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及防护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90455发布日期:2019-10-29 20:39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及防护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床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及防护床。



背景技术:

在地震来临时,房屋内的居民如何在短时间得以逃生,尤其在地震纵波到来前的12秒黄金时间内,免于地震带来的建筑物的坠落和倒塌所造成的人身伤害。目前,众多厂家对房屋中必备的床进行深度研发,而如何在几秒钟内快速使床形成安全空间,以抵御灾难,是研发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及防护床,能够在短时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作为安全逃生空间,有效保护人身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防护板为可折叠支撑防护板,所述支撑防护板与所述固定支架在同一端铰接且在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在防灾状态下,向上弯折后的所述支撑防护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部卡接,形成三角安全空间。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支撑防护板包括金属支架以及设置于所述金属支架上表面的第一弹性软垫。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支撑防护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插板,所述固定支架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卡入所述插板的插槽。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插板两端分别开孔,所述插槽两侧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嵌入所述开孔的弹性金属栓。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支撑防护板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或,所述支撑防护板与床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撑起所述支撑防护板形成三角形空间的撑起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撑起机构包括首尾铰接形成四边形机构的角钢、尾杠、底杠和前杠,以及连接所述角钢和所述前杠的支撑杆,所述角钢固定于所述支撑防护板上,所述底杠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支撑杆为电动支撑杆,所述电动支撑杆内设有储备电源功能。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固定支架在三角安全空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弹性软垫。

优选地,在上述安全防护床垫中,所述支撑防护板为方钢支撑防护板或铝合金支撑防护板,所述固定支架为方钢固定支架或铝合金固定支架。

本方案提供了一种防护床,包括安全防护床垫和床体,所述安全防护床垫为上述的安全防护床垫。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护床垫,通过改变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的组合形态,安全防护床垫可由普通床垫的形态改变为避难救生的安全防护形态。改变形态过程中,支撑防护板与固定支架在同一端铰接,支撑防护板的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固定支架中部逐渐滑动,直至支撑防护板端部与固定支架卡接,形成稳定的三角安全空间,能够在短时间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本方案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安全防护床垫的防护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方案提供的安全防护床垫在防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方案提供的金属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方案提供的弹性软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方案提供的安全防护床垫在日常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方案提供的固定支架在与支撑防护板的卡接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方案提供的金属支架在插板处的局部放大图。

上图中:

1.固定支架;2.金属支架;3.第一弹性软垫;4.支撑杆;5.第二弹性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及防护床,能够在短时间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作为安全逃生空间,有效保护人身安全。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护床垫,包括相互层叠设置的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1,支撑防护板为可折叠支撑防护板,支撑防护板与固定支架1在同一端铰接且在另一端处于自由状态,在防灾状态下,向上弯折后的支撑防护板的另一端与固定支架1的中部卡接,形成三角安全空间。三角安全空间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地点,可以称其为避震空间。

在日常使用状态下,上下层叠设置,外观与普通床垫没有差别。

而在防灾使用状态下,本方案的安全防护床垫由普通床垫的形态改变为避难救生的安全防护形态,形态转变的速度较快、抗冲击力和抗重压力效果较好,解决了人们在熟睡时发生地震逃生不便,易造成生命损失的问题,使宝贵的生命得到保护。

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护床垫,通过改变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的组合形态,安全防护床垫可由普通床垫的形态改变为避难救生的安全防护形态。改变形态过程中,支撑防护板与固定支架在同一端铰接,支撑防护板的中部弯折且另一端向固定支架中部逐渐滑动,直至支撑防护板端部与固定支架卡接,形成稳定的三角安全空间,能够在短时间有效的保护人身安全。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支撑防护板包括金属支架2以及设置于金属支架2 上表面的第一弹性软垫3。第一弹性软垫3以支撑防护板的折痕位置为界分为两部分,便于支撑防护板的向上折起。金属支架2由两个矩形框架通过同一转轴连接,转轴处即为支撑防护板的折痕位置。

金属支架2与第一弹性软垫3可采用螺栓连接。具体地,在第一弹性软垫3的底部内置薄金属支架2,金属支架2的龙骨及边框与第一弹性软垫3的接触部位每隔10cm-15cm左右钻孔,金属支架2钻孔部位四周加厚,并在钻孔部位内置螺丝孔,通过螺栓使第一弹性软垫3牢固的固定在金属支架2上,这样既方便第一弹性软垫3和金属支架2的拆装,又能发挥床垫的保护功能,而且还不影响床垫的舒适性。

如图5所示,支撑防护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插板,固定支架1的中部设置有用于卡入插板的插槽。插槽可以为固定支架上的一个条形框架。插板卡入插槽后自动插入锁死结构。

