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密封杯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3966发布日期:2019-05-28 19:48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密封杯盖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杯盖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密封杯盖。



背景技术:

水杯作为日常生活用品拥有多种形式,常规水杯通过扭转动作来密封、开启,该扭转动作使得小的密封件在密封和打开,密封件会随着时间而恶化引起泄露,另外按平常的喝水习惯,我们都是一手握杯,一手握盖,但是对于司机朋友来说,或自行车骑行者,则只能通过单手喝水,使用常见杯较为不便,然而市场的一键开启水杯,虽然能解决单手喝水的问题,但是很容易误碰触开启,造成水的溢出。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密封杯盖,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密封杯盖,包括:盖上体、盖下体、连接机构、内密封机构、锁紧机构;

所述盖上体为内置中空的半球体或椭圆体,其下部为开放部,在内部上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阻水硅胶圈,阻水硅胶圈上部为圆柱体与盖上体固定设置;

所述盖下体为管状体,在其中部设置有饮口,当盖体关闭时,阻水硅胶圈的下部为硅胶材质的半圆体,密封住饮口;

所述连接机构连接盖上体与盖下体,包括:支撑条、连接轴、转动套、连接带、扭簧;

所述支撑条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平键状支撑条,一端固定且垂直设置在盖下体后部的外壁上部,其中一个支撑条的另一端的侧部设置有柱状体第一阻挡条;

所述连接轴连接两个支撑条另一端;

所述转动套为管状体,套设在连接轴上,与第一阻挡条对应方向的转动套侧部,设置有第二阻挡条;

所述连接带为矩形体,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盖上体的后部外壁上;

所述扭簧套设在连接轴上,一端抵接在转动套侧部的第二阻挡条上方,另一端抵接支撑条内侧的第二阻挡条下方;

所述内密封机构包括:内壳体、中轴、连接部、弧形挡片、弧形槽;

所述内壳体设置在盖下体内部,为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体,在其外侧壁处垂直设置有贯穿内壳体侧壁的管状喉部,该管状喉部与内壳体内部中空相通;在管状喉部下端处内壳体连接处,设置有挡片与弧形槽;

所述弧形槽板面为弧形的l形,,弧形槽一端固定设置内壳体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管状喉部下端,且两个侧壁与内壳体侧壁固定连接,弧形槽上下设置有贯通其上下壁面的贯通孔;

所述挡片板面为弧形的l形,其靠近管状喉部的壁面与内壳体内壁抵接,且两个侧壁与内壳体侧壁抵接,挡片与弧形槽通过l开口上下错位互相卡合;

所述连接部为扇形体,其小端固定设置在中轴上,连接部的弧面连接挡片内壁上;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钮壳体、上锁块、下锁块钮、推钮、轴齿轮、直齿条;

所述钮壳体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上方为开放面,在面朝使用者方向,设置有长方形钮槽,其一侧面上设置有长方形钮侧槽;

所述上锁块为平键体,其上端通过圆柱体连接柱固定在盖上体外壁,其面朝使用者方向壁面的底端设置有上锁槽,上锁槽为截面四边形的弧形槽,在上锁块的平键体的两侧设置有贯穿其两侧壁面及下端的的贯通的锁内槽;

所述下锁块钮为平键体,其高度小于钮槽,其下端与中轴固定连接,在其上端靠近盖体的壁面设置有截面四边形的弧形凸起的下锁凸,与上锁槽大小、弧度相对应;

推钮为矩形方框体,推钮矩形方框体的后框套设在锁内槽内,而其前端穿过钮槽,并突出钮槽外部;

所述中轴一端贯穿内壳体的中心,与盖下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伸出盖下体外部,钮壳体的内部,中轴与内壳体通过两个密封轴承连接;

所述轴齿轮设置在钮壳体的内部,盖下体外部中轴上;

所述直齿条下端与轴齿轮啮合,轴齿轮上端通过支撑条与推钮后侧部固定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柱设置为小于毫米直径的的弹簧材质钢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轴与盖下体采用轴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槽与下锁凸对应设置大于一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下体与杯体连接方式采用丝扣和硅胶垫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片与弧形槽设置为橡胶材质,通过软贴合特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槽与下锁凸采用三角形截面嵌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片与弧形槽侧视截面为u形的互相卡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块的下端设置圆弧过度的过度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采用盖体内部密封与上部压紧密封的双密封机构,加强了杯盖密封技术手段,并在双密封结构上实现同步的相互的扣锁,彻底解决因触碰而发生误开杯盖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内密封机构与锁紧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锁紧机构和锁紧机构细节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上锁块与下锁块钮,嵌合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上锁块与下锁块钮采用三角形截面嵌合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内密封扩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通过参考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这样对于发明所属领域的现有技术人员中具有普通技术的人来说容易实现这些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也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下文中描述的实施例。另外,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与本发明没有连接的部件将从附图中省略。

如图1所示,一种双密封杯盖,包括:盖上体1、盖下体2、连接机构3、内密封机构4、锁紧机构5;

所述盖上体1为内置中空的半球体或椭圆体,其下部为开放部,在内部上顶面中心处设置有阻水硅胶圈11,阻水硅胶圈11上部为圆柱体,与盖上体1固定设置;

所述盖下体2为管状体,在其中部设置有饮口21,当盖体关闭时,阻水硅胶圈11的下部为硅胶材质的半圆体,密封住饮口21;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机构3连接盖上体1与盖下体2,包括:支撑条31、连接轴32、转动套33、连接带34、扭簧35;

