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31234发布日期:2019-06-28 22: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家电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喷淋系统,特别是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洗碗机洗涤方式主要是喷淋洗涤方式,而喷淋洗涤方式的洗净率主要是靠喷淋系统对洗涤区域的覆盖。但是,现有洗碗机的喷淋方式均为由下而上喷射,仅为单方向的喷射,而这样的喷射结果会存在一定的死角,使得位于洗碗机洗涤腔体中的餐具无法保证其各个面均能清洗到位。

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洗碗机中,其喷淋结构上的不足,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清洗,避免发生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的喷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实现全方位的清洗,避免发生清洗死角,提高清洗效果的喷淋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包括:壳体,下凹形成洗涤腔,其中,在洗涤腔腔底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喷淋装置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淋装置,其中,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共用一个进水通道,或者分别使用对应的进水通道。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第一喷淋装置设置于洗涤腔的中部,第二喷淋装置设置于洗涤腔的旁侧。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当第二喷淋装置的数量为两个时,分布于洗涤腔的其中两个部角上,其中,该两个第二喷淋装置为水平对称设置,或者为对角设置;当第二喷淋装置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第二喷淋装置呈三角形结构分布;当第二喷淋装置的数量为四个时,则分别位于洗涤腔的各个部角上。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之间采用脉冲式喷淋方式。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第一喷淋装置包括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喷淋组件,分别为上喷淋组件和下喷淋组件,其中,上喷淋组件和下喷淋组件之间采用脉冲式喷淋方式。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上喷淋组件、下喷淋组件以及两个第二喷淋装置之间形成相互的脉冲式喷淋方式。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上喷淋组件与下喷淋组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上喷淋组件和下喷淋组件共用一个进水通道,其中,上喷淋组件的旋转轴线与下喷淋组件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上喷淋组件的旋转轴线、下喷淋组件的旋转轴线以及壳体的竖向中心线,三线合一。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第一喷淋装置包括安装于壳体底部背面设置有一个凸起,且该凸起上设置有一个进水端口,其中,下喷淋组件安装于壳体上,并与凸起相连通;传动组件,安装于该凸起上,其中,传动组件与凸起相连通;支架,呈中空状态,一端安装于壳体上,另一端与上喷淋组件相连,其中,该支架与凸起相连通。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凸起内置容纳腔,且该容纳腔与进水端口相连通,其中,在容纳腔的腔底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且两个通孔分别与上喷淋组件和下喷淋组件相连通,并与传动组件中的叶轮配合使用,形成脉冲水流。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传动组件包括呈分体结构设置的外壳,且外壳内呈中空结构设置;动力部件,安装于壳体上,且动力部件的输出轴伸入外壳的中空结构中;传动部件,一端嵌套于输出轴上,传动部件的另一端与叶轮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传动部件包括传动齿轮和齿轮轴,其中,传动齿轮与输出轴嵌套连接,齿轮轴与叶轮嵌套连接,且传动齿轮与齿轮轴之间为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在传动齿轮的外围嵌套有一个拨轮,且在拨轮上设置有一个拨齿,其中,拨齿与安装在壳体上的行程开关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上喷淋组件包括与支架相连通的支撑杆,和与支撑杆相连通的上喷淋臂,其中,上喷淋臂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喷淋孔,或者设置若干个开口朝下的喷淋孔。

在上述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中,下喷淋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洗涤腔底部的底座,且在底座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下喷淋臂,分别为第一下喷淋臂和第二下喷淋臂,且底座、第一下喷淋臂以及第二下喷淋臂之间相互连通,其中,在第一下喷淋臂在第一下喷淋臂和第二下喷淋臂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下喷淋孔;脉冲结构,可拆卸连接于底座上,用以产生脉冲式水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将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分别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实现针对壳体内的餐具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清洗处理,避免造成喷淋清洗的“死角”,提高清洗的效果以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第一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传动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下喷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脉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脉冲结构的爆炸图。

