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帘和侧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2567发布日期:2019-12-31 20:10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卷帘和侧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利用卷绕管卷绕帘布或者使帘布解绕从而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卷帘、以及能够使遮蔽件打开或关闭的遮蔽装置用的侧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作为能够使遮蔽件打开或关闭的遮蔽装置,存在有卷帘或横式百叶窗、挽起式窗帘、百褶帘等。

例如,卷帘构成为如下。利用经由托架安装于天花板面或壁面等的安装面上的安装架并经由支撑部件(侧架)支撑卷绕管,将帘布的上缘部安装于卷绕管上并使其垂下,通过利用卷绕管使帘布卷绕或者解绕,能够调节室内侧的采光量。

在通常的卷帘中,在安装架的两端固定有支撑部件(侧架),圆筒状的卷绕管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于左右两侧的支撑部件之间。

在此,公开有如下的卷帘,该卷帘构成为:为了防止安装架和卷绕管之间的间隙,在卷绕管的前方配置有盖构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999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如上所述,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的卷帘,该卷帘构成为:为了防止安装架和卷绕管之间的间隙,在卷绕管的前方配置有盖构件。

但是,被要求提供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遮蔽装置。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卷帘、以及能够使遮蔽件打开或关闭的遮蔽装置用的侧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申请发明人们鉴于上述情况专心研究后发现侧盖还有改善的余地,并发明了卷帘等的遮蔽装置用的新颖的侧盖。

本发明涉及的第一形态的卷帘,是能够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卷帘,该卷帘具有如下特征。

该卷帘具备:支撑部件,其支撑能够供上述帘布卷绕或者解绕的卷绕管,侧盖,其覆盖上述支撑部件;上述侧盖的前后宽度大于支撑部件的前后宽度。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卷帘,并且,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涉及的第二形态的卷帘,是能够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卷帘,该卷帘具有如下特征。

该卷帘具备:支撑部件,其支撑能够供上述帘布卷绕或者解绕的卷绕管,侧盖,其覆盖上述支撑部件;上述侧盖被上述支撑部件支撑为:在不与天花板面或者壁面发生碰撞的范围内能够转动或者滑动。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卷帘,并且,能够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或者优选调整为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从而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形态的卷帘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具有:相比上述支撑部件的后缘部更加突出,并且,至少局部覆盖上述卷帘的后方和壁面之间间隙的形状。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从而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形态的卷帘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卷帘具备以固定或可动的方式设置于上述卷帘的正面上的翼片,上述侧盖具有覆盖该固定或者处于规定的可动范围内的翼片的侧端部的形状。

由此,能够得到防止从翼片的侧端部漏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形态的卷帘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翼片构成为位于上述支撑部件的范围外的上述卷绕管的前方位置处,上述侧盖构成为能够防止上述卷绕管和规定的上述支撑部件之间的间隙。

由此,能够得到防止从自支撑部件突出的翼片的侧端部漏光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涉及的第三形态的卷帘,是能够使帘布上升或下降的卷帘,该卷帘具有如下特征。

该卷帘具备:翼片,其配置于上述卷帘的正面,支撑部件,其支撑能够供上述帘布卷绕或者解绕的卷绕管,侧盖,其覆盖上述支撑部件;上述侧盖与上述翼片独立地被上述支撑部件支撑为:在不与天花板面或者壁面发生碰撞的范围内转动或者滑动。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卷帘,并且,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而且,还可以实现从正面的漏光的抑制以及外观设计性的提高。

进而,本发明的第一形态的侧盖,是具有大于上述遮蔽装置的框体的前后宽度的前后宽度,且设置于遮蔽装置上的侧盖,该侧盖具有如下特征。

该侧盖被支撑为:在不与天花板面或者壁面发生碰撞的范围内,能够相对于该遮蔽装置转动或者至少沿前后方向滑动。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遮蔽装置,并且,通过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的第二形态的侧盖,是设置于遮蔽装置上的侧盖,该侧盖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具有大于上述遮蔽装置的框体的前后宽度的前后宽度,并且,该侧盖被支撑为:固定卡合在上述遮蔽装置上,或者以能够转动或至少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方式卡合在上述遮蔽装置上。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遮蔽装置,并且,通过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或者优选调整为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进而,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侧盖,是设置于遮蔽装置上的侧盖,该侧盖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具有对配置于上述遮蔽装置的正面的翼片的位置进行限制的功能。

