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18267发布日期:2020-02-04 09:27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水分离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茶杯品种多种多样,有茶叶与水混合泡制的,有茶叶与水分离放置的,而茶叶与水分离放置的茶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茶叶清洗的麻烦,但是对于泡茶的浓度是无法控制的,因为其使用过程中茶叶完全沉浸在水中,时间越久茶水浓度越大。更换茶水后无法泡制出茶叶的味道。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造成茶叶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稳定的茶水分离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杯体上方可拆卸设置有茶水安置腔,茶水安置腔和杯体之间通过茶水分离装置进行隔断,茶水分离装置开启,茶水经茶水分离装置过滤后流出茶水安置腔进入杯体中;所述茶水分离装置包括活动杆、锥形滤网以及复位弹性体,茶水安置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中穿设有所述活动杆,活动杆于出液口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活动杆上设置有所述复位弹性体,复位弹性体给予活动杆以作用力并将密封圈压紧在出液口上,并且,锥形滤网的下端支撑在茶水安置腔内,锥形滤网的中部为通孔,所述活动杆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通孔位于活动杆的中部位置并给予活动杆辅助支撑,活动杆可在出液口和通孔形成的通道内上下移动。

所述密封圈为球形密封圈,球形密封圈的弧形段与出液口相抵紧。

所述茶水安置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通孔,所述活动杆延伸出与所述辅助通孔相适配的支杆,支杆上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活动杆的密封圈压紧在出液口上,并且,支杆上的密封圈也压紧在辅助通孔上;当活动杆受到外力驱动并克服复位弹性体的形变力的情况下,活动杆的密封圈和支杆上的密封圈对出液口和辅助通孔均解除密封,茶水安置腔与杯体相导通。

所述活动杆和支杆的端部均设置有阶梯部,所述密封圈卡紧在阶梯部上,并且,辅助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出液口的开口面积。

所述锥形滤网自上而下连续变大,并且锥形滤网的上端通孔处设置有上圈,活动杆穿设在上圈中并与上圈时刻接触,锥形滤网的下端外延设置有下圈,下圈卡紧在茶水安置腔的底部。

包括连接座以及茶水桶体,茶水桶体为透明材质,连接座分别与杯体和茶水桶体螺纹连接,连接座与茶水桶体螺纹连接形成所述茶水安置腔,连接座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出液口,所述下圈被压紧在连接座和茶水桶体之间。

所述茶水安置腔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活动杆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按钮、按钮保持架,按钮活动设置在按钮保持架上,按钮保持架上设置有高限位部和低限位部,按钮可以保持在低限位部和高限位部上,当按钮位于高限位部,按钮不驱动活动杆,当按钮位于低限位部,按钮驱动活动杆向下移动并失去对出液口的密封。

所述按钮下方转动设置有活动架,按钮保持架的中部中空,中空部的底部设置有交错的台阶部,位于下端的台阶部为低限位部,位于上端的台阶部为高限位部,活动架周侧延伸出若干杆体,杆体可抵接在低限位部/高限位部上,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活动杆时刻抵靠在活动架的下方,驱动按钮可使活动架在低限位部和高限位部之间换位。

所述按钮和活动架的接触端面通过齿面配合,并且齿面的侧面为斜面,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按钮,活动架绕按钮的轴线进行指定方向转动。

所述茶水安置腔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按钮保持架成型在上盖的中部,并且,上盖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架,按钮、活动架限位在限位架和上盖之间,活动架的下端穿出限位架并裸露在外,当上盖螺纹连接在茶水安置腔上时,活动杆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下时刻抵靠在活动架穿出限位架的端部上。

