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23378发布日期:2019-11-01 21:02阅读:7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维护的设计,特别是涉及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主要适用于办公楼,公寓,酒店,民用建筑等需要水密气密及风荷载性能高的开启结构,属于建筑外围护结构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及社会高标准的出现,促使门窗的研发向高性能方向的进展。并且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迅猛发展,上悬窗系统逐渐取代传统的平开窗系统,更广泛的被应用在办公楼,公寓,民用建筑等,而建筑师为使建筑物达到一定的建筑效果往往会要求形式各异的开启系统。现有的外部幕墙窗开启系统大致有以下几种:

平开窗,其优点是开启面积大,通风好,密封性好,隔音,保温,抗渗性能优良,但是其占用室内外空间,可视面积小并且安全性差;

推拉窗,其优点是简洁,美观,不占空间,通透性好,但是通风性能相对差,水密气密性能稍差;

普通上悬窗,其不占空间并且可视面积大,成本及维护费用较低并且操作简易,但现有普通上悬窗水密气密性能较低。

因此,建筑师们迫切需要能有一种既能实现可视面积大、不占用室内外空间等突出优点,又能实现水密气密性能好的上悬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具有高采光、安全、美观、制作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优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铰接连接的窗单元和扇单元,在铰接端相对的一端设有执手;

所述的窗单元包括窗单元竖框以及位于相邻两窗单元竖框内的窗单元上横框、窗单元下横框;所述的扇单元包括窗竖扇框以及分别位于其上下两端的窗上扇框、窗下扇框;

所述窗单元和扇单元之间设有两层密封,分别位于接触部分的最内侧和中部;所述的窗单元和扇单元相配合部分的下侧设有储水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水腔由窗单元下横框和窗下扇框围合而成。

进一步的:窗单元和扇单元通过铰链结构铰接连接,铰链结构包括设置在窗单元上的截面为圆形的球头和设置在扇单元上的与球头相配合的U形挂钩。

本实用新型结构上悬窗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制造、安装的操作非常方便,在保证了普通上悬窗系统外饰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有效地解决了现有上悬窗系统无法满足水密气密风荷载高性能要求等问题。另外,本结构通过改变中梃的位置,形成一种有较大容积的等压腔(或储水腔),一方面增加了因压力差进入腔内的水的容纳能力,另一方面可防止水在压力差作用下喷溅到室内侧,极大的减小了渗入的水在风压下通过胶条缝隙进入室内的可能性,提高窗的水密功能。隔板的设置,使进入等压腔腔体内的风的流动方向受到改变,其动能被消耗,防止了水在风力作用下的喷溅。该系统简单的安装方式,有效地降低了施工成本,满足了国际国内市场推拉系统快速发展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单元幕墙上悬窗正视图

图2 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 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4 是图1的C-C剖视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排水孔部分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序号说明: 1. 窗单元竖框,2.窗单元上横框,3.窗单元下横框,4.窗竖扇框,5.窗上扇框,6.窗下扇框,7.批水胶条,8.鸭舌胶条,9.密封胶条一,10.密封胶条,11.单臂风撑,12.执手,13.多点锁锁点,14.锁座,15.传动杆,16.玻璃面材,17.双面贴,18.结构胶,19.密封胶,20.竖向玻璃扣板,21.储水腔,22.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7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包括一端铰接连接的窗单元和扇单元,在铰接端相对的一端设有执手;所述的窗单元包括窗单元竖框以及位于相邻两窗单元竖框内的窗单元上横框、窗单元下横框;所述的扇单元包括窗竖扇框以及分别位于其上下两端的窗上扇框、窗下扇框;所述窗单元和扇单元之间设有两层密封,分别位于接触部分的最内侧和中部;所述的窗单元和扇单元相配合部分的下侧设有储水腔21,在储水腔的两侧设有排水口,将水排出至外面。

优选的:所述的储水腔主体由窗单元下横框和窗下扇框围合而成,具体是指两部分结构中,两道密封之间的部分,两侧为窗单元竖框的一部分;所述排水孔设置在窗单元竖框上,排水孔的下端与腔体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的窗单元下横框3包括上表面31,中间面32和中梃33,中梃与上表面相交位置位于上表面的中部,而现有的结构,中梃位于端部,即图3中的左侧位置,本结构相比现有结构,其形成的空腔更大,在中梃的外侧间隔设有隔板34,隔板与上表面和中梃相垂直,其外侧(相对于腔体内部的外侧,即图中左侧)边与上表面的端部相配合,位置接近一齐。

优选的:窗单元和扇单元通过铰链结构铰接连接,铰链结构包括设置在窗单元上的截面为圆形的球头和设置在扇单元上的与球头相配合的U形挂钩。

优选的:所述执手锁包括设置在扇单元上的执手,与执手相配合的锁点,设置在窗单元上的锁座。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结构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要包括窗单元竖框1、窗单元上横框2、窗单元下横框3、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窗下扇框6、批水胶条7、鸭舌胶条8、密封胶条一9、密封胶条二10、单臂风撑11、执手12、多点锁锁点13、锁座14、传动杆15、玻璃面材16、双面贴17、结构胶18、密封胶19、竖向玻璃扣板20。

窗单元竖框1、窗单元上横框2和窗单元下横框3通过螺钉或自攻钉连接,横竖框连接处打胶密封,预先组装在一起,形成窗洞口。将泡状的密封胶条一9和密封胶条二10穿入相应的型材槽口内,要求每道胶条为一支通长交圈,接点位于上侧。在窗户关闭时,此两层泡状的交圈的胶条与窗扇框和边框之间的缝隙过盈配合,产生一定的压紧力,形成两重等压腔结构,极大的提高了窗的气密和水密性能,且泡状胶条同时提高了窗的热工性能。

