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29018发布日期:2019-12-06 16:4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寓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



背景技术:

公寓床被广泛应用于学生或企业公寓,因其大方简洁,空间利用率较高而被大力推广,现有公寓床为充分考虑立体空间的利用以及便于安装移动等因素,故多采用组合式结构,即床架与走梯分别结合的方式,而为了进一步充分利用环境空间,通常将走梯设计呈中空式以获取更大的储物空间,但现有公寓床的走梯储物式走梯组装结构复杂,梯步盖板安装不便,降低了公寓床整体组装效率,相对增加了制造成本,且因为储物空间均为单开门式,即走梯正面打开的方式,存在大件物品取放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便于快速拆装,同时提高公寓床整体拆装效率,便于大件物品的取放,增加强度,有利于延长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踩踏部和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自踩踏部的一侧向下延伸,其关键在于:所述踩踏部远离遮挡部的一侧具有呈弧形结构的挂接槽,所述挂接槽具有开口。

采用以上结构,梯步盖板可通过挂接槽以挂接的方式快速安装到支架上,与支架构成储物走梯,从而大大提高走梯乃至公寓床整体的拆装效率,且挂接的安装方式使得梯步盖板可相对支架进行整体翻转,从而露出较大的支架后侧空间,便于用户取放物品,满足用户更多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上对应挂接槽的位置设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踩踏部可拆卸连接,其正对挂接槽开口的位置具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与挂接槽合围形成圆形孔。采用以上方案,通过合围形成的圆形孔进行安装,有利于保证梯步盖板翻转过程的稳定性,且以可拆卸方式连接,更便于与支架之间的拆装。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片向下延伸并向后弯折,其下端端部具有与圆形孔中心线平行设置的上销轴。采用以上方案,通过销轴可挂接扭簧,实现对梯步盖板在走梯上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的限制,提高使用便捷性和安全性,设计更人性化。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后侧两端向内凹陷形成让位槽,所述挂接槽有两个,分别位于踩踏部后侧两端。采用以上方案,保证梯步盖板外观质量良好,同时有效防止其翻转与走梯支架之间发生干涉,提高其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和遮挡部之间设有封板,所述封板下端具有斜边。采用以上方案,封板与遮挡部和踩踏部构成的梯步盖板的侧部呈三角形结构,使其具有更良好的稳定性和支撑性能。

作为优选:所述斜边上部靠近让位槽的位置具有竖直段。采用以上方案,竖直段与支架上竖直的部件抵接,配合斜边实现多方向直接,可以有效减小梯步盖板的晃动幅度,进一步提高其在走梯上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踩踏部中部具有通过注塑方式与该踩踏部一体成型的木板。采用以上方案,有利于提高梯步盖板外观品质,同时增加踩踏部的耐磨和承重强度。

为进一步提高梯步盖板的可操作性,方便打开或关闭,所述遮挡部下部设有扣手槽。

作为优选:所述遮挡部下缘具有向后延伸的支撑头,所述支撑头底部具有与踩踏部平行的抵接面。采用以上方案,通过抵接面与走梯上的支架进行抵接,实现对梯步盖板的下缘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梯步盖板的承重能力,且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有利于减少摩擦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梯步盖板以挂接方式进行安装,可相对提高走梯乃至床整体的拆装效率,同时一体动作的梯步盖板便于取放大件物品,设计更人性,功能齐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轴测图;

图3为图1的侧视图;

图4为安装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轴测图;

图7为梯步盖板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8为梯步盖板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8所示的便于拆装的梯步盖板,主要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踩踏部40和遮挡部41,如图所示,踩踏部40呈矩形板状结构,其中部具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木板401,遮挡部41位于踩踏部40的一侧(后文指前侧),并自踩踏部40的侧缘向下延伸,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踩踏部40的实际可用面积,固将遮挡部41设计呈弧板状结构,其弧形凹陷侧朝向踩踏部40的后侧,这样使得安装完成之后的走梯中,上一个梯步盖板的遮挡部71下缘可刚好正对下一个梯步盖板的踩踏部40后侧,减少宽度方向空间占用,遮挡部41与踩踏部40之间采用螺钉进行固定连接,当然在模具开发允许情况下,二者也可一体成型制造,具有更良好的强度。

