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异味清洁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9373发布日期:2019-11-12 21:48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除异味清洁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异味清洁柜。



背景技术:

人们外出应酬回到家中时,由于外界环境或室内的环境,在衣服、鞋子等衣物上带有烟味、粉尘或其他异味,特别在北方的冬天,经常使的外套上的异味带回室内,一方面污染了家中室内的空气,另一方面,使得外套的洗涤频率较高,减少了衣物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外套上的异味带回室内,污染了家中室内的空气,减少了衣物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提供一种除异味清洁柜。

一种除异味清洁柜,包括:

柜体,内设置有柜内空间,用于放置衣物,所述柜内空间与外界气体连通,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及

净化装置,设置于所述柜内空间内,具有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柜内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出风口通过所述开口连通于外界,且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气体连通,所述净化装置包括机芯,柜内空间的空气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到所述机芯内,并经过所述机芯的净化后,从所述第一出风口流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柜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包括第一交换组件、第二交换组件及空气净化组件,所述第一交换组件及所述第二交换组件分别位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

所述第一交换组件内设置有第一进风通道,所述第一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交换组件上,所述第一进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进风口连通于所述柜内空间,所述柜内空间的空气经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到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内;

所述第二交换组件内设置有第一出风通道,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二交换组件上,所述第一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于外界;

所述机芯设置于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内,且内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及所述第一出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一风道相连通,当所述柜内空间的空气流经所述第一风道时,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道呈螺旋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交换组件还包括第二进风通道,所述机芯内还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二出风通道相隔离,所述第二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一出风通道相隔离,所述第二出风通道及所述第二进风通道通过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二进风通道连通于外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呈直筒型,所述第一风道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风道的外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组件包括吸附层及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吸附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内,贴近所述第一风道的侧壁设置,并在所述吸附层和所述第一风道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离子释放口连通于夹层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是活性炭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净化组件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第一风道由导热材料合围形成,所述加热组件热耦合于所述第一风道的侧壁,以对所述第一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净化装置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交换组件内或所述机芯内,用于检测进入到所述净化装置内的空气的预设参数,以根据预设从参数来控制所述净化装置的关闭;及/或

部分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柜体上,以感知所述柜内空间的空气的预设参数而控制所述净化装置开始工作。

上述除异味清洁柜,只需要将衣物放置于柜内空间,使净化装置开始工作,即可将柜内空气泵入净化装置内,并在机芯内进行除尘和除异味处理后,将空气排出柜外,使衣物具有类似干洗的效果,能够减少衣物的洗涤次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衣物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异味清洁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异味清洁柜的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异味清洁柜的净化装置的机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除异味清洁柜10的结构示意图,该除异味清洁柜10可以是衣柜或鞋柜,只要将外出所穿的衣物放置在柜内空间110a,能够对衣物进行除尘、除异味处理,避免室内空气被污染,使衣物具有类似干洗的效果,能够减少衣物的洗涤次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衣物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2所示,除异味清洁柜10可以包括柜体110及净化装置120,柜体110内设置有柜内空间110a,用于放置衣物,柜内空间110a与外界气体连通,柜体11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开口,净化装置120设置于柜内空间110a内,具有第一进风口120a和第一出风口120b,第一进风口120a与柜内空间110a连通,第一出风口120b通过开口连通于外界,且第一进风口120a与第一出风口120b气体连通,净化装置120包括机芯130,柜内的空气从第一进风口120a进入到机芯130内,并经过机芯130的净化后,从第一出风口120b流出。

柜体110可以是传统的衣柜或鞋柜,由此,可以对衣服和鞋子进行除异味处理。例如,柜体110具有多个围板111及门板113,多个围板111之间相互固定,合围形成柜内空间110a,门板113转动连接于围板111,并封闭柜内空间110a。需要指出的是,多个围板111之间的连接以及门板113与围板111之间的连接为非密封连接,而可以具有缝隙,气体可以透过围板111之间的缝隙或门板113与围板111之间的缝隙,或者门板113之间的缝隙与柜内空间110a的空气实现空气交换。因而,当净化装置120在工作时,抽取柜内空间110a的气体,并从第一出风口120b排出,柜内空间110a的气压具有减小的趋势,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外界空气进入到柜内空间110a,并在缝隙到第一进风口120a之间形成路径不规则的气流通道,气体在柜内空间110a的流动对放置在柜内空间110a内的衣物产生微风效应——气流的流动类似微风,将衣物表面的灰尘及附着在衣物上的异味带动,随微风移动,进入到第一进风口120a,并经过机芯130的处理后,从第一出风口120b排出,实现了对柜内衣物的除异味处理。

