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5937发布日期:2020-02-22 02:4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9月21日、申请号为201610838415.5、发明名称为“洗碗机”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在洗碗机中以可取出及容纳的方式设置有碗具容纳部,能够更加容易地整理被容纳的碗具的同时,在取出容纳部时预先防止安全事故的洗碗机。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洗碗机是向被容纳的碗具以高压方式喷射洗涤水,进行洗涤后将其烘干的装置。具体而言,洗碗机向容纳有碗具的桶内部以高压方式喷射洗涤水,使喷射的洗涤水触及碗具并对碗具表面沾粘的食物残渣等杂质进行洗涤。

这样的洗碗机可利用过滤器滤除洗涤水中包含的食物残渣,从而再利用已使用过的洗涤水,通过向洗涤水中供给洗涤剂,能够顺畅地分离出食物残渣。并且,最近广泛使用有利用加热器提高洗涤水的温度,或是产生蒸汽以提高洗涤操作的效率的洗碗机。

这样的现有技术的洗碗机包括:外壳,用于形成外形;洗涤槽,设置在外壳内部,用于形成碗具的洗涤空间;门,位于洗涤槽的前方,用于开闭洗涤槽;驱动部,设置在洗涤槽的下部,为了洗涤碗具而进行洗涤水的供给、集水、循环、排水;下部/上部/顶部喷射部,用于向碗具喷射驱动部所供给的洗涤水;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以可取出的方式设置在洗涤槽的内部的下部/上部/顶部喷射部之间,可根据碗具的种类、大小而选择性地装载。

其中,各容纳部分别在下部设置有多个移动滚轮,利用设置在洗涤槽的内侧的额外的导轨来引导,从而能够取出及容纳。

另外,上述的下部容纳部与下部喷射部邻近地设置并安置比较大的尺寸的碗具,上部容纳部与上部喷射部邻近地设置并安置比较小的尺寸的碗具,顶部容纳部与顶部喷射部邻近地设置,并安置比碗具小的尺寸的餐具(例如筷子、刀子等)以及烹调器具(例如汤勺、起泡器等)。

另外,为了利用洗碗机洗涤碗具等,用户需要打开洗碗机的门并向外部取出洗涤槽内部的容纳部中的一个,在被取出的容纳部容纳碗具,并将被取出的容纳部推入洗碗机的洗涤槽内部后,关闭门以容纳碗具。

随后,当使洗碗机进行工作时,随着驱动部的动作,向上部/下部/顶部喷射部单独或同时供给洗涤水,从而对装载于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的碗具进行洗涤。追加地,在利用洗涤水完成洗涤及漂洗的碗具的情况下,可利用蒸汽加热碗具并执行碗具的烘干及杀菌作业。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的情况下,其分别以安置在导轨的状态能够沿着导轨被取出。其中,在各个导轨的情况下,其处于被固定在洗涤槽的内部的侧壁的状态,沿着导轨移动的各容纳部的垂直位置也处于被固定的状态。

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容纳部的情况下,在比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之间的空间大的碗具的情况下,由于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的盈余空间不足,将无法容纳在各容纳部中,为了容纳比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之间的空间大的碗具,需要分离下部/上部/顶部容纳部中的一个,并在被分离的容纳部下方的容纳部容纳碗具,因此,在容纳部的空间利用上存在不便。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容纳部的情况下,其由在金属框架上涂覆合成树脂的材料形成,在容纳部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取出容纳部的把手,用户可使用容纳部的把手来取出容纳部。

如上所述,为了进行碗具的烘干及杀菌,需要利用诸如蒸汽的加热构件来加热碗具,安置有碗具的容纳部也随着碗具的加热而一同被加热。因此,当用户使用容纳部的把手取出容纳部时,被加热的容纳部和用户的皮肤将接触,从而导致用户的不快感及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为了在洗碗机中进行洗涤而装置碗具时,能够根据碗具的大小来改变容纳碗具的空间。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碗机,在取出碗具容纳部时,防止取出碗具容纳部的用户和被加热的容纳部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预先防止用户的安全事故。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碗具容纳部,其包括:框架,用于容纳碗具;移动滚轮部,以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框架相结合,用于支撑导轨以取出所述框架;位置调节部,与所述框架相结合,选择性地固定所述移动滚轮部的上下方向移动,解除所述移动滚轮部的固定状态以使其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外围框架,呈水平环形态;纵向框架,沿着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排列;横向框架,与所述纵向框架相交叉地排列,与所述外围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相连接。