图10是本发明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辅助喷淋装置4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0所示一较佳实施例中辅助喷淋装置4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壳体;110、洗涤腔;120、凸起;121、进水端口;122、容纳腔;123、通孔;130、过滤板;140、收集器;150、落水结构;160、排水泵;170、排水管;180、洗涤泵;200、第一喷淋装置;210、上喷淋组件;211、支撑杆;212、上喷淋臂;220、下喷淋组件;221、底座;2211、横臂;2212、竖臂;222、第一下喷淋臂;223、第二下喷淋臂;224、脉冲结构;2241、进水口;2242、出水口;2243、上盖;2244、旋转盘;2245、底盖;2246、圆孔;2247、波轮;2248、凹槽;2249、凸柱;230、传动组件;231、外壳;232、电机;233、叶轮;234、传动齿轮;235、齿轮轴;236、拨轮;237、拨齿;238、行程开关;240、支架;250、轮系结构;251、小齿轮;252、齿轮组;253、大齿轮;300、第二喷淋装置;400、辅助喷淋装置;410、固定板;420、摆动板、421、第一喷水孔;422、第二喷水孔;430、档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包括:壳体100,下凹形成洗涤腔110,其中,在洗涤腔110腔底上设置有一个第一喷淋装置200和至少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其中,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共用一个进水通道,或者分别使用对应的进水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该壳体100可以作为洗碗机洗涤空间的底部,其中,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安装于该洗涤空间的底部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脉冲喷淋系统,将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的底部,实现针对壳体100内的餐具进行全方位的喷淋清洗处理,避免造成喷淋清洗的“死角”,提高清洗的效果以及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喷淋装置200设置于洗涤腔110的中部,第二喷淋装置300设置于洗涤腔110的旁侧。进一步优选地,根据第二喷淋装置的数量,形成不同结构的布局,当第二喷淋装置300的数量为两个时,分布于洗涤腔110的其中两个部角上,其中,该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为水平对称设置,或者为对角设置;当第二喷淋装置300的数量为三个时,三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呈三角形结构分布,即其中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位于洗涤腔110的其中两个部角上,另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位于其他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连线的相对侧;当第二喷淋装置300的数量为四个时,则分别位于洗涤腔110的各个部角上,一般洗涤腔110呈四方形结构设置。