将充当玻璃护边的型材与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和窗下扇框6主框体设计成一体型材,采用45°拼接组角工艺,使扇框及其充当玻璃护边的型材部分在角部连接处无缝隙,并在护边出的角部内侧打胶密封,避免雨水从缝隙中渗入,大大减少了窗扇漏水的可能性。通过双面贴17、结构胶18和密封胶19将玻璃面材16与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和窗下扇框6组成的扇框组件粘接在一起,并根据工程需要安装竖向玻璃扣板20。上述施胶措施均能提供整体窗扇的水密气密性能。

将组装完成的上悬窗窗体通过窗单元上横框2与窗上扇框5中相互咬合的挂钩结构与单元框进行铰接,将执手12、多点锁锁点13通过传动杆15,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要求合理布置位置,安装在扇框上,将单臂风撑11一段固定在窗竖扇框4上,另一端固定在窗单元竖框1上,根据执手12的行程将锁座14固定在窗单元竖框1上,通过合理配置多点锁及风撑位置,将窗扇各处压紧量调整均匀。使窗扇在风压下受力均匀,大大减小窗扇在风压下的变形量。

在窗竖扇框4和窗下扇框6的胶条槽内穿入批水胶条7,并将横竖方向上的胶条在接头处用胶粘接在一起,将鸭舌胶条8穿入上悬窗上端的单元固定部分的玻璃护边的胶条槽内,并使之与竖向的批水胶条7交接并用胶粘接在一起,使批水胶条在窗的外侧交圈。此层交圈的批水胶条可将大部分的外部雨水阻挡下来,提高了窗的防水性能。

车间内调试窗开闭无干涉,无锁点失效后,且窗扇锁闭后密闭性能良好后,将窗扇锁闭,并包装保护好,这样规避了运输损坏风险。到达现场安装后,要再次调试窗扇的开启性能,避免因运输中外力造成窗扇偏移和变形而影响使用功能,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的安装过程。

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的突出特点为:本结构通过改变中梃的位置,形成一种有较大容积的等压腔,一方面增加了因压力差进入腔内的水的容纳能力,另一方面可防止水在压力差作用下喷溅到室内侧,极大的减小了渗入的水在风压下通过胶条缝隙进入室内的可能性,提高窗的水密功能。隔板的设置,使进入等压腔腔体内的风的流动方向受到改变,其动能被消耗,防止了水在风力作用下的喷溅。

依据美国检验标准 ASTM E283,ASTM E331,AAMA 501.1,ASTM E330,及澳洲标准 AS/NZS 4284:2008,其中性能参数如下:抗风压性能,+1250 Pa/-2000 Pa;气密性能,≤0.0213m³/min/m @300Pa;静态水密性能,3.4 L/min/㎡ @750Pa;极限安全性能,+1875 Pa/-3000 Pa。

此上悬窗系统采用铝型材结构,通过水位线等差原理增加窗下横框空腔空间及优化排水系统,静态水密性能达到750Pa。一般的普通上悬窗只能达到到300~400Pa左右,如果想要做到开启750Pa则要采用平开或推拉系统,但是平开系统外视可视面小、推拉系统价格昂贵。而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上悬窗结构能够保证可视面积大,不占用室内外空间的等突出优点,还能满足高性能水密气密及风荷载要求,具有安全可靠、安装调试方便快捷、增大通行尺寸使用空间、外视简洁通透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中在窗单元竖框1、窗单元上横框2和窗单元下横框3上设计与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和窗下扇框6相吻合的凹槽,使扇框与单元框平齐。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中将充当玻璃护边的型材与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和窗下扇框6主框体设计成一体型材,采用45°拼接组角工艺,使扇框及其充当玻璃护边的型材部分在角部连接处无缝隙。按照胶厂家的施工指导技术要求,通过双面贴17、结构胶18和密封胶19将玻璃面材16与窗竖扇框4、窗上扇框5和窗下扇框6组成的扇框组件粘接在一起,并根据工程需要安装竖向玻璃扣板20。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中将组装完成的上悬窗窗体通过窗单元上横框2与窗上扇框5中相互咬合的挂钩结构与单元框进行铰接,在窗扇框与单元框之间设置两层交圈的与型材缝隙之间过盈配合的泡状胶条密封胶条一9和密封胶条二10。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中将执手12、多点锁锁点13通过传动杆15,根据工程实际设计要求合理布置位置,安装在扇框上,将单臂风撑11一段固定在窗竖扇框4上,另一端固定在窗单元竖框1上,根据执手12的行程将锁座14固定在窗单元竖框1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单元幕墙上悬窗结构,其中在窗竖扇框4和窗下扇框6的胶条槽内穿入批水胶条7,并将横竖方向上的胶条在接头处用胶粘接在一起,将鸭舌胶条8穿入上悬窗上端的单元固定部分的玻璃护边的胶条槽内,并使之与竖向的批水胶条7交接并用胶粘接在一起,使批水胶条在窗的外侧交圈。

本实用新型的上悬窗系统作为新概念、新系统、新产品,克服了市场上原有上悬窗系统的缺点,提供高性能的解决方案,不但结合平开系统的安全,密闭性能好,隔声效果好和防盗效果好的特点,同时保留推拉系统可视面积大,不占用空间的突出优点。整个系统简洁大方,节约成本;五金件结构精简,安装便捷,保证了系统在性能,模块化,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成本,美观性,简易性及兼容性上的优势。此系统可应用于多种常用幕墙类型:如框架幕墙、橱窗幕墙、单元幕墙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