由此,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遮蔽装置,并且,可以得到防止从正面或侧面的漏光的效果,而且,通过安装翼片,可以提高外观设计性及其质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的侧盖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还具有防止安装于上述翼片上的窗帘面料的横向偏移的功能。

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外观设计性,并且,能够使安装于翼片上的窗帘面料保持其稳定性。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形态的侧盖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具有:从上述遮蔽装置的后方突出,并且,至少局部覆盖上述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间隙的形状。

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适应设置场所的形状,从而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漏光的效果。

另外,在本发明的第一至第三形态的侧盖中,具有如下特征。

上述侧盖具有与上述壁面的形状相适应的阶梯形状。

由此,通过更加可靠地与设置场所的形状相适应,能够得到防止从侧面的漏光的效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构成舒适性更高的出色的遮蔽装置。尤其是,能够抑制从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的间隙漏光的问题,并且,能够提高其外观设计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中的翼片的结构例的侧视图。

图3a和图3b分别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中的翼片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4a、图4b、图4c分别是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中的翼片的动作例个别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5a、图5b、图5c分别是表示将翼片适用于另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中时的构成,且对该翼片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图6a、图6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7a、图7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8a、图8b分别是关于考虑到在天花板面或壁面上设置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时形成的该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的间隙而设置的本发明涉及的侧盖的前后宽度,分别表示设有翼片时和未设有翼片时的侧盖的概略尺寸例的侧视图。

图9a、图9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10a、图10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11a、图11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图12a、图12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侧盖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rollscreen)1进行说明。另外,在本申请说明书中,将图1所示卷帘1主视图中的图示上方和图示下方,以帘布(screen)4的吊挂方向为基准,分别定义为上方(或上侧)和下方(或下侧),将图示左方定义为卷帘1的左侧,将图示右方定义为卷帘1的右侧,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说明的例子中,将图1所示卷帘1主视图中的可视觉辨认的一侧作为前侧(或室内侧),将与其相反的一侧作为后侧(或室外侧)。

(整体构成)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作为遮蔽装置的卷帘1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的概略构成的主视图。

在图1所示的卷帘1中,安装架2的两端上固定有支撑部件2a、2b,在该支撑部件2a、2b上固定有轴部件(未图示),并且,通过从该轴部件延伸的固定轴(未图示),在支撑部件2a和支撑部件2b之间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撑有圆筒状的卷绕管3。安装架2通过托架(bracket)6固定于天花板面或者壁面的安装面上。各支撑部件2a、2b分别被侧盖(sidecover)10a、10b(总称为“侧盖10”)覆盖,由此,尤其能够提高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对此之后进行说明。

在卷绕管3的右端部上设有操作滑轮(未图示),卷绕在该操作滑轮上的环状的操作绳7从该卷绕管3的右端部垂下。在本例中,该操作绳7由球链(ballchain)构成,并且,将供该球链卷绕的该操作滑轮的表面构成为:具有与该球链的球部相适应形状的凹凸。然后,通过操作绳7的操作,能够使卷绕管3进行旋转。另外,也可以使操作绳7形成为细绳状,并且,将供该操作绳7卷绕的该操作滑轮的表面形成为高摩擦性的表面形状。

卷绕管3上安装有帘布4的一端,由此将帘布4吊挂支撑为使帘布4能够卷绕在卷绕管3上或者从卷绕管3上解绕。帘布4的另一端安装在作为平衡锤部件发挥作用的加重杆(weightbar)5上。因此,帘布4是通过加重杆5的重量被拉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帘布4是从卷绕管3的室外侧垂下。

然后,当操作操作绳7,使卷绕管3向帘布卷取方向旋转时,加重杆5上升,而当使卷绕管3向帘布解绕方向旋转时,加重杆5下降。

另外,在本例中,在卷绕管3内部的左端侧收容有降低帘布4卷取时的操作力的发条盒(springmotor),在其右端侧收容有防止帘布4因自重而下降的制动装置等(未图示)。

在此,在本发明涉及的卷帘1中,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安装有翼片(fin)9,由此,能够有效地遮蔽从卷绕管3和安装架2之间形成的间隙漏进来的光等,其中,该翼片9具有能够容易安装规定的窗帘面料13的结构。

