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盖及真空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9929发布日期:2019-09-17 22:43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杯盖及真空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杯盖及真空杯。



背景技术:

食品和饮料与空气接触时,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腐蚀变质。为了延长食品和饮料的储存时间,人们往往将上述物质储存在封闭的容器中。但是,现有的封闭容器中还是会有空气的存在,依然会产生腐蚀作用,使得食品和饮料的保存时间不长,保鲜的质量也不可靠。

现有的保鲜杯,在保鲜杯的杯盖上设有抽气口,抽气口具有自密封的功能,在抽气口上连接一个抽气筒,可以将保鲜杯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实现真空保鲜。但是这种保鲜杯需要借助抽气筒才能实现抽真空,携带十分不便。

公开号为cn206032211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保鲜果汁杯”,该真空保鲜果汁杯包括杯身和杯盖,杯盖包括顶盖和底盖,底盖上设有第一气孔,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设置在杯盖上的气泵,气泵包括气泵定位筒、气泵内筒、气泵外筒和按压手柄,通过按压与气泵内筒连接的按压手柄将杯身内的空气排出。通过该真空保鲜果汁杯可以将杯身中的空气抽出,达到保鲜的作用。

然而,这种果汁杯的杯盖拆卸十分不便,很难对杯盖内部进行清洗。将果汁杯倒置时,杯身内的液体很容易从杯盖的第一气孔处泄漏,杯盖的密闭性差。该果汁杯的气泵外筒固定,气泵内筒在气泵外筒内往复移动,为了提高气泵的抽气效率,按压手柄推动气泵内筒在气泵外筒的顶壁与底壁之间往复移动,按压手柄的移动距离大,气泵在轴向方向的尺寸较大,从而提高了气泵的整体尺寸,使得整个杯盖的体积很大,不利于小型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拆卸方便,密闭性强,体积小的杯盖和真空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杯盖,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盖、下盖和牙套,上盖和下盖之间可拆卸连接;

所述上盖包括具有向上敞口的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上套设有抽气组件,第一筒体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安装有单向阀固定件,所述单向阀固定件底部设有单向阀;

所述下盖具有和所述第一腔室配合的向上敞口的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内设有第二筒体,第二筒体上设有和所述第一通孔相对的第二通孔,所述单向阀用于控制第二通孔的开闭,单向阀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所述第二通孔向所述第一通孔流动;