并且,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框架盖,以能够紧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围框架的上方面,用于覆盖所述外围框架的上方面。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和所述位置调节部在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的两侧以对称的状态设置。

并且,优选地,所述框架盖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的所述位置调节部之间延伸形成。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的上方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上方面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框架盖的上方面延伸形成。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包括:上部滚轮及下部滚轮,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上部及下部。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旋动杆,沿着与所述框架的移动方向相交叉的方向受到压力而进行旋转;旋动卡位部,接收所述旋动杆的旋转力,解除所述卡块的锁定状态。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设置有被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壳体,所述旋动杆包括:按键凸起,以能够旋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结合,向所述壳体的外侧露出;以及旋动部,在施加于所述按键凸起的压力的作用下进行旋转;所述旋动卡位部包括:联动部,以能够旋动的方式与所述壳体相结合,与所述旋动部相联动;卡位凸起,从所述联动部延伸并被所述卡块支撑。

并且,优选地,所述旋动卡位部还包括:弹簧,向所述卡块侧施压所述卡位凸起。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外围框架的外侧一部分,且在内侧规定部位形成有把手,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与所述壳体邻近地延伸。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且在内侧规定部位形成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的把手空间部,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与所述把手空间部邻近地延伸。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的上方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上方面一部分。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卡位部,沿着与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并排的方向移动,随着所述卡位部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多个卡块上,所述卡位部的位置移动;以及标示部,用于标示所述卡位部的位置。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框架;所述卡位部包括:旋钮,露出于所述壳体;卡位凸起,随着所述旋钮的移动而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卡块上。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还包括:弹簧,向所述卡块侧施压所述卡位凸起。

并且,优选地,所述标示部形成在与所述旋钮邻近的所述壳体的上方面。

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洗涤槽;以能够取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洗涤槽内部,用于容纳碗具的容纳部;用于向所述容纳部喷射洗涤水的多个喷射部,其中,所述容纳部包括:框架,用于容纳碗具;移动滚轮部,以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框架相结合,用于支撑导轨以取出所述框架;位置调节部,与所述框架相结合,选择性地固定所述移动滚轮部的上下方向移动,解除所述移动滚轮部的固定状态以使其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旋动杆,沿着所述框架的上下方向受到压力而进行旋转;旋动卡位部,随着接收所述旋动杆的旋转力而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多个卡块上,解除所述旋动卡位部的锁定状态。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卡位部,沿着与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并排的方向移动,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多个卡块上;以及壳体,形成有用于标示所述卡位部的位置的标示部。

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包括:形成洗涤空间并设置有导轨的洗涤槽;以能够取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洗涤槽内部,用于容纳碗具的容纳部;以及用于向所述容纳部喷射洗涤水的多个喷射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框架,用于容纳碗具;移动滚轮部,以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框架相结合,支撑于所述导轨以取出所述框架;位置调节部,与所述框架相结合,选择性地支撑所述移动滚轮部的上下方向移动,同时解除所述移动滚轮部的支撑状态以使其能够朝上下方向移动,所述位置调节部标示支撑于所述移动滚轮部的上下位置。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形成有多个卡块,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卡位部,所述卡位部沿着与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并排的方向移动,随着所述卡位部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多个卡块上,所述卡位部的位置移动。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包括:旋钮,具有固定在所述框架的壳体,所述卡位部露出于所述壳体;以及卡位凸起,随着所述旋钮的移动而选择性地放置在所述卡块上。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将所述卡位部向所述卡块的方向弹性支撑。

并且,优选地,在所述壳体上方面形成有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形成有与所述卡块对应的多个标示。