(翼片的结构)

图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翼片9的结构。如图2中所示,翼片9的轴部91卡合在安装架2的正面侧上设置的轴承部20中,由此,翼片9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被支撑为能够在规定范围内转动。

翼片9作为整体具有大致l字状的截面形状,其在安装架2的前侧(正面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卡定。关于翼片9,优选由遮光性高的合成树脂或者铝等形成,但是,当如本例那样安装窗帘面料13时,也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合成树脂形成。

然后,翼片9的左右方向宽度具有与安装架2的左右方向宽度大致相同的长度,更为准确而言,翼片9的左右方向宽度构成为稍短于安装架2的左右方向宽度,由此,当例如翼片9由合成树脂形成时,即使因为热膨胀等其左右方向宽度发生变化,也能够以顺利转动的方式被卡定。

在安装架2的正面下方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大致c字状截面形状的轴承部20。翼片9的轴部91卡合在该轴承部20中,由此,翼片9在安装架2的正面侧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支撑。在安装架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上安装有支撑部件2a、2b。

另外,支撑部件2a、2b构成为相同的形状,且支撑部件2a、2b上设有与安装架2的轴承部20的大致c字状截面形状大致吻合大小的凹口(未图示)。该凹口是为了以下目的而设置,即:在将支撑部件2a、2b固定在安装架2上之后,通过使翼片9的轴部91沿左右方向滑动,将其插入轴承部20并加以支撑。而且构成为:通过使翼片9滑动而能够将其拆卸,除该滑动方式之外无法拆卸,即使对翼片9施加外力,翼片9也不会从安装架2脱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各支撑部件2a、2b分别被侧盖10a、10b覆盖。因此,侧盖10a、10b具有如下功能,即:即使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翼片9的位置的功能。

如图2中所示,在安装架2的正面下方,形成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大致c字状截面形状的轴承部20。更为具体而言,轴承部20构成为:在从安装架2的底部朝向上方延伸的转动限制片20a的前端形成有弯曲轴20f,由此能够支撑翼片9的轴部91。转动限制片20a具有限制翼片9朝向下方转动的功能。另外,在安装架2的正面中的轴承部20的上方,形成有限制翼片9朝向上方转动的转动限制片20b。在图示的例子中,转动限制片20a形成为从安装架2的主体正面向前方突出的大致c字状,转动限制片20b形成为向前方突出的大致板状。由此,在翼片9的轴部91卡定在轴承部20中的状态下,翼片9朝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被限制,无论如何使翼片9转动,翼片9也不会从轴承部20朝向背面方向脱落。

作为概略构成,翼片9通过支撑板部93和遮蔽板部94,作为整体具有大致l字状的截面形状,其中,支撑板部93在其前端具有大致c字状的轴部91且从安装架2的前侧面朝向前方以规定长度弯曲并突出,遮蔽板部94从该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以规定长度延伸,并且,翼片9由复曲面形状的部件(本例中为单个部件,但也可以是复合部件)形成,以避开或者缓和因为与帘布4(或后述的加重杆5)发生干扰而产生的碰撞力或接触音。

更为具体而言,支撑板部93具有弯曲成大致l字状的形状,在其前端形成有大致c字状的轴部91。轴部91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被轴承部20中的弯曲轴20f卡定的部位。轴部91的前端形成为弯曲成锐角的大致钩形形状,通过以具有富余空间的状态卡合在轴承部20,翼片9不易从轴承部20脱落,并且,提高翼片9的转动自由度。

另一方面,当如此提高转动自由度的状态下将翼片9的轴部91卡定在轴承部20中时,会因为翼片9和转动限制片20b之间的转动干扰而发生不愉快的干扰音(接触音),因此,在轴部91上形成有使厚度变化且在转动范围内具有厚度的弯曲部92。

另外,在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处,形成有抵接部97。抵接部97是通过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从而限制翼片9朝向上方的转动的部位。对此之后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将轴部91形成为这样的形状,翼片9不易从轴承部20脱落,并且,能够在抑制晃荡而降低干扰音的同时允许翼片9的转动。由此,还可以将因为抵接部97和转动限制部20b之间的转动干扰而发生的不愉快的干扰音(接触音)降低至可以忽视的程度。

