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设备降噪的隔声软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7887发布日期:2020-01-18 03:36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设备降噪的隔声软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工业降噪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设备降噪的隔声软帘。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有很多高噪声场所,这些噪声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比如保鲜膜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预处理、加料、塑化、口模成型、吹胀等,厂房内产生较高的噪声,其主要噪声源为口模吹胀过程中产生的空气噪声,另外还包括机械运行噪声、其他噪声等。在吹胀设备1m处测得等效声压级为103.0db(a),频谱特性主要为1000hz以上的高频噪声。在这些高噪声的生产场所,受工艺条件的限制,一般都要求利用软帘进行隔离噪声。

申请号为“cn96201722.1”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双向活动软门帘,该活动软门帘包括由多片软帘片与门框固联的固定梁,所述的软帘片上端连接有多副挂片,每副挂片相对夹持在软帘片上端的两侧,挂片上开有挂孔,固定梁上设有挂钩,软帘片通过挂片上的挂孔挂在与门框相固结的固定梁的挂钩上。该结构紧凑,隔冷热、透明度好,且拆装方便。然而,这种双向活动软门帘并不具备隔声效果,不能改善周边声学环境。

申请号为“cn200520022290.6”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隔声防噪的卷帘,该卷帘由钢质帘和隔音软帘组合成的复合帘。在不影响正常卷帘的情况下,使之具有坚固耐用,具有一定隔声效果。然而,该卷帘之间存在缝隙,而声音作为一种波,可以在狭小的缝隙中进行衍射,因此该卷帘的隔声效果一般,并且卷帘之间不能平面滑动,平时使用较为不便,卷帘上部还须设置滚筒,上方需要有一定空间,当工厂车间上方管道较多时,施工安装不方便。

申请号为“cn201520222218.1”的“快速拼装隔音软帘系统”以及申请号为“cn201520222288.7”的“快速拆装式隔音系统”,两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类似通过拼装组合在一起的软帘隔声系统,该软帘之间需要通过膨胀铆钉搭接,适用于风压较大的场所,并不适用于人员需要频繁进出的高噪声场所,比如自动化较高的生产线。而且这两个专利的隔声效果有限,平均仅为二十多分贝。

现有技术的软帘隔声效果不佳,不能有效降低中高频噪声,很难起到降噪的技术效果,改善周边的声学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一种用于设备降噪的隔声软帘,采用模块化设计以及夹层结构的隔声软帘单元,利用磁条的错缝搭接,能够有效降低中高频噪声,改善周边的声学环境,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解决了高噪声场所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要求利用软帘进行隔离噪声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设备降噪的隔声软帘,其特点是该隔声软帘由若干个隔声软帘单元采用磁条错缝搭接而成,所述隔声软帘单元为隔声层与防火吸声层和保护层经缝制而成的夹层结构:所述防火吸声层设置在隔声层两侧;所述保护层设置在两防火吸声层外侧;所述磁条分别设置在隔声软帘单元两长边一侧的保护层内,其长度与隔声软帘单元的两长边为等高。

所述保护层采用具有防水、耐磨、不渗透油污的涂层高温布。

所述防火吸声层采用降噪吸声不低于0.5的b1级难燃的防火海绵或聚氨酯棉材料。

所述隔声层采用隔声量>22db的橡胶或高分子材料。

所述隔声软帘单元的厚度为10~15mm,其顶端设有“u”形的金属包边板,中部设有软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窗,所述观察窗开设面积小于隔声软帘单元面积的30%。

所述隔声软帘单元四周的边缘为两层包边缝合,中间为斜十字交叉缝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较好的隔声效果,最大隔声降噪量可达到20db(a),弥补了高噪声场所受工艺条件的限制,要求利用软帘进行隔离噪声的这一空缺,改善了周边声学环境,降低了噪声,有利于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尤其,夹层结构的隔声软帘不但具有隔声的作用,还具有防火防潮的作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隔声效果好,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隔声软帘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运用示意图;

图4为不同组合材料的隔声性能对比图;

图5为不同搭接方式的隔声性能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1,本发明由若干个隔声软帘单元8采用磁条5的错缝搭接成具有降噪的隔声软帘。

