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2159发布日期:2020-02-14 15:0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家居领域,涉及一种床垫,尤其涉及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



背景技术:

母婴产品一直是目前市场上很重要的一类商品。由于母婴的特殊性,其使用的产品较之普通产品也必须要更人性化和更舒适。通常刚出生的婴儿在睡觉时都是放在单独的婴儿床内,将婴儿床放置在大床旁边,但当母亲需要哺乳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会非常的麻烦,也不利于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若直接将婴儿放置在父母的床上会存在着婴儿跌落的危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既能够保证婴儿的安全,同时可对大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缓解身体疲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床垫本体沿纵向分为成人区和婴儿区,婴儿区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婴儿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铺设有防水垫;婴儿区边缘处设有用于防止婴儿跌落的围挡;围挡包括设置在婴儿区与成人区之间的第一围挡以及分别设置在婴儿区长度、宽度方向的第二围挡和第三围挡;第一围挡的一端设置在成人区与婴儿区之间的分隔线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第二围挡连接;

其中成人区沿横向分为头颈区、腰背区和腿脚区;头颈区设有头枕,头枕内设有揉捏按摩器;腰背区设有弧形的腰部支撑垫,腰部支撑垫上纵向开设有两个弧形凹槽以及设置在两个弧形凹槽之间的矩形凹槽,弧形凹槽和矩形凹槽内均设有多个振动器。

进一步,还包括与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一遮盖平板,第一凹槽内部四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遮盖平板凸起部,凸起部距第一凹槽槽顶的距离等于第一遮盖平板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的头颈区与腰背区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设置在床垫本体内的微控制器连接;揉捏按摩器和振动器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婴儿区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婴儿物品的第二凹槽以及与其匹配的第二遮盖平板。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凹槽靠近头枕设置。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围挡、第二围挡和第三围挡均与床垫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腰部支撑垫与床垫本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弧形凹槽的弧度与腰部支撑垫的弧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的床垫本体底部设有防潮吸湿垫。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的型号为pt124b-111t;所述的微控制器的型号为i572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将床垫分为成人区和婴儿区,在婴儿区上开设用于放置婴儿的第一凹槽以及在婴儿区边缘处设有围挡,第一围挡的一端设置在成人区与婴儿区之间的分隔线的中间位置,既保证婴儿的安全,又方便大人照顾婴儿区的婴儿。成人区设有揉捏按摩器和振动器分别用于对成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同时可对大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缓解疲劳。使用时,用户可将婴儿放置在第一凹槽内,同时婴儿区边缘处设有围挡,防止婴儿跌落;待放置好婴儿后,大人可平躺在成人区内,通过在头颈区和腰背区分别设置按摩装置,能够对用户进行颈部和腰背按摩,同时通过在腰背区设置弧形的腰部支撑垫,能够对人体腰部形成支撑,使腰椎自然放松,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缓解身体疲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的电路流程框图。

其中,1为床垫本体,11为成人区,12为婴儿区,2为头颈区,21为头枕,22为揉捏按摩器,3为腰背区,31为腰部支撑垫,32为弧形凹槽,33为矩形凹槽,34为振动器,4为腿脚区,5为压力传感器,6为微控制器,7为防潮吸湿垫,8为显示屏,121为第一凹槽,122为防水垫,123为围挡,124为第二凹槽,125为第一围挡,126为第二围挡,127为第三围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包括床垫本体1,床垫本体1沿纵向分为成人区11和婴儿区12,婴儿区12上开设有用于放置婴儿的第一凹槽121,第一凹槽121内铺设有防水垫122;婴儿区12边缘处设有用于防止婴儿跌落的围挡123;围挡123包括设置在婴儿区12与成人区11之间的第一围挡125以及分别设置在婴儿区12长度、宽度方向的第二围挡126和第三围挡127;第一围挡125的一端设置在成人区11与婴儿区12之间的分隔线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第二围挡126连接;

成人区11沿横向分为头颈区2、腰背区3和腿脚区4;头颈区2设有头枕21,头枕21内设有揉捏按摩器22;腰背区3设有弧形的腰部支撑垫31,腰部支撑垫31上纵向开设有两个弧形凹槽32以及设置在两个弧形凹槽32之间的矩形凹槽33,弧形凹槽32和矩形凹槽33内均设有多个振动器34。

具体的,该床垫的成人区11主要用于对成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婴儿区12设置第一凹槽121,主要用于放置婴儿,防止婴儿翻身跌落;同时在婴儿区12的边缘处设置围挡123,防止婴儿翻身造成的跌落,保证婴儿的安全。该床垫节约了成本,使用户无需购买婴儿床,只需一个床垫便可解决母婴同睡的问题,同时该床垫分区设置也避免了母婴同床大人容易压到婴儿的隐患,进一步保证婴儿的安全。所述的第一凹槽121内铺设有防水垫122,防止婴儿排泄物污染床垫。防水垫122可通过魔术贴粘贴在第一凹槽121的底面,方便更换。

