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94659发布日期:2020-01-31 13:46阅读:380来源:国知局
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艺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



背景技术:

陶艺就是陶瓷艺术的简称。现代陶艺就其本身而言,它首先是一门工艺,是一门需要特殊技能和知识的行业。现代陶艺的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方面,以陶土为最基本的材料,用某种形式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理想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工艺技巧。工艺技巧是现代陶艺完美表现的语言和手段,是艺术的媒介。陶艺课程是我国美术教学中经常开展的重要课程,在常规的陶艺教学中,学员需要进行自己作品的创作,创作过程中需要将自己塑形的陶坯进行晾晒,在整个陶艺教学中需要在刚完成陶艺泥坯塑型的时候需要进行塑型方面的展示、评价,展示后又需要进行晾晒,晾晒后,还需进行晾晒后成品的观察、展示、评价,采用常规方式,需要多次转移陶艺作品,不仅耗时费力,并且还有存在作品毁坏的风险。目前的存放以及晾晒陶艺作品的方式中,通常采取放置在设置有多层平板的架子上,采用这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只能够方便少数几人进行存放动作,放置时候需要进行放置位置的寻找,看计划放置的位置是否已放置有陶坯,平板之间相互干扰,陶坯必须先横着伸到平板上,再放置在平板的板面上,这种方式不仅速度慢、并且陶坯容易损坏,并且采用这种方式进行陶坯晾晒时,也不便于观察陶坯放置后的状态,陶坯的展示也不充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它能够解决传统陶坯收纳方式中陶坯取放不方便、陶坯展示不充分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包括一矩形框架和多个转动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通过两个边立柱进行支承,所述矩形框架内支承一上、下滑动的中间立柱,

所述矩形框架对中间立柱进行周向限位,所述中间立柱将矩形框架内部区域分成左半区、右半区,所述转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边立柱上,所述边立柱对转动板进行轴向定位,位于同一边立柱上的相邻转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留有陶坯的放置间隙,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的下端面设置埋头孔,所述埋头孔包括设置在下板面的锥形孔以及在该锥形孔底部设置的直孔,所述中间立柱上设置多个径向延伸的悬臂,每一转动板自由端下端面对应设置一悬臂,所述悬臂的外伸端上设置朝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与埋头孔的直孔形成锁定配合,所述中间立柱的下端空套一锁紧套,所述锁紧套的下端面与下盖板的板面接触配合,所述锁紧套外壁上设置沿着外壁面螺旋延伸的弧形槽以及沿着锁紧套外壁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弧形槽之间平滑过渡,所述中间立柱的下端设置径向延伸的滑动销,滑动销穿过弧形槽并与弧形槽或锁定槽滑动配合。

多个中间支承板通过板面的中心孔与中间立柱固定连接,位于中心孔两端的板身形成支承转动板自由端的悬臂。

所述中间立柱两端通过花键或者滑键与矩形框架形成周向固定。

所述定位销的头部设置导向锥头。

所述转动板上设置陶坯托盘,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一开口形状与陶坯脚部仿形的凹坑。

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的凹坑底部设置有通气孔。

所述转动板通过滚动轴承套装在边立柱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边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转动板的安装孔连接固定。