并且,优选地,随着所述卡位部放置在所述卡块上,所述旋钮位于与所述卡块对应的标示。

并且,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外围框架,呈水平环形态;纵向框架,沿着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排列;横向框架,与所述纵向框架相交叉地排列,与所述外围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相连接;以及框架盖,以能够紧固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外围框架的上方面,用于覆盖所述外围框架的上方面。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和所述位置调节部在所述框架的取出方向的两侧以对称的状态设置,所述框架盖在设置于所述框架的两侧的所述位置调节部之间延伸形成,所述位置调节部的上方面形成所述框架的上方面一部分,并且相对于所述框架盖的上方面延伸形成。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所述外围框架的外侧一部分,且在内侧规定部位形成有把手,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与所述壳体邻近地延伸。

并且,优选地,所述位置调节部设置有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外围框架上,且在内侧规定部位形成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贯穿所述壳体的把手空间部,所述横向框架和所述纵向框架与所述把手空间部邻近地延伸。

并且,优选地,所述移动滚轮部包括:上部滚轮,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上部;以及下部滚轮,用于支撑所述导轨的下部。

根据本发明的碗具容纳部及利用其的洗碗机,在洗碗机中为了进行洗涤而装载碗具时,能够根据碗具的大小来实现高度调节并容纳碗具。

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碗具容纳部及利用其的洗碗机,在取出碗具容纳部时,防止取出碗具容纳部的用户和被加热的容纳部直接接触,从而能够预先防止用户的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洗碗机的立体图。

图2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容纳部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侧剖面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容纳部的工作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侧剖面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俯视图。

图10至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容纳部的工作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容纳部及利用其的洗碗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各结构元件的名称是考虑到其在本发明中的功能而进行定义。因此,不能将其理解为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结构元件的含义。并且,各结构元件中定义的各个名称可在本领域中被称为其他名称。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洗碗机的立体图,图2是简略示出本发明的洗碗机的内部结构的简略图。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发明的洗碗机100包括:外壳120,用于形成外形;洗涤槽130,设置在外壳120的内部,形成洗涤碗具的洗涤空间,并且其前方面呈开放状态;门122,用于开闭洗涤槽130的开放面;驱动部140,位于洗涤槽130的下部,将用于洗涤碗具的洗涤水进行供给、集水、循环、排水;多个容纳部150、160、170,以可装卸的方式设置在洗涤槽130的内部,并用于安置碗具;多个喷射部132、133、134,与各容纳部150、160、170分别邻近地设置,喷射用于洗涤碗具的洗涤水;以及蒸汽供给部(未图示),安置在容纳部,加热碗具以对洗涤完毕的碗具进行烘干及杀菌。

其中,在上述的洗碗机100的结构中,洗涤槽130、驱动部140、各喷射部可由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类似的结构来实现。因此,将省去对其详细的说明。

另外,多个容纳部150、160、170以可从洗涤槽130的内部向洗涤槽130的开放侧取出的方式设置。这样的各容纳部包括:第一容纳部150,位于洗涤槽130的下部,用于容纳比较大的碗具;第二容纳部160,位于第一容纳部150上侧,用于容纳比较小的尺寸的碗具;第三容纳部170,位于洗涤槽130的上部,用于容纳碗具等。

此外,多个喷射部132、133、134被设置为向各容纳部150、160、170中容纳的碗具等喷射洗涤水。这样的各喷射部132、133、134包括:下部喷射部134,位于洗涤槽130的下部,用于向第一容纳部150喷射洗涤水;上部喷射部133,位于第一容纳部150和第二容纳部160之间,用于向第一、第二容纳部150、160喷射洗涤水;顶部喷射部132,位于洗涤槽130的上部,用于向第三容纳部170或第二容纳部160喷射洗涤水。

另外,在洗涤槽130的两侧壁设置有用于引导第一、第二、第三容纳部150、160、170的取出及投入的导轨220,导轨220可包括:用于引导第一容纳部150的取出及投入的单纯轨道形态的固定导轨(未图示);以及用于引导第二、第三容纳部160、170的取出及容纳,随着第二、第三容纳部160、170被取出而其取出距离增大的伸缩导轨(未图示)。

