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58297发布日期:2020-03-06 07:42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



背景技术:

多座位椅子,包括沙发等是常见的家具品之一,针对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一般会被制作成不同的外形。多座位椅子的靠背可提高使用者的舒适的,固定单一的靠背不能满足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座位椅子,设置有可移动靠背,增强了多座位椅子的实用性,适用于不同场合和不同的使用人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包括:

座椅主体,包括坐垫套体和用于支撑所述坐垫套体的支撑部件;

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将所述滑轨与所述座椅主体相连接的固定件;

靠背,所述靠背包括芯体和与所述芯体相连接的倚靠件,所述芯体沿所述滑轨的滑动改变所述倚靠件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芯体包括至少一支撑件和滑动件;

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滑轨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滑动件为条形轨道,所述滑动件为条形轨道,所述支撑件通过滚轮与所述条形轨道的滑槽形成可滑动连接,所述条形轨道朝向所述滑动件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滚轮的滑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滑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横跨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壁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滑轨为圆管轨道。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芯体还包括加强筋以及将所述加强筋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至少一连接片。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芯体还包括位于所述滑动件两端的轴承,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滑轨且可沿所述滑轨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坐垫套体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方向上的长度,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滑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滑轨与所述坐垫套体的座面成α角,其中,0℃≤α≤50℃。

根据本发明的一示例,所述坐垫套体的座面与所述倚靠件的倚靠面成β角,其中,90℃≤β≤135℃。

本发明的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靠背的位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人群更为广泛等优点。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芯体的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支撑件与滑动件滑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a靠背

100芯体

110支撑件

120滑动件

121限位挡板

130滚轮

140加强筋

150连接片

160轴承

200滑轨

300座椅主体

310坐垫套体

320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

本发明所述的多座位椅子可以是沙发,也可为其他材质的椅子。下面的论述以沙发为示例展开。

图1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的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该多座位椅子包括:

座椅主体300,见图1虚线框,包括坐垫套体310和用于支撑所述坐垫套体的支撑部件320。坐垫套体可以是多个单人坐垫构成的,也可以是一体多人的,支撑部件也不限于图1中所示结构。

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200以及将所述滑轨200与所述座椅主体300相连接的固定件210;

靠背100a,所述靠背100a包括芯体100和与所述芯体100相连接的倚靠件,所述芯体100沿所述滑轨200的滑动改变所述倚靠件的位置。倚靠件可以是符合人体工学的任意形状,可根据多座位椅子使用的场合或根据用户要求设计,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椅子使用的舒适度。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滑轨200通过固定件210连接于座椅主体300,图1的实施例中,坐垫套体成长方体,即在一个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另一个方向上的长度,将较长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另一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定义为第二方向,所述滑轨20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作为多座位椅子的靠背,其与椅子的座面可以呈直角,该种座椅一般适合在办公时进行使用。为了增加舒适感,可以改变椅子的靠背与椅子的座面的角度,在本发明中,与芯体100连接的倚靠件的倚靠面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与倚靠面成β角,优选地,90℃≤β≤135℃。

图2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芯体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芯体100包括至少一支撑件110和滑动件120,所述支撑件110的一端与所述滑轨200的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件120滑动连接。

图3为图2实施例中芯体的结构拆分图,以图3的实施例为例,实施例中的所述滑轨200为圆管轨道。实施例中包括两个支撑件110,支撑件110与圆形轨道相连接的一端为圆弧形,圆弧的曲率与所要连接的圆形轨道的曲率相适配,支撑件110可以通过螺栓与圆形轨道实现固定连接,可以通过焊接等其他方法实现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的滑动件120为条形轨道,所述支撑件110通过滚轮130与所述条形轨道的滑槽形成可滑动连接,见图4,所述条形轨道朝向所述滑动件120的一侧设置有容纳所述滚轮130的滑槽,滑槽可呈c字型,其两侧内壁可供滚轮130旋转,当条形轨道相对于轨道200移动时,滚轮130在条形轨道的滑槽内滚动。滑槽的两端可以分别设置有限位挡板121,所述限位挡板121横跨于所述滑槽的两侧壁之间,用于将滚轮130限制于滑槽中。

由于芯体是与倚靠件相连接,芯体的滑动带动倚靠件的移动,为了增强芯体的强度,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芯体100还可以包括加强筋140,所述加强筋140可以通过连接片150与滑动件120相连接,实施例加强筋140与滑动件120具有相同的长度,连接片150套设于滑轨200,并可沿滑轨200自由滑动。

实施例中,滚轮130可以在滑动件120的滑槽中自由旋转,其材质可以为软性的橡胶,橡胶滚轮可以确保芯体在滑槽中的移动的平稳顺滑,没有顿挫感。同时,为了确保芯体沿滑轨滑动的流畅性,所述芯体100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滑动件120两端的轴承160,两个所述轴承160套设于所述滑轨200且可沿所述滑轨200滑动。

加强筋140和滑动件120可以通过连接片150连接,同时通过连接片150实现与轴承160的连接,见图5;加强筋140和滑动件120也可直接与轴承160相连接,上述的连接方式不限于螺栓固定连接方式。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两个支撑件110和滑轨200相对于座椅主体300是固定的;轴承160套在滑轨200上,条形轨道夹住支架的滚轮,轴承160和滑动件120相对于滑轨200移动,倚靠件相对于轴承160或滑动件120是固定的,当轴承160和滑动件120相对于圆管轨道的滑动时,倚靠件相对于圆管轨道的滑动。

在图1至图5的实施例中,所述滑轨200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是平行的,即所述滑轨200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成的α角为0℃,此时,芯体100即倚靠件的移动在一平面上。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滑轨200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之间可有一定的角度,即图1中的两个固定件210的高度可以不相同,此时,倚靠件的在滑轨200上的移动,倚靠件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的距离不同。因此,本发明的多座位椅子,可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或者是所需依靠的背部部位不同的使用者。优选地,所述滑轨200与所述坐垫套体310的座面之间的α角在0℃至50℃之间。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可移动靠背的多座位椅子,包括:座椅主体,包括坐垫套体和用于支撑所述坐垫套体的支撑部件;滑轨组件,所述滑轨组件包括滑轨以及将所述滑轨与所述座椅主体相连接的固定件;靠背,所述靠背包括芯体和与所述芯体相连接的倚靠件,所述芯体沿所述滑轨的滑动改变所述倚靠件的位置。本发明的多座位椅子带有可沿滑轨稳定顺畅地滑动的靠背,

本发明多座位椅子带有可沿滑轨稳定顺畅地滑动的靠背,使用者可根据需要调节靠背的位置,增加使用者的舒适感,具有操作简单、适用人群更为广泛等优点。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装置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应当理解的是,“下”或“上”,“向下”或“向上”等用语用来参照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在图中显示的位置描述这些特征,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