所述活动杆的上端呈锥形,所述活动架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杆端部相适配的凹陷。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复位弹性体给予活动杆复位力进行密封茶水安置腔,实际上茶水安置腔为透明材质制成,当使用者观察后觉得茶水浓度足够之后,驱动活动杆向下活动,即可打开茶水安置腔,茶水经过锥形滤网过滤后进入杯体中,等待下一次的冲泡,并且,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滤网,其主要原因在于:a锥形滤网占用茶水安置腔的中部空间,得以茶叶占有有效茶水安置腔的安置空间,增大茶叶与液体的接触面;b锥形滤网给予活动杆以中部支撑,保证活动杆上下运动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密封圈为球形密封圈,球形密封圈的弧形段与出液口相抵紧,通过球形密封圈与出液口线接触/小面积的接触,在密封圈的形变力的作用下,自行进行间隙补偿,保证密封圈对出液口的密封,并且,所述活动杆的端部设置有阶梯部,所述密封圈卡紧在阶梯部上,密封圈随活动杆运动,复位弹性体的作用力也会直接作用在密封圈上,通过复位弹性体将密封圈压紧在出液口上,保证产品密封结构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茶水安置腔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通孔,所述活动杆延伸出与所述辅助通孔相适配的支杆,支杆上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优选为设置有两个辅助通孔,支杆与活动杆为一体件,通过驱动一个部件可以打开/关闭辅助通孔和出液口,设置辅助通孔的作用在于:平衡杯体和茶水安置腔之间的压力差,如果没有辅助通孔,即使开启出液口,液体也不能顺畅的往杯体内流动,当设置有辅助通孔,辅助通孔在辅助流通液体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将杯内的气体导入茶水安置腔,并且,为了辅助通孔充分发挥其平衡气压的作用,辅助通孔的开口面积小于出液口的开口面积,通过辅助通孔和出液口之间的压强差,使得辅助通孔可以更有效的将杯体内的气体排出,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茶水安置腔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驱动活动杆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按钮、按钮保持架,按钮活动设置在按钮保持架上,按钮保持架上设置有高限位部和低限位部,按钮可以保持在低限位部和高限位部上,当按钮位于高限位部,按钮不驱动活动杆,当按钮位于低限位部,按钮驱动活动杆向下移动并失去对出液口的密封,使用者通过驱动装置进行控制活动杆的实际位置,并且,驱动装置具有保持功能,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按钮可保持在高位和低位,也直接使得活动杆可以保持打开和密封两种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是图5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的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图8的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连接座;3-茶水桶体;31-茶水安置腔;4-上盖;41-按钮保持架;411-低限位部;412-高限位部;5-驱动装置;51-按钮;511-按钮齿面;52-活动架;521-杆体;522-活动架齿面;523-凹陷;53-限位架;6-活动杆;61-密封圈;62-复位弹性体;63-锥形端部;64-阶梯部;65-弹簧抵紧面;66-出液口;67-支杆;68-辅助通孔;7-锥形滤网;71-防漏密封圈;72-上圈;73-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见图1-9所示:

一种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1,杯体1上方可拆卸设置有茶水安置腔31,茶水安置腔31和杯体1之间通过茶水分离装置进行隔断,茶水分离装置开启,茶水经茶水分离装置过滤后流出茶水安置腔31进入杯体1中;所述茶水分离装置包括活动杆6、锥形滤网7以及复位弹性体62,复位弹性体62优选为复位弹簧;茶水安置腔3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66,出液口66中穿设有所述活动杆6,活动杆6于出液口66的端部设置有密封圈61,活动杆6上设置有所述复位弹性体62,复位弹性体62给予活动杆6以作用力并将密封圈61压紧在出液口66上,优选为,活动杆6穿出出液口66,密封圈61抵靠在出液口66的下端,活动杆6上设置有弹簧抵紧面65,复位弹性体62限位在弹簧抵紧面65和茶水安置腔31的底部端面之间,复位弹性体62给予活动杆6向上运动的力,即密封圈61压紧出液口66的力;并且,锥形滤网7的下端支撑在茶水安置腔31内,锥形滤网7的中部为通孔,所述活动杆6穿过通孔并向外延伸,通孔位于活动杆6的中部位置并给予活动杆6辅助支撑,活动杆6可在出液口66和通孔形成的通道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采用锥形滤网7,其主要原因在于:a锥形滤网7占用茶水安置腔31的中部空间,得以茶叶占有有效茶水安置腔31的安置空间,增大茶叶与液体的接触面;b锥形滤网7给予活动杆6以中部支撑,保证活动杆6上下运动的稳定性。

