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机构及清扫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6620发布日期:2019-11-05 22:2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清扫机构及清扫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清扫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扫机构及清扫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清扫设备如扫地机器人,其清扫机构一般是由滚刷和边刷组成,滚刷在清扫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清扫作用,其一般设置于扫地机器人的中间位置,滚刷两侧就会形成很大的清扫死角。因此,需要边刷的辅助清扫。工作时,边刷负责将扫地机器人周边的垃圾扫到滚刷的清扫范围内,再由滚刷将清扫范围内的垃圾扫入集尘盒内。

现有的清扫设备存在一些问题,扫地时边刷不能随着清扫设备的本体进行调节,边刷遇到障碍物时,对清扫区域不能很好地清扫,整个设备也不能吸振,易受到外界的扰动,还容易造成边刷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扫机构及清扫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扫设备吸振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清扫机构,所述清扫机构包括驱动部、柔性传动部及清扫组件,所述柔性传动部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柔性传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清扫组件连接以将所述驱动部的动力传递给所述清扫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传动部为弹簧或弹性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边刷及与所述边刷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柔性传动部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扫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和套接部,所述滑动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滑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套接部连接,所述套接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柔性传动部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动组件和所述套接部后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包括转动部和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轴套,所述滑动组件远离所述驱动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部可转动连接,所述轴套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杆和第二滑动杆,所述第一滑动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套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清扫机构还包括具有第一导轨的固定架,所述第一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所述套接部与所述第一导轨限位连接并可在所述第一导轨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在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凸起,所述第一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以对所述套接部限位;或者所述套接部在与所述第一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一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以对所述套接部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清扫设备,所述清扫设备包括本体和上述的清扫机构,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清扫组件与所述本体可活动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清扫设备,所述清扫设备包括本体和上述的清扫机构,所述本体包括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组件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所述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套接部与所述第二导轨限位连接并可在所述第二导轨上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凸起,所述第二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起配合连接以对所述套接部限位;或者所述套接部在与所述第二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个凹槽,所述第二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凹槽配合连接以对所述套接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套接部与所述滑动组件之间的角度为0~180°。

本申请提供的清扫机构,包括驱动部、柔性传动部和清扫组件,驱动部通过柔性传动部驱动清扫组件,使清扫组件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吸收外界的扰动;由于设置柔性传动部,清扫组件能够随着清扫设备的本体进行调节,对清扫区域能够很好地清扫,避免造成清扫组件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清扫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侧视方向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清扫机构;110、驱动部;120、柔性传动部;130、清扫组件;131、边刷;1311、刷毛;1312、刷杆;1313、固定件;1314、锁定件;132、转动轴;140、滑动组件;141、第一滑动杆;142、第二滑动杆;150、套接部;151、转动部;152、轴套;153、凸起;160、固定架;161、第一导轨;16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再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在本申请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顺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机构,包括驱动部110、柔性传动部120及清扫组件130,柔性传动部120的一端与驱动部110连接,另一端与清扫组件130连接以将驱动部110的动力传递给清扫组件130。

上述清扫机构中,驱动部110通过柔性传动部120驱动清扫组件130,利用柔性传动部120的可伸缩特性,使清扫组件130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吸收外界的扰动;同时,清扫组件130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相对于清扫设备的本体进行位置调节,对清扫区域能够很好地清扫,避免造成清扫组件130的损坏。

进一步地,柔性传动部120为弹簧或弹性硅胶。柔性传动部120也可以是其它可以伸缩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扫组件130包括边刷131及与边刷131连接的转动轴132,转动轴132与柔性传动部120远离驱动部110的一端连接。边刷131可以包括刷毛1311、固定刷毛1311的刷杆1312、与刷杆1312连接的固定件1313和锁紧件1314,固定件1313通过锁紧件1314与转动轴132连接;边刷131也可以没有刷杆1312,刷毛1311直接固定在固定件1313上。

