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2200发布日期:2019-06-15 00:11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衣架,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衣架是用于悬挂衣物的支架,将衣物通过衣架支撑起来,起到晾晒的作用。

传统的衣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很多衣物无法及时晾干,导致螨虫滋生;同时在晾晒时只能朝向一个面,无法根据太阳的朝向改变角度。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包括基础组件、温控组件、物联网模块、驱动机构、以及用户控制设备五部分。

其中,基础组件,包括壳体,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中心处的衣钩,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下方两侧的架翼,以及悬挂在所述架翼上的四个夹子;

温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电阻丝,安装在所述电阻丝上端的吹风装置,与所述电阻丝之间电性连接的电路板,以及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

物联网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包括红外接收器、网关、无线收发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壳体外部一侧设有光线传感器;

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主齿轮,固定在所述架翼一侧、并与所述主齿轮相互啮合的副齿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并位于所述衣钩一端的第二电机,以及与所述衣钩的一端铰接的滑杆;

用户控制设备,包括遥控器和安装有预定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一侧分别设有电源键和恒温键,所述电源键和恒温键分别与前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的四周分别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用于透气,防止电阻丝加热时间过长,导致壳体8内部温度过高,引发安全隐患。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滑杆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一段设有齿条,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利用齿轮齿条之间的配合实现衣架整体的升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阻丝呈s形,多次迂回、蜿蜒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呈s形排布的电阻丝有助于增大发热面积,并将热量均匀分散在壳体内部,防止局部过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遥控器包括七个实体按键,分别为四个方向键、一个确认键、一个张开键、以及一个收紧键,所述确认键位于所述方向键中心;所述遥控器的一端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遥控器与物联网模块之间通过红外线传输控制信号。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与前述遥控器相同,设有七个虚拟按键,分别为四个方向键、一个确认键、一个张开键、以及一个收紧键,所述确认键位于所述方向键中心。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吹风装置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风叶,与所述风叶连接的电动机,设置在所述风叶一侧的风道,以及安装在所述风道一端的转接法兰;所述风道外包裹有云母片,所述转接法兰与风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壳体外壁、并位于所述风叶的一侧包裹有隔热层;风叶转动,将电阻丝的热量通过风道带出,吹向衣物,云母片起隔热的作用,防止长期发热损坏壳体,弹簧用于减震。

一种智能温控衣架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光线传感器感应光照强度,若检测到光照强度不足,则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

s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温控组件工作,为衣物提供外部加热,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当前温度,并反馈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当前温度动态调节温控组件的加热时常;

s3、用户使用遥控器控制智能温控衣架的伸缩和旋转:遥控器发射红外信号,被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s4、用户在外,需要对智能温控衣架进行控制时,采用物联网连接的方式:用户通过终端设备的无线收发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蜂窝移动数据或无线网络传输,发送至网关,网关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能够在阴雨天气为衣物提供外部供热,烘干衣物;利用光线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光线传感器自动感应光线,决定是否开启温控组件;温度传感器用于感应当前温度,为温度实时修正、保持恒温;此外,采用传统红外线遥控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当用于外出时,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远程遥控智能衣架的升降和旋转。本发明结构精巧,将传统衣架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突破距离限制实现用户终端与衣架之间的联动,有效解决了阴雨天气衣物晾晒困难、螨虫滋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架翼转动角度的原理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功能实现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终端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吹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物联网模块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衣钩1、滑杆2、齿条201、第一齿轮202、光线传感器3、电源键4、夹子5、架翼6、恒温键7、壳体8、透气孔9、主齿轮10、副齿轮11、终端设备12、张开键1201、收紧键1202、上方向键1203、左方向键1204、右方向键1205、下方向键1206、确认键1207、吹风装置13、风叶1301、电动机1302、隔热层1303、电阻丝1304、弹簧1305、云母片1306、转接法兰1307、风道1308。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温控衣架及其工作方法。一种智能温控衣架,由基础组件、温控组件、物联网模块、驱动机构、以及用户控制设备五部分组成。基础组件包括壳体8、衣钩1、架翼6、以及夹子5,所述衣钩1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8上方的中心处,所述架翼6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8下方的两侧,所述架翼6可做预定角度范围内的转动;温控组件安装在所述壳体8内部,包括电阻丝1304、吹风装置13、电路板、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吹风装置13安装在所述电阻丝1304的上端,自上而下吹风,将电阻丝1304发热产生的热量吹向衣物,所述电路板与电阻丝1304之间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物联网模块安装在所述壳体8内部,并与所述电路板之间电性连接,包括红外接收器、网关、无线收发器、以及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壳体8外部一侧设有光线传感器3;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部,包括第一电机、主齿轮10、副齿轮11、第二电机、以及滑杆2,所述主齿轮10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副齿轮11固定在所述架翼6的一侧,并与所述主齿轮10相互啮合,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壳体8内部,并位于所述衣钩1的一端,所述滑杆2与所述衣钩1的一端铰接;用户控制设备包括遥控器和安装有预定应用程序的终端设备12。

