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958发布日期:2019-11-15 23:37阅读:7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炸锅是通过利用高速空气循环技术能够做出比传统电炸锅脂量降低高达80%的美味炸薯条,同时通过快速循环热空气和烤箱部件的独特结合可以快速便捷煎炸各种美味食物小吃、海鲜谠襔简等;再者,由于空气炸锅只使用空气煎炸,因此比传统煎炸产生的气味和蒸汽更少,因此更加易于清洁,更加安全、经济。

现有空气炸锅一般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内壳,该外壳与内壳之间配合形成空气流动空间,内壳包括上内壳和下内壳,该上内壳内设置有反射罩,该反射罩与上内壳配合形成散热腔,该散热腔内设置离心风扇,通过离心风扇朝四周吹风将散热腔内的热量吹入空气流动空间内,最后由外壳底部的出风口排出,但是因为风扇周围无任何约束,反射罩上面气流无导向,导致空气炸锅腔体内气流不顺畅,散热效果不好,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通过围板在上内壳与反射罩之间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以约束空气在上内壳与反射罩之间的流动路径,通过控制进气间隙的间距小于出气间隙的间距,从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空气由进风间隙再次进入循环散热腔内,达到高效出风散热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包括上内壳、反射罩、电机和扇叶,所述上内壳为开口朝下的罩体结构,所述反射罩设置在上内壳内,所述反射罩和/或上内壳上设置有围板以使得两者之间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所述上内壳的周壁上设置有与循环散热腔相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电机安装在上内壳的顶壁上且该电机的驱动轴伸入循环散热腔内并与其内的扇叶相连接以驱动该扇叶转动,所述上内壳的顶壁上设置有与循环散热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循环散热腔具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的两侧的围板与扇叶的外缘呈间隙配合以分别形成进气间隙和出气间隙,该进气间隙的间距小于出气间隙的间距。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部两侧的围板与扇叶的外缘配合形成的间隙间距沿着扇叶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围板在上内壳与反射罩之间形成循环散热腔以约束空气由顶壁的进气口进入、从周壁的出气口排出,同时通过控制进气间隙小于出气间隙,从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空气由进气间隙再次进入循环散热腔内,达到高效出风散热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散热出风系统的竖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扇叶在上内壳内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上内壳;11、围板;12、循环散热腔;13、进气口;14、出气口;15、连通部;16、进气间隙;17、出气间隙;2、反射罩;3、电机;4、扇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发明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内壳1、反射罩2、电机3和扇叶4,该上内壳1为开口朝下的罩体结构,该反射罩2设置在上内壳1内,两者之间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12,该电机3安装在上内壳1的顶壁上且该电机3的驱动轴伸入循环散热腔12内并与其内的扇叶4相连接以驱动扇叶4转动,优选的,该上内壳1的顶部上开有通孔,该电机1通过支架安装在通孔处;该上内壳1的顶壁上开设有与循环散热腔12相连接的进气口13,该通孔未被电机3和支架隔挡的部分构成进气口13,该上内壳1的周壁上开设有与循环散热腔12相连通的出气口14;在循环散热腔12的腔壁的约束下,在电机3作用下转动的扇叶4能够使得空气由顶壁上的进气口13进入,经过循环散热腔12后从出气口14排出,从而循环散热腔12的作用有效约束了空气的流动路径,从而能够起到快速有效的将上内壳1与反射罩2之间的热恋带走,起到散热降温的目的。

如图3所示,该上内壳1与反射罩2之间设置有围板11,围板11与上内壳1、反射罩2的表面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12;具体的,该上内壳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朝向反射罩2的第一围板,和/或反射罩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朝向上内壳1的第二围板,从而第一围板与反射罩2的上表面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12,或者第二围板与上内壳1的下表面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12,或者第一围板和第二围板呈相对设置且两者相互抵靠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12。

如图3所示,在上述方案中,扇叶4设置在循环散热腔12内,循环散热腔12具有用于连通上内壳1上的出气口14的连通部15,该连通部15两侧的围板11与扇叶4的外缘呈间隙配合以分别在连通部15的两侧形成进气间隙16和出气间隙17,同时,该进气间隙16的间距小于出气间隙17的间距,从而在扇叶4转动过程中使得由出气间隙17排出循环散热腔12的空气要远远大于由进气间隙16进入循环散热腔12的空气,从而能够通过控制进气间隙16和出气间隙17的间距,达到避免或者减小空气由进风间隙再次进入循环散热腔12内,达到高效出风散热的目的。

进一步优选的,该上内壳1的周壁上的设置的出气口14一个,连通部15两侧的围板11与扇叶4的外缘配合形成的间隙间距沿着扇叶4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结构简单、合理,通过围板在上内壳与反射罩之间形成循环散热腔以约束空气由顶壁的进气口进入、从周壁的出气口排出,同时通过控制进气间隙小于出气间隙,从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空气由进气间隙再次进入循环散热腔内,达到高效出风散热的目的。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内壳、反射罩、电机和扇叶,所述上内壳为开口朝下的罩体结构,所述反射罩设置在上内壳内,所述反射罩和/或上内壳上设置有围板以使得两者之间配合形成循环散热腔,所述上内壳的周壁上设置有与循环散热腔相连通的出气口;

所述电机安装在上内壳的顶壁上且该电机的驱动轴伸入循环散热腔内并与其内的扇叶相连接以驱动该扇叶转动,所述上内壳的顶壁上设置有与循环散热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所述循环散热腔具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的连通部,所述连通部的两侧的围板与扇叶的外缘呈间隙配合以分别形成进气间隙和出气间隙,该进气间隙的间距小于出气间隙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部两侧的围板与扇叶的外缘配合形成的间隙间距沿着扇叶的转动方向逐渐增大。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炸锅的内壳散热出风系统,包括上内壳、反射罩、电机和扇叶,反射罩设置在上内壳内,反射罩和/或上内壳上设置有围板以使得两者之间形成循环散热腔,上内壳的周壁上设置有出气口;电机与循环散热腔内的扇叶相连接,上内壳的顶壁上设置有进气口;循环散热腔具有连通部,连通部的两侧的围板与扇叶的外缘呈间隙配合以分别形成进气间隙和出气间隙,该进气间隙的间距小于出气间隙的间距。本发明通过围板在上内壳与反射罩之间形成循环散热腔以约束空气由进气口进入、从出气口排出,同时通过控制进气间隙小于出气间隙,从而能够避免或者减少空气由进气间隙再次进入循环散热腔内,达到高效出风散热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姚进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爱科特厨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19.1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