所述支撑条31为两个结构相同的平键状支撑条,一端固定且垂直设置在盖下体2后部的外壁上部,其中一个支撑条31的另一端的侧部设置有柱状体第一阻挡条311;

所述连接轴32连接两个支撑条31另一端;

所述转动套33为管状体,套设在连接轴32上,与第一阻挡条311对应方向的转动套33侧部,设置有第二阻挡条331;

所述连接带34为矩形体,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动套33的外壁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盖上体1的后部外壁上;

所述扭簧35套设在连接轴32上,一端抵接在转动套33侧部的第二阻挡条331上方,另一端抵接支撑条31内侧的第二阻挡条331下方,当盖上体1开启时,扭簧35为盖上体1的开启提供助力,且在开启与关闭时,盖上体1通过连接带34带动转动套33以连接轴32为轴心转动;

如图3局部剖视图所示,所述内密封机构4包括:内壳体41、中轴42、连接部43、弧形挡片44、弧形槽45;

所述内壳体41设置在盖下体2内部,为水平设置的中空圆柱体,在其外侧壁处垂直设置有贯穿内壳体41侧壁的管状喉部412,该管状喉部412与内壳体41内部中空相通;在管状喉部412下端处内壳体41连接处,设置有挡片44与弧形槽45;

所述弧形槽45板面为弧形的l形,弧形槽45一端固定设置在内壳体41的内壁上,另一端设置在管状喉部412下端,且两个侧壁与内壳体41侧壁固定连接,弧形槽45上下设置有贯通其上下壁面的贯通孔415;

所述挡片44板面为弧形的l形,其靠近管状喉部412的壁面与内壳体41内壁抵接,且两个侧壁与内壳体41侧壁抵接,挡片44与弧形槽45通过l开口上下错位互相卡合;

所述连接部43为扇形体,其小端固定设置在中轴42上,连接部43的弧面连接在挡片44内壁上;

如图4所示,所述锁紧机构5包括:钮壳体51、上锁块52、下锁块钮53、推钮54、轴齿轮55、直齿条56;

所述钮壳体51为内置中空的矩形体,上方为开放面,在面朝使用者方向,设置有长方形钮槽511,其一侧面上设置有长方形钮侧槽512;

所述上锁块52为平键体,其上端通过圆柱体连接柱520固定在盖上体1外壁,其面朝使用者方向壁面的底端设置有上锁槽521,上锁槽521为截面四边形的弧形槽,在上锁块52的平键体的两侧设置有贯穿其两侧壁面及下端的的贯通的锁内槽522;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下锁块钮53为平键体,其高度小于钮槽511,其下端与中轴42固定连接,在其上端靠近盖体的壁面设置有截面四边形的弧形凸起的下锁凸531,与上锁槽521大小、弧度相对应;

所述推钮54为矩形方框体,推钮54矩形方框体的后框套设在锁内槽522内,而其前端穿过钮槽511,并突出钮槽511外部;

所述中轴42一端贯穿内壳体41的中心,与盖下体2活动连接,另一端伸出盖下体2外部,钮壳体51的内部,中轴42与内壳体41通过两个密封轴承421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轴齿轮55设置在钮壳体51的内部,盖下体2外部中轴42上;

所述直齿条56下端与轴齿轮55啮合,轴齿轮55上端通过支撑条与推钮54后侧部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柱520设置为小于5毫米直径的的弹簧材质钢柱,利于形变与形变后恢复原样,进而利于上锁块52与下锁凸531,扣紧与脱扣。

如图4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中轴42与盖下体2采用轴承422连接,减少转动阻力。

如图6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锁槽521与下锁凸531对应设置大于一组,增加锁紧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盖下体2与杯体连接方式采用丝扣和硅胶垫片,通过旋转压紧与杯体密封。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片44与弧形槽45设置为橡胶材质,通过软贴合特性,加强密封。

如图6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锁槽521与下锁凸531采用三角形截面嵌合,增加嵌合方式。

如图7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挡片44与弧形槽45侧视截面为u形的互相卡合,增加密封性能。

如图3所示,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锁块52的下端设置圆弧过度的过度弧521,利于上锁槽521与下锁凸531嵌合。

本发明工作原理:

①如图3、图4、图5所示,当需关闭时,盖上体1以连接轴32为轴向下按,带动阻水硅胶圈11压住饮口21形成密封,防止水的溢出,同时带动上锁块52下移,拇指向下推动推钮54,推钮54带动直齿条56移动,进而带动轴齿轮55转动,轴齿轮55转动带动中轴42,中轴42的转动会带动挡片44发生弧形位移与弧形槽45形成内部密封,与此同时,中轴42的转动也带动了下锁块钮53的上端弧形位移到垂直状态,此时,如图5所示,上锁槽521与下锁凸531嵌和,实现双密封效果,继续向下推动推钮54,推钮54的两侧内壁与下锁块钮53的两侧外壁抵接,形成下锁块钮53左右限位,锁定下锁块钮53的位置,彻底杜绝了因触碰而发生的误开情况。

②当需要打开时,向内且向上按压推钮54,推钮54对锁内槽522施压,使上锁块52下部及连接柱520发生轻微变形,下锁凸531脱离上锁槽521,在扭簧35的助力下,盖上体1打开,继续向上推动推钮54,推钮54带动直齿条56上移,进而带动轴齿轮55、中轴42转动,中轴42的转动同时带动挡片44发生弧形位移与弧形槽45形成打开状态,同时,中轴42的转动也带动了下锁块钮53的上端弧形位移到倾斜状态,完成开启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