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增高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071发布日期:2019-12-06 16:48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增高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用品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多功能增高凳。



背景技术:

儿童增高凳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用品,其可以单独放在地板上使用,也可以放在座椅上使用,以增加儿童在座椅上的高度,方便与大人一起用餐。目前儿童增高凳一般带有一可拆卸的餐盘,以便增高凳同时作为简易的餐椅使用,现有的增高凳带有的餐盘款式较为单一,无法供人们进行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是一种多功能增高凳,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儿童增高凳的餐盘款式较为单一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增高凳,包括增高坐凳,该增高坐凳的前端中部设有支撑柱,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餐盘,还包括第二餐盘,所述第一餐盘的底面设有具有开口的围边,该围边围成的空间形成与开口连通的容纳槽,该容纳槽内设有支撑部,该支撑部的底面分别向左、向右延伸形成有左卡部、右卡部,所述增高坐凳的后侧面设有与围边的开口相适配的容纳口,该容纳口内设有对称的左限位件、右限位件,所述左限位件在俯视方向上呈“l”形,所述左卡部、右卡部可卡于左限位件、右限位件之间,所述增高坐凳的左侧面、右侧面均设有圆弧槽,该圆弧槽的底面设有插槽,所述第二餐盘包括第二餐盘本体、两第一扶杆、两第二扶杆以及靠背,所述两第一扶杆的前端分别与第二餐盘本体的左侧、右侧连接,该两第一扶杆的后端分别与两第二扶杆的前端连接,所述靠背连接于两第二扶杆的后端之间,所述两第二扶杆的前端底部均设有插入对应插槽内的插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与容纳槽相适配,该支撑柱的顶部设有一切口,该切口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左限位部、右限位部,所述左限位部的底面与切口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左卡部相适配的左限位槽,所述右限位部的底面与切口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右卡部相适配的右限位槽,所述左限位部、右限位部之间与支撑部相适配,所述支撑部的底面中部设有卡槽,所述切口的底面中部设有可上、下伸缩且可卡进卡槽内的卡部。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设有容纳槽,该容纳槽位于切口的下方且与切口连通,该容纳槽内设有一壳体,该壳体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按压件及竖向布置的升降件,所述按压件的前端穿过壳体及支撑柱并位于支撑柱的前端面,该按压件的底面后半部为从上至下向前倾斜的第一倾斜面,所述升降件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该通槽的底面为与第一倾斜面相贴合的第二倾斜面,所述卡部设于升降件的顶面,且该卡部伸出壳体的顶面外并位于切口的底面中部,所述按压件的后端与壳体内的后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升降件的底面与壳体内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增高坐凳的底面设有隐藏槽,该隐藏槽内均布有四个可90°折叠的凳腿,每个凳腿的底面设有防滑垫。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本增高凳具有两个餐盘可供人们选择,当人们选择第一餐盘时,第二餐盘无需安装;当人们选择第二餐盘时,将第一餐盘从支撑柱上卸下,同时将第一餐盘上的左卡部、右卡部卡于左限位件、右限位件之间,从而实现将第一餐盘悬挂于增高坐凳的后侧面,然后将第二餐盘上的插部插入对应的插槽内,实现第二餐盘的安装,第二餐盘具有扶杆及靠背,儿童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舒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一餐盘时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一餐盘时在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餐盘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增高坐凳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增高坐凳去掉壳体后的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压件及升降件的连接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按压件的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升降件的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第二餐盘时的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餐盘的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增高坐凳在另一角度的结构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与百搭车结合使用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10。一种多功能增高凳,包括增高坐凳1,该增高坐凳1的前端中部设有支撑柱2,该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第一餐盘3,同时还包括第二餐盘4。所述第一餐盘3的底面设有具有开口31的围边32,该围边32围成的空间形成与开口31连通的容纳槽33,该容纳槽33内设有支撑部34,该支撑部34的底面分别向左、向右延伸形成有左卡部35、右卡部36。所述增高坐凳1的后侧面设有与围边的开口31相适配的容纳口11,该容纳口11内设有对称的左限位件12、右限位件13,所述左限位件12在俯视方向上呈“l”形,所述左卡部35、右卡部36可卡于左限位件12、右限位件13之间。

