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4485发布日期:2019-11-06 01:08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及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领域,墙壁上经常会通过安装防雨通风窗达到通风换气同时避免雨水落入室内的目的。不仅在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很多需要通风散热的设备外壳体也会安装有防雨通风窗。但是现有技术中涉及的防雨通风窗采用平面单叶结构,百叶水平安装,但是雨水容易在百叶上形成水帘,容易借助风的助力通过通风窗进入室内或设备内部,防雨效果不佳,在强风强雨的天气达不到防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在保证通风功能的基础上大大改善防雨效果,在优化防雨通风窗功能效果的同时简化结构形式,便于生产、安装。

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包括:外框1、曲面形百叶3,多个曲面形百叶3竖向摆放且等间距安装在外框1的上、下板之间,所述曲面形百叶3是明显区别于平面形百叶且横截面为折线或曲线形的结构,曲面形百叶3的上端面与外框1的上板、曲面形百叶3的下端面与外框1的下板直接固定或间接固定实现曲面形百叶3在外框1中的立式安装。

将传统技术中平面形百叶更换为本发明中涉及的折线或曲线形截面后,可有效阻止雨水在曲面形百叶3上形成水帘,降低雨水借助风力通过百叶间隙进入室内或设备内部。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曲面形百叶3的上、下端面均通过z形挡水坎2与外框1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坎2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板部21、第二板部22、第三板部2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一板部21、外框1的侧板面将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紧贴曲面形百叶3上端面、下端面,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第二板部22、曲面形百叶3的端部预留光滑通孔将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曲面形百叶3固定在挡水坎2上进而与外框1固定,所述挡水坎2中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外框1均无机械连接关系,所述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紧贴该侧曲面形百叶3侧面。

挡水坎2的作用有二,其一,用于将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曲面形百叶3间接式竖向安装在外框1的上下板之间,避免外框1、曲面形百叶3直接螺钉固定导致的操作困难、安装变形等问题;其二,挡水坎2中第三板部23可有效阻止顺百叶而下的雨水进入室内,将雨水引流到安装墙外侧,直接起到挡水作用。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曲面形百叶3是横截面为s形的结构,所述曲面形百叶3上设置有一体结构的加强筋31,所述加强筋31位于弧形曲面的凹点处且背离凹点方向延伸。

加强筋31的作用有二,其一,提高曲面形百叶3的强度,提高使用寿命、降低安装或使用变形率;其二,对雨水起到阻挡作用,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曲面形百叶3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规则的s形也可以是弧形面大小不一的s形,甚至可以是两个以上的弧形面首尾连接的波浪形,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所述s形的曲面形百叶3中,一个弧形曲面凹点处加强筋31的自由端未延伸出另一个弧形曲面凹点。

在提高防水效果的基础上不影响相邻两曲面形百叶3安装且不降低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所述加强筋31是横截面为钳头形的结构,其中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钳头形加强筋31中安装孔311将曲面形百叶3上、下端面挡水坎2固定。

钳头形加强筋31除上述提及的作用外,也充当了固定结构,钳头形加强筋31的设置避免在曲面形百叶3上、下端面钻孔,降低安装强度的同时也降低减少了安装变形现象。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相邻两个s形的曲面形百叶3的间距h小于两个弧形面凹点之间的间距h。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h与h之间的差值为0mm~3mm(不包括0,但是包括3),两端部的曲面形百叶与外框1两侧板之间的距离l为0mm~3mm(不包括0,但是包括3)。

相邻两个曲面形百叶3之间的间距过大会降低防雨效果,过小会降低通风效果。但是该距离只是优选方案,并不是对相邻曲线形百叶3安装距离的限制,安装距离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曲面性百叶通风窗仍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所述外框1、挡水坎2、曲面形百叶3均为铝材。降低整体重量、不易生锈、易于加工、通风散热效果好,也可以根据防雨通风窗的使用情况的不同、生产情况的不同改变外框1、挡水坎2、曲面形百叶3的材质,此处仅是市面上常用材料的优选方案,并不是对结构材质的限制。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所述安装在第二板部22的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正上方的外框1板面加工有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的头部容纳槽,或者外框1的上、下板面加工有长条形通槽11,以保证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与外框1的上下板面之间平面无缝对接。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所述曲面形百叶3横截面为s形的结构,所述曲面形百叶中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尺寸相同的弧形曲面均设置有加强筋31结构,其中位于室内一侧弧形曲面中的加强筋31位于弧形面内侧面且远离该弧形面凹点的一端、位于室外一侧弧形曲面中的加强筋31位于弧形面外侧面且位于该弧形面凹点处。

