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窗帘轨道内的齿轮箱及安装有该齿轮箱的窗帘导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11061发布日期:2020-01-17 18:41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用于窗帘轨道内的齿轮箱及安装有该齿轮箱的窗帘导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领域,尤其涉及了用于窗帘轨道内的齿轮箱及安装有该齿轮箱的窗帘导轨。



背景技术:

垂直帘可旋转式叶片窗帘。一般尺寸比较宽也比较高,整体大气整洁,线条干净而受广大消费者喜欢。但因受轨道太宽太长。造成运输与搬运很不方便。影响了购买与使用量。

目前,专利号为20172048787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结合低摩擦支撑板上的支撑条能够有效减少与窗帘滑动件之间的摩擦,降低噪音;同时,低摩擦支撑板上的卡脚便于低摩擦支撑板的更换;此外,通过第一加固板使导轨本体的结构更加稳定,抗外力能力更强。但是价成本太高,本申请是利用现有轨道设计的,运营成本低性能好,推广快,在窗帘轨道的运输中,长至三到五米尺寸的轨道很难通过快递发出去,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将窗帘轨道拆分并通过快递方式发货出去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将窗帘轨道进行拆分运输且无法缩小两轨道间窗帘片的间隙的缺点,提供了窗帘导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用于窗帘轨道内的齿轮箱,包括沿窗帘轨道滑动的齿轮箱组件,齿轮箱组件包括箱体和安装在箱体内的齿轮组,齿轮组包括两个以上的齿轮,齿轮组中的齿轮相互啮合,齿轮组中的齿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远离窗帘轨道的端部设置,输出齿轮靠近窗帘轨道的端部设置。

作为优选,齿轮组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第五齿轮向轨道端部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齿轮为输入齿轮,第五齿轮为输出齿轮,第一齿轮上连接有走珠组件并由走珠组件带动转动,第五齿轮上固装有用于卡扣窗帘片的叶片卡扣。

作为优选,第一齿轮上设有传动卡条并通过传动卡条与走珠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箱体为扁平型空心箱体,箱体的两侧设有滑条,轨道的下部两侧设有与滑条配合并使箱体在轨道内滑动的滑槽。

窗帘导轨,包括轨道,轨道有两条以上,轨道内安装有转动轴和多个走珠装置,转动轴与走珠装置连接并带动走珠装置的输出轴转动,还包括安装在轨道内并平行与走珠装置安装的异形走珠装置,异形走珠装置包括走珠组件和权利要求-中所述的齿轮箱组件,走珠组件与转动轴连接并将转动轴的扭矩传递给齿轮箱组件。两个相邻轨道间的连接位置定义为连接位,齿轮箱组件输入端远离连接位设置,齿轮箱组件输出端靠近连接位设置,齿轮箱组件的输出端被带动旋转。

作为优选,走珠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第一蜗杆、第一蜗轮和与传动卡条扣合的传动卡扣,转动轴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转动轴旋转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一蜗杆连接并带动第一蜗杆转动,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轮与传动卡扣固定连接并带动传动卡扣旋转。

作为优选,走珠装置还包括第二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上设有凹槽,第一蜗杆的一端卡设在凹槽内并由第二传动齿轮带动旋转。

作为优选,走珠装置包括蜗杆和齿轮,蜗杆上设有与蜗杆同轴设置的连接孔,连接孔内设有齿,齿与转动轴上的齿形配合,转动轴通过连接孔带动蜗杆转动,蜗杆与齿轮连接并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上固装有与传动卡条扣合的传动卡扣。

作为优选,还包括插接板,两个相邻轨道通过插接板连接,插接板上设有挡板,两个相邻轨道的滑槽相互对接,挡板位于对接后的滑槽中并阻断不同轨道的滑槽。

作为优选,转动轴为齿轮轴。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可旋转叶片式的窗帘,尤其涉及了三到六米宽的窗帘轨道,尺寸太大,运输与搬运很不方便,安装齿轮箱的窗帘导轨可拼接。本申请通过扁平型的齿轮箱设置,使得箱体能安装在连接位的下部,避免与连接位上部的轨道组件碰撞,使异形走珠装置的输出轴能平移至连接位处,保证相邻两轨道连接位的窗帘片能相互靠近,不会产生间隙,本申请的优点是制造成本低,无需重新换轨道,在安装时仅需要较少的配件就能完整组装并达到与整体轨道相同的技术效果,目前整个行业体急需本申请中的创新结构;此外,由于解决了两轨道端部的叶片存在间隙这一技术问题,通过本设计可将长轨道切割分段并形成多段易运输的短轨道进行包装,不仅减小了运输成本,还大大降低了运输中长轨道易折断的损耗,在实际应用中适用范围广,且与长轨道的安装效果相同,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ⅰ。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ⅱ。