参阅附图2,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由隔声层3与防火吸声层2和保护层1经缝制而成的夹层结构:所述防火吸声层2设置在隔声层3两侧;所述保护层1设置在两防火吸声层2外侧;所述磁条5分别设置在隔声软帘单元8两长边一侧的保护层1内,其长度与隔声软帘单元8的两长边为等高;所述保护层1采用具有防水、耐磨、不渗透油污的涂层高温布;所述防火吸声层2采用降噪吸声不低于0.5的b1级难燃的防火海绵或聚氨酯棉材料;所述隔声层3采用隔声量>22db的橡胶或高分子材料;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的厚度为10~15mm,其顶端设有“u”形的金属包边板7,中部设有软透明材料制作的观察窗9;所述观察窗9开设面积小于隔声软帘单元8面积的30%;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四周的边缘为两层包边缝合,中间为斜十字交叉缝合。

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阅附图3,本发明由若干个隔声软帘单元8采用磁条5的错缝搭接,将高噪声场所围成具有隔声降噪的生产区域。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包括按顺序从外层到里层依次铺设的外保护层1、防火吸声层2、隔声声3、防火吸声层2、磁条5、外保护层1以及金属包边板7。所述外保护层1、防火吸声层2和隔声层3整体用线缝合在一起,制成条状的矩形隔声软帘单元8,其顶端采用金属包边板7进行螺栓连接,金属包边板7上部可以与滑轮导轨等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实现软帘主体的滑动。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相互之间通过磁条5搭接叠排的方式进行连接,其搭接叠排为各隔声软帘单元8之间通过磁条5的相互吸引,也可以间隔的将磁条5更换为弹簧钢片,利用相邻间的磁条5与弹簧钢相互吸附。所述缝合方式为将隔声软帘单元8的中间部分进行斜十字交叉缝合,并且在隔声软帘单元8四周的边缘进行两层包边缝合;所述磁条5被约束于隔声软帘单元8的两层外部缝合线之间。所述隔声软帘单元8上设置观察窗9,所述观察窗9为软透明材料制作,并且缝合于隔声软帘单元8的中上部;所述观察窗9面积小于隔声软帘单元8的30%。

本发明对以下几种材料组合的隔声软帘进行了技术效果的对比分析:

材料组合①为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1+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1;

材料组合②为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1+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隔声层3+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1;

材料组合③为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1+采用难燃防火海绵制作的防火吸声层2+采用高分子材料制作的隔声层3+采用难燃防火海绵制作的防火吸声层+采用涂层高温布制作的保护层。

其次,本发明还分别进行了材料组合③在软帘自然下垂没有开设观察窗9、

软帘加磁条5下垂,以及软帘加磁条5下垂并开设观察窗9三中组合的隔声效果对比。

参阅附图4,材料组合③,即涂层高温布+防火吸声棉+隔声层+防火吸声棉+涂层高温布的组合,其插入损失最大,隔声效果最好,整体隔声量可达30db;

材料组合①,即涂层高温布+涂层高温布的组合,其插入损失最小,隔声效果最差。

材料组合②,即涂层高温布+隔声层+涂层高温布的组合,其插入损失最大,在低频与中频段,隔声效果最好;而在高频段,材料组合③的效果相对更好一些。

上述综合对比可知,隔声层3对低频噪声的效果较好,对高频噪声的效果相对差一些,但是加入防火吸声层2可以显著提高隔声层3对高频噪声的隔声效果。因此,材料组合③的整体隔声效果最理想。

参阅附图5,总体来看,频率越高,隔声效果越好。软帘自然下垂时的隔声效果最差,这是由于各隔声软帘单元8之间存在缝隙,噪声很大一部分会从缝隙中衍射出去;软帘边界通过磁条5吸附,使得软帘之间的缝隙大大减小,降低了声能衍射,总体效果有所提高。而当软帘既加了磁条5,又加了观察窗9后,由于观察窗9的隔声性能有限,导致相比只加磁条5时的隔声效果略有降低。

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方式,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所形成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