另外,在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下方形成有突起部98,突起部98与轴部91并排地从支撑板部93突出。突起部98是在与安装架2中的轴承部20的转动限制片20a抵接的位置处限制翼片9朝向下方的转动的部位,对此之后进行详细说明。尤其是,突起部98的前端形成为如图示那样具有凹凸高低差的形状,并且,具有缓和与转动限制片20a抵接时的接触音或碰撞力的功能作用。另外,本例的突起部98形成为沿支撑板部93的左右方向延伸并突出,但是,也可以形成为沿支撑板部93的左右方向局部突出的形态。

然后,在从该支撑板部93向下方延伸的遮蔽板部94的下端,形成有曲面形状的干扰缓和部95。干扰缓和部95具有朝向远离帘布4(或者加重杆5)的方向翘曲的形状,由此,即使与帘布4(或者,后述实施方式中为加重杆5)接触时,也能够缓和其接触音或者碰撞力。

另外,在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呈大致钩形截面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片96a、96b,该突起片96a、96b上分别形成有与窗帘面料13的上端和下端卡合的凹部。尤其是,在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上端上形成有位于突起片96a内侧的爪部99,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作为窗帘面料按压件发挥作用的夹紧构件。另一方面,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下端上的突起片96b是用于抑制窗帘面料13的抖动的部位,该突起片96b上形成有抑制抖动且不压力接触的凹部。

图3a、图3b分别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翼片9的动作进行说明的侧视图,尤其是,图3a中图示出翼片9的下侧转动限制,图3b中图示出翼片9的上侧转动限制。

如图3a中所示,在设置于支撑板部93前端的轴部91的下方形成有突起部98,突起部98与轴部91并排地从支撑板部93突出。翼片9通过轴部91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卡定在轴承部20中的弯曲轴20f上。设置于翼片9的突起部98具有:在与安装架2中的轴承部20的转动限制片20a抵接的位置处限制翼片9朝向下方的转动的功能。此时,翼片9作为其基本姿势,被限制为: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沿铅垂方向垂下)。如此,作为将翼片9安装于卷帘1的安装架2时的基本姿势,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沿铅垂方向垂下),因此,能够提高其外观设计性。

另外,如图3b中所示,在设置于翼片9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处形成有抵接部97。抵接部97是如下的部位,即:当翼片9从该基本姿势转动时,通过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限制翼片9朝向上方转动的部位。由此,翼片9与托架6或者其安装面呈非抵接状态。如此,不会损害将翼片9安装于卷帘1的安装架2时的操作性,从而能够维持其质量。

然后,在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呈大致钩形截面形状地突出的突起片96a、96b,该突起片96a、96b上分别形成有与窗帘面料13的上端和下端卡合的凹部。尤其是,在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上端的突起片96a内侧形成有爪部99,突起片96a和爪部99构成作为窗帘面料按压件发挥作用的夹紧构件。另一方面,遮蔽板部94的前面下端的突起片96b是用于抑制窗帘面料13的抖动的部位,该突起片96b上形成有抑制抖动且不压力接触的凹部。

如此,通过将翼片9形成为仅卡定窗帘面料13上端的结构,能够在不使窗帘面料13产生弯曲的情况下容易进行安装。

图4a、图4b、图4c分别是对本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的一个实施例的翼片9的动作例个别进行说明的侧视图。

如图4a中所示,本实施例的翼片9通过支撑板部93和遮蔽板部94,作为整体具有大致l字状的截面形状,其中,该支撑板部93从安装架2的前侧面朝向前方以长度a弯曲并突出,遮蔽板部94从支撑板部93朝向下方以长度b延伸。

遮蔽板部94的长度b形成为:能够防止从安装架2和卷绕管3之间的间隙漏光的长度。支撑板部93的长度a被设定为不会对操作绳7的操作带来不良影响的范围。假设以操作绳7接触本实施例的翼片9的方式进行操作,由于翼片9进行转动,因此,不会产生操作负担。

另外,如图4b中所示,当将本实施例的翼片9适用于帘布4的最大卷绕直径s较小的卷帘1中时,帘布4和翼片9不会发生接触,由此,能够在作为基本姿势维持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铅垂方向垂下的状态)的同时,确保遮光功能。

