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3942发布日期:2020-02-07 22:2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壶,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水壶。



背景技术:

人一天至少要喝八杯水,折算下来一天至少要喝1500毫升的水,而学生长期处于缺水状态,这样产生细胞内脱水,脱水严重就会损伤细胞,对学习造成影响。

目前,课堂内喝水并不被提倡,因此很少学生会自带水壶用于课外使用,这是一种习惯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铅笔、签字笔以及钢笔,这些因为放在文具盒里,所以文具盒是必不可少的,即便没有文具盒也会有装文具的小型易封口袋子,这其实也是一种习惯问题。

对于学生来讲,如果养成喝水的习惯,往往对学习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学生不带水壶这种习惯而引起健康导致的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养成喝水习惯的多功能水壶。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水壶,包括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下方设有外套体;该外套体包括一底盘、从底盘周沿向一侧延伸而出的设有取物口的遮罩,底盘通过旋接或插接于壶体底部使得遮罩套置于壶体下方外表面;在遮罩取物口所在的罩壁内设有可拉伸出并将取物口被遮挡住的活动罩壁;所述壶体下方用于与底盘旋接或插接的壶体外侧设有台阶,台阶上设有用于插置笔的笔孔。

在台阶内侧还环设有置物槽,通过置物槽槽沿及壶体外侧表面可用于固定置物槽内的物体。

底盘上设有至少一个齿勾,齿勾最外端形成的直径大于壶体下方所设凹槽槽沿所在的直径,所述凹槽底部一侧还设有向外凹进的勾沿。

所述齿勾与齿勾之间设有间隙,随着底盘旋塞入壶体下方的凹槽,齿勾经挤压后在凹槽内设的勾沿内恢复原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心理学,通过在水壶下方设置外套体,利用水壶下方台阶处放置笔,使用外套体可闭合的取物口实现笔及其他物品的取出或放入,从而实现使用水壶的习惯,并在潜意识里逐渐接受喝水,养成常喝水的健康形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壶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图1关闭活动罩壁时水壶的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壶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参阅图1至图5,一种多功能水壶,包括壶体1及盖在壶体1上的壶盖3,所述壶体1下方向内侧环凹形成空间14。

在该空间14对应的壶体1下方设有外套体2;该外套体2包括一底盘21、从底盘21周沿向一侧延伸而出的设有取物口23的遮罩22,底盘21通过旋接或插接于壶体1底部使得遮罩22套置于壶体1下方外表面。

在遮罩22取物口23所在的罩壁内设有可拉伸出并将取物口23被遮挡住的活动罩壁24,活动罩壁24具有弧形表面,在被拉伸出罩壁后,可沿着罩壁的弧形内壁腔道,顺着底盘21对应取物口23下方的口沿将取物口23关闭。

上述取物口23、活动罩壁24在实现时,活动罩壁24的厚度与罩壁的弧形内壁腔道匹配,为了使活动罩壁24在关闭取物口23后不易在水壶翻转时自行打开,可在活动罩壁24外端壁上设置扳钩,在取物口23对应关闭时的口壁上设置匹配的扣槽,使扳钩的钩部扣在扣槽内,完成活动罩壁24在关闭取物口23后的锁定。

所述壶体1下方用于与底盘21旋接或插接的壶体1外侧设有台阶11,台阶11上设有用于插置笔的笔孔12。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原理如下:

继续参阅图1、图2,水壶的置物功能在实现时,将活动罩壁24推至罩壁的弧形内壁腔道内,将笔或其他物品取出或放入,然后再将活动罩壁24从罩壁的弧形内壁腔道内拉出至覆盖住整个取物口23为止。

水壶的置物功能不使用时,因其内放置笔或其他物品,因此水壶此时就相当于是文具盒之类的置物器具,会放置于学习时的桌面或桌子侧边挂置,在使用笔或其他物品时就需要接触到水壶,在无形中增加与水壶的接触次数,在潜意思中增强了使用水壶的习惯,也使使用者逐渐接受喝水,养成常喝水的健康形为。

进一步,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在台阶11内侧还环设有置物槽13,通过置物槽13槽沿及壶体1外侧表面可用于固定置物槽13内的物体。

所述置物槽13可放置纸片,便签等,另外还可以用于放置药片。

进一步,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底盘21上设有至少一个齿勾(图未标),齿勾(图未标)最外端形成的直径大于壶体下方所设凹槽15槽沿所在的直径,所述凹槽15底部一侧还设有向外凹进的勾沿(图未标)。

在底盘21抵在壶体1底部,用力时,齿勾(图未标)被挤入凹槽15底部一侧还设有向外凹进的勾沿(图未标)内,从而实现两者的装配。

进一步,做为对实施方式的改进,所述齿勾(图未标)与齿勾(图未标)之间设有间隙,随着底盘21旋塞入壶体1下方的凹槽15,齿勾(图未标)经挤压后在凹槽15内设的勾沿(图未标)内恢复原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