在如下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二喷淋装置300的数量定为两个,且该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在水平上呈一直线设置。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之间采用间歇性喷淋,也为脉冲式喷淋,即当第一喷淋装置200开启时,第二喷淋装置300处于关闭状态,当第二喷淋装置300开启时,第一喷淋装置200处于关闭状态,这样的结构设置,能够在节约水资源的情况下,保证清洗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喷淋装置200包括两个呈上下分布的喷淋组件,分别为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其中,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之间为间歇性喷淋,也称之为脉冲式喷淋。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喷淋装置200设置呈上下两个喷淋组件,可用以清洗多层碗篮中的餐具,从而加快餐具清洗的效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位于第一喷淋装置200两侧的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之间为间歇性喷淋,进一步优选地,上喷淋组件210、下喷淋组件220以及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之间形成相互的间歇性喷淋,其中,关于这四者之间的间歇性喷淋方式,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方式,其一,上喷淋组件210喷射时,下喷淋组件220以及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均不喷射;反之,下喷淋组件220喷射时,上喷淋组件210不喷射,且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同时喷射;其二,上喷淋组件210和其中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喷射时,下喷淋组件220和另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不喷射,反之,下喷淋组件220和对应的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喷射时,上喷淋组件210和和其对应的一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不喷射;其三,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同时喷射时,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不喷射;反之,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喷射时,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不喷射;其四,上喷淋组件210、两个第二喷淋装置300以及下喷淋组件220依次轮着喷射,上述四种喷射方式均可,但不仅限于上述四种方式。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上述所述的喷射方式,在保障清洗效果的基础上,还能避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外,采用脉冲式喷射,当其中某个结构不喷射,而另一个结构在喷射时,其喷射的水压较高,且喷射的距离较远,喷射的范围较大,从而进一步避免产生清洗死角,进而提高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上喷淋组件210与下喷淋组件220之间的相对距离可调,由于在餐具清洗过程中,其每一次餐具清洗的数量以及餐具的规格尺寸均有所不同,因此,需要调整上喷淋组件210与下喷淋组件220之间的相对距离,一方面,提高喷淋系统使用的灵活性;另一方面,提高喷淋系统的清洗效果,避免造成清洗死角。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共用一个进水通道,其中,上喷淋组件210的旋转轴线与下喷淋组件220的旋转轴线相互平行。进一步优选地,上喷淋组件210的旋转轴线与下喷淋组件220的旋转轴线共线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将上喷淋组件210的旋转轴线与下喷淋组件220的旋转轴线共线设置,实现喷淋系统的合理布局,使其结构变得更为紧凑,有效。进一步优选地,上喷淋组件210的旋转轴线、下喷淋组件220的旋转轴线以及壳体100的竖向中心线,三线合一(三线共线)。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喷淋装置200包括安装于壳体100底部背面设置有一个凸起120,且该凸起120上设置有一个进水端口121,其中,下喷淋组件220安装于壳体100上,并与凸起120相连通;传动组件230,安装于该凸起120上,其中,传动组件230与凸起120相连通;支架240,呈中空状态,一端安装于壳体100上,另一端与上喷淋组件210相连,其中,该支架240与凸起120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从进水端口121中进入凸起120内的水流,通过传动组件230,一部分进入下喷淋组件220上,另一部分经过中空支架240进入上喷淋组件210上,从而实现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的脉冲式出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凸起120呈柱状结构设置,内部呈中空状,形成容纳腔122,且该容纳腔122与进水端口121相连通,其中,在容纳腔122的腔底上设置有两个通孔123,且两个通孔123分别与上喷淋组件210和下喷淋组件220相连通,并与传动组件230中的叶轮233配合使用,当传动组件230中的叶轮233遮挡其中一个通孔123时,则该路水路处于阻断状态,即该路水路不通,而另一水路则处于连通状态,从而形成脉冲式出水。保证清洗效果的情况下,降低水流出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传动组件230包括呈分体结构设置的外壳231,且外壳231内呈中空结构设置;动力部件,一般选用电机232,安装于壳体100上,且电机232的输出轴伸入外壳231的中空结构中;传动部件,一端嵌套于输出轴上,传动部件的另一端与叶轮233相连,通过动力部件带动输出轴旋转,经传动部件,实现叶轮233的旋转,从而实现叶轮233与容纳腔122底部上的通孔123配合使用,实现水流以脉冲形式分别进入下喷淋组件220,或者经支架240进入上喷淋组件210中,进而使得下喷淋组件220和上喷淋组件210之间形成脉冲式出水。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传动部件包括传动齿轮234和齿轮轴235,其中,传动齿轮234与输出轴嵌套连接,齿轮轴235与叶轮233嵌套连接,且传动齿轮234与齿轮轴235之间为啮合连接。进一步优选地,在传动齿轮234的外围嵌套有一个拨轮236,且在拨轮236上设置有一个拨齿237,其中,拨齿237与安装在壳体100上的行程开关238相配合,通过行程开关238控制叶轮233的旋转角度,进一步提高脉冲出水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上喷淋组件210包括与支架240相连通的支撑杆211,和与支撑杆211相连通的上喷淋臂212,其中,上喷淋臂212上设置有若干个开口朝上的喷淋孔,或者设置若干个开口朝下的喷淋孔,即开口朝上的喷淋孔设置于上喷淋臂212的上表面,开口朝下的喷淋孔设置于上喷淋臂212的下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当碗篮的层数为两层时,且喷淋孔设置于上喷淋臂212的上表面,此时,上喷淋臂212位于碗篮上层的底部,由下而上喷向上层中的餐具;当碗篮的层数为两层时,且喷淋孔设置于上喷淋臂212的下表面,此时,该上喷淋臂212位于碗篮上层的顶部,由上而下喷向上层中的餐具,因此,不管喷淋孔设置于上喷淋臂212的上表面还是下表面,均能将两层碗篮中的上层餐具清洗干净,提高喷淋系统使用的灵活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下喷淋组件220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洗涤腔110底部的底座221,且在底座22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下喷淋臂,分别为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且底座221、第一下喷淋臂222以及第二下喷淋臂223之间相互连通,其中,在第一下喷淋臂222在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下喷淋孔;脉冲结构224,可拆卸连接于底座221上,用以产生脉冲式水流。