所述茶水安置腔31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通孔68,所述活动杆6延伸出与所述辅助通孔68相适配的支杆67,支杆67上也设置有所述密封圈61;在复位弹性体62的作用下,活动杆6的密封圈61压紧在出液口66上,并且,支杆67上的密封圈61也压紧在辅助通孔68上;当活动杆6受到外力驱动并克服复位弹性体62的形变力的情况下,活动杆6的密封圈61和支杆67上的密封圈61对出液口66和辅助通孔68均解除密封,茶水安置腔31与杯体1相导通;支杆67与活动杆6为一体件,通过驱动一个部件可以打开/关闭辅助通孔68和出液口66,结构更加的简便,并且设置辅助通孔68的作用在于:平衡杯体1和茶水安置腔31之间的压力差,如果没有辅助通孔68,由于气压的原因,即使开启出液口66,液体也不能顺畅的往杯体1内流动;当设置有辅助通孔68,辅助通孔68在辅助流通液体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将杯体1内的气体导入茶水安置腔31,并且,为了辅助通孔68充分发挥其平衡气压的作用,辅助通孔68的开口面积小于出液口66的开口面积,通过辅助通孔68和出液口66之间的压强差,使得辅助通孔68可以更有效的将杯体1内的气体排出,并且优选为设置有两个辅助通孔68,进一步提升平衡气压的效果,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所述密封圈61为球形密封圈,球形密封圈的弧形段与出液口66相抵紧,通过球形密封圈与出液口66线接触/小面积的接触,在密封圈的形变力的作用下,自行进行间隙补偿,保证密封圈61对出液口66的密封,并且,所述活动杆6和支杆67的端部设置有阶梯部64,所述密封圈61卡紧在阶梯部64上,密封圈61随活动杆6和支杆67运动,复位弹性体62的作用力也会直接作用在密封圈61上,通过复位弹性体62将密封圈61压紧在出液口66上,保证产品密封结构的稳定性。茶水安置腔31的其余位置也设置有防漏密封圈71,保证部分位置密封性,详见图3、图4、图6、图7。

所述锥形滤网7自上而下连续变大,并且锥形滤网7的上端通孔处设置有上圈72,活动杆6穿设在上圈72中并与上圈72时刻接触,锥形滤网7的下端外延设置有下圈73,下圈73卡紧在茶水安置腔31的底部,锥形滤网7为网格材料,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发生形变,并且其还要对活动杆6进行辅助支撑,因此设置有上圈72和下圈73,保证产品结构的稳定。

包括连接座2以及茶水桶体3,茶水桶体3为透明材质,便于使用者进行观察茶水浓度,连接座2分别与杯体1和茶水桶体3螺纹连接,连接座2与茶水桶体3螺纹连接形成所述茶水安置腔31,连接座2的中部开设有所述出液口66,所述下圈73被压紧在连接座2和茶水桶体3之间。当使用者观察后觉得茶水浓度足够之后,驱动活动杆6向下活动,即可打开茶水安置腔31,茶水经过锥形滤网7过滤后进入杯体1中,等待下一次的冲泡。

所述茶水安置腔31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可以驱动活动杆6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5包括按钮51、按钮保持架41,按钮51活动设置在按钮保持架41上,按钮保持架41上设置有高限位部412和低限位部411,按钮51可以保持在低限位部411和高限位部412上,当按钮51位于高限位部412,按钮51不驱动活动杆6,当按钮51位于低限位部411,按钮51驱动活动杆6向下移动并失去对出液口66的密封。使用者通过驱动装置5进行控制活动杆6的实际位置,并且,驱动装置5具有保持功能,在不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按钮51可保持在高位和低位,也直接使得活动杆6可以保持打开和密封两种状态。

所述按钮61下方转动设置有活动架52,按钮保持架41的中部中空,中空部的底部设置有交错的台阶部,位于下端的台阶部为低限位部411,位于上端的台阶部为高限位部412,活动架52周侧延伸出杆体521,并且,杆体521全部限位部高限位部412上或者全部限位在低限位部411上,多个杆体521为了保持平衡及稳定,杆体521可抵接在低限位部411/高限位部412上,在复位弹性体62的作用下,活动杆6时刻抵靠在活动架52的下方,驱动按钮51可使活动架52在低限位部411和高限位部412之间换位,活动杆6抵紧活动架52,给予活动架52保持在低限位部411/高限位部412上,活动架52在外力作用下又给予活动杆6上下活动的力,两者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实现相关结构的驱动。

所述按钮51和活动架52的接触端面通过齿面配合,并且齿面的侧面为斜面,在斜面的作用下,驱动按钮51,活动架52绕按钮51的轴线进行指定方向转动,按钮齿面511和活动架齿面522如图9所示,保证驱动按钮51可使活动架52在低限位部411和高限位部412之间换位。

所述茶水安置腔31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盖4,按钮保持架41成型在上盖4的中部,并且,上盖4的下方还设置有限位架53,按钮51、活动架52限位在限位架53和上盖4之间,活动架52的下端穿出限位架53并裸露在外,当上盖4螺纹连接在茶水安置腔31上时,茶水安置腔31实现有效密封,并且活动杆6在复位弹性体62的作用下时刻抵靠在活动架52穿出限位架53的端部上。

所述活动杆6的上端呈锥形,所述活动架52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活动杆6端部相适配的凹陷523,通过该配合,保证活动杆6和活动架52之间不错位,保证相互连接位置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