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蹬被子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04074发布日期:2019-06-25 23:10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蹬被子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家居用品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蹬被子床。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床是一种供人们躺卧休息以保障正常睡眠,从而保障人体正常身体机能的装置,在家居用品的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床包括底垫、枕头和被子,枕头固定在所述底垫的顶端,所述被子底端的前侧、右侧和后侧分别与底垫顶端的前侧、右侧和后侧连接;这种使用人员床在使用时,使用人员躺卧在底垫的上方并将被子置于身体上方,以保证其正常睡眠即可;然而,这种床在使用中发现,其无法对外界阳光部分因素进行处理,易导致使用人员睡眠质量较低,实用性较低;并且,其不方便固定被子位置,易在人们睡眠过程中造成被子大幅度移位,使用舒适性较低,使用效果较差,致使其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有效对外界阳光部分因素进行处理,不易导致使用人员睡眠质量较低,实用性较高;并且,方便固定被子位置,可防止在人们睡眠过程中造成被子大幅度移位,使用舒适性较高,使用效果较强,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防蹬被子床。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包括底垫、枕头和被子,枕头固定在所述底垫的顶端,所述被子底端的右侧和后侧与底垫顶端的右侧和后侧连接;还包括两组内套管、两组外套管、固定架、感光板、遮光板、传感器、接收器、伺服电机、传动带、螺纹杆、螺纹管和两组滑轮,所述两组外套管的底端分别与底垫顶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所述两组内套管的底端分别插入并套装至两组外套管的底端内部,两组内套管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架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所述固定架内设置有放置腔,固定架的右侧壁设置有取放口,并且所述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所述遮光板的左端穿过取放口并伸入至放置腔中,所述螺纹杆的右端与遮光板的左侧壁连接,螺纹杆的左端插入并螺装至所述螺纹管的右端内部,放置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滚珠轴承,螺纹管的左端插入至所述滚珠轴承中,所述两组滑轮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所述遮光板位于两组滑轮的上方,所述伺服电机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上,伺服电机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带套设在传动轴和螺纹管上,所述感光板安装在固定架的顶端,所述传感器安装在感光板的底部输出端并与感光板电连接,所述接收器安装在伺服电机上并与伺服电机电连接,传感器与接收器电连接;还包括两组拉链、拉锁、限位带、卡头和卡扣,所述两组拉链分别安装在底垫顶端和被子底端的前侧,所述拉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卡装在两组拉链上,限位带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被子的侧壁和卡头的顶端连接,所述卡扣安装在底垫的顶端。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风机、两组连接杆和两组电加热棒,所述两组连接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风机的底端连接,两组连接杆的底端均插入至底垫内,两组电加热棒分别位于两组风机的右侧输入端。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护栏,所述底垫顶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两组支架,所述两组护栏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架的顶端。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所述底垫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并在所述卡槽内卡装有温度计。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所述被子上设置有观察通孔,并且所述观察通孔与被子的上方和下方均相通,在观察通孔处设置有透明薄膜。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蓄电电机,所述蓄电电机安装在工作腔内并与伺服电机电连接,固定架上设置有电连接扣,并且所述电连接扣与蓄电电机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侧壁铰接于固定架的侧壁上,并在橡胶塞上设置有固定扣。