所述的围挡123包括设置在婴儿区12与成人区11之间的第一围挡125以及分别设置在婴儿区12长度、宽度方向的第二围挡126和第三围挡127,分别从各个方向防止婴儿翻身从床垫边缘处坠落。围挡123可采用网状材质或海绵材质,避免磕碰婴儿,也防止婴儿翻身从床边缘处跌落。第一围挡125的长度为该床垫长度的二分之一,其一端设置在成人区11与婴儿区12之间的分隔线的中间位置,另一端与第二围挡126连接,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方便人大照看婴儿,既能防止婴儿从床垫边缘跌落,又方便大人时刻能够看到婴儿动态,方便照顾。

进一步,还包括与第一凹槽121相匹配的第一遮盖平板,第一凹槽121内部四周设有用于放置第一遮盖平板凸起部,凸起部距第一凹槽121槽顶的距离等于第一遮盖平板的厚度。

具体的,与第一凹槽121相匹配的第一遮盖平板主要用于遮盖第一凹槽121,使婴儿区12与成人区11在同一水平面上;使用时将第一遮盖平板放置在第一凹槽121内部的凸起部上,凸起部阻挡第一遮盖平板的掉落,第一遮盖平板刚好将第一凹槽121盖住,可让婴儿与大人睡在同一平面上,也可以方便其他人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进一步,所述的头颈区2与腰背区3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与设置在床垫本体1内的微控制器6连接;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分别与微控制器6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可分别通过各自开关进行控制;进一步的,为了方便对上述器件进行控制,还在头颈区2与腰背区3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5与微控制器6连接;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分别与微控制器6连接,由微控制器6控制各器件的开关的关断。

具体的,床垫本体1横向分为头颈区2、腰背区3和腿脚区4,分别用于对用户的头颈和腰背进行按摩。用户使用时平躺在该床垫上,压力传感器5感应在压力信号,将压力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器6,微控制器6分别控制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工作。在腰背区3设置弧形的腰部支撑垫31主要是用于对使用者腰部形成支撑,避免使用者平躺时腰部不能与床垫完全贴合而造成腰部悬空,从而导致腰部不舒服。腰部支撑垫31可采用波浪形弧度设计,与人体腰部曲线吻合,对人体腰部形成较好的支撑,增加用户的使用舒适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均采用现有技术。揉捏按摩器22主要用于对用户的颈部进行按摩,减少用户的颈部不适;弧形凹槽32和矩形凹槽33内的振动器34主要用于对用户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按摩,矩形凹槽33内的振动器34可对用户的脊椎部位进行振动按摩,同时弧形凹槽32内的振动器34对使用者腰背进行振动按摩;弧形凹槽32内的振动器34沿弧形凹槽32呈弧形排布,与人体背部曲线一致,有利于增强按摩效果,提高使用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的婴儿区12上还开设有用于放置婴儿物品的第二凹槽124以及与其匹配的第二遮盖平板。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凹槽124靠近头枕21设置,方便用户拿取。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围挡125、第二围挡126和第三围挡127均与床垫本体1可拆卸连接,可通过拉链或魔术贴的方式连接,方便对围挡123的拆卸。

进一步,所述的腰部支撑垫31与床垫本体1可拆卸连接。腰部支撑垫31与床垫本体1可通过拉链或魔术贴的方式连接,方便拆卸。

进一步,所述的弧形凹槽32的弧度与腰部支撑垫31的弧度一致。弧形凹槽32内振动器34沿弧形凹槽32的弧度呈弧形排布,与人体背部曲线相吻合,能够对背部各个位置起到按摩作用,有利于提高振动按摩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的床垫本体1底部设有防潮吸湿垫7。防潮吸湿垫7内填充有超级高分子吸湿纤维,使床垫具备防潮吸湿的功能。

进一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的型号为pt124b-111t;所述的微控制器6的型号为i57200。所述的压力传感器5实时监控衬垫上的压力,并反馈至微控制器6,从而判断该按摩床垫上方是否有用户,在没有用户躺在衬垫上方时,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所述的微控制器6设置在床垫本体1上,床垫本体1上还可设置显示屏8,用于显示按摩状态或待机状态。

该按摩床垫可采用天然乳胶材质,其厚度为30~50cm。

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母婴同床用床垫,将床垫分为成人区11和婴儿区12,婴儿区12开设有用于放置婴儿的第一凹槽121和防止婴儿跌落的围挡123,第一围挡125的一端设置在成人区11与婴儿区12之间的分隔线的中间位置,既能保护婴儿安全,又方便成人随时照顾婴儿;成人区11设有揉捏按摩器22和振动器34分别用于对成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在婴儿区12上开设用于放置婴儿的第一凹槽121和围挡123,既能够保证婴儿的安全,同时成人区按摩装置可对大人身体各部位进行按摩,缓解疲劳。使用时,用户可将婴儿放置在第一凹槽121内,同时婴儿区12边缘处设有围挡123,防止婴儿跌落;待放置好婴儿后,大人可平躺在成人区11内,通过在头颈区2和腰背区3分别设置按摩装置,能够对用户进行颈部和腰背按摩,同时通过在腰背区3设置弧形的腰部支撑垫31,能够对人体腰部形成支撑,使腰椎自然放松,提高使用舒适度,同时缓解身体疲劳。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实用新型较优的例子,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