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49049发布日期:2021-02-23 20:1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0001]
本发明属于保温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不锈钢保温杯是一种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产品,全国每年的产销量十分巨大。消费者选择保温杯时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两点是:一是保温杯的真空度——保温性能;二是内胆是否容易积存水垢,是否容易清洗。基于工艺和成本,一般保温杯的这两点差强人意。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通过改变制造工艺能有效提高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性能,改善水垢积存状况,提高保温杯的清洁度。
[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一:将厚度为0.4-0.8毫米的杯体的不锈钢管,经氩弧焊焊接成杯体,然后将杯体的焊接部位进行抛光,对杯体进行清洗、去油污、烘干,随后进行内胆喷砂处理;
[0006]
步骤二:选择食品级标准的搪瓷釉料,按照配方加入水、粘土,经调制、磨浆,配制釉浆的基体剂,再添加少量的环保助熔剂和密着剂;
[0007]
步骤三:把釉料均匀涂在内胆上,随后将上了底釉内胆放入烘箱内烘干;
[0008]
步骤四:随后将烘干的内胆放入高温炉子内,烧到800度以上,在炉子里烧2-3分钟出来;
[0009]
步骤五:将烧好底釉的内胆再涂上面釉,烧到800度以上,放到炉里烧1-3分钟,冷却后取出;
[0010]
步骤六:抛光除去烧黑的氧化层,在外壳内胆间压配装入不锈钢中底,焊中底后接着进行抽真空。真空炉内达到500度后,玻璃珠液化后,封闭住真空层内进行真空。
[0011]
将杯体清洁,旋配杯盖,检验。
[0012]
优选地,所述搪瓷釉料组份为碱、硼、硅酸盐系的玻璃态物质。
[0013]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制作的不锈钢保温杯由于其内胆涂了一层食品级标准的搪瓷釉料,而该搪瓷釉料具有耐抗菌性、耐酸性、抗碱性、不粘性、高硬度、高耐磨性、强附着力等特性,于是:紧密排列的搪瓷釉料起隔热作用,能增强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弥补真空度不高之不足;搪瓷釉料的耐抗菌性,使不锈钢保温杯的搪瓷釉料放射出负离子,有效防止茶水霉变和细菌繁殖;搪瓷釉料的耐酸性、抗碱性能有效防止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质、茶水对搪瓷釉料的影响;搪瓷釉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强附着力确保不锈钢保温杯经久耐用;搪瓷釉料的不粘性能有效消除不锈钢保温杯的水垢积存,利于清洗,提高了保温杯的清洁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15]
一种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该加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6]
步骤一:将厚度为0.4-0.8毫米的杯体的不锈钢管,经氩弧焊焊接成杯体,然后将杯体的焊接部位进行抛光,对杯体进行清洗、去油污、烘干,随后进行内胆喷砂处理;
[0017]
步骤二:选择食品级标准的搪瓷釉料,按照配方加入水、粘土,经调制、磨浆,配制釉浆的基体剂,再添加少量的环保助熔剂和密着剂;
[0018]
步骤三:把釉料均匀涂在内胆上,随后将上了底釉内胆放入烘箱内烘干;
[0019]
步骤四:随后将烘干的内胆放入高温炉子内,烧到800度以上,在炉子里烧2-3分钟出来;
[0020]
步骤五:将烧好底釉的内胆再涂上面釉,烧到800度以上,放到炉里烧1-3分钟,冷却后取出;
[0021]
步骤六:抛光除去烧黑的氧化层,在外壳内胆间压配装入不锈钢中底,焊中底后接着进行抽真空。真空炉内达到500度后,玻璃珠液化后,封闭住真空层内进行真空。
[0022]
将杯体清洁,旋配杯盖,检验。
[0023]
上述方案保温杯内胆搪瓷工艺制作的不锈钢保温杯由于其内胆涂了一层食品级标准的搪瓷釉料,而该搪瓷釉料具有耐抗菌性、耐酸性、抗碱性、不粘性、高硬度、高耐磨性、强附着力等特性,于是:紧密排列的搪瓷釉料起隔热作用,能增强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弥补真空度不高之不足;搪瓷釉料的耐抗菌性,使不锈钢保温杯的搪瓷釉料放射出负离子,有效防止茶水霉变和细菌繁殖;搪瓷釉料的耐酸性、抗碱性能有效防止不锈钢保温杯中的水质、茶水对搪瓷釉料的影响;搪瓷釉料的高硬度、高耐磨性、强附着力确保不锈钢保温杯经久耐用;搪瓷釉料的不粘性能有效消除不锈钢保温杯的水垢积存,利于清洗,提高了保温杯的清洁度。搪瓷杯具有干净卫生,不容易形成水垢,清洗方便等优点,但价格昂贵,相比于陶瓷保温杯,不锈钢保温杯在环保、卫生、清洗、形成水垢等方面均弱于搪瓷杯,但不锈钢保温杯价格便宜,因而结合两者的优点采用内胆涂搪瓷工艺。
[0024]
优选地,所述搪瓷釉料组份为碱、硼、硅酸盐系的玻璃态物质。
[0025]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