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方便的多气路保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1775发布日期:2019-10-08 19:59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一种使用方便的多气路保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卧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压装置。



背景技术:

多气囊床垫已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具有软硬度可调的特点,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对床垫的软硬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为了提高床垫的舒适性,通常在床垫内设置多个气囊,通过针对人体各部位的要求来对各气囊进行差异化的软硬度调节,使得使用者获得较好的使用体验,由于床垫由多个独立的气囊组合形成,导致床垫内结构复杂,通常需要对多气囊床垫进行带气运输,确保床垫在运输过程中始终保持充气姿态,防止气囊壁面因弯折而出现损坏的情况,为了确保各气囊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于充气状态,需要在运输前对各个气囊的通气管安装单向阀并进行充气操作,并通过保压装置来确保气囊内始终具有维持其轮廓的气压,保压装置包括单向阀,这种结构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保压装置存在密封不稳定的情况,气囊容易因保压结构损坏而发生漏气的情况,增加了运输破损率;此外,现有的单向阀只能在受到大于气囊内气压或预设气压的高压气体冲击时才能开启,对输入气孔的气压具有较高要求,由于单向阀只能对单个气囊进行充气和封堵保压,所以在运输前需要对各个气囊进行逐一的充气操作,费时费力,还会因各气囊充气时间不统一而导致各气囊体积差异,进而容易在运输时因外力挤压而发生破损的情况,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多气路保压装置,通过在保压气管内设置保压组件,既确保保压装置的保压密封性,有效维持气垫床的轮廓,确保运输安全性,还简化充气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使用方便的多气路保压装置,包括可匹配插接的插座和插头,所述插座上设有若干互为轴向平行设置的保压气管,所述插头上设有与保压气管逐一对应的输气管,插头插置在插座上,以使输气管与对应的保压气管密封通连,所述保压气管中段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扩径腔,所述扩径腔内设有保压组件,所述保压组件包括封堵扩径腔朝向插头侧上端口的密封塞以及夹持在密封塞与扩径腔下端口周缘间的弹簧,弹簧驱使密封塞密封盖合在所述扩径腔的上端口上。通过在保压气管内设置保压组件,利用弹簧驱使密封塞封堵扩径腔的上端口上,既确保保压装置的保压密封性,有效维持气垫床的轮廓,确保运输安全性,还简化充气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保压气管的后端与气囊通连,气囊内的压力气体和弹簧共同配合并提升密封塞的密封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包括呈T形的底托以及盖合在底托顶部的密封垫,所述底托的横部与所述密封垫底面连接,竖部插置在所述弹簧内,以使弹簧被夹持在横部底面与扩径腔下端口周缘间。横部用于承托密封垫,确保密封垫顶面各区域紧密贴合在扩径腔的顶面上,竖部既起到引导弹簧伸缩形变的作用,还确保弹簧与底托间的相对位置,确保弹簧能对底托提供竖向推挤作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的直径大于所述扩径腔上端口的直径,安装到位后,密封垫顶面周缘与扩径腔上端口周缘密封贴合。密封垫的周缘能与扩径腔上端口周缘匹配贴合,提升密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包盖合横部外侧壁的环形围边。围边径向包裹横部,确保横部与密封垫的径向相对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输气管的后端端口处设有轴向外凸的凸筋,输气管插置到位后,凸筋穿越保压气管前段并推挤密封垫与所述扩径腔上端口周缘分离。凸筋与输气管一体式制成,凸筋推挤密封垫向下移动,使得密封垫与扩径腔上端口周缘间形成供输气管内高压气流入保压气管的通气通道,进而实现为气垫床充气的目的,无需考虑输气管内的气压值大小,方便进行充气操作,还能确保密封塞在推挤作用下被顺利开启。

作为优选,所述凸筋径向跨接在所述输气管的后端端口内,确保凸筋能与密封垫顶面中部抵触,进而能对密封垫施加竖向作用力。

作为优选,所述凸筋底面与输气管的后端端口间距离为A,1mm≤A≤2mm,既确保密封塞在凸筋作用下能与扩径腔上端口间形成满足气流流速的通气通道,还有效控制弹簧的形变幅度,确保弹簧能顺利回弹并封堵扩径腔上端口。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垫的外侧壁直径小于所述扩径腔的直径,以在密封垫外侧壁和扩径腔内侧壁间形成输气通道。密封垫在扩径腔内具有径向偏移空间,既确保输气通道尺寸满足气流流量,还确保密封垫侧壁在与扩径腔侧壁抵触时仍能密封封堵扩径腔上端口,保证保压稳定性。当密封垫在凸筋推挤下向下移动时,输气通道与通气通道通连,确保高压气流依次通过输气管和保压气管后输入气垫床。