图3是实施例2中的走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的走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齿轮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轨道、转动轴、插接板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1—轨道、2—叶片卡扣、3—转动轴、4—异形走珠装置、5—插接板、11—滑槽、41—走珠组件、42—齿轮箱组件、411—第一传动齿轮、412—第一蜗杆、413—第一蜗轮、414—传动卡扣、415—第二传动齿轮、416—蜗杆、4161—连接孔、4162—齿、417—齿轮、421—箱体、4211—滑条、422—齿轮组、4221—第一齿轮、4222—第二齿轮、42211—传动卡条、4223—第三齿轮、4224—第四齿轮、4225—第五齿轮、51—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用于窗帘轨道内的齿轮箱,如图所示,包括沿窗帘轨道1滑动的齿轮箱组件42,齿轮箱组件42包括箱体421和安装在箱体421内的齿轮组422,齿轮组422包括两个以上的齿轮,齿轮组中的齿轮相互啮合,齿轮组中的齿轮包括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输入齿轮远离窗帘轨道1的端部设置,输出齿轮靠近窗帘轨道1的端部设置。

齿轮组422包括依次啮合的第一齿轮4221、第二齿轮4222、第三齿轮4223、第四齿轮4224和第五齿轮4225,第一齿轮4221、第二齿轮4222、第三齿轮4223、第四齿轮4224和第五齿轮4225向轨道1端部方向依次排列,第一齿轮4221为输入齿轮,第五齿轮4225为输出齿轮,第一齿轮4221上连接有走珠组件41并由走珠组件41带动转动,第五齿轮4225上固装有用于卡扣窗帘片的叶片卡扣6。

第一齿轮4221上设有传动卡条42211并通过传动卡条42211与走珠组件41连接。

箱体421为扁平型空心箱体,箱体421的两侧设有滑条4211,轨道1的下部两侧设有与滑条4211配合并使箱体421在轨道1内滑动的滑槽11。

实施例2

窗帘导轨,如图所示,包括轨道1,轨道有两条以上,轨道1内安装有转动轴3和多个走珠装置,转动轴3与走珠装置连接并带动走珠装置的输出轴转动,还包括安装在轨道1内并平行与走珠装置安装的异形走珠装置4,异形走珠装置4包括走珠组件41和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齿轮箱组件42,走珠组件41与转动轴3连接并将转动轴3的扭矩传递给齿轮箱组件42。两个相邻轨道1间的连接位置定义为连接位,齿轮箱组件42输入端远离连接位设置,齿轮箱组件42输出齿轮靠近连接位设置,齿轮箱组件42的输出齿轮被带动旋转并进而带动窗帘片转动。

由于两个相邻轨道1的连接处上部需要安装转动轴3固定装置等部件,现有技术中的走珠装置由于高度较高,需要占用到轨道1上部空间,因此无法安装在轨道1的连接位上,本申请通过扁平型箱体421的设置,使得箱体421能安装在连接位的下部,使异形走珠装置4的输出轴能平移至连接位处,保证相邻两轨道1连接位的窗帘片能相互靠近,不会产生较大的间隙。

走珠组件41包括第一传动齿轮411、第一蜗杆412、第一蜗轮413和与传动卡条42211扣合的传动卡扣414,转动轴3与第一传动齿轮411啮合,转动轴3旋转带动第一传动齿轮41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411与第一蜗杆412连接并带动第一蜗杆412转动,第一蜗杆412与第一蜗轮413啮合,第一蜗轮413与传动卡扣414固定连接并带动传动卡扣414旋转。

走珠装置41还包括第二传动齿轮415,第二传动齿轮415与第一传动齿轮411啮合,第二传动齿轮415上设有凹槽,第一蜗杆412的一端卡设在凹槽内并由第二传动齿轮415带动旋转。

还包括插接板5,两个相邻轨道1通过插接板5连接,插接板5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卡槽,两个轨道1的端部插入卡槽中进行连接,插接板5上设有挡板51,两个相邻轨道1的滑槽11相互对接,挡板51位于对接后的滑槽11中并阻断不同轨道1的滑槽11。位于两个轨道1上的异形走珠装置4通过挡板51进行阻挡,防止滑动至其他轨道1中。

转动轴3为齿轮轴。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相同,不同的是走珠装置41包括蜗杆416和齿轮417,蜗杆416上设有与蜗杆416同轴设置的连接孔4161,连接孔4161内设有齿4162,齿4162与转动轴3上的齿形配合,转动轴3通过连接孔4161带动蜗杆416转动,蜗杆416与齿轮417连接并带动齿轮417转动,齿轮417上固装有与传动卡条42211扣合的传动卡扣414。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