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被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91922发布日期:2019-12-03 17:14阅读:1984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被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上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次性被套。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外出旅行、出差等日益频繁。出行时,在酒店、火车卧铺等场合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公用被子休息。公用被子一般多人重复使用,极易造成交叉感染。酒店床上用品的卫生问题也频频曝光,更是让人们多了一些入住酒店的担忧。

由此,出现了专门针对酒店住宿等使用的一次性被套。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的一次性被套一般在开口处打孔并通过额外的连接带等对一次性被套进行封口,增加了一次性被套的成本,同时人们使用一次性被套时操作繁琐,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被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次性被套成本较高、使用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被套,包括被套本体,所述被套本体包括上盖面和下盖面,所述上盖面和所述下盖面形状相同且互相对齐;所述被套本体设置有缝合区域和开口区域,所述缝合区域将所述上盖面与所述下盖面连接,所述开口区域能够将被子放入和取出至所述上盖面和所述下盖面之间;在所述开口区域,所述上盖面一体连接有上连接带,所述下盖面一体连接有下连接带;所述上连接带和所述下连接带能够通过打结连接对所述开口区域进行部分封闭。

可选地,所述缝合区域和所述开口区域均位于所述被套本体的边缘。

可选地,所述被套本体的形状为矩形,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两个相对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可选地,所述缝合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三边以及部分所述第四边,所述开口区域也设置于所述第四边。

可选地,所述缝合区域通过超声波缝纫机进行缝合。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带与所述下连接带通过所述上盖面与所述下盖面的一体剪裁形成;一体剪裁后,所述上连接带的四条边包括第一上短边、第二上短边、第一上长边、第二上长边,所述上连接带与所述上盖面通过所述第一上短边连接;所述下连接带的四条边包括第一下短边、第二下短边、第一下长边、第二下长边,所述下连接带与所述下盖面通过所述第一下短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上短边与所述第一上短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短边与所述第一下短边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上短边与所述第二下短边均通过一体剪裁形成并分别与所述上盖面与所述下盖面分离;所述上连接带的第一上长边与所述下连接带的第一下长边均为所述开口区域的一段;所述第二上长边与所述第一上长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下长边与所述第一下长边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二上长边与所述第二下长边均通过一体剪裁形成并分别与所述上盖面与所述下盖面分离。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带和所述下连接带均设置有多条。

可选地,所述上连接带和所述下连接带均为3条。

可选地,所述被套本体的材质为无纺布。

上述任一技术方案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被套利用被套自身的结构进行封口,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次性被套的示意图。