进一步地,插板两端分别开孔,插槽两侧对应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嵌入开孔的弹性金属栓。

在上述方案中,插板两端可设计为顶部窄底部宽的坡度,并在两侧分别开椭圆形孔洞,在与开孔对应的插槽金属框架部位,分别设置带有弹性金属栓,弹性金属栓具体可为弹性圆头金属栓,即在金属框架内设有相连接的弹簧和金属栓。插板落入插槽时,插板底部将弹性金属栓挤入金属框架部位,待插板完全落入插槽处,两侧弹性金属栓自动弹入插板两侧椭圆开孔中,将插板牢牢固定在插槽内。

当然,为了便于移动,在支撑防护板末端的插板上还可以设置有滑轮,固定支架1在与支撑防护板的配合处设置有滑道。

为了节省体力或方便力气较小的使用者将床垫切换成安全防护形态,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支撑防护板与固定支架1,或,支撑防护板与床体,之间设置有用于撑起支撑防护板形成三角形空间的撑起机构。

具体地,撑起机构包括首尾铰接形成四边形机构的角钢、尾杠、底杠和前杠,以及连接角钢和前杠的支撑杆4,角钢固定于支撑防护板上,底杠固定于固定支架1上。撑起机构可以设置于靠近于支撑防护板与固定支架1的同一铰接端处,也可以设置于床中部。

支撑杆4分为电动方式和手动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用户实际情况选择:

1、手动方式:通过提拉设置于支撑防护板移动端的把手,在支撑杆4的作用下,较为轻松的把插板送入插槽(主要用在担单人床垫);

2、电动方式:通过电动遥控,按动遥控按键,自从启动支撑杆4,形成安全空间。电动支撑杆内设有储备电源功能,在断电的情况下能使用20-30 次。(主要用于双人床垫、身体较弱的老人、小孩等劲力比较小的人群使用)。

当支撑杆4采用一键电动启动方式,支撑杆为电动液压支撑杆或电动气压支撑杆,在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1铰接端连接支撑杆,通过举升力量,从中间转轴处支撑起支撑防护板,支撑防护板末端的插板在固定支架1上滑动,到达插槽处,插板自动落入卡槽,并通过自锁功能锁死,形成坚固的三角形防御形状,为人们提供安全的空间。

无论是电动还是手动,支撑杆都需要针对不同重量的床垫比配使用,在实际生产使用过程中,将和支撑杆厂家预知订购。

另外,固定支架1在三角安全空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弹性软垫5。第二弹性软垫5具体可选用海绵床垫,第一弹性软垫3具体可选用海绵床垫或席梦思弹簧垫。

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1均可采用钢或铝合金等合金材质,具体地,支撑防护板为方钢支撑防护板或铝合金支撑防护板,固定支架1为方钢固定支架或铝合金固定支架。虽然钢材质的支架较重,但在特别的采用电动支撑杆的情况下,可以极大降低人力,实现一键启动自动形成三角形空间的效果。支撑防护板和固定支架1将在不影响使用抗压强度的基础上,使用能够减轻重量的合金金属材料,尽量使床垫的整体功能最适应、最贴近老百姓的生活。

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防护床,包括安全防护床垫,并且该安全防护床垫为如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安全防护床垫,因此,具有该安全防护床垫的防护床也具有上述所有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方案的防护床,包括安全防护床垫和床体,安全防护床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支撑防护板和下层固定支架1在靠近床头一端由可以转动的钢轴连接,上层支撑防护板由金属支架2和第一弹性软垫3 组成。第一弹性软垫3在纵向中间处分开形成两部分,金属支架2也由两个金属框架通过钢轴连接,两部分的金属框架四周采用5cm的厚壁方钢管组成。向上提起金属支架2的中间钢轴时,上层支撑防护板形成三角形结构的顶部,下层固定支架1形成三角形结构的底部。固定支架1在床尾的钢轴连接处,沿床垫四周用5cm的厚壁方管焊接,床尾起1.2m处5cm的厚壁方钢管纵向连接,1.37米处用5cm的厚壁方钢管纵向连接,中间形成一个7cm宽的条形插槽。灾难来临时,启动电动支撑杆,支撑杆迅速撑起上层支撑防护板,支撑防护板尾端的凸出钢体插板卡入插槽内,能使上层支撑防护板和下层固定支架1之间形成一个结实的三角空间。固定支架1在三角空间的底层位置上设置第二弹性软垫5,可选用海绵床垫,可以使两个成年人较为舒服地躺在里面。

本方案利用第一弹性软垫3、金属支架、固定支架1和电动支撑杆,能够在几秒钟内形成一个呈三角形的支撑结构,提高耐冲击能力,并能够支撑顶开坠物,方便逃生。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