另一方面,如图4c中所示,当将本实施例的翼片9适用于帘布4的最大卷绕直径s较大的卷帘1中时,即使帘布4和翼片9发生接触,也可以使翼片9随着帘布4的卷绕直径增大而转动,因此,也能够确保其遮光功能。

另外,图5a、图5b、图5c中分别示出将翼片9适用于另一实施方式的卷帘1中时的构成。

在图5a所示的例子中,使帘布4在本实施例的翼片9侧从卷绕管3垂下,加重杆5位于翼片9和卷绕管3之间。该情况下,本实施例的翼片9的从支撑板部93向下方延伸的遮蔽板部94的下端形成有曲面形状的干扰缓和部95,因此,不会因为与加重杆5发生干扰而产生卡住的情况。

另外,如图5b中所示,即使在加重杆5的上限位置设定在与安装架2抵接的位置处的情况下,加重杆5从翼片9中的干扰缓和部95沿着遮蔽板部94顺利地移动而使翼片9转动,因此不会损害其操作性。另外,如参照图3b所说明那样,在设置于翼片9的轴部91的根部附近处形成有抵接部97,当翼片9从该基本姿势转动时,通过使抵接部97与转动限制片20b抵接,能够限制翼片9朝向上方的转动。由此,翼片9与托架6或者其安装面呈非抵接状态,因此,也不会因为与加重杆5发生碰撞而使翼片9破损。因此,不会损害将翼片9安装于卷帘1的安装架2时的操作性,从而能够维持其质量。

另外,如图5c中所示,当希望一直维持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铅垂方向垂下的状态)即基本姿势时,通过调整安装于操作绳7上的移动限制部件12的位置,利用该移动限制部件12使操作绳7抵接于操作滑轮8等而使操作滑轮8的旋转停止,由此能够确定加重杆5的上限位置。由此,翼片9与托架6或者其安装面呈非抵接状态,也不会因为与加重杆5的碰撞而使翼片9发生破损。而且,能够一直维持翼片9的遮蔽板部94的长度方向相对于安装架2的前后方向大致垂直的状态(沿铅垂方向垂下的状态)即基本姿势,从而能够维持外观设计性和质量。

因此,能够将翼片9安装在各种卷帘1的安装架2上,并且,也不会对其操作性或质量、或者外观设计性带来不良影响。

另外,关于这样的翼片9,除了卷帘之外,还可以利用于提高框体下方的遮光性或遮风性的用途中。另外,通过将窗帘面料13安装在翼片9上,能够进一步提高主视时的外观设计性。

但是,即使通过翼片9的设置来能够提高卷帘1的主视时的外观设计性,但是,当侧视时,还有可能发生如下结果,即:因为翼片9的存在,反而会损害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另外,即使在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的情况下,因为进行物流时或操作时、或者经时性的理由等,存在着窗帘面料发生偏移从而损害外观设计性的情况,因此,需要抑制该窗帘面料的偏移。

因此,在本发明的作为遮蔽装置构成的卷帘1中,如图1中所示,在位于翼片9右侧的支撑部件2a上设有侧盖10a,在位于翼片9左侧的支撑部件2b上设有侧盖10b。侧盖10a和侧盖10b形成为相互对称形状且相同的结构,因此,在没有必要区分时,将其总称为侧盖10。

在此,侧盖10构成为:不会损害上述翼片9的功能,反而会提高其功能,并且,能够抑制从侧面的漏光,进而,还能够提高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

以下,参照附图,依次说明各实施例的侧盖10。

(实施例一的侧盖)

图6a、图6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6a中所示,实施例一的侧盖10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和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相连的形状。

然后,如图6b中所示,实施例一的侧盖10中的仅部位120卡合并固定于支撑部件2a的侧面上,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者支撑部件2a卡合。

因此,如从图6b中所理解那样,图6a中所示的外观与假设未设置侧盖10(10a)时的外观相比,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明显提高。另外,能够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侧面的间隙漏光的问题。

另外,实施例一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不会阻碍翼片9的转动,且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翼片9的位置。另外,实施例一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上时,能够防止该窗帘面料13的横向偏移。

(实施例二的侧盖)

图7a、图7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另外,对于相同的构成元件,赋予相同的参照符号。

关于图7a、图7b中所示的实施例二的侧盖10,也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和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相连的形状。而且,如图7b中所示,仅部位120卡合并固定于支撑部件2a的侧面上,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支撑部件2a卡合。

