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磁吸门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3547发布日期:2019-12-13 18:04阅读:2964来源:国知局
防风磁吸门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帘,具体地说是一种防风磁吸门帘。



背景技术:

现有的磁吸门帘是在透明帘体的两边设置磁性吸条,以实现相邻磁吸门帘之间的相互吸合。在帘体的底部接有配重板,以使帘体能够保持下垂状态,同时在门帘被掀起后还能够自动回位。但是,磁吸门帘的安装高度必须要使配重板的下沿高出地面一定距离,这样才能保证帘体在被掀起之后的自行回位。如果悬挂门帘时使配重板的下沿与地面基本平齐,则由于帘体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会有一定的自然下坠伸长量,从而使得帘体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在掀起后的回位时就会出现拖地的现象,这就会影响门帘的回位,不能保证相邻帘体之间的相互吸合。所以,悬挂磁吸门帘必须要使配重板的下沿与地面保留一定的缝隙,而这条缝隙的存在,就形成了一个进风口,使得磁吸门帘的挡风作用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风磁吸门帘,以解决磁吸门帘在悬挂后因配重板与地面之间存在缝隙而导致其挡风作用降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风磁吸门帘,包括帘体、设置在帘体两边的磁性吸条以及连接在帘体底部的配重板,所述配重板是由周边带凸沿的前壁板和周边带凸沿的后壁板对扣组成而成,在所述后壁板内设有与其下凸沿并行的长条凸棱,所述长条凸棱与后壁板的下凸沿之间形成一条嵌槽,在所述嵌槽中嵌接有下摆露出配重板下沿的柔性挡风条。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配重板中设置嵌槽形的卡接结构,使柔性挡风条与配重板的组合、固定及稳定连接成为可能,而柔性挡风条的下摆露出配重板下沿后,就可有效遮挡磁吸门帘与地面之间保留的缝隙,彻底消除了进风口,使得磁吸门帘的挡风作用可以完善地发挥出来,从而避免了冷风入侵,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所述柔性挡风条为截面呈倒l形的折角硅胶板条,其上平沿卡接在配重板的所述嵌槽中。本实用新型将柔性挡风条设计成折角硅胶板条,一是利用硅胶条的柔韧性以在封挡门帘下沿的缝隙的同时,还可在与地面接触时不会形成阻碍门帘回位的掣肘;二是利用硅胶板条的折角部所形成的结构强度部,使柔性挡风条得以与配重板组合安装在一起,不会被随意拽出,从而有效保持了其挡风作用的正常发挥。

在配重板的所述前壁板的内板面上设有突出于板面的圆柱形插销,在配重板的所述后壁板的内板面上设有突出于板面且与所述插销插接配合的插座。这样就可以通过插销与插座的配合,使配重板的前壁板与后壁板准确定位结合,从而方便了使用螺钉对配重板的逐孔固定操作,避免了找孔不准的偏差和繁琐,提高了门帘安装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配重板及柔性挡风条的组装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透明的帘体1、设置在帘体1两边的磁性吸条2、连接在帘体底部的配重板3以及由配重板下部引出的柔性挡风条4。

如图2所示,配重板是由周边带凸沿的前壁板31和周边带凸沿的后壁板32对扣组成而成,在前壁板31和后壁板32的内侧分别设有钉孔座33,只有当相对位置上的钉孔座33对齐后,才能用螺钉穿接固定。在后壁板32内设有与其下凸沿并行的长条凸棱34,该长条凸棱34与后壁板32的下凸沿35之间形成一条卡接柔性挡风条的嵌槽。

图2中,柔性挡风条4可制成为截面呈倒l形的折角硅胶板条,其上平沿卡接在配重板的所述嵌槽中,当配重板的前壁板31与后壁板32固定连接在一起后,即可将柔性挡风条4固定在配重板3中,而柔性挡风条4的直边下摆则露出配重板下沿,用以遮挡门帘缝隙。

图2中,在配重板3的前壁板31的内板面上设有突出于板面的圆柱形插销37,在配重板3的后壁板32的内板面上设有突出于板面的插座36。安装时,将前壁板31的插销37与后壁板32的插座36插接配合后,即可保证前壁板31上的钉孔座33与后壁板32上的钉孔座33的准确对位,从而方便了从配重板外部实施的螺钉紧固定位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