为实现梯步盖板的快速拆装,故在踩踏部40的后侧设有呈弧形结构的挂接槽400,如图4所示,挂接槽400位于踩踏部40的两端,且两端的挂接槽400正对设置,挂接槽400的开口朝下,其对应圆的扇形角大于180°,挂接槽400所在竖直平面与踩踏部40的端面平行设置,即挂接槽400对应圆的中心线与踩踏部40的长度方向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在,踩踏部40下方对应挂接槽400的位置设有安装片42,安装片42通过螺钉与踩踏部40固定连接,其上正对挂接槽400的位置设有弧形凹槽420,弧形凹槽420与挂接槽400刚好合围形成一个圆形孔4a。

与此同时,安装片42向下延伸,并朝踩踏部40的后侧弯折,在其下端端部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设置的下销轴421,下销轴421的中心线与圆形孔4a的中心线平行设置,且二者相对偏置。

踩踏部40的两端对应挂接槽400的位置沿其长度方向相中件凹陷形成一个三面敞口的让位槽4b,让位槽4b的槽底壁为光滑弧面结构。

为进一步提高梯步盖板的支撑强度,延长其使用寿命,故本实施例中在梯步盖板的两端还设有封板43,如图3所示,封板43大体呈直角三角形状,其两个直角边分别与踩踏部40和遮挡部41固定连接,其斜边430朝向踩踏部40的后侧,斜边430的上部具有与踩踏部40相互垂直的竖直段431,竖直段431与让位槽4b的槽底壁相接,如图2所示,遮挡部41下部两端具有水平向后延伸的支撑头411,支撑头411呈柱状结构,其下侧具有与踩踏部40相互平行的抵接面4110。

参考图1至图8,将本实用新型的梯步盖板安装至支架3上与其构成走梯,如图5和图所示,支架3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主要包括两个平行且正对设置的方管3a,两个方管3a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轴30,支撑轴30沿支架3的宽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梯步盖板则通过挂接槽400或与安装片42合围形成的圆形孔4a以可转动方式与支撑轴30相连。

支撑轴30的两端通过大体呈直角三角形的安装块33支撑在方管3a上,安装块33的大小则与让位槽4b相适应,其直角位置进行圆弧倒角,确保梯步盖板转动过程中不会与安装块33之间发生干涉。

方管3a上对应支撑头411的位置设有支撑座31,如图7所示,支撑座31竖截面呈l形,这样当梯步盖板安装完成之后,支撑头411下侧的抵接面4110刚好与支撑座31抵接,从而大大提高梯步盖板整体承重能力,同理,封板43的斜边430与方管3a斜面抵接,其上部的竖直段431与安装块33的一个直角边平行,进一步保证了梯步盖板的承重能力。

其次,为提高梯步盖板翻转安全性和便捷性,本实施例中在梯步盖板与支架3之间还设置有扭簧6,如图5至图8所示,方管3上在上销轴421的前下方设有下销轴32,下销轴32与上销轴421平行设置,扭簧6的两端则以可转动方式分别挂接在上销轴421和下销轴32上,如图7所示,梯步盖板处于正常关闭状态,扭簧6的朝向后下方,处于压缩状态,对梯步盖板施加反作用力,可以抑制其向上翻转,使其保持在关闭状态,而在外力作用下翻转梯步盖板,达到如图8所示的打开状态时,扭簧6变转方向,朝向后上方,同样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对梯步盖板施加的作用力为朝上,对其起到一定支撑作用,可使其保持在打开位置不动,便于取放物品,而不需额外支撑,且防止自然下落伤人,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梯步盖板的整体翻转,故在遮挡部41的下部设有扣手槽410,提高其可操作性。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