开口可以设置于围板111上。例如,围板111可以根据所处方位的不同,分为顶板、底板和侧板,顶板和底板相对设置,侧板连接于顶板和底板,开口可以设置于侧板上,从而可以便于净化装置120的安装。当然,在底板距离地面具有一定高度的情况下,开口也可以设置在底板上。净化装置120可以挂设在顶板上而实现悬挂设置,此时,开口也可以设置在顶板上。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净化装置120可拆卸的连接于柜体110。由此,可以将传统的衣柜和鞋柜进行简易的改装后得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异味清洁柜10。

请参阅图2,净化装置120可以包括第一交换组件121、第二交换组件122及空气净化组件123,第一交换组件121及第二交换组件122分别位于空气净化组件123的两端,并固定连接于空气净化组件123,第一交换组件121内设置有第一进风通道1211,第一进风口120a设置于第一交换组件121上,第一进风通道1211通过第一进风口120a连通于柜内空间110a,柜内空间110a的空气经第一进风口120a进入到第一进风通道1211内。第二交换组件122内设置有第一出风通道1221,第一出风口120b设置于第二交换组件122上,第一出风通道1221通过第一出风口120b连通于外界。机芯130设置于空气净化组件123内,且内设置有第一风道130a,第一进风通道1211及第一出风通道1221通过第一风道130a相连通,当柜内空间110a的空气流经第一风道130a时,空气净化组件123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风道130a呈螺旋状。由此,当柜内空气进入到第一风道130a内后,在第一风道130a内螺旋前进,延长了空气的移动路径,同时,空气在螺旋处与第一风道130a侧壁的碰撞也有助于空气的净化,当然,第一风道130a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为直筒型或其他弯曲的形状。

请参阅图2和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123可以包括吸附层1231及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吸附层1231设置于第一风道130a内,贴近第一风道130a的侧壁设置,并在吸附层1231和第一风道130a的侧壁之间形成一夹层空间130b,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的离子释放口连通于夹层空间130b。由此,当柜内空气进入到第一风道130a内时,空气在螺旋处穿过吸附层1231进入夹层空间130b,吸附层1231对灰尘起到吸附作用,同时夹层空间130b内的负氧离子对空气进行除菌净化,去异味,空气流动时,将负氧离子带出,以在第一风道130a内均可以实现除异味处理。可以理解,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的释放口可以设置有多个,多个释放口离散的连通于夹层空间130b,以使得第一风道130a的首尾均可以实现除异味。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可以是现有的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将现有的负氧离子发生器1233进行接口扩展,使其能够在多处不同位置将负氧离子接入到夹层空间130b内。

可以理解,空气净化组件123包括气泵(图未示),气泵连通第一风道130a,在气泵的作用下,柜内空气经第一进风口120a和第一进风通道1211进入到第一风道130a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减小气泵工作时的噪音,空气净化组件123可以是一密闭的箱体,且箱体内可以设置有消音器(图未示),以实现净化装置120的静音处理。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吸附层1231可以是活性炭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空气净化组件123还可以包括加热组件(图未示),第一风道130a由导热材料合围形成,加热组件热耦合于第一风道130a的侧壁,以对第一风道130a内的空气进行加热。通过对空气进行加热处理,可以增强分子的碰撞,增强净化作用。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净化装置120还包括传感器组件124,传感器组件124可以包括多个传感器,部分传感器可以设置于第一交换组件121内或机芯130内,例如,设置于第一进风通道1211内或设置于机芯130的第一风道130a的靠近第一交换组件121的一端。传感器用于检测进入到净化装置120内的空气的预设参数,以根据预设从参数来控制净化装置120的关闭。例如,当检测到无异味或灰尘比例小于预设值时,传感器组件124触发一个信号,以使净化装置120停止工作。也可以将部分传感器设置于柜体110上,以感知柜内空间110a的预设参数而控制净化装置120开始工作。

请参阅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第一交换组件121还可以包括第二出风通道1213,第二交换组件122还可以包括第二进风通道1223,机芯130内还设置有第二风道130c,第一进风通道1211与第二出风通道1213相隔离,第二进风通道1223与第一出风通道1221相隔离,第二出风通道1213及第二进风通道1223通过第二风道130c连通,第二进风通道1223连通于外界。由此,通过将气泵连通于第二风道130c,可以将外界的空气泵入到柜内空间110a,通过机械送风的形式增强柜内空间110a的空气对流,以增强除尘和除异味效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风道130c呈一直筒型,第一风道130a螺旋缠绕于第二风道130c的外缘。由此,外界的空气可以经最短路径进入到柜内空间110a,且第一风道130a和第二风道130c内的空气可以实现热交换。

上述除异味清洁柜10,只需要将衣物放置于柜内空间110a,使净化装置120开始工作,即可将柜内空气泵入净化装置120内,并在机芯130内进行除尘和除异味处理后,将空气排出柜外,使衣物具有类似干洗的效果,能够减少衣物的洗涤次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升衣物使用寿命,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