具体地,转动轴132和固定件1313分别为中空状,固定件1313的一端套接在转动轴132上,锁紧件1314从固定件1313的另一端穿入转动轴132的中空结构内以锁定固定件1313。锁定件1314可以为金属类的小轴、螺钉或者塑胶塞子等。转动轴132穿过轴套152,在柔性传动部120的带动下转动。在驱动部110的驱动下,柔性传动部120及转动轴132带动边刷131转动,实现旋转扫地功能。

上述清扫机构可以应用于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等家用清扫设备中,也可以应用于扫地车、除尘装置等。

参照图2至图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清扫机构还包括滑动组件140和套接部150,滑动组件140的一端与驱动部110连接,滑动组件140的另一端与套接部150连接,套接部150套设在转动轴132上;柔性传动部120远离驱动部110的一端穿过滑动组件140和套接部150后与转动轴132连接。滑动组件140与驱动部110如电机配合,滑动组件140套设在电机轴上或者固定在电机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40包括第一滑动杆141和第二滑动杆142,第一滑动杆141的一端与驱动部110连接,第一滑动杆141的另一端与第二滑动杆142滑动连接;第二滑动杆142的另一端与套接部150连接。第一滑动杆141与驱动部110连接。第一滑动杆141与第二滑动杆142可以相对滑动,两个滑动杆可以同轴,也可以是两者的轴线平行。第一滑动杆141、第二滑动杆142的形状可以是半个或者多半个圆筒,也可以是模板。

滑动组件140与套接部150的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转动连接。当滑块组件140与套接部150固定连接时,由于滑块组件140本身具有一定的挠度、且滑块组件140的第一滑动杆141和第二滑动杆142一般存在安装间隙,在边刷131遇到障碍物的情况下,边刷132的上端抵住并顶起套接部150,使滑块组件140发生小幅度的变形,能够吸收外界的部分扰动。当滑动组件140与套接部150可转动连接时,在边刷131遇到障碍物的情况下,边刷132的上端抵住并顶起套接部150绕滑动组件140小幅度转动,从而能够更好地吸收外界的扰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接部150包括转动部151和与转动部151连接的轴套152,滑动组件140远离驱动部110的一端与转动部151可转动连接,轴套152套设在转动轴132上。转动部151与轴套152固定连接,例如可以是螺接固定或卡接固定。滑动组件140与转动部151可转动连接,并且转动部151连接套设在转动轴132外部的轴套152,根据清扫机构100安装在清扫设备的位置,使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的夹角可以在0到360度的范围内选择,以适应不同清扫设备内部不同的结构布置情况,合理布置清扫机构100的各部件在清扫设备中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40与转动部151的夹角为90度。可选地,滑动组件140与转动部151通过销轴铰接。具体地,转动部151与第二滑动杆142可转动连接。转动部151可以为转动杆或者转动套筒。

进一步地,清扫机构100还包括具有第一导轨161的固定架160,第一导轨161的延伸方向与滑动组件140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套接部150与第一导轨161限位连接并可在第一导轨161上移动。

具体地,轴套152与第一导轨161限位连接并可在第一导轨161上移动。固定架160与轴套152配合,轴套152带动清扫组件130能够在固定架160的第一导轨161上移动,与转动部151的转动相结合,实现清扫组件130位置的自由移动。第一导轨161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为弧形。固定架160与清扫设备的本体固定连接,固定架160和第一导轨161可以根据本体的要求调整形状与本体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轴套152在与第一导轨161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凸起153,凸起153的数量比如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第一导轨161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凹槽1611,凹槽1611与凸起153配合连接以对轴套152限位;或者轴套152在与第一导轨161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凹槽1611,凹槽1611的数量比如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第一导轨161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153,凸起153与凹槽1611配合连接以对轴套152限位。