另外,门122是用于开闭上述的洗涤槽130的前方面形成的开放面。这样的门122通常在开放面下部设置有用于开闭门122的铰链部(未图示),以铰链部为转轴来开放门122。

其中,在门122的外侧面设置有用于开放门122的把手124以及用于控制洗碗机100的控制面板123。在门122被关闭时,门122的内侧面形成洗涤槽130的一面,在门122被开放时,形成能够安置第一容纳部150的安置面。为此,在门122被开放的情况下,门122的安置面优选地形成延伸于用于引导第一容纳部150的导轨的水平面状态。

另外,本发明是涉及能够容纳比较多样的大小的碗具的第二容纳部160。即,在第二容纳部160的情况下,随着垂直位置的改变,第二容纳部160和第三容纳部170之间的空间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改变第二容纳部160自身中容纳的空间。并且,在第二容纳部160的情况下,随着垂直位置的改变,第二容纳部160和第一容纳部150之间的空间发生变化,从而能够改变第一容纳部150中容纳的空间。另外,本发明的技术结构能够选择性地适用于第一、第二、第三容纳部150、160、170并实施。

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第二容纳部160作为一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其并非意在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结构,除了第二容纳部160以外,可还适用于能够容纳碗具的其他容纳部并实施。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容纳部160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容纳部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侧剖面图。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发明的洗碗机100的第一容纳部150包括:框架210,形成有容纳碗具的空间;多个导向件(未图示),设置在框架210的内侧,以被固定的状态支撑碗具;移动滚轮部230(roller),设置在框架210的取出方向两侧,并安置在导轨220;位置调节部240,设置在框架210,调节移动滚轮部230的垂直位置;以及框架盖250,设置在框架210的上部,被设置为覆盖框架210。

其中,框架210可形成为格栅模样。并且,框架210可由金属材料的电线以格子模样相交叉地设置,在电线的表面可涂覆有合成树脂以防止电线被腐蚀。

即,利用框架210形成为格栅模样,从下部喷射部134或上部喷射部133喷射的洗涤水能够有效地传递给第一容纳部150中容纳的碗具。

另外,框架210可包括: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以及纵向框架216。外围框架212可形成为由一个以上的框架相连接并连续的水平环形态。

其中,纵向框架216可沿着第一容纳部150的取出方向排列并与外围框架212相连接。并且,横向框架214可沿着垂直方向与纵向框架216相交叉地排列,并与外围框架212以及纵向框架216相连接。

并且,可还包括:导向框架217,设置在形成框架210的外围框架212,用于引导移动滚轮部230能够沿着与导轨正交的方向移动。这样的导向框架217由与形成第二容纳部160的框架210相同的材料形成,设置有沿着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对垂直部218,以使板231能够沿着垂直方向移动。

上述的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中的一种以上可被省去或其一部分可被省去,框架210的材料及形状不限定于上述记载。

具体而言,多个纵向框架216及多个横向框架214中的与位置调节部240邻近的纵向框架216及横向框架214的一部分可被设置为不与位置调节部240直接连接。

特别是,在纵向框架216或横向框架214朝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242内侧延伸的情况下,用户在使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242时,将接触到在洗涤及烘干碗具时被加热的框架210,从而引起用户的不快感。因此,纵向框架216及横向框架214优选地被设置为不向形成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242的内侧延伸。

另外,即使与如上所述的由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构成的框架210不同地构成,只要能够保管本发明的碗具,则应当被认为是属于本发明的框架210。

其中,框架盖250在形成上述的框架210的外围框架212的上部,沿着外围框架212在框架210的前方一面或前方面的范围内以可装卸的方式设置。这样的框架盖250是用于覆盖构成框架210的外围框架212以及与外围框架212相连接的横向框架214和纵向框架216的一部分,从而防止用户与框架210直接接触。其中,框架盖250优选地向设置在框架210的左右两侧的位置调节部240之间延伸,并覆盖外围框架212的前方上部。