当然只有一个弧形曲面设置有加强筋31也是可以的,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两个板面上的加强筋31分别位于两弧形面的内外两侧,位于弧形凹点处的加强筋31位于靠近室外的一侧,主要原因在于:外界的雨水最有可能通过相邻两个曲面形百叶3之间的安装缝隙进入,凹点外侧的加强筋31会填补与相邻曲面百叶3之间形成的漏雨缝隙,将雨水阻挡在外、同时打乱雨水的流向,位于室内一侧的加强筋31会填补与相邻曲面形百叶3之间的漏雨缝隙,将雨水阻挡在外、同时打乱雨水的流向,进一步阻止雨水在防水通风窗上形成水帘。

优选的,所述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防雨通风窗安装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部21位于室外一侧,所述第三板部22位于室内一侧,保证雨水从曲面形百叶上流下后先后流经第三板部23、第二板部22、第一板部21,然后流出室外或设备外侧。

这样可部分阻挡百叶壁上的雨水借助风力向室内方向流动。

综上,本发明注重百叶的形状及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相邻两个曲面形百叶之间的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发明专利并不限制相邻曲面形百叶之间的距离,凡是使用曲面形百叶或上述安装方式的防雨通风窗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迎合厂区去工业化、增强厂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在不影响曲面形百叶安装的前提下可将外框1的形状制作为艺术外形的结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整体结构侧视图(上、下端部做了剖视处理);

图4是图3中的b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部分横向截面的俯视图;

图6-1、6-2是本发明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中s曲面形百叶的横截面结构俯视图;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中折线曲面形百叶的横截面结构俯视图;

编号对应的具体结构如下:

外框1,长条形通槽11,挡水坎2,第一板部21,第二板部22,第三板部23,曲面形百叶3,加强筋31,安装孔31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案例1:

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包括:外框1、曲面形百叶3,多个曲面形百叶3竖向摆放且等间距安装在外框1的上、下板之间,所述曲面形百叶3是明显区别于平面形百叶且横截面为折线或曲线形的结构,所述曲面形百叶3的上端面与外框1的上板、曲面形百叶3的下端面与外框1的下板间接固定实现曲面形百叶3在外框1中的立式安装;所述曲面形百叶3的上、下端面均通过z形挡水坎2与外框1的上、下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坎2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板部21、第二板部22、第三板部2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一板部21、外框1的侧板面将两者固定连接,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紧贴曲面形百叶3上端面、下端面,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第二板部22、曲面形百叶3的端部预留光滑通孔将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曲面形百叶3固定在挡水坎2上进而与外框1固定,所述挡水坎2中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外框1均无机械连接关系,所述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紧贴该侧曲面形百叶3侧面。防雨通风窗安装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部21位于室外一侧,所述第三板部22位于室内一侧,保证雨水从曲面形百叶上流下后先后流经第三板部23、第二板部22、第一板部21,然后流出室外或设备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曲面形百叶3是横截面为s形的结构,曲面形百叶3中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尺寸相同的弧形曲面的凹点处设置有背离凹点方向延伸的加强筋31。其中,所述加强筋31是横截面为钳头形的结构,其中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钳头形加强筋31中安装孔311将曲面形百叶3上、下端面挡水坎2固定。

进一步的,一个弧形曲面凹点处加强筋31的自由端未延伸出另一个弧形曲面凹点。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s形的曲面形百叶3的间距h小于两个弧形面凹点之间的间距h,可选择的,h与h之间的差值为0.8mm,两端部的曲面形百叶与外框1两侧板之间的距离l为0.8mm。该距离只是优选方案,并不是对相邻曲线形百叶3安装距离的限制,安装距离在上述范围之外的曲面形百叶通风窗仍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1、挡水坎2、曲面形百叶3均为铝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在第二板部22的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正上方的外框1板面加工有长条形通槽11,以保证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与外框1的上下板面之间平面无缝对接。