本实施例中的下喷淋组件220,水流进入底座221时,经脉冲结构224,形成脉冲式水流,从而在两个喷淋臂处得到脉冲式水柱。

本实施例中的下喷淋组件220,水体经底座221中的脉冲结构224形成脉冲式水流,而后在喷淋臂处得到脉冲式水柱,从而降低水体流量消耗的情况下,提高清洗效果,另外,本发明中设置有两个喷淋臂,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清洗过程中产生清洗死角的问题,进而提高餐具清洗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在脉冲结构22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口2241和多个出水口2242,其中,进水口2241与通孔123相连通,出水口2242与两个喷淋臂(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相连通,通过改变出水口2242连通的数量以及顺序,形成脉冲式水流,从而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处得到脉冲式水柱,进而降低水体流量的消耗。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脉冲结构224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相互嵌套连接上盖2243、旋转盘2244以及底盖2245,其中,进水口2241设置于底盖2245上,出水口2242设置于上盖2243,当水流由进水口2241进入脉冲结构224中时,由于水流具有一定的流速,从而推动旋转盘2244在上盖2243与底盖2245拼接形成的空腔内旋转,形成脉冲式水流,进而达到节约水体消耗量的功效。由于旋转盘2244的转动动力来源于水流进入脉冲结构224后,撞击旋转盘2244,实现其转动,而无需额外增加动力结构来驱使旋转盘2244的转动,减少脉冲结构224的组成部件和体积,使得脉冲结构224的结构变得紧凑、装配简单。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上盖2243、旋转盘2244以及底盖2245呈同轴设置,进一步优选地,在旋转盘2244上开设有若干个圆孔2246,与上盖2243上的出水口2242配合使用,当旋转盘2244在上盖2243与底盖2245之间旋转时,通过改变圆孔2246与出水口2242之间连通的数量以及连通的顺序,形成脉冲式水流。进一步优选地,出水口2242沿上盖2243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圆孔2246沿旋转盘2244的轴线方向呈环形阵列设置。进一步优选地,出水口2242的数量与圆孔2246的数量相等,且相邻两出水口2242之间以及相邻两圆孔2246之间均等弧长设置,当旋转盘2244上的圆孔2246与上盖2243上的出水口2242连通(圆孔2246与出水口2242同心)时,则导通底座221与喷淋臂之间的连接,即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处得到水柱,当旋转盘2244上的圆孔2246与上盖2243上的出水口2242不连通(圆孔2246与出水口2242错位)时,则不导通底座221与喷淋臂之间的连接,即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处得不到水柱,从而通过旋转盘2244的周向旋转,实现圆孔2246与出水口2242之间交替同心与错位,从而形成脉冲式水流,进而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处得到脉冲式水柱。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沿旋转盘2244的轴线方向发散式设置有若干条波轮2247,其中,若干条波轮2247面向底盖2245的一侧,作为水流冲击旋转盘2244,并推动旋转盘2244转动的撞击位置。进一步优选地,波轮2247与旋转盘2244呈一体式结构设置。进一步优选地,相邻两条波轮2247之间设置有一个上述所述的圆孔2246,即相邻两圆孔2246之间设置有一条上述所述的波轮2247,即位于旋转盘2244上的波轮2247与圆孔2246之间交错设置,提高脉冲结构224使用的可靠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每一条波轮2247呈弧形结构设置,且相邻两条波轮2247的弯曲曲率相等,采用具有弧度的波轮2247,使得旋转盘2244的转动更为顺畅,而且具有弧度的波轮2247与水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推动旋转盘2244转动时所需的力度较小,从而加快旋转盘2244的转动速率,形成周而复始的脉冲式水流,进而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得到周而复始的脉冲式水柱,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每一条波轮2247的厚度采用渐变式,靠近旋转盘2244中心的波轮2247厚度较厚,远离旋转盘2244中心的波轮2247厚度较薄,这样的结构设置,将旋转盘2244的质量重心位于其圆心处,并成辐射状向四周依次递减,使得旋转盘2244在转动时的稳定性更好,避免发生翘边现象,另一方面水流能够更为省力的推动旋转盘2244转动,提高旋转盘2244的转速,形成周而复始的脉冲式水流,进而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得到周而复始的脉冲式水柱,降低水资源的消耗,提高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在旋转盘2244的上下两侧各设置有一个凹槽2248,且两个凹槽2248分别位于旋转盘2244的中心位置,其中,该两个凹槽2248分别作为旋转盘2244与上盖2243和底盖2245嵌套连接时的连接部位,即旋转盘2244的上侧凹槽2248与上盖2243中心处的凸柱2249相嵌套,旋转盘2244的下侧凹槽2248与底盖2245中心处的凸柱2249相连套,并将两处的连接部位作为旋转盘2244转动时的旋转支点,实现旋转盘2244可靠转动,避免旋转盘2244发生偏心现象,从而提高喷淋设备使用时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底盖2245呈阶梯状结构设置,其中,在底盖2245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渐变式进水口2241,且靠近旋转盘2244一侧的开口口径较小,远离旋转盘2244一侧的开口口径较大,当水流从开口口径较大的一侧流向开口口径较小的一侧时,其速度变快,单位面积上的压强增大,从而增加其喷射距离,因此在两个喷淋臂的喷射口处得到具有较高压力的脉冲式水柱,进一步扩大水体与餐具表面碰撞而产生的洗涤面积,使得餐具的清洗更为干净、有效。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进水口2241的截面呈梯形结构设置,可以为一般梯形或者直角梯形或者等腰梯形,之所以采用梯形结构,梯形的斜边一方面可以作为水流流动时的导向部位,另一方面可以改变进水口2241的口径,形成渐变式进水口2241,从而实现具有增加效果的脉冲结构224。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进水口2241的两侧端面(进水口2241所在的载体具有一定的厚度)均具有斜度。进一步优选地,两侧端面的斜度相同,即两侧的斜率相等。而这样的设置,使得水流从出水口2242喷出时,具有一定的角度,能够有效的撞击旋转盘2244上的波轮2247,进而方便推动波轮2247旋转,而如果采用竖直向上喷射水流,会使得旋转盘2244的转动速度较慢,延长餐具的清洗时间。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在第一下喷淋臂222和底座221之间或者在第二下喷淋臂223和底座221之间设置有一个轮系结构250,从而实现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之间的不同转速,进而实现360°无死角的喷射,提高餐具的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当轮系结构250设置于第一下喷淋臂222与底座221之间时,轮系结构25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下喷淋臂222和底座221相连,此时,当水体通过水泵进入底座221后,由于第一下喷淋臂222与底座221相连通,使得水体能够迅速进入第一下喷淋臂222中,通过水体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一下喷淋臂222在底座221上旋转,而后通过轮系结构250,带动底座221在洗涤空间的底部旋转,最终实现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在底座221上分别按照一定的速率作周向旋转,而底座221在洗涤空间底部按照一定的速率作周向旋转,进一步避免清洗死角的产生,提高餐具的清洗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当轮系结构250设置于第二下喷淋臂223与底座221之间时,轮系结构25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下喷淋臂223和底座221相连,此时,当水体通过水泵进行入底座221后,由于第二下喷淋臂223与底座221相连通,使得水体能够迅速进入第二下喷淋臂223中,通过水体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二下喷淋臂223在底座221上旋转,而后通过轮系结构250,带动底座221在洗涤空间的底部旋转,最终实现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在底座221上分别按照一定的速率作周向旋转,而底座221在洗涤空间底部按照一定的速率作周向旋转。