轴套152与第一导轨161通过凸起153与凹槽1611配合,当凸起153伸入到凹槽1611中时,轴套152与第一导轨161的位置相对静止,边刷131相对于固定架160不移动位置,只在转动轴132的带动下转动清扫;当遇到障碍物时,清扫机构100的边刷131被向上顶起轴套152,凸起153从凹槽1611中脱出,轴套152在导轨上移动,从而能够改变边刷131与固定架160的相对位置,移动到需要清扫的地方;边刷131移动到没有障碍物的地方时,凸起153又落入到凹槽1611中,继续进行清扫。

由于滑动组件140和固定架160占用一定的位置空间,在具体的清扫设备中,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的夹角可在0~180°的范围内选择。当轴套152与第一导轨161的位置相对固定时,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的夹角优选90°,这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清扫设备内部零部件的布置,以使清扫组件130的中心轴线基本保持竖直,有利于清扫组件130的清扫活动。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架160也可以是清扫设备本体的一部分,即清扫机构100不配置固定架160。第一导轨161的形状可以根据清扫设备本体的形状随意调整,如直线型或者弧形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清扫设备,该清扫设备包括本体和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扫机构100,驱动部110安装于本体上,清扫组件130与本体可活动连接。驱动部110可以固定在本体的外侧,为了清扫设备的美观,驱动部110可以安装于本体的内部,或者卡接在本体上。清扫组件130与本体可活动连接,保证清扫组件130在驱动部110的驱动下能够自由转动,从而完成清扫活动。

进一步地,清扫机构100的固定架160与本体固定连接,轴套152与第一导轨161限位连接并在第一导轨161上移动,从而实现能够吸收外界扰动的功能,同时还能够通过小幅度调整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之间的夹角,实现边刷131的清扫位置的调节。

上述清扫设备可以为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扫地车等需要使用清扫机构100的设备。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清扫设备包括本体和清扫机构100,本体包括第二导轨,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与滑动组件140的长度方向重合或平行;清扫机构100为实施例一提供的清扫机构100,驱动部110安装于本体上,套接部150与第二导轨限位连接并可在第二导轨上移动。

具体地,套接部150包括转动部151和与转动部151连接的轴套152,轴套152与第二导轨限位连接并在第二导轨上移动,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可转动连接。上述清扫设备中,本体上设置第二导轨,轴套152与第二导轨配合且在第二导轨上移动。此时,实施二中的固定架160相当于本实施例三中本体的一部分,简化了清扫设备的结构。并且第二导轨的形状可以随着本体外形的变化而变化,清扫设备的大小和形状都不会受到限制。

进一步地,转动部151与滑动组件140可转动连接,转动部151与与滑动组件140的夹角可以在0到360度的范围内选择,优选0~180°的范围内选择,最优选为90度。轴套152可以在本体上移动,带动边刷131在本体上移动,清扫设备的清扫区域大大增加。柔性传动部120穿过滑动部140、转动部151和轴套152然后与转动轴132连接,使清扫设备中清扫组件130能够随着清扫设备的本体进行位置调节,对清扫区域能够更好地进行清扫,避免造成清扫组件130的损坏。同时,清扫设备遇到障碍物时,能够吸收外界的扰动。

进一步地,轴套152在与第二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凸起,凸起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第二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凹槽,凹槽与凸起配合连接以对轴套152限位;或者轴套152在与第二导轨的接触位置处形成有凹槽,凹槽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优选为两个,第二导轨沿其延伸方向分别形成有多个凸起,凸起与凹槽配合连接以对轴套152限位。

凹槽与凸起的配合可以对清扫组件130在本体限位,当凸起落入到凹槽中时,边刷131停止在本体上的移动,边刷131对所在的位置进行清扫;在清扫设备移动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边刷131被顶起,凸起从凹槽中顶出,边刷131再次移动,直至不与障碍物接触,凸起又落入其中一个凹槽时,可以对其它位置进行清扫。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同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