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6573发布日期:2019-10-09 05:3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防防护密闭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



背景技术:

防护密闭门常应用于人防工程中,用于阻挡冲击波,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

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密闭门,通常包括设置于门扇的后侧的闭锁机构1’,如图7所示,以在门扇下降的同时使得门扇朝向门框移动以实现闭锁密封。但是,该已知的防护密闭门结构复杂,构件较多,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为了避免闭锁机构1’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擦和损坏,该闭锁机构1’需要首先进行厂内调试,然后拆卸下来再装箱打包运输,最后在现场进行安装。由于现场安装时通常施工条件较差,导致安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护密闭门的结构复杂且安装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门扇、可滑动铰页和旋转升降机构,其中,门扇通过可滑动铰页和旋转升降机构安装连接在门框上,该防护密闭门还包括用于将相对于门框下降的门扇锁定在下降位置以限定闭锁状态的落入式闭锁装置和位于门框和门扇之间的密封装置以确保闭锁状态的门扇相对于门框的整体密封,其中,落入式闭锁装置包括螺纹连接于门扇上的落入式锁头,门框具有配合落入式锁头的锁盒以实现门扇相对于门框的闭锁状态,落入式锁头为末端形成有膨大部的悬臂杆结构,锁盒限定上大下小的缺口并具有导向斜面以确保落入式锁头在落入锁盒后随着门扇的下移而逐步实现密封装置的压紧密封。

优选地,落入式闭锁装置包括分别位于门扇的顶部和两侧的三个落入式锁头,门框具有三个锁盒。

优选地,密封结构包括位于门框上的第一密封胶条和位于门扇上的第二密封胶条。

优选地,门框包括围绕着门洞的左、上和右侧设置的u形本体和与本体连接的位于门洞的下方的下门槛,该u形本体的朝向门扇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第一密封胶条的第一胶条槽,门扇的底部的朝向下门槛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第二密封胶条的第二胶条槽。

优选地,门扇的底部的后侧具有插入下门槛的锁孔中以加强闭锁状态的门扇的阻挡冲击波的能力的门扇锁头。

优选地,下门槛通过钢筋混凝土预埋至地面下使其上表面与地面齐平。

优选地,门扇具有从顶面和侧面伸出的用于安装落入式锁头的焊接块。

优选地,旋转升降机构包括承重臂、平移底座和螺杆升降机,其中,承重臂固定连接在门扇上,平移底座固定在门框上,螺杆升降机分别与承重臂和平移底座连接以驱动门扇相对于门框的升降。

优选地,螺杆升降机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杆和螺杆,其中,螺杆与承重臂连接,螺杆与平移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旋转升降机构还包括驱动摇柄、减速器、传动杆和锥齿轮减速箱,驱动摇柄通过减速器与传动杆连接,该传动杆经锥齿轮减速箱连接到该螺杆升降机。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通过落入式闭锁装置实现在门扇下降的同时使得门扇朝向门框移动以实现闭锁密封,其中的落入式锁头的螺纹连接使得厂内调试被省略并使得现场安装能够快速进行,同时实现了门扇的整体运输,降低了安装和运输成本。总之,根据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结构简单,转换快捷,可以实现门扇的快速启闭和防护密封,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防护密闭门的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防护密闭门的门扇、部分的旋转升降机构和落入式闭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图2的门框的锁盒和图3的门扇的落入式锁头在门扇打开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4b是图2的门框的锁盒和图3的门扇的落入式锁头在门扇闭锁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图1的防护密闭门的旋转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图;

图7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防护密闭门的闭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具有改进的闭锁机构的防护密闭门包括门框1、门扇2、可滑动铰页3和旋转升降机构4,其中,门扇2通过可滑动铰页3和旋转升降机构4安装连接在门框1上,从而实现门扇2相对于门框1的围绕着铰轴旋转的开关运动和门扇2相对于门框1的上下移动的升降运动。其中,可滑动铰页3包括设置于门扇2的侧面的用于平衡门扇2的倾覆力矩的上铰页31和下铰页32,其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能够实现上下滑动的较页,本发明只是对连接轴进行了加长,因此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还包括用于将相对于门框1下降的门扇2锁定在该下降位置以限定闭锁状态的落入式闭锁装置5以及设置于门框1和门扇2之间的密封装置6,该密封装置6用于确保闭锁状态的门扇2相对于门框1的整体密封。在本实施例中,落入式闭锁装置5包括安装于门扇2的左、上和右侧的三个落入式锁头51(参见图3),密封结构6包括位于门框1的左、上和右侧的u形的第一密封胶条61(参见图2)和位于门扇2的底部的第二密封胶条62(参见图3)。平时使用时,门扇2处于提升状态,门扇2的下沿略高于地平面7,门扇2绕旋转升降机构4沿上和下铰页31,32转动可实现门扇2的启闭;战时使用时,门扇2在旋转升降机构4的作用下被下降,落入式闭锁装置5随门扇2的向下运行而同步实现锁闭功能,同时通过密封装置6来实现门扇2与门框1的周边及底部密封。

