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07211发布日期:2020-01-15 00:59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生防盗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盗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救生防盗窗。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高楼越来越多,无论是居民小区还是办公楼,楼层越高安全隐患就越大,而且小孩在阳台或者窗户附近玩耍时,也存在的高空坠落的隐患。现在的具有防护措施的窗户产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具有传统“田”字结构的金属焊接式防盗窗;一类是具有防盗网结构的金属焊接式防盗窗,其中防盗网是由铝合金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的网格和外围框架构成。这两类防盗窗产品的外观结构多为不可拆卸化,虽能够解决防盗问题,但当在遇到室内火灾或其他突发情况时,也将室内人员封闭在了危险环境中,甚至危及室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室内火灾时,也时常发生着室内人们由于防盗窗而无法从室内逃生,消防官兵也由于切割防盗窗或者楼层高而无法短时间内营救被困人员的悲剧。市场上主流的防盗窗产品只具备防盗功能,并不具备逃生功能,具有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市场上主流的防盗窗在结构方面进行改进,从而能够帮助发生室内火灾被困人员进行自救,为消防官兵争取宝贵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防盗窗的现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救生防盗窗,同时具备防盗、逃生功能。通过在其外框体与窗体实现衔接,当室内发生火灾或其他需要逃离室内情况时,人可以在室内打开固定锁装置,拆下竖向边框和防护框,将内部装有钢丝绳的固定杆进行垂直落下,搭建成逃生梯,从窗户通过逃生梯逃生。

所述救生防盗窗包括一个外框体和至少一组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所述外框体的下部的内侧面有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通过固定锁装置和固定板铰链固定在外框体上;

其中,所述一组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由五个防盗柱和五个固定块组成,所述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的依次连接顺序为:第一防盗柱,第一固定块,第二防盗柱,第二固定块,第三防盗柱,第三固定块,第四防盗柱,第四固定块,第五防盗柱,第五固定块;

所述外框体的下部设置前后两排,分别为下内排和下外排,下内排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槽,第一固定块、第一防盗柱底端和第二防盗柱底端与第一固定块槽适配;下外排上设有第三固定块槽和第五固定块槽,第三固定块、第三防盗柱底端和第四防盗柱底端与第三固定块槽适配;第五固定块、第五防盗柱底端与第五固定块槽适配;

所述外框体的顶部也设置前后两排,分别为上内排和上外排,上内排上设有第一防盗柱槽,第二固定块槽,上外排上设有第三防盗柱槽,第四固定块槽;第四固定块、第四防盗柱的顶端和第五防盗柱的顶端与第四固定块槽适配,第二固定块和第三防盗柱的顶端与第二固定块槽适配,第二防盗柱的顶端与第二防盗柱槽适配。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盗柱、第二防盗柱、第三防盗柱,第四防盗柱和第五防盗柱上均通过强度加固装置焊接有横向防盗横梁。

进一步,所述第一防盗柱和第二防盗柱的防盗横梁的两头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安装后第三防盗柱、第四防盗柱和第五防盗柱的位置尺寸适配。

进一步,所述外框体为矩形,其大小与整个窗户的开墙大小一致。

进一步,所述外框体通过双头螺栓和固定脚安装固定在窗户的墙壁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通过钢丝绳与外框体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块槽与第一固定块、第一防盗柱和第二防盗柱组合起来的横断面大小一致;所述第三固定块槽与第三固定块、第三防盗柱和第四防盗柱的横断面大小一致,所述第五固定块槽与第五固定块、第五防盗柱的横断面大小一致,所述第二固定块槽和第五固定块槽的大小形状一致,第四固定块槽和第一固定块槽的大小形状一致。

进一步,所述本实用新型中所包含的外框体、防盗柱由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或复合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防盗柱和固定块通过公称抗拉强度为1960mpa的钢丝绳连接。

本救生防盗窗至少包括以下有益优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救生防盗窗,通过在其外框体左下部的固定锁装置,当人只能通过窗户逃离室内火灾环境时,打开固定锁装置,拉开防盗柱,形成一种由不锈钢丝绳贯穿的多个“十”字型逃生梯,将梯子放置窗户外侧,人沿逃生梯逃出火灾现场。

2、本实用新型的救生防盗窗,通过将所述横向防盗横梁在外框体中进行交错式双层排列,可以将室外人员与其外框体左下部的固定锁装置进行隔离,使得固定锁装置只能通过室内人员打开,相比于单层防护撑结构的防盗救生窗,交错式双层排列结构的防盗柱具有更加突出的防盗性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实用性强,性能牢固可靠,实施简单,具体防盗、逃生功能,相对于单层结构的防盗救生窗,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锁装置只能从室内打开,具有更加稳定、安全的防盗效果。尤其是当室内发生火灾等需要从室内逃生的险情时,方便室内人员从室内进行自救式逃生,可以应用于各种窗户,在防盗窗技术领域是一种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时救生防盗窗的内侧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时救生防盗窗的外侧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救生防盗窗的固定锁装置图;

图4:本实用新型救生防盗窗拆卸后防盗柱的立体图;

图5:本实用新型救生防盗窗拆卸后外框体底端的立体图;

图6:本实用新型救生防盗窗拆卸后外框体顶端的立体图;

图7:本实用新型安装状态时救生防盗窗的仰视立体图;

图8:本实用新型救生防盗窗拆卸后防盗柱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

结合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和图3中,1为外框体,2为固定脚,3为固定板铰链,4为固定板,5为固定锁装置。

