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46854发布日期:2019-06-11 21:4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生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热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生壶。



背景技术:

现在的人们大多比较注重饮食的健康,各年龄段的人群也已开始注重养生,养生壶也因此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认可。养生壶是指以养生保健为目的,可以烹煮各种食材的小家电产品,类似于电热水壶。养生壶与电热水壶最突出的区别是,养生壶的整个壶体采用对人体无害的高硼硅玻璃,使用更为安全、健康。养生壶日常可以用来煮花茶、红枣水、婴儿用水等,它能满足用户的多种功能需求。

养生壶的功能:煮水、煮花茶、热奶、酸奶、煮咖啡、婴儿用水、奶粉用水、养生药膳、煮蛋、煲汤、消毒、保温等功能根据消费人群而定。

养生壶的外观:高硼硅玻璃一体成型全玻璃壶体,安全健康耐高温,通透美观。底座功能操作有液晶触控式、按键式、无极旋钮式三种方式可设计。配件按用户需求可附有不锈钢茶漏、玻璃炖盅、炖盅收纳盆、煮蛋架等。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养生壶炖盅结构,包括炖盅,所述炖盅外设有环形的盖支架,所述盖支架的内环壁与炖盅的外壁之间设有环形的内衬垫,炖盅包括环形凸缘以及盅体,所述环形凸缘的直径大于盅体的上端开口的直径,所述环形凸缘与盅体之间的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环形凸缘内设有炖盅盖,炖盅盖的边缘抵靠在第一台阶面的上端表面上,第一台阶面的下端表面抵靠在内衬垫上,在环形凸缘的上端设有壶盖。所述盖支架的外周壁相对的两侧上设有手柄,所述盖支架的外周壁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卡槽,所述手柄的后端设有插接部,所述手柄通过插接部固定在卡槽内。该现有技术中手柄需要插接到盖支架上,增加了装配步骤,装配步骤较多。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养生壶装配步骤较多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装配步骤少的养生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包括:

壶身;

内圈,包括内圈本体,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上的第一挂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上的第二挂接部,所述内圈本体的尺寸适于穿过所述壶身的开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挂接部挂接在所述壶身的开口端上;

炖盅,包括盅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盅体开口端的第三挂接部,所述盅体的尺寸适于穿过所述内圈,并通过所述第三挂接部挂接在所述第二挂接部上;

外盖,适于盖设在所述内圈上。

所述内圈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所述外盖与所述内圈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一周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和/或所述第二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一周设置的第二环形凸缘。

所述壶身与所述内圈之间至少形成有两处间隙,且所述间隙适于手指或工具伸入将所述内圈提起。

所述壶身靠近所述壶身的开口端处设有壶嘴部,所述壶身上设有把手,所述壶嘴部、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壶身的两侧,所述壶嘴部与所述内圈之间形成第一处间隙,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下侧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处设有凹槽,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下侧与所述壶身的开口端形成第二处间隙。

所述内圈本体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内圈与所述壶身密封连接。

所述外盖包括外盖顶壁以及外盖侧壁,所述外盖侧壁包括与所述外盖顶壁相接的圆锥侧壁,以及与所述圆锥侧壁连接的圆环形侧壁,所述圆锥侧壁的外壁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圆环形侧壁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外盖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三挂接部为环绕所述盅体的外侧壁一周设置的第三环形凸缘。

所述盅体上还包括下端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相接的环形手提部,所述环形手提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环形侧壁的内径,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内圈上后,所述环形手提部适于伸入所述外盖的所述圆环形侧壁内侧。

还包括适于盖设在所述炖盅上的内盖。

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提手,和/或所述外盖上设有第二提手。

所述第一提手、第二提手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在使用时,将内圈通过第一挂接部挂接在壶身的开口端上,然后将炖盅穿过内圈,通过第三挂接部挂接在内圈的第二挂接部上,最后将外盖盖设在内圈上,装配步骤少,在需要将炖盅取出时,用手或借助工具抬起内圈,内圈带着炖盅从壶身取出,不易烫手。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内圈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在需要取出炖盅时,用手抬起内圈时,手不会被烫伤。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外盖与所述内圈通过螺纹连接,由于外盖与内圈通过螺纹连接,在需要取出炖盅时,用手或借助工具抬起外盖,外盖带着内圈、炖盅一起从壶身内移出,操作简单方便,不易被烫手。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第一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一周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和/或所述第二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一周设置的第二环形凸缘,在需要取出炖盅时,用手抬起第一挂接部即可将炖盅从壶身内取出,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壶身与所述内圈之间至少形成有两处间隙,且所述间隙适于手指或工具伸入将所述内圈提起,这样设置方便用户将内圈从壶身上取出。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壶身靠近所述壶身的开口端处设有壶嘴部,所述壶身上设有把手,所述壶嘴部、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壶身的两侧,所述壶嘴部与所述内圈之间形成第一处间隙,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下侧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处设有凹槽,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凸缘的下侧与所述壶身的开口端形成第二处间隙,壶嘴部的设置可使壶身内的水方便倒出,并且利用壶嘴部与内圈之间形成第一处间隙,方便手指或工具伸入将内圈提起,结构简单紧凑。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内圈本体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内圈与所述壶身密封连接,可保证对炖盅的加热效率。