在此,在图7a、图7b所示的实施例二的侧盖10中,即使在翼片9从该基本姿势以规定的转动角度θa转动的情况下,部位110也能够覆盖翼片9的侧端部。当将从上述基本姿势的最大转动角度设为θ时,该翼片9的转动角度θa为翼片9的实用上的转动角度(0<θa≤θ)即可。

因此,实施例二的侧盖10包含图6a、图6b中所示的实施例一的所有优点。而且,在实施例二的侧盖10中,即使在翼片9从该基本姿势以规定的转动角度θa转动的情况下,部位110也能够覆盖翼片9的侧端部,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的侧面间隙漏光的问题。

然而,当与在作为遮蔽装置构成的卷帘1的前方有没有设置翼片9无关地,将该遮蔽装置固定于天花板面或者壁面上时,在该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会形成间隙。尤其是,在卷帘1的情况下,是考虑到帘布4的卷绕直径的增大而设置,因此,在卷帘1的后方和壁面之间会形成间隙。因此,优选:抑制从该间隙漏光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与该间隙相关的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

即,如图8a中所示,当在天花板面或者壁面上设置作为一实施方式的遮蔽装置的卷帘1时,不仅要考虑翼片9的侧端部的覆盖问题,还要考虑该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的间隙问题,因此优选:使遮蔽装置的框体(本例中为安装架2或侧盖10)的前后宽度w2大于支撑部件2a(或2b)的前后宽度w1。

另外,关于未设有翼片9的遮蔽装置,如图8b中所示,当在天花板面或者壁面上设置作为一实施方式的遮蔽装置的卷帘1时,还考虑到该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的间隙问题,因此优选:使遮蔽装置的框体(本例中为安装架2或侧盖10)的前后宽度w2大于支撑部件2a(或2b)的前后宽度w1。

另外,当窗框wf从遮蔽装置后方的壁面w突出时,优选:以避开该窗框wf,尽可能使侧盖10的后缘部靠近壁面w的方式设置遮蔽装置,但是,当无法避开该窗框wf时,如图8a、图8b中所示,优选:以尽可能使侧盖10的后缘部靠近窗框wf的方式设置遮蔽装置。

因此,在以下各实施例的侧盖10中,作为其代表例,更为具体地说明如下的形状例或者结构例,即:当将具有翼片9的卷帘1设置于天花板面或壁面上时,不仅考虑翼片9的侧端部的覆盖问题,还考虑该遮蔽装置的后方和壁面之间的间隙问题的形状例或者结构例。尤其是,作为代表,以卷帘1的设置无法避开窗框wf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三的侧盖)

图9a、图9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9a中所示,实施例三的侧盖10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以及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后缘部突出的部位130相连的形状。

然后,如图9b中所示,实施例三的侧盖10中的仅部位120卡合并固定于支撑部件2a的侧面,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支撑部件2a卡合,进而,部位130也不与支撑部件2a卡合。

具有实施例三的侧盖10的卷帘1,如图9a中所示,能够设置为:尽可能地使侧盖10的后缘部靠近壁面w的窗框wf,并且,不会与天花板面和壁面w发生碰撞。

因此,如从图9b中所理解那样,图9a中所示的外观与假设未设置侧盖10(10a)时的外观相比,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明显提高。另外,能够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的侧面间隙漏光的问题,并且,还能够抑制从卷帘1的后方漏光的问题。

另外,实施例三的侧盖10与实施例一、二同样地,具有如下功能,即:不会阻碍翼片9的转动,且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图片9的位置的功能。另外,实施例三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上时,与实施例一、二同样地,能够防止该窗帘面料13的横向偏移。

(实施例四的侧盖)

图10a、图10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10a中所示,实施例四的侧盖10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以及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后缘部突出的部位130相连的形状,并且,该部位130上形成有用于避开窗框wf的凹口130a。

然后,如图10b中所示,实施例四的侧盖10与实施例三同样地,仅部位120卡合并固定于支撑部件2a的侧面,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支撑部件2a卡合,进而,部位130也不与支撑部件2a卡合。