图中100、上盖面;110、第一上边;120、第二上边;130、第三上边;140、第四上边;141、第四上边左缝合处;142、第四上边右缝合处;150、上连接带;151、第一上短边;152、第二上短边;153、第一上长边;154、第二上长边;200、下盖面;210、第一下边;220、第二下边;230、第三下边;240、第四下边;241、第四下边左缝合处;242、第四下边右缝合处;250、下连接带;251、第一下短边;252、第二下短边;253、第一下长边;254、第二下长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次性被套,如图1所示,包括被套本体,被套本体包括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形状相同且互相对齐,便于进行一体缝纫、剪裁等操作。被套本体设置有缝合区域和开口区域,缝合区域将上盖面100与下盖面200连接,开口区域能够将被子放入和取出至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之间。在开口区域,上盖面100一体连接有上连接带150,下盖面200一体连接有下连接带250,一体连接即上连接带150与上盖面100、下连接带250与下盖面200均为一体,上连接带150也为上盖面100的一部分,下连接带250也为下盖面200的一部分,不需要在开口处打孔并通过额外的连接带等对一次性被套进行封口,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额外的连接带也让一次性被套封口操作较为繁琐,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带一体设置,使用更舒适。上连接带150和下连接带250能够通过打结连接对开口区域进行部分封闭,避免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之间被子的滑出,封口结构操作简单,用户体验更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次性被套实现了利用一次性被套自身的结构进行封口,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成本更低。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缝合区域和开口区域均位于被套本体的边缘,既可以位于被套本体的边线上,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边线靠近被套本体的内部的一小段距离,如2-3厘米。这样能够有效利用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的面积,便于最大程度容纳内部的被子。被套本体的形状为矩形,既可为长方形也可为正方形,便于不同的使用场合使用,优选为常见的长方形。被套本体包括两个相对的第一边(包括第一上边110和第一下边210)和第二边(包括第二上边120和第二下边220),以及两个相对的第三边(包括第三上边130和第三下边230)和第四边(包括第四上边140和第四下边240)。矩形既与大部分被子的形状相匹配便于使用,也便于被套的生产。缝合区域包括第一边(包括第一上边110和第一下边210)、第二边(包括第二上边120和第二下边220)和第三边(包括第三上边130和第三下边230),开口区域设置于第四边(包括第四上边140和第四下边240)。优选地,第四边还设置有第四边缝合区域(包括第四上边左缝合处141、第四上边右缝合处142、第四下边左缝合处241、第四下边右缝合处242),其中第四上边左缝合处141与第四下边左缝合处241缝合后,再与第一上边110与第一下边210的缝合区域一起缝合;第四上边右缝合处142与第四下边右缝合处242缝合,再与第二上边120与第二下边220的缝合区域一起缝合,第四边缝合区域能够避免被套使用时撕裂第一边(包括第一上边110和第一下边210)和第二边(包括第二上边120和第二下边220)的缝合区域,避免了整个被套结构的破坏,进而影响使用。被套本体优选为长方形时,开口区域设置于被套本体的任意一个短边,较长边开口装入被子更为方便。缝合区域通过超声波缝纫机进行缝合,如图1所示虚线为超声波缝纫线,超声波缝合能对缝合区域即被套本体的部分边缘进行熔边处理,熔切边效果柔软、不脱丝、不破口、不损伤、不毛边,不伤被套本体材料原有的特性,对皮肤无刺激,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同时缝合过程便于精确控制,避免人为缝合带来的次品率高和卫生隐患。同时,超声波缝合和机器自动剪裁不需要人工操作,将超声波缝合后的被套再通过连接现有的自动化设备进行自动折叠,现有的打包设备进行自动打包,一次性被套的整个生产过程就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的一次性被套具有成本低、卫生、便于携带的优点。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上连接带150与下连接带250通过上盖面100与下盖面200的一体剪裁形成,一体剪裁即同时剪裁,由于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形状相同且互相对齐,上盖面100和下盖面200便于实现同时剪裁。一体剪裁后,上连接带150为长条形,其四条边包括第一上短边151、第二上短边152、第一上长边153、第二上长边154,上连接带150与上盖面100通过第一上短边151连接。下连接带250也为长条形,四条边包括第一下短边251、第二下短边252、第一下长边253、第二下长边254,下连接带250与下盖面200通过第一下短边251连接。第二上短边152与第一上短边151相对设置,第二下短边252与第一下短边251相对设置,且第二上短边152与第二下短边252均通过一体剪裁形成并分别与上盖面100与下盖面200分离。上连接带150的第一上长边153与下连接带250的第一下长边253均为开口区域的一段。第二上长边154与第一上长边153相对设置,第二下长边254与第一下长边253相对设置,且第二上长边154与第二下长边254均通过一体剪裁形成并分别与上盖面100与下盖面200分离。为了避免上连接带150和下连接带250在使用过程中撕裂断开,第一上短边151、第二上短边152和第一下短边251、第二下短边252,即上连接带150和下连接带250的宽度优选为1-3厘米。同时,为便于进行自动剪裁,如图1所示,第二上短边152、第二上长边154和第二下短边252、第二下长边254之间的剪裁角设置为呈一定过渡的弧形。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上连接带150和下连接带250均设置有多条,多条连接带便于实现更好的封口效果,但过多的连接带也让操作更为繁琐,降低了使用体验,因此优选上连接带150和下连接带250均为3条。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被套本体的材质为无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同时,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便于用来生产被套本体,既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被套生产加工,也便于降低生产成本。无纺布也便于折叠,便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性被套进行便携式携带和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