这样的框架盖250的下方面呈与外围框架212的形状对应的形状,并形成有:主体部252,形成有外围框架212;插槽254,形成在主体部252的下方面,延伸形成以插入外围框架212的上部。在插槽254的内侧两面可形成有一对固定凸起(未图示),其在插入外围框架212时用于固定外围框架212。

这样的框架盖250在使用容纳部160时安装在框架210的上部,使在洗涤及烘干碗具时框架210被加热的情况下,所述框架盖250遮蔽框架210的上部面,从而在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时防止容纳部160的框架210和用户相接触,能够预防外围框架212和用户的温度差引起的用户的不快感。

移动滚轮部230相对于框架210的取出方向位于框架210的两侧。优选地,移动滚轮部230在形成框架210的外围框架212中位于最外侧。

这样的移动滚轮部230是沿着与框架210的两侧对称的方向形成,以下仅对一侧移动滚轮部230进行说明,而对另一侧移动滚轮部230则省去说明。

这样的移动滚轮部230包括:板231,以可移动的方式与导向框架217的垂直部218相结合;上部滚轮236,设置在板231的上侧,用于支撑导轨220的上方面;下部滚轮237,设置在板231的下侧,用于支撑导轨220的下方面。

其中,在板231的前方侧和后方侧分别形成有前方导向件232和后方导向件233,其分别以可移动的方式紧固在设置于导向框架217的一对垂直部218,在板231的前方末端设置有用于放置在位置调节部240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

其中,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以台阶形态形成在板231的前方。在本发明中,第一卡块234可位于板231的上部,第二卡块235形成在板的中央部。但是,根据实际需要,在板231中除了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以外可还形成有额外的卡块。

另外,在上述的第二容纳部160的情况下,当一对移动滚轮部230安置在设置于洗涤槽130的内部两侧的导轨220时,在包括框架210的第二容纳部160的自重作用下,第二容纳部160将朝下侧方向下降,移动滚轮部230被导轨220支撑,从而保持沿着导向框架217的上侧方向移动的状态。

位置调节部240是用于限制移动滚轮部230的垂直方向的移动,包括:壳体241,插入移动滚轮部230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固定在位于移动滚轮部230前方的外围框架212;旋动卡位部248,设置在壳体241的内侧,放置在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上,以限制移动滚轮部230上升;旋动杆244,向壳体241的外侧凸出,在外力的作用下,使旋动卡位部248进行旋动并解除其锁定状态。

其中,壳体241形成有在用户进行第二容纳部160的取出、移动及高度调节时可供使用的把手242,在壳体241的上方面形成有使旋动杆244被露出的按键部243。

这样的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被设置为固定在外围框架212的规定部位,在形成于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把手242的内侧形成有供用户使用把手的把手空间部242a。

其中,在形成于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把手242的把手空间部242a内侧,将不延伸设置有构成框架210的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

即,在形成于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把手242的把手空间部242a内侧不延伸设置有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当用户使用把手242时,用户的手部和外围框架212、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将不相接触。

另外,在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下部,为了加强壳体241的固定,横向框架214、纵向框架216中的至少一个可与壳体241的下部相连接。

另外,在形成于壳体241的按键部243的一侧下部设置有以可旋动的方式结合有旋动杆244的第一转轴245,在第一转轴245的下部设置有以可旋动的方式结合有旋动卡位部248的第二转轴249。

另外,旋动杆244的中央部以可旋动的方式与第一转轴245相结合,在旋动杆244的一侧形成有向按键部243的外侧凸出的按键凸起246,在旋动杆244的另一侧延伸形成有旋动部247,所述旋动部247与旋动卡位部248相接,在按键凸起246被施压时旋动,从而使旋动卡位部248进行旋动。

其中,旋动部247沿着与按键凸起246中施加的压力的方向并排的方向延伸,随着旋动部247进行旋动,以与施加于按键凸起246的压力方向正交的方向传递压力,从而使旋动卡位部248进行旋动。

此外,旋动卡位部248以可旋动的方式与第二转轴249相结合,上端设置有与旋动杆244的旋动部247相接并随着旋动杆244的旋动而进行旋动的联动部251,下端凸出形成有卡位凸起252,所述卡位凸起252随着联动部251的旋动而联动,并放置在形成于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上。