综上,本发明注重百叶的形状及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相邻两个曲面形百叶之间的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发明专利并不限制相邻曲面形百叶之间的距离,凡是使用曲面形百叶或上述安装方式的防雨通风窗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迎合厂区去工业化、增强厂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在不影响曲面形百叶安装的前提下可将外框1的形状制作为艺术外形的结构。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固定在挡水坎上,挡水坎与外框固定连接,曲面形百叶立式安装使用,百叶板面上的钳头状加强筋可起到挡雨、加强百叶强度性能及作为百叶、挡水坎连接固定结构的作用,设计巧妙且简化防雨通风扇的整体连接结构,制作成本低,打到防雨通风窗上的雨水不会在曲面形百叶表面形成水帘、避免水帘借助风力打到室内或设备内部,适用于强风强雨环境。

具体实施案例2:

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包括:外框1、曲面形百叶3,所述多个曲面形百叶3竖向摆放且等间距安装在外框1的上、下板之间,所述曲面形百叶3是明显区别于平面形百叶且横截面为折线或曲线形的结构,所述曲面形百叶3的上端面与外框1的上板、曲面形百叶3的下端面与外框1的下板直接固定或间接固定实现曲面形百叶3在外框1中的立式安装;所述曲面形百叶3的上、下端面均通过z形挡水坎2与外框1的上、下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坎2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板部21、第二板部22、第三板部23,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一板部21、外框1的侧板面将两者固定连接,所述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紧贴曲面形百叶3上端面、下端面,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第二板部22、曲面形百叶3的端部预留光滑通孔将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曲面形百叶3固定在挡水坎2上进而与外框1固定,所述挡水坎2中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外框1均无机械连接关系,所述第三板部23与曲面形百叶3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紧贴该侧曲面形百叶3侧面。防雨通风窗安装使用状态下,所述第一板部21位于室外一侧,所述第三板部22位于室内一侧,保证雨水从曲面形百叶上流下后先后流经第三板部23、第二板部22、第一板部21,然后流出室外或设备外侧。

其中,曲面形百叶3横截面为s形的结构,曲面形百叶中两个开口方向相反且尺寸相同的弧形曲面均设置有加强筋31结构,其中位于室内一侧弧形曲面中的加强筋31位于弧形面内侧面且远离该弧形面凹点的一端、位于室外一侧弧形曲面中的加强筋31位于弧形面外侧面且位于该弧形面凹点处。加强筋31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其中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依次穿过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矩形加强筋31中安装孔311将曲面形百叶3上、下端面挡水坎2固定。

进一步的,一个弧形曲面凹点处加强筋31的自由端未延伸出另一个弧形曲面凹点。

进一步的,所述相邻两个s形的曲面形百叶3的间距h小于两个弧形面凹点之间的间距h;可选择的,h与h之间的差值为2mm或3mm,两端部的曲面形百叶与外框1两侧板之间的距离l为1.5mm或3mm。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1、挡水坎2、曲面形百叶3均为铝材。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在第二板部22的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正上方的外框1板面加工有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的头部容纳槽,以保证挡水坎2中第二板部22与外框1的上下板面之间平面无缝对接。

综上,本发明注重百叶的形状及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相邻两个曲面形百叶之间的安装距离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本发明专利并不限制相邻曲面形百叶之间的距离,凡是使用曲面形百叶或上述安装方式的防雨通风窗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为了迎合厂区去工业化、增强厂区文化建设的观念,在不影响曲面形百叶安装的前提下可将外框1的形状制作为艺术外形的结构。

本具体实施案例中涉及的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曲面形百叶防雨通风窗固定在挡水坎上,挡水坎与外框固定连接,曲面形百叶立式安装使用,百叶板面上的钳头状加强筋可起到挡雨、加强百叶强度性能及作为百叶、挡水坎连接固定结构的作用,设计巧妙且简化防雨通风扇的整体连接结构,制作成本低,打到防雨通风窗上的雨水不会在曲面形百叶表面形成水帘、避免水帘借助风力打到室内或设备内部,适用于强风强雨环境。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