通过轮系结构250,实现第一下喷淋臂222与底座221之间,或者第二下喷淋臂223与底座221之间的动作传递,使得第一下喷淋臂222、第二下喷淋臂223以及底座221均能按照一定的速率作周向旋转,进一步避免清洗死角的产生,提高餐具的清洗效果。另外,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的旋转动力均来源于水体的反作用力,而无需外部额外增加动力结构(如电机)来驱使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的旋转,一方面使得清洗设备的结构变得紧凑,增大了洗涤空间容量,增加单次清洗餐具的数量,从而提高清洗效率;另一方面提高清洗设备使用的安全性,由于清洗设备中未额外增加电器元件(设备),避免漏电、导电现象的产生。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下喷淋臂222、第二下喷淋臂223以及底座221三者之间的旋转速率相匹配,由于壳体100洗涤空间呈方形结构设置,而这样的结构空间容易产生清洗死角(相邻两边的夹角处),而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下喷淋臂222、第二下喷淋臂223以及底座221的旋转速率上,当底座221两端的连线与洗涤空间中对角线相重合时,第一下喷淋臂222与第二下喷淋臂223的轴向线也与对角线相重合,即此时,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的轴向线,底座221两端的连线以及洗涤空间的对角线,实现“三线合一”,相互重合,从而进一步避免清洗死角的产生,进而提高餐具清洗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下喷淋臂222距离底座221中心的距离大于第二下喷淋臂223距离底座221中心的距离,从而使得第一下喷淋臂222与第二下喷淋臂223在初始旋转时产生时间差,即第一下喷淋臂222首先旋转,而第二下喷淋臂223继而旋转。