并且,在旋动卡位部248设置有弹簧253,所述弹簧253向形成在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侧施加规定的弹性力,从而使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保持被固定在第一卡块234或第二卡块235的状态。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可调节高度的容纳部以及利用其的洗碗机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提及到的各个元件应当参照上述的说明和附图加以理解。

另外,为了利用洗碗机100洗涤碗具等,用户打开洗碗机100的门122并向外部取出洗涤槽130内部的第一容纳部150、第二容纳部160、第三容纳部170中的一个以上,在取出的容纳部装载碗具,将装载碗具的容纳部推入洗碗机100的洗涤槽130内部后,关闭门122以容纳碗具。

随后,当使洗碗机100进行工作时,随着驱动部140的动作,向上部喷射部133、下部喷射部134、顶部喷射部132单独或同时供给洗涤水,从而对各容纳部中装载的碗具进行洗涤、漂洗、烘干。在如上所述的碗具的洗涤、漂洗、烘干的情况下,与通常的洗碗机100的动作非常类似,因此将省去详细的说明。

其中,在如上所述的洗碗机100的工作之前,需要在各容纳部150、160、170容纳碗具,而为了容纳碗具,必然要执行取出特定容纳部的操作。

首先,在第二容纳部160及第三容纳部的情况下,利用设置在洗涤槽130的内侧两面的伸缩导轨来引导其取出并调节取出距离,在被伸缩导轨支撑的状态下进行碗具的装载。

此外,在第一容纳部150的情况下,利用设置在洗涤槽130的内侧两面下部的固定导轨引导其移动,在取出时被安置在呈开放状态的门122的安置面,并在安置于门122的安置面125的状态下进行碗具的容纳。

另外,在第二容纳部160中容纳的碗具的情况下,可容纳比较多种大小的碗具,对于第二容纳部160中容纳的碗具的大小,利用改变第二容纳部160的垂直位置来扩展第二容纳部160的上部容纳空间,从而能够容纳多种大小的碗具。

另外,本发明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240在第二容纳部160的框架210两侧以对称的形态设置。因此,以下对一侧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240的工作进行说明,而省去关于另一侧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240的工作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5对第二容纳部160的一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在第二容纳部的一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其为在第二容纳部中装载大小比较小的碗具,或者在第一容纳部中装载比较大的碗具时的第二容纳部的使用状态。

如图所示,第二容纳部160的一使用状态是在形成于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卡块234上放置有设置于位置调节部240的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的状态。

其中,位置调节部240的旋动卡位部248在弹簧25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向第一卡块234侧被弹性支承,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保持被第一卡块234支撑的状态。

由此,在设置有旋动卡位部248的位置调节部240以及结合于位置调节部240的框架210的情况下,其被安置于导轨220的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卡块234支撑,从而对于导轨220以及移动滚轮部230保持规定的高度。

另外,参照图6对用于在第二容纳部160中容纳比较大的碗具的另一使用状态进行说明。第二容纳部160的另一使用状态是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下降的状态。

如图所示,为了扩展第二容纳部160和第三容纳部170之间的空间,用户需要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下降。为此,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242并施压设置于位置调节部240的旋动杆244的按键凸起246。此时,施压旋动杆244的按键凸起246的方向是与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并施加的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

另外,旋动杆244的按键凸起246中施加的压力使旋动杆244以第一转轴245为基准进行旋转,旋转的旋动杆244的旋动部247施压旋动卡位部248的联动部251,从而使旋动卡位部248进行旋转。

其中,随着旋动卡位部248进行旋转,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从形成在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卡块234脱离,从而使位置调节部240能够相对于移动滚轮部230下降。

随后,用户使位置调节部240及结合有位置调节部240的框架210朝第一容纳部150方向下降,并解除施加于位置调节部240的按键凸起246的压力。

由此,向位置调节部240的弹簧253侧施加的压力被解除的旋动卡位部248在弹簧25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旋动卡位部248的卡位凸起252将向板231侧移动并放置在第二卡块235上。