所述牙套套设在下盖的内周壁,牙套的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牙套用于连接杯体和杯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第一卡块,所述下盖的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配合卡接的第一卡槽。上盖和下盖卡扣连接,拆卸简单,方便清洗杯盖内部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抽气组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套设在第一筒体外周壁的弹簧、气泵内筒、第一密封圈和气泵外筒,所述气泵内筒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沿,所述气泵外筒的底部设有第二凸沿,所述第二凸沿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一腔室的内周壁过盈配合并可在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之间上下运动。抽气组件套设在上盖上方,单向阀通过单向阀固定件安装在上盖下方,因此只需拆开上盖就能够清洗到杯盖中的组件,本方案的杯盖拆卸方便,易于清洗,结构简单,易于小型化。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锁扣圈和按压旋钮,所述锁扣圈套设在所述气泵外筒上,且锁扣圈安装在所述上盖的上端,所述气泵外筒的外周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端部开口大于所述滑槽的下端部开口,在所述滑槽的上端部和所述滑槽的下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所述锁扣圈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适配的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按压旋钮设置在气泵外筒的上方,用于转动气泵外筒,旋转气泵外筒可将所述锁定块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上。通过锁扣圈和按压旋钮配合锁住抽气组件,使杯盖的单向阀抵接在第二通孔上,杯子倒放时也不会有液体流出,防水性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单向阀固定件包括安装座和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第五筒体,所述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单向阀,所述第五筒体的侧壁的外周设有第一凸台,第五筒体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周壁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五筒体的第一凸台卡入第一通孔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五筒体和第一通孔的内周壁之间具有供气体流经的通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筒体的外周壁设有密封座,所述密封座的上端与第一腔室的底部抵接。所述密封座上端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可以封住上盖和下盖连接处的间隙,增强密闭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通孔的下端设置有防水阀,所述防水阀上设置有自封闭的切口,所述切口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防水阀采用硅胶材料制成,气体可以从防水阀的下方进入切口,但是液体很难从切口流到杯盖,增强杯盖防水能力。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真空杯,包括杯体及如上所述的杯盖。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本发明的杯盖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盖、下盖和牙套,上盖和下盖之间可拆卸连接,上盖的上端设有抽气组件,抽气组件用于抽出杯体内部气体,下盖底部设有防水阀,杯盖防水性能好,上盖和下盖之间设有单向阀固定件及单向阀。下盖和牙套可以独立生产后再组装,降低加工难度且外形美观。本发明抽气组件能把杯体内的气体抽出,使得杯子内能够达到真空环境,提高杯子中的果汁或牛奶等饮料的保存周期,杯盖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易于小型化,并且容易拆卸,方便清洗杯盖内部组件,外形美观。所述真空杯包括杯身和如上所述杯盖,具有同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杯盖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杯盖第一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锁扣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抽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按压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单向阀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防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杯盖第二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较优实施例中的真空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杯盖的爆炸示意图,杯盖包括上盖1、下盖2、抽气组件3、锁扣圈4、按压旋钮5、单向阀固定件6、单向阀7、第二密封圈8、防水阀9、牙套10和第三密封圈11,参见图1-图4,上盖1和下盖2上下相对设置且可拆卸安装,所述上盖1包括第一外盖101及和第一外盖101连接的第三筒体102,第三筒体102内具有敞口向上的第一腔室105,第一外盖101的上部设有第二卡槽108,第一外盖101的外周壁的底端设有第一卡块104,所述第一腔室105内设有第一筒体106,所述第一筒体106外周壁套设有抽气组件3,第一筒体106上设有第一通孔107,所述第一通孔107的内壁安装有单向阀固定件6,所述单向阀固定件6底部设有单向阀7,所述第三筒体102的外周壁设有限位凸台103;所述下盖2包括第二外盖21及和第二外盖21连接的第四筒体27,第四筒体27内具有敞口向上的第二腔室22,第二腔室22内设有第二筒体26,第二筒体26上设有第二通孔24,所述单向阀7用于控制第二通孔24的开闭,在常规状态下,单向阀7抵接在第二通孔24上,增强杯盖的密闭性,单向阀7的气体流动方向为自所述第二通孔24向所述第一通孔107流动。第四筒体27的内周壁设置有和第三筒体102的上的限位凸台103配合的滑槽313,设置限位凸台103和滑槽313有助于上盖1和下盖2的安装和拆卸,第二外盖21的内周壁设有第一卡槽23,所述第一卡槽23与第一外盖101底部设置的第一卡块104卡接,实现上盖1和下盖2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外盖101和第二外盖21的形状为相互配合的波浪形,外形美观。

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2,所述抽气组件3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套设在第一筒体106外周壁的弹簧34、气泵内筒33、第一密封圈32和气泵外筒31,所述气泵内筒3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凸沿331,第一凸沿331末端和第三筒体102内壁存有间隙,所述气泵外筒31的底部设有第二凸沿315,所述第二凸沿315上设置有排气口314,所述第一密封圈32与第一腔室105的内周壁过盈配合并可在第一凸沿331和第二凸沿315之间上下运动。气泵内筒33、第三筒体102和第一筒体106之间形成抽气腔100。当第一密封圈32紧贴第一凸沿331时,抽气腔100内的气体与外界不连通,当第一密封圈32紧贴第二凸沿315时,抽气腔100内的气体进入第一凸沿331和第二凸沿315之间形成的凹槽并通过排气口314排出。

参见图2、图3、图5、图6和图7,所述锁扣圈4套设在所述气泵外筒31上,且锁扣圈4安装在所述上盖1的上端,具体的,所述锁扣圈4的下端设有第二卡块42,所述第二卡块42与第一外盖101的上部的第二卡槽108配合卡接,使锁扣圈4安装在所述上盖1的上端,所述气泵外筒31的外周壁沿轴向方向上设置有滑槽313,所述滑槽313的上端部开口大于所述滑槽313的下端部开口,在所述滑槽313的上端部和所述滑槽313的下端部之间形成限位台阶312,所述锁扣圈4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313相适配的锁定块41,所述锁定块41可沿所述滑槽313滑动。所述气泵外筒31的上端部向下凹陷形成方形的安装孔311,按压旋钮5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安装孔311配合的安装凸起51,按压旋钮5通过安装凸起51安装在气泵外筒31的上端。所述按压旋钮5用于转动气泵外筒31,旋转气泵外筒31可将所述锁定块41抵接在所述限位台阶312上,锁定气泵外筒31,或旋转气泵外筒31使锁定块41离开限位台阶312,气泵外筒31、气泵内筒33在弹簧34的作用下向上顶起。