其中,实施例四的侧盖10具有阶梯部形状,该阶梯部形状与窗框wf从壁面w突出时等的壁面形状相适应。即,图示例子中的实施例四的侧盖10,能够利用凹口130a避开窗框wf,因此,具有实施例四的侧盖10的卷帘1,如图10a中所示,与实施例三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侧盖10的后缘部更加靠近壁面w。

因此,如从图10b中所理解那样,图10a中所示的外观与假设未设置侧盖10(10a)时的外观相比,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明显提高。另外,能够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的侧面间隙漏光的问题,并且,与实施例三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卷帘1的后方漏光的问题。

另外,实施例四的侧盖10与实施例一至三同样地,具有如下功能,即:不会阻碍翼片9的转动,且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翼片9的位置。另外,实施例四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上时,与实施例一至三同样地,能够防止该窗帘面料13的横向偏移。

(实施例五的侧盖)

图11a、图11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11a中所示,实施例五的侧盖10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以及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后缘部突出的部位130相连的形状,并且,实施例五的侧盖10能够通过滑动方式相对于支撑部件2a(或2b)进行相对移动。

在本例中,如图11b中所示,实施例五的侧盖10的部位120上的、与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对置的对置面上突出形成有滑动片121,并且,在滑动片121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圆轴121a。

另一方面,在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上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动槽(slidegroove)21,实施例五的侧盖10中的滑动片121插通于该滑动槽21中。通过将滑动片121的前端部中的圆轴121a弹性变形后插通于滑动槽21中,实施例五的侧盖10不会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脱落,由此,能够通过滑动方式沿前后方向相对移动。

另外,并不限于这样的滑动槽21和滑动片121为一组的情况,也可以由多组的滑动槽21和滑动片121构成。

因此,在实施例五的侧盖10中,部位120的滑动片121以能够相对移动的方式卡合并支撑于支撑部件2a的侧面,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支撑部件2a卡合,进而,部位130也不与支撑部件2a卡合。

由此,具有实施例五的侧盖10的卷帘1,如图11a中所示,通过使侧盖10沿着窗框wf滑动,能够提高其设置自由度,能够使侧盖10的后缘部以能够调整的方式靠近壁面w。另外,通过使侧盖10能够滑动,能够提高实施例五的侧盖10的整体形状的自由度。

因此,如从图11b中所理解那样,图11a中所示的外观与假设未设置侧盖10(10a)时的外观相比,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明显提高。另外,能够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侧面的间隙漏光的问题,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卷帘1的后方漏光的问题。

另外,实施例五的侧盖10与实施例一至四同样地,具有如下功能,即:不会阻碍翼片9的转动,且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翼片9的位置。另外,实施例五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上时,与实施例一至四同样地,能够防止该窗帘面料13的横向偏移。

在此,在图11a、图11b所示的例子中,以将侧盖10设置为相对于支撑部件2a(或2b)能够沿前后方向相对滑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只要使侧盖10至少沿前后方向滑动即可,也可以构成为考虑到上下方向后的前后或上下倾斜方向的滑动。另外,并不限于使侧盖10呈直线状地滑动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呈曲线状地滑动。

(实施例六的侧盖)

图12a、图12b分别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侧盖10a的周边构成的局部立体图、以及表示该侧盖10a的组装位置的立体图。

首先,如图12a中所示,实施例六的侧盖10具有:覆盖基本姿势时的翼片9的侧端部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110、覆盖支撑部件2a(或2b)的全部侧面(但是,也可以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一部分露出)的部位120、以及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后缘部突出的部位130相连的形状,并且,实施例六的侧盖10能够相对于支撑部件2a(或2b)进行相对转动。

在本例中,如图12b中所示,实施例六的侧盖10的部位120上的、与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对置的对置面上突出形成有圆柱状的支撑轴122,并且,支撑轴122的前端部上形成有圆轴122a。

另一方面,在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上形成有圆孔状的轴孔22,实施例六的侧盖10中的支撑轴122插通于该轴孔22中。通过将支撑轴122的前端部中的圆轴122a弹性变形后插通于轴孔22中,实施例六的侧盖10不会从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脱落,并且,能够相对于支撑部件2a(或2b)相对转动。