如图2所示,门框1包括围绕着门洞的左、上和右侧设置的u形本体11,其朝向门扇2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第一密封胶条61的第一胶条槽11a以实现门扇2的左、上和右侧的相对于门框1的密封。门框1还包括与本体11连接的位于门洞的下方的下门槛12,该下门槛12通过钢筋混凝土预埋至地面下使其上表面与地面7(参见图1)齐平以配合第二密封胶条62(参加图3)以实现门扇2的底部的相对于门框1的密封,保证门扇2闭锁时能满足防护和密闭要求。显然,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在平时和战时都没有凸出地面的门槛,极大地方便于人员和车辆的通行。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安装活门槛的防护密闭门,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避免了独立的门槛在储存时容易出现的破损丢失问题和转换时间慢问题。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需要安装密封梁的防护密闭门,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避免了密封梁在较大长度时抗冲击能力弱的不足。

门框1还包括设置在本体11上的三个锁盒13,其配合落入式闭锁装置5以实现门扇2相对于门框1的闭锁状态。应该理解,锁盒13的数目并不局限于三个,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四个、五个、甚至更多,以更好地确保门扇2的周圈与容纳于第一胶条槽11a中的第一密封胶条61的整体密封性。另外,门框1还包括固定在本体11的右侧的安装座14,其用于安装旋转升降机构4。

如图3所示,门扇2的底部的朝向门框1(即下门槛12)的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固定第二密封胶条62的第二胶条槽21,该第二密封胶条62与容纳在门扇2的第一胶条槽11a中的第一密封胶条61共同作用以提供防护密闭门的整体密封。门扇2的底部的后侧具有门扇锁头22,其插入门框1的下门槛12的锁孔中以加强闭锁状态的门扇2的阻挡冲击波的能力,满足相应的抗力要求。另外,门扇2的左、上和右侧具有从门扇2的顶面和侧面伸出焊接块23,其用于安装落入式闭锁装置5。

落入式闭锁装置5包括螺纹连接固定在焊接块23上的三个落入式锁头51,其在闭锁状态下分别插入门框1的锁盒13(参见图2)中实现锁定。具体地,每个落入式锁头51为垂直于门扇2的悬臂杆结构,该悬臂杆的末端形成为膨大部,其伸入门框1的锁盒13中配合以防止落入式锁头51在闭锁状态下从锁盒13中脱出。参见图2,每个锁盒13限定出上大下小的缺口,而且还具有如图4所示的导向斜面13a,确保落入式锁头51在落入锁盒13后,随着门扇2的下移,逐步实现门扇2与门框1的密封胶条的压紧密封。显然,本发明的防护密闭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的设置在门扇的后侧的复杂的闭锁机构,而是采用了全新的落入式闭锁装置5,其落入式锁头51通过螺纹连接可快速地连接在门扇2上,门扇2本身并不具有突出内外板的任何可能在运输中发生磕碰的结构,便于平时的运输,而且在现场安装时仅需要简单旋入即可,方便快捷,另外也省略了现有技术中的闭锁机构首先在厂内调试而后装箱打包等繁琐的手续。

如图5所示,旋转升降机构4包括承重臂41、平移底座42和螺杆升降机43,其中,承重臂41固定连接在门扇2上,平移底座42固定在门框1的安装座14(参见图2)上,螺杆升降机43分别与承重臂41和平移底座42连接以驱动门扇2相对于门框1的升降。如图6所示,该螺杆升降机43包括螺纹配合的螺杆431和螺母432,其中,螺杆431通过承重轴承与承重臂41连接,螺母432与平移底座42固定连接,从而通过螺杆431的旋转和承重臂41的升降来实现门扇2的升降运动。

为了驱动螺杆431的旋转,该旋转升降机构4还包括驱动摇柄44、减速器45、传动杆46和锥齿轮减速箱47,如图5所示,驱动摇柄44通过减速器45与传动杆46连接,该传动杆46经锥齿轮减速箱47连接到该螺杆升降机43(螺杆431),从而通过驱动摇柄44来带动螺杆升降机43旋转实现门扇2的升降。如此,门扇2的重量通过承重臂41传递到螺杆升降机43上。战时使用时,通过旋转驱动摇柄44来驱动螺杆升降机43实现门扇2的向下运动,落入式闭锁装置5随门扇2的向下运行而同步实现锁闭功能,同时通过落入式锁头51落入锁盒13向下挤压密封胶条61,62来实现门扇2与门框1的周边及底部密封。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