参照图1、图10和图11。所述增高坐凳1的左侧面、右侧面均设有圆弧槽14,该圆弧槽14的底面设有插槽15。所述第二餐盘4包括第二餐盘本体41、两第一扶杆42、两第二扶杆43以及靠背44,所述两第一扶杆42的前端分别与第二餐盘本体41的左侧、右侧连接,该两第一扶杆42的后端分别与两第二扶杆43的前端连接,所述靠背44连接于两第二扶杆43的后端之间。所述两第二扶杆43的前端底部均设有插入对应插槽15内的插部45,所述第二餐盘本体41、两第一扶杆42、两第二扶杆43以及靠背44一体成型。

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支撑柱2的顶部与容纳槽33相适配,该支撑柱2的顶部设有一切口21,该切口21的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左限位部22、右限位部23,所述左限位部22的底面与切口21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左卡部35相适配的左限位槽24,所述右限位部23的底面与切口21的底面之间形成与右卡部36相适配的右限位槽25。所述左限位部22、右限位部23之间与支撑部34相适配,所述支撑部34的底面中部设有卡槽37,所述切口21的底面中部设有可上、下伸缩且可卡进卡槽37内的卡部5。

参照图1、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和图9。所述支撑柱2设有容纳槽6,该容纳槽6位于切口21的下方且与切口21连通,该容纳槽6内设有一壳体7,该壳体7内设有横向布置的按压件71及竖向布置的升降件72。所述按压件71的前端穿过壳体7及支撑柱2并位于支撑柱2的前端面,该按压件71的底面后半部为从上至下向前倾斜的第一倾斜面73。所述升降件72开设有前后贯通的通槽74,该通槽74的底面为与第一倾斜面73相贴合的第二倾斜面75。所述卡部5设于升降件72的顶面,且该卡部5伸出壳体7的顶面外并位于切口21的底面中部。所述按压件71的后端与壳体7内的后侧面之间设有第一弹簧75,所述升降件72的底面与壳体7内的底面之间设有第二弹簧76。

参照图1、图3、图4、图6、图7、图8和图9。当第一餐盘3装于支撑柱2的顶部时,所述卡部5卡于卡槽37内,若第一餐盘3需要拆卸时,按下按压件71,在按压件71的驱动下且由于第一倾斜面73与第二倾斜面75配合的关系,升降件72会向下移动,使得卡部5与卡槽37分离,此时即可卸下第一餐盘3。当第一餐盘3需要安装时,左卡部35、右卡部36从前至后分别插入左限位槽24、右限位槽25内,直至卡部5卡于卡槽37内。

参照图12。所述增高坐凳1的底面设有隐藏槽16,该隐藏槽16内均布有四个可90°折叠的凳腿8,每个凳腿8的底面设有防滑垫9。所述四个凳腿8与增高坐凳1的连接关系为现有常见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当增高坐凳1需要额外增加高度时,可将四个凳腿8旋转至与增高坐凳1垂直,所述防滑垫9可增加凳腿8与地面或椅面的摩擦,避免增高坐凳1打滑。另外,参照图13,当四个凳腿8折叠90°位于隐藏槽16后,增高坐凳1可与现有的百搭车10结合使用。

参照图1、图2、图3、图10和图11。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如下:本增高凳具有两个餐盘可供人们选择,当人们选择第一餐盘3时,第二餐盘4无需安装。当人们选择第二餐盘4时,将第一餐盘3从支撑柱2上卸下,同时将第一餐盘3上的左卡部35、右卡部36卡于左限位件12、右限位件13之间,从而实现将第一餐盘3悬挂于增高坐凳1的后侧面,然后将第二餐盘4上的插部45插入对应的插槽15内,实现第二餐盘4的安装,第二餐盘4具有扶杆及靠背,儿童在使用时更加安全、舒适。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