图4和图8中,101为第一防盗柱,102为第一固定块,103为第二防盗柱,104为第二固定块,105为第三防盗柱,106为第三固定块,107为第四防盗柱,108为第四固定块,109为第五防盗柱,110为第五固定块。

图5和图6中,201为第一防盗柱槽,202为第一固定块槽,203为第三防盗柱槽,204为第二固定块槽,206为第三固定块槽,208为第四固定块槽,210为第五固定块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救生防盗窗,同时具备防盗、逃生功能,其具体结构如下。

本实施例的救生防盗窗包括一个外框体1和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其中,所述外框体1为矩形,其大小与整个窗户的开墙大小一致,外框体1通过双头螺栓和其室内侧的四个固定脚2安装固定在窗户的墙壁上,安装在窗户的室内一侧。

所述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由五个防盗柱和五个固定块组成,其首尾用公称抗拉强度为1960mpa钢丝绳连接,所述首尾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的依次连接顺序为:第一防盗柱101,第一固定块102,第二防盗柱103,第二固定块104,第三防盗柱105,第三固定块106,第四防盗柱107,第四固定块108,第五防盗柱109,第五固定块110。所述固定块110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和外框体1上,其中,第二固定块104和第五固定块110的长度为其他固定块的一半,除了第五固定块外,其他固定块的两端设置一个与防盗柱直径相同的凹槽,用于将固定块和防盗柱完全无缝的卡在固定块槽中,其他固定块。

所述外框体1的下部的内侧面有通过两个固定板铰链3连接两个固定板4,固定板4可以通过固定锁装置5固定在外框体1上。所述外框体1的下部设置前后两排,分别为下内排和下外排,下内排上设有第一固定块槽20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槽202为带有两个半圆的矩形状,所述第一固定块槽202与第一固定块102、第一防盗柱101和第二防盗柱103组合起来的横断面大小一致,第一固定块102、第一防盗柱101底端和第二防盗柱103底端可以放入第一固定块槽202中。同理,下外排上设有第三固定块槽206和第五固定块槽210,第三固定块槽206的大小与第一固定块槽202一样,第五固定块槽210为第一固定块槽202的一半,所述第三固定块槽206与第三固定块106、第三防盗柱105和第四防盗柱107的横断面大小一致,第三固定块106、第三防盗柱105底端和第四防盗柱107底端可以放入第三固定块槽206中;所述第五固定块槽210与第五固定块110、第五防盗柱105的横断面大小一致,第五固定块110、第五防盗柱109底端可以放入第五固定块槽210中。

相应的,外框体1的顶部也设有两排,分别为上内排和上外排,所述上内排上设有第一防盗柱槽201,第二固定块槽204,上外排上设有第三防盗柱槽203和第四固定块槽208。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槽204和第五固定块槽210的大小形状一致,第四固定块槽208和第一固定块槽202的大小形状一致,相应的,第四固定块108、第四防盗柱107顶端和第五防盗柱109的顶端可以放入第四固定块槽208中,第二固定块104和第三防盗柱105的顶端可以放入第二固定块槽204中,第二防盗柱103顶端放入第二防盗柱槽203中。

第一防盗柱101、第二防盗柱103、第三防盗柱105,第四防盗柱107和第五防盗柱109上均通过强度加固装置111焊接有横向防盗横梁112,为了使整个防盗窗更加稳定,所述第一防盗柱101和第二防盗柱103的防盗横梁的两头还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安装后第三防盗柱105、第四防盗柱107和第五防盗柱109的位置尺寸适配,凹槽可以卡扣在第三防盗柱105、第四防盗柱107和第五防盗柱109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包含的外框体1、防盗柱均由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或复合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安装实施时,先把外框体1安装于窗户户内侧,并用双头螺栓固定在墙上,随后,依次将第一防盗柱101的顶端插在第一防盗柱槽201中,其下端放入第一固定块槽202中,由于首尾顺次相连,第一固定块102和第二防盗柱103的底端也跟着放入第一固定块槽202中,第二防盗柱103的顶端和第二固定块104插入第二固定块槽204中,顺次,将第三防盗柱105的顶端插入第三防盗柱槽203中,第三防盗柱105的底端、第三固定块106和第四防盗柱107的底端放入第三固定块槽206中,第四防盗柱107的顶端、第四固定块108和第五防盗柱109的顶端放入第四固定块槽208中,第五防盗柱109的底端和第五固定块110放入第五固定块槽210中,将所有防盗柱和固定块放入对应的防盗柱槽和固定块槽中后,关闭固定板4,并通过固定锁装置5将进行固定板4固定,组成了完整的防盗窗。

本防盗窗在遇到紧急事件需要逃生拆卸时,室内人员可以打开固定锁装置5,打开两个固定板5,向室内方向第一防盗柱101,在拉拽的过程中,依次相连的防盗柱和固定块会掉落下来,焊接有横向防盗横梁112的防盗柱通过钢丝绳形成多个简易的“十”字结构逃生梯,室内人员可以将逃生梯放置于窗外进行逃生,逃生完毕后,并且可以按照上述安装方法将各个防盗柱和固定块安装恢复,以便于多次使用。

本实施例只给出了一种实施方式,当窗户很大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多个本实施例逃生防盗窗组合起来,形成由更多防盗柱组成的救生防盗窗。

本实用新型可以帮助在室内发生火灾无法从室内门口进行逃生的人员,通过窗户脱离室内火灾环境实现逃生,从而减少室内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并且使用后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实现复原,实现重复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比如: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可以用同等强度的纤维代替,不锈钢材料可以用相同强度的高分子材料所替换,以上的修改等同于本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