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衣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2091发布日期:2019-09-21 00:40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穿衣助力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衣助力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老人的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市场上对于老人的辅助用品主要在老人用的轮椅、老人起床助力器、老人行走助力器、老人上楼或者下楼助力器等方面,目前还没有针对“穿衣”这种日常活动的助力器。“穿衣”是每位老人的日常所需,老年人体力衰退是自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手上的力气及手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尤其是冬天,衣服比较重,老人穿衣服非常的困难。据民政部统计,目前我国老龄人口约有1.69亿,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老人没有和子女住在一起,老人们自己独居而且也没有请家庭保姆的状况约占老龄人口的50%左右,这也给老人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若能有相关的老人穿衣助力器,可以给老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在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研制一种用于帮助老人穿衣衣服的助力器,具有实用价值和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老人穿衣困难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穿衣助力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衣助力器,包括用于支撑左袖管的组合件I、用于悬挂衣服的组合件II以及用于支撑右袖管的组合件III,所述组合件I和组合件III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组合件II的左右两侧,其中,

组合件I包括弧形托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在弧形托架的下方,且所述弧形托架开口向上,横向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弧形托架由内到外向下倾斜,弧形托架内侧形成容纳袖管的空间;

组合件II包括底板、自动升降组件和承重衣架,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与承重衣架连接,且带动承重衣架上下运动。

具体的,所述弧形托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以及至少三根横梁,所述横梁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且每根横梁两端分别与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

具体的,所述前端部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至少两根U形纵梁,所述U形纵梁开口朝上且平行设置,U形纵梁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固定;所述后端部也包括两个固定板和至少两根U形纵梁,所述U形纵梁开口朝上且平行设置,U形纵梁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固定。

具体的,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底座和两个X形支架,所述两个X形支架设置在矩形底座的两侧,且底部分别与矩形底座的一组对边连接,两个X形支架的上端分别与弧形托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

具体的,所述矩形底座包括首位相连的四根横档杆,每个X形支架包括两根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交叉且交点处通过铆钉铆接,每个支撑杆的底部与矩形底座一个顶点处的两根横档杆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穿衣助力器,便于老人自己穿厚重的衣服,尤其是子女都要上班无法在家照顾老人时,子女可以把老人的厚衣服预先摆放在穿衣助力器上,整个包含衣服的穿衣助力器预先放在老人睡觉的床旁边或者放床上,等老人睡醒后,借助于穿衣助力器,把厚重的衣服穿在身上,以往穿厚衣服这个动作,会让老人消耗掉过多的力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组合件I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弧形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横档杆和支撑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组合件II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组合件I,200、组合件II,300、组合件III,400、左袖管,500、右袖管,1、U形纵梁,2、固定板,3、横梁,4、支撑杆,5、横档杆,6、铆钉,7、螺钉,21、底板,22、微型立式液压缸体,23、微型活塞杆,24、承重衣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的说明。此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穿衣助力器,包括用于支撑左袖管400的组合件I 100、用于悬挂衣服的组合件II 200以及用于支撑右袖管500的组合件III 300,所述组合件I 100和组合件III 300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组合件II 200的左右两侧。

由于组合件I 100和组合件III 300结构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以组合件I 100为详细说明其结构。如图2所示,组合件I 100包括弧形托架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支撑在弧形托架的下方,且所述弧形托架开口向上,横向设置在支撑架上,且弧形托架由内到外向下倾斜,符合手臂的倾斜方向,弧形托架内侧形成容纳袖管的空间。

如图3所示,所述弧形托架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以及至少三根横梁3,所述横梁3平行且间隔设置在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且每根横梁3两端分别与前端部和后端部连接。所述前端部包括两个固定板2和至少两根U形纵梁1,所述U形纵梁1开口朝上且平行设置,U形纵梁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2固定;所述后端部也包括两个固定板2和至少两根U形纵梁1,所述U形纵梁1开口朝上且平行设置,U形纵梁1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板2固定。本实施例中四根U形纵梁1分别为1a、1b、1c、1d,四个固定板2分别为2a、2b、2c、2d,三根横梁3分别为3a、3b、3c,U形纵梁1a和1b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2a和2b后形成前端部,U形纵梁1c和1d两端分别连接固定板2c和2d后形成后端部,且U形纵梁1b和1c位于内侧,U形纵梁1a和1d位于外侧,三根横梁3a、3b和3c一端与U形纵梁1b焊接连接,另一端与U形纵梁1c焊接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矩形底座和两个X形支架,所述两个X形支架设置在矩形底座的两侧,且底部分别与矩形底座的一组对边连接,两个X形支架的上端通过螺钉7分别与弧形托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底座由横档杆5组成,本实施例中矩形底座由首位相连的四根横档杆5a、5b、5c和5d组成,X形支架采用支撑杆4组合而成,本实施例中每个X形支架包括两根支撑杆4,两个X形支架共有四根支撑杆4a、4b、4c和4d,4a和4b两根支撑杆交叉形成一个X形支架,4c和4d两根支撑杆交叉形成一个X形支架,且支撑杆4交点处通过铆钉6铆接,每个支撑杆4的底部与矩形底座一个顶点处的两根横档杆5通过螺钉7连接在一起,如图5所示,支撑杆4a底部与横档杆5a和5d连接点通过螺钉7连接。

如图6所示,组合件II 200包括底板21、自动升降组件和承重衣架24,所述自动升降组件下端固定在底板21上,上端与承重衣架24连接,且带动承重衣架24上下运动。自动升降组件的实现可以有多种方式,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升降组件可以采用液压缸实现,也可以采用电机组件来实现。自动升降组件采用液压缸实现时,包括微型立式液压缸体22和微型活塞杆23,所述微型立式液压缸体22固定在底板21上,且微型活塞杆23一端与微型立式液压缸体22连接,另一端与承重衣架24连接,且带动承重衣架24上下运动。微型活塞杆23的上下运动可以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组合件II 200中除了液压零件外,其他零件均采用轻质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作。自动升降组件采用电机组件时包括升降电机和直线丝杠组件,电机驱动直线丝杠组件使直线丝杠组件实现升降,从而带动承重衣架24上下运动。

组合件II 200的零件材料采用轻质的高强度铝合金材料制作,组合件II 200包括底板21、和承重衣架24,

使用过程:

第1步,准备工作,先按照图1所示,子女预先把3个组合件准备好,根据需要放置在老人睡觉的床旁边或者直接放置在床上,并且调整好组合件II 200的高度,使高度刚刚好能让老人便于将胳膊伸入到袖管中。

第2步,(子女,上班前)先将衣服的后领部分挂在组合件II 200上,并分别将左袖管400和右袖管500放置在组合件I 100和组合件III 300的弧形托架里面。

第3步,等老人需要穿衣服时,老人自己,先将左手臂伸进组合件I 100弧形托架上的左袖管400内,穿好左袖管400;然后再将右手臂伸进组合件III 300弧形托架上的右袖管500内,穿好右袖管500。

第4步,老人通过遥控器控制,使微型活塞杆23上升,可以把厚重的衣服升到自己想要的高度,然后穿在身上。

第5步,等上衣完全穿到身上时,老人再通过遥控器控制,使微型活塞杆23下降,把组合件Ⅱ缩短,把组合件Ⅱ收起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的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