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胶垫,所述两组胶垫分别安装在两组护栏的顶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感光板感受到一定强度的光线后,通过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至接收器中,接收器将电信号传递至伺服电机中,伺服电机带动传动轴同时带动传动带转动,以带动螺纹管旋转,从而带动遮光板进行横向位移,可对外界光照进行遮挡,提高使用人员睡眠质量,其不易导致使用人员睡眠质量较低,实用性较高;并且,在两组拉链上拉动拉锁可带动两组拉链闭合或打开,将卡头插入至卡扣中,可防止在人们睡眠过程中造成被子大幅度移位,使用舒适性较高,使用效果较强,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放置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橡胶塞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垫;2、枕头;3、被子;4、内套管;5、外套管;6、固定架;7、感光板;8、遮光板;9、传感器;10、伺服电机;11、传动带;12、螺纹杆;13、螺纹管;14、滑轮;15、滚珠轴承;16、拉链;17、拉锁;18、限位带;19、卡头;20、卡扣;21、风机;22、连接杆;23、电加热棒;24、护栏;25、温度计;26、透明薄膜;27、蓄电电机;28、橡胶塞;29、固定扣;30、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包括底垫1、枕头2和被子3,枕头固定在底垫的顶端,被子底端的右侧和后侧与底垫顶端的右侧和后侧连接;还包括两组内套管4、两组外套管5、固定架6、感光板7、遮光板8、传感器9、接收器、伺服电机10、传动带11、螺纹杆12、螺纹管13和两组滑轮14,两组外套管的底端分别与底垫顶端的左前侧和左后侧连接,两组内套管的底端分别插入并套装至两组外套管的底端内部,两组内套管的顶端分别与固定架底端的前侧和后侧连接,固定架内设置有放置腔,固定架的右侧壁设置有取放口,并且取放口与放置腔相通,遮光板的左端穿过取放口并伸入至放置腔中,螺纹杆的右端与遮光板的左侧壁连接,螺纹杆的左端插入并螺装至螺纹管的右端内部,放置腔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滚珠轴承15,螺纹管的左端插入至滚珠轴承中,两组滑轮分别安装在放置腔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上,遮光板位于两组滑轮的上方,伺服电机安装在放置腔的左侧壁上,伺服电机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带套设在传动轴和螺纹管上,感光板安装在固定架的顶端,传感器安装在感光板的底部输出端并与感光板电连接,接收器安装在伺服电机上并与伺服电机电连接,传感器与接收器电连接;还包括两组拉链16、拉锁17、限位带18、卡头19和卡扣20,两组拉链分别安装在底垫顶端和被子底端的前侧,拉锁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卡装在两组拉链上,限位带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被子的侧壁和卡头的顶端连接,卡扣安装在底垫的顶端;感光板感受到一定强度的光线后,通过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至接收器中,接收器将电信号传递至伺服电机中,伺服电机带动传动轴同时带动传动带转动,以带动螺纹管旋转,从而带动遮光板进行横向位移,可对外界光照进行遮挡,提高使用人员睡眠质量,其不易导致使用人员睡眠质量较低,实用性较高;并且,在两组拉链上拉动拉锁可带动两组拉链闭合或打开,将卡头插入至卡扣中,其方便放置使用人员,使用局限性较低,给使用人员带来便利,从而提高其使用可靠性。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风机21、两组连接杆22和两组电加热棒23,两组连接杆的顶端分别与两组风机的底端连接,两组连接杆的底端均插入至底垫内,两组电加热棒分别位于两组风机的右侧输入端;在附近温度过高时,可打开两组风机提高附近工作环境的气体流动速度,附近温度较低时,可打开两组电加热棒,提高附近工作环境的温度,保障使用人员的健康睡眠。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护栏24,底垫顶端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两组支架,两组护栏分别固定在两组支架的顶端;可有效对使用人员进行适当保护,实用性较高。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底垫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卡槽,并在卡槽内卡装有温度计25;可对附近工作环境进行温度量测。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被子上设置有观察通孔,并且观察通孔与被子的上方和下方均相通,在观察通孔处设置有透明薄膜26;可透过透明薄膜观察使用人员大小便情况,给使用人员带来便利。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蓄电电机27,所述蓄电电机安装在工作腔内并与伺服电机电连接,固定架上设置有电连接扣,并且所述电连接扣与蓄电电机电连接;可保障装置的用电器在远离电源的条件下可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橡胶塞28,所述橡胶塞的侧壁铰接于固定架的侧壁上,并在橡胶塞上设置有固定扣29;可对电连接扣进行封闭保护,防止电连接扣内积水积尘,提高实用性。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还包括两组胶垫30,所述两组胶垫分别安装在两组护栏的顶壁上;可增加使用者手部与两组护栏之间的摩擦力,防止使用者手部打滑。

本发明的一种防蹬被子床,其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手动将装置整体移动到适宜位置,拉动拉锁在两组拉链上滑动,拉锁滑动可带动两组拉链打开,将使用人员轻放在底垫上方,使用人员盖好被子后拉动拉锁使其在两组拉链上滑动,拉动拉锁以控制两组拉链闭合,使用人员手动将卡头插入至卡扣中,根据温度计显示温度调节两组风机及两组电加热棒,感光板感受到一定强度的光线后,通过传感器将电信号传递至接收器中,接收器正常工作将电信号传递至伺服电机中,伺服电机工作带动其上设置的传动轴旋转,传动轴旋转可同时带动传动带进行相对转动,传动带进行相对转动可同时带动螺纹管在滚珠轴承内旋转,螺纹管旋转可带动螺纹杆在螺纹管内旋转,螺纹杆旋转可控制其自身的横向位置,螺纹杆移动从而带动遮光板进行横向位移,遮光板移动可对外界光照进行遮挡,以保障使用人员睡眠质量,长时间使用后使用者可通过电连接扣对蓄电电机进行蓄电处理,蓄电结束后使用者手动移动橡胶塞,橡胶塞移动可同时带动固定扣对电连接扣进行封闭保护即可。

上述的风机、电加热棒、螺纹杆、螺纹管、滚珠轴承、传感器和伺服电机的设计属于直接在市面购买,此项设计的内部电路操作系统也是此领域中的公知常识,只是将上述各部件应用于此项设计中可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