另外,并不限于仅设置这样的轴孔22和支撑轴122的情况,也可以构成为:在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上进一步设置限制转动范围的导向槽(未图示),并且,将与该导向槽卡合的导向轴(未图示),以与支撑轴122相同的形状并排设置于侧盖10上。进而,也可以构成为:在支撑部件2a(或2b)的侧面上设置多个轴孔22,由此,能够调节轴支承侧盖10的位置。

因此,在实施例六的侧盖10中,部位120的支撑轴122以能够相对转动的方式卡合并支撑在支撑部件2a上,部位110不与翼片9或支撑部件2a卡合,进而,部位130也不与支撑部件2a卡合。

由此,具有实施例六的侧盖10的卷帘1,如图12a中所示,通过使侧盖10沿着窗框wf相对转动,能够提高其设置自由度,由此,能够使侧盖10的后缘部更加靠近壁面w。另外,通过使侧盖10能够滑动,可以提高实施例六的侧盖10的整体形状的自由度。

因此,如从图12b中所理解那样,图12a中所示的外观与假设未设置侧盖10(10a)时的外观相比,侧视时的外观设计性明显提高。另外,能够抑制从翼片9和支撑部件2a(或2b)或卷绕管3之间侧面的间隙漏光的问题,并且,能够进一步抑制从卷帘1的后方漏光的问题。

另外,实施例六的侧盖10与实施例一至五同样地,具有如下功能,即:不会阻碍翼片9的转动,且在翼片9进行转动时,也能够抑制翼片9的左右方向的滑动,从而限制翼片9的位置。另外,实施例六的侧盖10具有如下功能,即:当将窗帘面料13安装于翼片9上时,与实施例一至五同样地,能够防止该窗帘面料13的横向偏移。

在此,在图12a、图12b所示的例子中,以使侧盖10的支撑轴122支撑在支撑部件2a(或2b)的圆孔状的轴孔22由此相对转动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不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轴孔22形成为圆孔状,而是构成为如下:例如,使支撑部件2a(或2b)的轴孔22形成为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波形轴孔,由此,能够同时实现如图12a中所示那样的相对转动和如前述的实施例五的图11a中所示那样的前后方向的相对移动。

在上述的实施例三至六的侧盖10中,以设有翼片9的情况(参照图8a)的情况为代表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在未设置翼片9的情况(参照图8b)下,可以构成为与不是必须需要形成部位110时相同的构成。

以上,举出特定的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前述的实施方式的例子,在不脱离其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尤其是,关于各实施例的侧盖10,只要是大致覆盖翼片9的侧端部即可,不仅可以形成为:在翼片9处于基本姿势时,完全覆盖支撑部件2a(2b)的形状,也可以形成为支撑部件2a(或2b)的下方一部分露出的形状,该情况下,也能够确保其外观设计性的提高、漏光的抑制、以及翼片9的功能性。

另外,也可以将各实施例的侧盖10适当组合后形成新的实施例。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实施例五或六的侧盖10上设置如图10a、图10b中所示那样的凹口130a的新的实施例。

另外,关于各实施例的侧盖10涉及的翼片9的轴部91的形状、结构或者卡定方法,仅仅是对其一例的说明,例如,可以将翼片9的轴部91由圆轴等形成,当例如为卷帘时,也可以构成为:不将翼片9的轴部91支撑于作为框体的安装架2上,而是支撑在支撑部件2a、2b上。

另外,关于翼片9,除了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框体转动之外,也可以构成为将其进行固定从而不能转动。进而,关于翼片9,并不限于相对于框体转动的形态,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框体滑动等的其他任意的可动形态。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侧盖10并不限于适用于卷帘中,也可以将其适用于横式百叶窗、挽起式窗帘、百褶帘(pleatsscreen)等的遮蔽装置中(在设置有翼片9时为其侧端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从侧面的漏光,并且能够提高测试时的外观设计性,因此,本发明能够利用于卷帘等的遮蔽装置的用途中。

(符号说明)

1:卷帘、2:安装架、2a、2b:支撑部件、3:卷绕管、4:帘布、5:加重杆、9:翼片、10:侧盖、20:轴承部、20a、20b:转动限制片、21:支撑部件的滑动槽、22:支撑部件的轴孔、91:翼片的轴部、92:翼片的弯曲部、93:翼片的支撑板部、94:翼片的遮蔽板部、95:翼片的干扰缓和部、110、120、130:侧盖的部位、121:侧盖的滑动片、122:侧盖的支撑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