参见图2和图8,所述单向阀固定件6包括安装座63和设置在安装座63上的第五筒体61,所述安装座63用于安装所述单向阀7,所述第五筒体61的侧壁的外周设有第一凸台64,第五筒体61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三通孔62,所述第一通孔107的内周壁设有第二凸台109,所述第五筒体61的第一凸台64卡入第一通孔107的第二凸台109,所述第五筒体61和第一通孔107的内周壁之间具有供气体流经的通道。所述第二筒体26的外周壁设有密封座28,所述密封座28的上端与第一腔室105的底部抵接。所述密封座28上端设有第二密封圈8。第二密封圈8可以增强上盖1和下盖2之间密闭性,增强杯盖防水防漏气的功能。

参见图2及图9,所述第二通孔24的下端设置有防水阀9,所述防水阀9上设置有自封闭的切口92,所述切口92与所述第二通孔24连通。通过设有防水阀9,增强杯盖的防水功能,避免倒放时杯子里的液体流出。所述防水阀9下端外沿设有凸起的耳部91,所述耳部91便于安装和拆卸防水阀9。

参见图1、图2和图11,所述下盖2的内周壁安装有牙套10,所述牙套10内壁设有第一内螺纹1001,牙套10用于和杯体12螺纹连接。在牙套10的外周设有两条竖直方向的连接凸台,在下盖2的第二外盖21的内壁设有相对配合连接凹槽,牙套10和下盖2通过连接凸台和连接凹槽固定安装。现有的技术多在下盖上直接设有内螺纹,这样做会增大下盖的加工难度,而且会产生缩水影响产品外观的美观。本申请中牙套10和下盖2均作为独立的部件生产然后再组装固定,下盖2内没有螺牙可以保证注塑加工不会缩水,产品外形美观,牙套10独立开模不用螺牙抽芯工艺,模具简单,容易加工成型。所述下盖2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三密封圈11,所述第三密封圈11用于增强下盖2与杯体12连接处的密闭性,防止漏水漏气。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真空杯,包括如上杯盖及杯体12。

下面结合图1至图11说明本发明的杯盖及真空杯的使用方法。

组装好杯盖后,将杯盖盖在杯体12上,并旋紧杯盖,使杯盖密封在杯体12的开口端。转动按压旋钮5使其由锁定状态转变为解锁状态,此时锁扣圈4上的锁定块41离开气泵外筒31的限位台阶312移动到滑槽313位置,气泵内筒33、气泵外筒31和第一密封圈32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一密封圈32在上盖1中的第三筒体102的内壁对其向下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紧贴着气泵内筒33的底部的第一凸沿331,第一密封圈32将第一凸沿331和第三筒体102间的间隙密封,抽气腔100内的气体不能进入第一凸沿331和第二凸沿315之间的凹槽。气泵内筒33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抽气腔100的体积增大,由于抽气腔100中的气体被密封,因此抽气腔100内的压强减小,杯体12内的压强大于抽气腔100的压强,防水阀9的切口92被打开,杯体12内的空气进入第二筒体26并对单向阀7施加向上的推力,使得单向阀7和第二通孔24之间产生间隙,气体通过该间隙通过第二通孔24,然后通过单向阀固定件6与第一通孔107之间的气体通道进入抽气腔100,直至杯体12和抽气腔100内的压强平衡。

弹簧34恢复到自然状态时,气泵内筒33、气泵外筒31和第一密封圈32不再向上移动,向下推动按压旋钮5,带动气泵内筒33、气泵外筒31和第一密封圈32向下移动,第一密封圈32在上盖1中的第三筒体102的内壁对其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下紧贴着气泵外筒31底部的第二凸沿315,抽气腔100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凸沿331和第三筒体102间的间隙以及排气孔和外界连通,气泵内筒33、气泵外筒31和第一密封圈3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抽气腔100的体积减小,抽气腔100内的压强增大,单向阀7带大气压强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封堵住第二通孔24,防止空气进入杯体12,抽气腔100内的气体通过第一凸沿331和第三筒体102间的间隙以及排气孔排到外部,直到无法向下推动抽气组件3,弹簧34处于压缩状态。再次放开按压旋钮5,气泵内筒33、气泵外筒31和第一密封圈32在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向上移动,重复上一步骤,将杯体122内的空气抽出,如此循环,把杯身内的空气逐渐排空。

本发明通过设置可拆卸的上盖1和下盖2,上盖1的上端设有抽气组件3,下盖2底部设有防水阀9,杯盖防水性能好,上盖1和下盖2之间设有单向阀7,杯盖容易拆卸,方便清洗杯盖内部组件,并且结构简单、布局紧凑,易于小型化。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