由此,通过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移动,以确保在第二容纳部160用于容纳碗具的空间,从而能够在第二容纳部160中容纳更大的碗具。

另外,在对第二容纳部160进行取出及高度调节方面上,当用户使用形成在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把手242时,利用设置在外围框架212的框架盖250来防止用户与第二容纳部160的外围框架212直接接触。

并且,在第二容纳部160的取出及高度调节方面上,当用户使用形成在位置调节部240的壳体241的把手242时,由于在形成于壳体241的把手242的内侧未延伸形成有外围框架212、纵向框架216、横向框架等框架210,在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240时防止用户与各框架212、214、216相接触。

由此,在碗具的洗涤、烘干时,得到加热的各框架212、214、216中的外围框架被框架盖250遮蔽,在位置调节部240的把手242的内侧未延伸形成有横向框架214和纵向框架216,从而能够防止被加热的框架210与用户相接触。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立体图,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侧剖面图,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中的容纳部的高度调节部的俯视图。

如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的洗碗机100的第一容纳部150包括:框架210,形成用于容纳碗具的空间;多个导向件(未图示),设置在框架210的内侧,以被固定的状态支撑碗具;移动滚轮部230,设置在框架210的取出方向两侧,并安置在导轨220;位置调节部340,设置在框架210,用于标示及调节移动滚轮部230的垂直位置。

其中,框架210及移动滚轮部230可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框架210及移动滚轮部230相同地形成。因此,关于框架210及移动滚轮部230的详细说明将被省去,框架210及移动滚轮部230的各结构应当参照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框架210及移动滚轮部230的说明并加以理解。

另外,位置调节部340是用于限制移动滚轮部230的垂直方向的移动,包括:壳体341,插入移动滚轮部230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被固定在位于移动滚轮部230前方的外围框架212;卡位部343,设置在壳体341的内侧,放置在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上,以限制移动滚轮部230的上升。

其中,在壳体341的上方面形成有使卡位部343被露出的滑动槽347,在滑动槽347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标示向滑动槽347露出的卡位部343的位置的标示部342。

另外,标示部342是用于标示被移动滚轮部230放置的卡位部343的位置,其可与形成在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对应地标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标示部342中所标示的标记可以如下,在卡位部343未放置在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中的任一个时可标示为“l”,在卡位部343被放置在第一卡块234时可标示为“m”,在卡位部343被放置在第二卡块235时可标示为“h”。

另外,标示部342中标示的“l”、“m”、“h”可由形成有标示部的壳体相同的材料一体地形成,随着设置在壳体的卡位部的移动,能够确认标示部的标记以确认容纳部的位置。

另外,卡位部343是以板231方向弹性支撑于壳体341的内部,被形成在板231的第一、第二卡块234、235支撑,从而相对于导轨220限制结合于壳体341的框架210的垂直位置。

这样的卡位部343包括:旋钮344,设置在壳体341的内侧,在形成于壳体341的上部的滑动槽347凸出并由用户来移动;卡位凸起345,向旋钮344的下部延伸,随着旋钮344的移动而被支撑在第一卡块234或第二卡块235的上方面;弹簧346,设置在壳体341和卡位凸起345之间,用于将卡位部343向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侧施压并弹性支撑。

即,位置调节部340的卡位部343处于由弹簧346的弹性力向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侧被施压的状态,随着卡位部343的卡位凸起345放置在板231的第一卡块234或第二卡块235上或者未放置在第一、第二卡块234、235上,卡位部343的旋钮344的位置将选择性地位于壳体341的标示部342上形成的“l”、“m”、“h”,用户通过比较卡位部343的旋钮344的位置和壳体341的标示部342上形成的“l”、“m”、“h”,能够确认第二容纳部160的位置。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可实现高度调节的容纳部及利用其的洗碗机的工作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下提及到的各元件应当参照上述的说明和附图加以理解。