作为优选,插头两侧设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所述插座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孔匹配对应的螺孔,插头与插座匹配插接并通过穿越连接孔的紧固件与螺孔螺接锁紧。插头插置在插座上,使得多组对应的输气管和保压气管匹配对接,通过紧固件固接插头和插座,确保输气管和保压气管通连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保压气管的后段向下延伸并外露形成与气囊通连的外接端口,保压气管的外接端口通过导管与气垫床内的对应气囊通连,所述输气管的前段向上延伸并外露形成与气泵通连的外接端口,输气管的外接端口通过导管与气泵通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保压气管内设置保压组件,利用弹簧驱使密封塞封堵扩径腔的上端口上,既确保保压装置的保压密封性,有效维持气垫床的轮廓,确保运输安全性,还简化充气操作,提升使用便利性,此外,利用凸筋推挤密封垫并形成通气通道,方便保压气管和输气管连断对接,进而方便充气操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 为输气管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密封塞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座,2、插头,3、保压气管,4、输气管,5、扩径腔,6、弹簧,7、底托,8、密封垫,9、围边,10、输气通道,11、凸筋,12、连接孔,13、螺孔,14、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使用方便的多气路保压装置,由可匹配插接的插座1和插头2组成,所述插座1上设有若干互为轴向平行设置的保压气管3,所述插头2上设有与保压气管3逐一对应的输气管4,插头2插置在插座1上,以使输气管4与对应的保压气管3密封通连,所述保压气管3中段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扩径腔5,所述扩径腔5内设有保压组件,所述保压组件包括封堵扩径腔5朝向插头2侧上端口的密封塞以及夹持在密封塞与扩径腔5下端口周缘间的弹簧6,弹簧6驱使密封塞密封盖合在所述扩径腔5的上端口上。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弹簧6被夹设在密封塞和扩径腔5下端口周缘之间,使得密封塞可在弹簧6作用下在与扩径腔5上端口周缘密封贴合的封堵工位以及与扩径腔5上端口周缘分离的通气工位之间移动切换。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保压气管3的后段向下延伸并外露形成与气囊通连的外接端口,所述插座1上的保压气管3分别通过导管与对应气囊通连,所述输气管4的前段向上延伸并外露形成与气泵通连的外接端口,所述插头2上的输气管4分别通过导管与气泵通连,在使用时,首先,将插头2插置在插座1上,使得输气管4插置在对应的保压气管3前段中;之后,通过穿越连接孔12的紧固件14与对应螺孔13螺接锁紧,输气管4紧密插置在保压气管3的前段中并通过凸筋11推挤密封塞由封堵工位向通连工位移动,并以此形成通气通道;再后,开启气泵,气泵产生的高压气体以此通过输气管4、通气通道、保压气管3后流入气囊中,使得气垫床能以充气状态被运输;最后,当气垫床的轮廓满足运输要求后,将输气管4拔离保压气管3,在输气管4被拔出时,密封垫8会因不再受到凸筋11推挤作用力而由通气工位复位至封堵工位,确保气垫床始终维持预设轮廓。

在实际操作中,插座1与气垫床逐一对应,对气囊起到保压作用。插头2与气泵对应,可以对不同气垫床进行充气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密封塞包括呈T形的底托7以及盖合在底托7顶部的密封垫8(如图3所示),所述底托7的横部与所述密封垫底面连接,竖部插置在所述弹簧6内,以使弹簧6被夹持在横部底面与扩径腔5下端口周缘间。密封塞的竖部长度小于扩径腔5的高度,确保密封塞可以子啊扩径腔5内竖向往复移动。所述横部截面呈圆形,所述密封垫8也成圆形且与扩径腔5的横截面轮廓匹配,有效提升封堵稳定性。在使用时,竖部插置在弹簧6中,对两者起到互为定位的作用,防止两者在配合时因发生相对便宜而影响配合精度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密封垫8的直径大于所述扩径腔5上端口的直径,安装到位后,密封垫8顶面周缘与扩径腔5上端口周缘密封贴合。所述密封垫8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包盖合横部外侧壁的环形围边9。围边9紧密包裹横部,确保密封垫8与底托7间的联动性。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输气管4的后端端口处设有轴向外凸的凸筋11,输气管4插置到位后,凸筋11穿越保压气管3前段并推挤密封垫8与所述扩径腔5上端口周缘分离。所述凸筋11径向跨接在所述输气管4的后端端口内。凸筋11径向穿越输气管4后端端口的中心,既确保能与密封垫8顶面中部抵触,进而确保对密封垫8施加竖向推挤作用力,还不会影响输气管4的气流流量,确保充气效率。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凸筋11底面与输气管4的后端端口间距离为A(如图2所示),1mm≤A≤2mm。当参数A<1mm时,通气通道会因凸筋11外凸距离较小而影响充气流量,进而影响充气效率;当参数A>2mm时,密封塞会因过度位移而存在较大移动偏差,影响密封塞在封堵工位和通气工位间切换的精度。

在实际操作中,所述密封垫8的外侧壁直径小于所述扩径腔5的直径,以在密封垫8外侧壁和扩径腔5内侧壁间形成输气通道10。扩径腔5内侧壁对密封塞起到径向限位作用,允许密封塞在扩径腔5内存在径向偏移,当密封塞与扩径腔5处于同轴状态是,输气通道10呈环状,当密封塞与扩径腔5内侧壁抵触时,输气通道10呈圆弧状,且输气通道10的截面尺寸始终相同,确保输气流量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插头2两侧设有竖向贯通的连接孔12,所述插座1的顶面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连接孔12匹配对应的螺孔13,插头2与插座1匹配插接并通过穿越连接孔12的紧固件14与螺孔13螺接锁紧。所述连接孔12和螺孔13的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均对应,优选方案,连接孔12至少为两个,且分置在插头2的两侧,确保插头2和插座1连接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所述保压气管3的中部设有扩径腔5,使得保压气管3呈中部大两端小的形状,为了方便将密封塞装入扩径腔5,优选方案,保压气管3为分体结构,其中,保压气管3的前段和中段为一体结构,且开设在插座1上,保压气管3的后端为单体结构,在完成密封塞安装后,将保压气管3的后段密封插置在保压气管3中段的后端口上,既方便加工,还有效提高装配效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