更为具体的,所述壳体8的一侧分别设有电源键4和恒温键7,所述电源键4和恒温键7分别与前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壳体8的四周分别设有透气孔9。透气孔9用于透气,防止电阻丝1304加热时间过长,导致壳体8内部温度过高,引发安全隐患。所述滑杆2位于所述壳体8内部的一段设有齿条201,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连接有第一齿轮202,所述齿条201与所述第一齿轮202之间相互啮合;第一齿轮202转动,带动齿条201直线运动,从而带动衣架整体在竖直方向上收缩。所述电阻丝1304呈s形,多次迂回、蜿蜒设置在所述壳体8内部,使得发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所述遥控器包括五个实体按键,分别为四个方向键和一个确认键1207,所述确认键1207位于所述方向键中心;所述遥控器的一端设有红外发射器,所述遥控器与物联网模块之间通过红外线传输控制信号。所述应用程序的交互界面与前述遥控器相同,设有五个虚拟按键,分别为四个方向键和一个确认键1207,所述确认键1207位于所述方向键中心。所述吹风装置13包括风叶1301、电动机1302、风道1308、转接法兰1307、云母片1306、以及弹簧1305,所述风叶1301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由电动机1302提供动力,所述风道1308设置在所述风叶1301的一侧,所述转接法兰1307安装在所述风道1308的一端,所述云母片1306包裹在所述风道1308外,所述弹簧1305设置在所述转接法兰1307与风道1308之间,所述壳体8外壁、并位于所述风叶1301的一侧包裹有隔热层1303;风叶1301转动,将电阻丝1304的热量通过风道1308带出,吹向衣物,云母片1306起隔热的作用,防止长期发热损坏壳体,弹簧1305用于减震。

通过上述技术原理,本发明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光线传感器3感应光照强度,若检测到光照强度不足,则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

随后,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温控组件工作,电阻丝1304发热,吹风装置13开始吹风,自上而下吹风,将电阻丝1304发热产生的热量吹向衣物,为衣物提供外部加热。

接着,温度传感器实时感应当前温度,并反馈至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根据当前温度动态调节温控组件的加热时常;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当前温度偏高时,反馈给可编程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阻丝1304停止工作,直到温度恢复正常;通过实时监测温度,使得吹风装置13吹向衣物的温度能够保持在预定的温度范围内,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用户可以使用遥控器控制智能温控衣架的伸缩和旋转:遥控器发射红外信号,被红外接收器接收,红外接收器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此外,如果用户在外,需要对智能温控衣架进行控制时,采用物联网连接的方式: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2的无线收发器发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蜂窝移动数据或无线网络传输,发送至网关,网关发送信号至可编程控制器,控制驱动机构工作。

用户采用遥控器控制和采用物联网连接的方式操作步骤相同,用户按下或触摸左方向键1204,即可控制衣架顺时针转动;用户按下或触摸右方向键1205,即可控制衣架逆时针转动;用户按下或触摸上方向键1203,即可控制衣架向上收缩;用户按下或触摸下方向键1206,即可控制衣架向下移动。此外,用户触摸张开键1201,即可控制架翼6的夹角增大,以适应于较大的衣物;用户按下或触摸收紧键1202,即可控制架翼6的夹角减小,以适应于较小或针织类衣物,防止因架翼6夹角过大撑坏衣物。架翼6夹角的减小或增大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用户按下或触摸张开键1201,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逆时针转动,带动主齿轮1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主齿轮10啮合的两个副齿轮11顺时针转动;副齿轮11与架翼6连接,故副齿轮11转动后带动架翼6张开。同理,当用户按下或触摸收紧键1202,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第一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主齿轮10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主齿轮10啮合的两个副齿轮11逆时针转动;副齿轮11与架翼6连接,故副齿轮11转动后带动架翼6收紧。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发明,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发明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