开的药包。在使用时,覆盖在枕头本体100上的覆盖片200形成了第一间隙210,可将助眠药包300放在第一间隙210内,从而通过助眠药包300帮助使用者入睡;同时使用者能够通过覆盖片的左侧或右侧取出助眠药包300,便于对助眠药包300进行更换或晾晒等清洁工作。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发热片400,发热片400设置在所述第一间隙210内;覆盖片200、助眠药包300、发热片400、枕头本体100从上到下依次设置,覆盖片200与助眠药包300的上表面抵接,助眠药包300的下表面与发热片400的上表面抵接,发热片400的下表面与枕头本体100抵接。有时助眠药包300在受热时能更好地发挥助眠作用。因此通过增设发热片400,如型号ATS,将助眠药包300进行加热,提供更好的助眠效果。同时部分使用者的颈椎由于长期固定而酸痛,发热片400也能够对颈椎的酸痛起到减缓的作用。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00的上表面的四个角落和枕头本体100的下表面的四个角落中至少一个角落设有插袋结构,所述插袋结构包括设有两条相邻直边的插袋片500,插袋片500覆盖在枕头本体100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的角落上,插袋片500的两条相邻直边与枕头本体100的两条相邻侧边一对一固定连接。插袋片500与枕头本体100的固定连接可采取缝合的方式。由于插袋片500的两条相邻直边与枕头本体100的两条相邻侧边一对一固定连接,因此放入插袋结构形成一个口袋。部分发热片400可通过移动充电宝来提供电能而工作,此时移动充电宝可放置在插袋结构内,有效地防止移动充电宝外露而可能引起的插头脱落、移动充电宝磕碰或挤压人体等情况。此外,插袋结构也能够用于存放备用的助眠药包300,以便于使用者快速更换。对于枕头本体100,人在睡眠时头部通常不会接触到角落区域,因此将插袋结构设置在角落位置,避免了插袋结构对头部的干涉,提高了助眠枕的面积利用率。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设有两端的侧立片600,侧立片600沿枕头本体100的侧面延伸,侧立片600的下侧与枕头本体100的侧面固定连接,侧立片600的一端与插袋片500连接,侧立片600的另一端与覆盖片200连接。发热片400需要通过线路与电源相连,此时线路可设置在助眠枕内部或外部。若将线路设置在枕头内部,则不利于观察到线路,难以发现线路老化等情况;若将线路设置在外部,则线路有可能与其他物件发生牵扯,从而将线路扯脱落或牵扯至使发热片400或电源掉落。对于将线路设置在外部,可将线路放置在侧立片600与枕头本体100之间,即侧立片600遮盖住了线路,防止了其他物件牵扯到线路,提高了助眠枕使用的安全可靠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沿枕头本体100的侧面延伸的松紧带700,松紧带700设有两端;侧立片600的上侧设有沿枕头本体100的侧面延伸的凹腔,松紧带700设置在所述凹腔内,松紧带700的两端与侧立片600的两端一对一固定连接。当线路设置在侧立片600与枕头本体100之间时,线路有可能从侧立片600的上侧掉出,此时松紧带700通过凹腔将侧立片600的上侧拉紧而贴合到枕头本体100上,从而避免了线路从侧立片600的上侧掉出。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00内至少设有一个拉紧结构,所述拉紧结构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拉紧片110,拉紧片110设有上下两端,拉紧片110的上端与枕头本体100的上侧固定连接,拉紧片110的下端与枕头本体100的下侧固定连接。拉紧片110与枕头本体100的固定连接可采取固定缝合的方式。有时因为枕头较大,枕头内的填充物,如棉絮等,容易跑偏而使枕头部分区域无填充物,即变得松散。此时拉紧片110将枕头本体100的上侧和下侧固定起来,即提供了更多的连接点,从而使得助眠枕整个结构更紧致,避免了松散情况的发生,提高了助眠枕的耐用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拉紧片110的高度低于枕头本体100的高度。由于拉紧片110的高度低于枕头本体100的高度,助眠枕在填入填充物后,枕头本体100与拉紧片110的连接处变得下凹;由于拉紧片110沿左右方向延伸,故该下凹沿左右方向延伸;头部在靠在该下凹处时,助眠枕在头部依靠处形成整体呈锥形的形状,从而头部更容易保持稳定而利于保持住特定的偏转角度,从而有利于使用者调节头部偏转状态。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枕头本体100内还设有防松结构,防松结构包括包裹片120,包裹片120卷曲形成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包裹筒,包裹筒内填充有填充物。拉紧片110使枕头本体100形成了更为细长的腔体,此时腔体内的填充物由于左右方向较长而容易发生松散。此时包裹片120形成的包裹筒,将填充物包裹起来,且不需要经过缝合等固定连接,从而能省时省力地完成防松结构的制作,并使得填充物沿左右方向的防断开能力更强,因此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填充物沿左右方向断开,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助眠枕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