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外盖包括外盖顶壁以及外盖侧壁,所述外盖侧壁包括与所述外盖顶壁相接的圆锥侧壁,以及与所述圆锥侧壁连接的圆环形侧壁,所述圆锥侧壁的外壁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所述圆环形侧壁的外侧设有密封圈,以使所述外盖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可保证炖盅内的加热效率。

9.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第三挂接部为环绕所述盅体的外侧壁一周设置的第三环形凸缘,结构简单,方便加个,且方便装配。

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盅体上还包括下端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相接的环形手提部,所述环形手提部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环形侧壁的内径,所述外盖盖设在所述内圈上后,所述环形手提部适于伸入所述外盖的所述圆环形侧壁内侧,结构紧凑,且环形手提部的设置方便用户移动炖盅。

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还包括适于盖设在所述炖盅上的内盖,内盖盖设在炖盅上可保证炖盅内的加热效率。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内盖上设有第一提手,和/或所述外盖上设有第二提手,方便用户将内盖或外盖打开。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生壶,所述第一提手、第二提手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可避免手被烫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养生壶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养生壶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养生壶不包括壶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壶身;2-内圈;3-炖盅;4-外盖;5-内盖;6-密封圈;21-第一环形凸缘;22-第二环形凸缘;211-凹槽;31-第三环形凸缘;32-环形手提部;41-第二提手;42-圆锥侧壁;43-环形侧壁;51-第一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养生壶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壶身1、炖盅3、内圈2、外盖4、内盖5。

所述内圈2包括内圈本体,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上的第一挂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上的第二挂接部,所述内圈本体的尺寸适于穿过所述壶身1的开口,并通过所述第一挂接部挂接在所述壶身1的开口端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2采用隔热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一周设置的第一环形凸缘21,所述第二挂接部为环绕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一周设置的第二环形凸缘22,这样设置使内圈2在安装到壶身1上时,无论转动到哪个位置都能安装到壶身1上,方便用户的安装使用。如图2所示,所述壶身1靠近所述壶身1的开口端处设有壶嘴部,所述壶身1上设有把手,所述壶嘴部、所述把手分别设置在所述壶身1的两侧,所述壶嘴部与所述内圈2之间形成第一处间隙,所述第一环形凸缘21的下侧靠近所述把手的位置处设有凹槽211,以使所述第一环形凸缘21的下侧与所述壶身1的开口端形成第二处间隙。用户需要将内圈2提起时,手指或工具伸入第一处间隙、第二处间隙内将内圈2提起。为保证对炖盅3的加热效率,所述内圈本体的外侧设有密封圈6,以使所述内圈2与所述壶身1密封连接。

所述炖盅3包括盅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盅体开口端的第三挂接部,所述盅体的尺寸适于穿过所述内圈2,并通过所述第三挂接部挂接在所述第二挂接部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挂接部为环绕所述盅体的外侧壁一周设置的第三环形凸缘31,这样设置使炖盅3安装到内圈2上时,无论转动到哪个位置,第三挂接部都能挂接到第二挂接部上,方便用户的安装使用。如图4所示,为方便用户移动盅体,所述盅体上还包括下端与所述第三环形凸缘31相接的环形手提部32,所述环形手提部32的外径小于所述圆环形侧壁43的内径,所述外盖4盖设在所述内圈2上后,所述环形手提部32适于伸入所述外盖4的所述圆环形侧壁43内侧。

所述内盖5盖设在所述炖盅3上,所述内盖5上设有第一提手51,用户可通过提起第一提手51而将内盖5打开。

如图3,所述外盖4盖设在所述内圈2上,包括外盖4顶壁以及外盖4侧壁,所述外盖4侧壁包括与所述外盖4顶壁相接的圆锥侧壁42,以及与所述圆锥侧壁42连接的圆环形侧壁43,所述圆锥侧壁42的外壁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之间螺纹连接,为保证炖盅3内的加热效率,所述圆环形侧壁43的外侧设有密封圈6,以使所述外盖4与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密封连接。所述外盖4上设有第二提手41,所述第一提手51、第二提手41均采用隔热材料制成。

用户在安装使用时,将内圈2通过第一环形凸缘21挂接在壶身1的开口端上,然后将炖盅3穿过内圈2,通过第三环形凸缘31挂接在内圈2的第二环形凸缘22上,将内盖5该设在炖盅3上,最后将外盖4盖设在内圈2上,装配步骤少。在需要将炖盅3取出时,用手或工具伸入到内圈2与壶身1之间的间隙处,或者手扶着第一环形凸缘21的外周,抬起内圈2,内圈2带着炖盅3从壶身1取出,不易烫手,或者手提起外盖4上的第二提手41,由于外盖4与内圈2之间螺纹连接,外盖4可带着内圈2以及内圈2上的炖盅3一起从壶身1移出,之后将外盖4从内圈2上拧下,内圈2从炖盅3上脱落,可将炖盅3内的食物等取出。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不设置内盖5,外盖4在盖设到内圈2上后将炖盅3的开口端封闭。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圈2的材质可以不为隔热材质,用户在需要将内圈2抬起时,可戴上隔热手套。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壶身1与所述内圈2之间的间隙为两处以上,所述间隙适于手指或工具伸入将所述内圈2提起。

在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环形凸缘21可替换为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外壁上的多个凸耳作为第一挂接部,同样的,所述第二环形凸缘22可替换为设置在所述内圈本体的内壁上的多个凸耳作为第二挂接部,所述第三环形凸缘31可替换为设置在所述盅体开口端的多个凸耳作为第三挂接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