以下实施例以将轮系结构250设置于第一下喷淋臂222与底座221之间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轮系结构250包括与第一下喷淋臂222相连的小齿轮251,和与小齿轮251啮合连接的同轴齿轮组252,以及与齿轮组252啮合连接的大齿轮253,其中,大齿轮253与底座221相连,当水体从第一下喷淋臂222中喷射而出时,产生反作用力,使得第一下喷淋臂222旋转,由于小齿轮251连接于第一下喷淋臂222上,当第一下喷淋臂222旋转时,小齿轮251与第一下喷淋臂222同步同方向旋转,接着通过齿轮之间的相互啮合作用,实现齿轮组252、大齿轮253的旋转,由于大齿轮253连接于底座221上,当大齿轮253旋转时,底座221与大齿轮253同步同方向旋转,另外,与第一下喷淋臂222相连的为小齿轮251,与底座221相连的为大齿轮253,其中,小齿轮251与大齿轮253是从齿轮的直径上进行区分,所以第一下喷淋臂222与底座221在各自旋转过程中,其第一下喷淋臂222的旋转速率大于底座221的旋转速率,并根据第一下喷淋臂222与第二下喷淋臂223分别相距底座221中心距离不同,实现第一下喷淋臂222、第二下喷淋臂223以及底座221之间在旋转的先后次序以及旋转的转速上均存在差异,而这样的结构设置才能保证洗涤空间内各个部角均被清洗到位,进而提高餐具清洗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一下喷淋臂222的横向跨度大于第二下喷淋臂223的横向跨度,且第一下喷淋臂222的横向跨度与第二下喷淋臂223的横向跨度之和大于底座221的横向跨度,而这样的长度分配,避免在清洗时产生清洗死角,进而提高餐具清洗的效果。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底座221呈t形结构设置,其中,底座221包括横臂2211和竖臂2212,且横臂2211与竖臂2212相连通,其中,第一下喷淋臂222和第二下喷淋臂223连接于横臂2211上,并与横臂2211相连通;脉冲结构224连接于竖臂2212上。进一步优选地,竖臂2212卡接于横臂2211上。优选地,小齿轮251和大齿轮253分别位于横臂2211的两侧,其中,小齿轮251连接于第一下喷淋臂222上,大齿轮253连接于竖臂2212上,且齿轮组252贯穿横臂2211,分别与小齿轮251和大齿轮253相啮合。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下喷淋臂222与竖臂221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下喷淋臂223与竖臂2212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采用齿轮之间的啮合作为动力的传输,其稳定性与可靠性较高,另外,由于清洗设备的工作环境处于较为潮湿的环境,通过餐具清洗的洗涤液或者水体能够相应的润滑齿轮之间的啮合部位,从而保证第一下喷淋臂222以及底座221旋转时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第二喷淋装置300的结构与第二下喷淋臂223的结构相同,因此,就不在此进行详细的描述。

优选地,如图1至图9所示,在第一喷淋装置200的前方设置有过滤板130,且在过滤板130上嵌装有一个收集器140,用以收集餐具清洗后的食物残渣,避免其直接进入下水管道内,而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其中,与过滤板130对应位置的壳体100上设置有一个落水结构150,且落水结构150的一端通过一个排水泵160与排水管170相连,落水结构150的另一端通过一个洗涤泵180与凸起120相连,。从而形成循环清洗,在节约水资源的情况下,提高清洗效果。进一步优选地,收集器140与壳体100之间采用卡扣式连接,便于收集器140的拆卸与安装。

实施例二

如图10至图12所示,在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之间设置有一个辅助喷淋装置400,且该辅助喷淋装置400与第一喷淋装置200和第二喷淋装置300共用一个进水通道。

进一步优选地,辅助喷淋装置400包括一个嵌装于支架240上的固定板410,和与固定板410活动连接的摆动板420,以及连接于摆动板420上的档条430,其中,在摆动板420上开设有一个斜向右倾斜的第一喷水孔421和一个斜向下倾斜的第二喷水孔422,且该第一喷水孔421和第二喷水孔422与进水通道相连。当水流从第一喷水孔421和第二喷水孔422中喷射而出时,由于水流的反作用力,摆动板420会向左倾斜,而档条430由于重力作用,不发生转动,此时档条430恰好挡住第一喷水孔421,而摆动板420失去“反作用力”,恢复至原始喷水状态,此时,第一喷水孔421又处于开启状态,由此形成往复喷水,增加洗碗机的洗涤面,减少喷射死角,增强洗碗机的洗涤性能。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