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便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58407发布日期:2019-12-10 19:38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便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式便器系统,属于卫浴器具设计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便器系统,不管是蹲便器还是座便器构成的便器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卫浴器具之一。在两种不同结构的便器系统中,前者结构简单,在卫生器这种狭小的空间中占地面积小,适用于结构紧凑形的小居室家庭使用。尤其是当下寸土寸金的大中型都市中的中小户型家庭中,在面积本身设计得十分有限的卫生间里更是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其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尤其不适合老年使用者、体弱使用者以及生身原因可能长时间蹲便使用者。后者的座器系统,尽管其结构较为复杂,安装时占用的空间也较多,但是它缺克服了蹲便器存的一些缺陷,即比较适合老年使用者、体弱使用者以及生身原因可能长时间蹲便使用者。总之,两者都各自存在各自较为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尤其是前者当家庭中在老年使用者、体弱使用者以及生身原因可能长时间蹲便使用者,但卫生间面积都较小时就显得十分的不方便;而后者呢,在大量面积设计较小的卫生间中又都不太适用,同时,在现有大量办公区域内的公用卫生间中又存在使用中的安全卫生问题,也不太适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蹲座均可方便的复合式便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便器系统,包括蹲便器,所述的复合式便器系统还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的活动式便架,所述的活动式便架绕一侧的铰接点可翻转的固支在所述蹲便器的上方,旋转至水平工作位置的所述开口与所述蹲便器的排污口同心。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复合式便器系统还包括冲水机构,所述冲水机构的出水口与所述的蹲便器连通。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活动式便架包括一块支撑座板和一套支撑桁架,所述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板上,所述的支撑桁架与所述支撑座板的下侧面铰接,所述的活动式便架通过所述支撑座板的后端与所述的蹲便器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使用过程中,回复至水平位置的支撑座板通过所述的支撑桁架活动的支撑在所述蹲便器的上方。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活动式便架还包括复位收放机构,所述的支撑座板通过所述的复位收放机构与所述的蹲便器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所述的铰接点为所述复位收放机构的旋转中心。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复位收放机构包括一套含有自锁组件的弹性复位结构,从水平位置回复至竖立位置的支撑座板通过所述的自锁组件锁定,所述的支撑座板通过所述的弹性复位结构与所述的蹲便器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弹性复位结构还包括一组复位弹簧和两组安装架,所述的支撑座板通过两组所述的安装架与所述的蹲便器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所述的自锁组件包括卡子和卡扣,所述的卡子安装在所述开口与所述安装架之间的支撑座板内,所述的卡扣与所述卡子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外部的基础上;处于水平工作位置的支撑座板通过所述的复位弹簧在两组所述的安装架的配合下回复至竖立位置。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支撑桁架包括支撑架组件和稳定加强组件,所述的支撑架组件铰接在所述支撑座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与所述支撑架组件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该支撑架组件两侧的支撑座板上,回复至垂直于所述支撑座板的支撑架组件通过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保持稳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支撑架组件包括一组u型支撑架,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包括主稳定板、副稳定组件和锁定件,所述的u型支撑架开口向下的铰接在所述支撑座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的主稳定板安装在所述u型支撑架外侧的支撑座板上,所述的副稳定组件与所述主稳定板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所述u型支撑架内侧的支撑座板上,

在所述支撑座板绕铰接点旋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的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副稳定组件撑开至垂直于所述支撑座板的位置,并在所述主稳定板的配合下保持稳定,

回复至与外部基础平行的竖直位置处的所述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锁定件锁定在所述支撑座板的下侧。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副稳定组件包括一组自复式叠簧,在所述自复叠簧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所述自复式叠簧未设置限位凹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支撑座板上;所述的锁定件包括连动卡子和连动杆,所述的连动卡子与所述u型支撑架的一条支腿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撑座板上,所述连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卡子和所述的连动卡子连接;在外力配合下回复至贴近所述支撑座板的下侧面的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连动卡子在所述卡扣、卡子和连动杆的配合下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在现有的蹲便器上增加设置一个顶部设置有开口的活动式便架,并将所述的活动式便架绕一侧的铰接点可翻转的固支在所述蹲便器的上方,然后使旋转至水平工作位的所述开口与所述蹲便器的排污口同心。这样,当使用者不需要或不喜欢使用座式的活动式便架时,便可以通过铰接点翻转让其直立而采用蹲便器;而当使用者为老年人、体弱者以及身体原因不可能长时间蹲下者便可以将活动式便架回复到水平的工作位置,然后座在其上进行排便,使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式便器系统可以适应不同使用的要求,实现蹲式排便、座式排便均可的功能。同时,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一侧的铰接点还可以将其可靠的固立在靠墙壁的位置,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再者由于其通过铰接点固支,故当其直立后除了节约空间外,也十分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式便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支撑桁架处于半收回装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蹲便器1、开口2、活动式便架3、铰接点4、排污口5、冲水机构6、支撑座板7、支撑桁架8、自锁组件10、弹性复位结构11、复位弹簧12、安装架13、支撑架组件14、稳定加强组件15、主稳定板17、副稳定组件18、锁定件19、限位凹槽20、连动卡子21、连动杆22、卡子23、卡扣2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占用空间小,蹲座均可方便的复合式便器系统。所述的复合式便器系统,包括蹲便器1,所述的复合式便器系统还包括顶部设置有开口2的活动式便架3,所述的活动式便架3绕一侧的铰接点4可翻转的固支在所述蹲便器1的上方,转换至水平工作位的所述开口2与所述蹲便器1的排污口5同心。本申请通过在现有的蹲便器1上增加设置一个顶部设置有开口2的活动式便架3,并将所述的活动式便架3绕一侧的铰接点4可翻转的固支在所述蹲便器1的上方,然后使回复至工作位的所述开口2与所述蹲便器1的排污口5同心。这样,当使用者不需要或不喜欢使用座式的活动式便架3时,便可以通过铰接点4翻转让其直立而采用蹲便器1;而当使用者为老年人、体弱者以及身体原因不可能长时间蹲下者便可以将活动式便架3转施到水平的工作位置,然后座在其上进行排便,使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式便器系统可以适应不同使用的要求,实现蹲式排便、座式排便均可的功能。同时,当不需要使用时,通过一侧的铰接点4还可以将其可靠的固立在靠墙壁的位置,最大限度的节约空间,再者由于其通过铰接点4固支,故当其直立后除了节约空间外,也十分的安全。当然,此时所述的复合式便器系统也需要包括冲水机构6,并使所述冲水机构6的出水口与所述的蹲便器1连通。