图10至图12是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容纳部的工作状态的使用状态图。

其中,洗碗机的通常的工作过程可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洗碗机的工作过程相同。因此,将省去关于洗碗机的工作过程的说明。关于洗碗机的工作过程的说明应当参照上述的一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加以理解。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容纳部160(或是第一容纳部150)在其中容纳的碗具的情况下,能够容纳比较多样的大小的碗具,根据第二容纳部160(或是第一容纳部150)中容纳的碗具的大小,可利用改变第二容纳部160的垂直位置来扩展第二容纳部160(或是第一容纳部150)的容纳空间并容纳多种大小的碗具。

即,为了在第一容纳部150容纳大小比较大的碗具,使第二容纳部160的位置朝上侧方向移动,从而扩展第一容纳部150和第二容纳部160之间的空间并在第一容纳部150容纳碗具,为了在第二容纳部160容纳大小比较大的碗具,使第二容纳部160朝下侧方向移动,从而扩展第二容纳部160和第三容纳部170之间的空间并在第二容纳部160容纳碗具。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340在第二容纳部160的框架210两侧以对称的形态设置。因此,以下对一侧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340的工作进行说明,而省去关于另一侧的移动滚轮部230和位置调节部340的工作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0对通常的状态下的第二容纳部160的使用状态进行说明。在本发明中,第二容纳部16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表示的是第二容纳部160位于第一容纳部150和第三容纳部170的中间。

第二容纳部160的通常的使用状态是在形成于移动滚轮部230的板231的第一卡块234上放置有设置于位置调节部340的卡位部343的卡位凸起345的状态。在此情况下,第二容纳部160相对于紧固有第二容纳部160的导轨220处于被支撑在中央部的状态,所述第二容纳部160将位于第一容纳部150和第三容纳部170的中央部。

其中,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与形成在位置调节部340的壳体341的标示部342的“m”标记邻近地设置,用户可根据标示部342的旋钮344位置来确认第二容纳部160的当前状态。

另外,参照图11对为了在第一容纳部150容纳比较大的碗具,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三容纳部170侧上升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为了扩展第一容纳部150和第二容纳部160之间的空间,用户需要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三容纳部170侧上升。为此,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340并将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向弹簧346侧施压,从而使卡位部343的卡位凸起345从板231的第一卡块234脱离。

随后,用户使位置调节部340及结合有位置调节部340的框架210朝第三容纳部170方向上升,并解除施加于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的压力。由此,向位置调节部340的弹簧346侧施加的压力被解除的旋钮344在弹簧34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向第二卡块235侧移动。

此时,当用户解除向位置调节部340施加的力时,第二容纳部160在自重的作用下下降,位置调节部340的卡位凸起345被板231的第二卡块235支撑,从而限制位置调节部340及结合有位置调节部340的框架210的下降。

其中,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与形成在位置调节部340的壳体341的标示部342的“h”标记邻近地设置,用户可根据标示部342的旋钮344位置来确认第二容纳部160的当前状态。

并且,通过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三容纳部170侧移动,以确保在第一容纳部150用于容纳碗具的空间,从而能够在第一容纳部150容纳更大的碗具。

以下,参照图12对为了在第二容纳部160容纳比较大的碗具,在通常的使用状态下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下降的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为了扩展第二容纳部160和第三容纳部170之间的空间,用户需要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下降。为此,用户使用位置调节部340并将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向弹簧346侧施压,从而使卡位部343的卡位凸起345从板231的第一卡块234脱离。

随后,用户使位置调节部340及结合有位置调节部340的框架210朝第一容纳部150方向下降,并解除施加于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的压力。由此,向位置调节部340的弹簧346侧施加的压力被解除的旋钮344在弹簧34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将向板231侧移动,并保持未放置在第一、第二卡块的状态。

其中,位置调节部340的旋钮344与形成在位置调节部340的壳体341的标示部342的“l”标记邻近地设置,用户可根据标示部342的旋钮344位置来确认第二容纳部160的当前状态。

并且,通过将第二容纳部160向第一容纳部150侧移动,以确保在第二容纳部160用于容纳碗具的空间,从而能够在第二容纳部160容纳更大的碗具。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多种变形及实施。因此,本发明的往后的实施例的变更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技术思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