上述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本申请提供的复合式便器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使用更加方便,制造成本更加低廉,本申请所述的活动式便架3包括一块支撑座板7和一套支撑桁架8,所述的开口2设置在所述的支撑座板7上,所述的支撑桁架8与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面铰接,所述的活动式便架3通过所述支撑座板7的后端与所述的蹲便器1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使用过程中,回复至水平位置的支撑座板7通过所述的支撑桁架8活动的支撑在所述蹲便器1的上方。相应了为了尽可能的实现使用更加方便的目的,本申请所述的活动式便架3还包括复位收放机构,所述的支撑座板7通过所述的复位收放机构与所述的蹲便器1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所述的铰接点4为所述复位收放机构的旋转中心。此时,所述的复位收放机构包括一套含有自锁组件10的弹性复位结构11,从水平位置回复至竖立位置的支撑座板7通过所述的自锁组件10锁定,所述的支撑座板7通过所述的弹性复位结构11与所述的蹲便器1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所述的弹性复位结构11包括一组复位弹簧12和两组安装架13,所述的支撑座板7通过两组所述的安装架13与所述的蹲便器1位置相适应的铰接在外部的基础上,所述的自锁组件10包括卡子23和卡扣24,所述的卡子23安装在所述开口2与所述安装架13之间的支撑座板7内,所述的卡扣24与所述卡子23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外部的基础上;相应的,处于水平工作位置的支撑座板7通过所述的复位弹簧12在两组所述的安装架13的配合下回复至竖立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本申请所述活动式便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支撑桁架在使用过程中的失稳,本申请所述的支撑桁架8包括支撑架组件14和稳定加强组件15,所述的支撑架组件14铰接在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面上,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15与所述支撑架组件14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该支撑架组件14两侧的支撑座板7上,回复至垂直于所述的支撑座板7平面的支撑架组件14通过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15保持稳定。具体来说,就是所述的支撑架组件14包括一u型支撑架,所述的稳定加强组件15包括主稳定板17、副稳定组件18和锁定件19,所述的u型支撑架开口向下的铰接在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面上,所述的主稳定板17安装在所述u型支撑架的外侧,所述的副稳定组件18与所述主稳定板17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所述u型支撑架的内侧,在所述支撑座板7绕铰接点旋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所述的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副稳定组件18撑开至垂直于所述支撑座板7,并在所述主稳定板17的配合下保持稳定,回复至与外部基础平行的竖直位置处的所述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锁定件19锁定在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此时,所述副稳定组件18的优选方式为包括一组自复式叠簧,在所述自复叠簧的一个端部上设置有限位凹槽20,所述自复式叠簧未设置限位凹槽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支撑座板7上;所述的锁定件19包括连动卡子21和连动杆22,所述的连动卡子21与所述u型支撑架的一条支腿相位置相适应的安装在所述的支撑座板7上,所述连动杆2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卡子23和所述的连动卡子21连接;在外力配合下回复至贴近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面的u型支撑架通过所述的连动卡子在所述卡扣24、卡子23和连动杆22的配合下锁定。相应的,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的自复式叠簧,可以在所述支撑座板7的下侧面增加安装槽,当回复到贴近支撑座板7下侧面的u型支撑架更便于通过所述的连动卡子21锁定。当然,此时的所述u型支撑架可以为两组,增加的一组安装在靠近外部基础一侧的支撑座板7上,以增加支撑强度。

其中所述的连动卡子21、卡扣24、卡子23和连动杆22的配合原理为,卡扣压入卡子中推动连动杆向连动卡子21端运动,撑开连动卡子的下端,于是上端的间隙变小,达到卡紧u型支撑架的一条支腿的目的。而卡子与卡扣锁定支撑座板7,就是卡扣凸出部分卡入卡子中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