所述锁紧套的外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转把。

所述矩形框架底部设置万向轮或者安装座。

所述矩形框架以及转动板上设置有横向通孔;所述矩形框架以及转动板上设置有纵向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包括一矩形框架和多个转动板,所述矩形框架包括上、下盖板,所述上、下盖板通过两个边立柱进行支承,所述矩形框架内支承一上、下滑动的中间立柱,所述矩形框架对中间立柱进行周向限位,所述中间立柱将矩形框架内部区域分成左半区、右半区,所述转动板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转动板通过安装孔套装在边立柱上,所述边立柱对转动板进行轴向定位,位于同一边立柱上的相邻转动板在竖直方向上留有陶坯的放置间隙,所述转动板的自由端的下端面设置埋头孔,所述埋头孔包括设置在下板面的锥形孔以及在该锥形孔底部设置的直孔,所述中间立柱上设置多个径向延伸的悬臂,每一转动板自由端下端面对应设置一悬臂,所述悬臂的外伸端上设置朝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可与埋头孔的直孔形成锁定配合,所述中间立柱的下端空套一锁紧套,所述锁紧套的下端面与下盖板的板面接触配合,所述锁紧套外壁上设置沿着外壁面螺旋延伸的弧形槽以及沿着锁紧套外壁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锁定槽,所述锁定槽与弧形槽之间平滑过渡,所述中间立柱的下端设置径向延伸的滑动销,滑动销穿过弧形槽并与弧形槽或锁定槽滑动配合。矩形框架对转动板进行支承,使转动板能够有效承载转动板以及陶坯的重量,同一边立柱上各转动板可以相对转动,使用中能够按照需求的角度进行转动,各转动板能够在轴向上相互错开的展开,转动板的上陶坯放置平面用于放置陶坯,采用本实用新型时在需要进行学生作品进行存放时候能够将每个转动板转动不同角度,各个边立柱上的各个转动板能够在矩形框架外同时展开,各个转动板的陶坯放置平面在竖直方向无相邻转动板的干扰,能够进行放置位置的快速、直观的判断,方便多人同时往不同转动板上进行陶坯放置工作特别适合教学活动中短时间、多人的存放需求;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陶艺教学中方便进行全面的展示、讲解,每个边立柱的每个转动板之间在相互错开展示时候,两个边立柱上的转动板展开后可形成两个用于展示作品的螺旋式展示面,每个陶坯作品能够充分展示出来,没有遮挡,方便教学人员进行对比、讲解、评价。在转动板进行陶艺作品的收纳、搬运或者将需要将转动板转动到矩形框架内时候,转动锁紧套,锁紧套的弧形与滑动销滑动配合,推动中间立柱向上顶升,中间立柱上升带动全部悬臂上升,悬臂对转动板的自由端进行支承,并且在中间立柱上升的前期,悬臂的上的定位销先与埋头孔中的锥形孔配合,驱使转动板进行调节,实现定位销与直孔的轴心线趋于重合,然后悬臂继续上行,定位销插入直孔中,滑动销滑入锁定槽中,实现多个定位销同时分别与对应的埋头孔的锁定,采用这种结构既能够避免转动板收纳进矩形框架中时候随意摆动,同时也能防止转动板长时间承重后或者重载情况下转动板端头的挠度变大,变形严重。

所述中间立柱两端通过花键或者滑键与矩形框架形成周向固定。花键联接受力较为均匀,齿根处应力集中较小,轴的强度削弱较少,总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可承受较大的载荷,轴上零件与轴的对中性好所述定位销的头部设置导向锥头,设置导向锥头能够对定位销进行导向,有利改善冲击和保证运动的流畅。

所述转动板上设置陶坯托盘,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一开口形状与陶坯脚部仿形的凹坑设置凹坑有利于加强陶坯坯体定位。

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的凹坑底部设置有通气孔,设置通气孔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能够保证陶坯脚步晾晒均匀。

所述转动板通过滚动轴承套装在边立柱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边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转动板的安装孔连接固定。滚动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

所述锁紧套的外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转把,

所述矩形框架底部设置万向轮或者安装座,所述矩形框架底部设置两定向轮、两万向轮方便陶艺晾架的转运。

所述矩形框架以及转动板上设置有横向通孔设置横向通孔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所述矩形框架以及转动板上设置有纵向通孔设置纵向通孔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采用上述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传统陶坯收纳方式中陶坯取放不方便、陶坯展示不充分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转动板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为矩形框架,11为转动板,16为左半区,17为右半区,20为锥形孔,23为定位销,24为锁紧套,27为滑动销,30为凹坑,33为转把,102为下盖板,103为边立柱,104为中间立柱,110为安装孔,191为直孔,192为悬臂,231为导向锥头,241为弧形槽,242为锁定槽,301为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1至图3,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的一种实施例,用于陶艺教学的作品收纳架,包括一矩形框架10和多个转动板11,所述矩形框架10包括上、下盖板,所述矩形框架10底部可设置万向轮或者安装座,所述矩形框架10底部设置两定向轮、两万向轮方便陶艺晾架的转运。所述上、下盖板通过两个边立柱103进行支承,所述矩形框架10内支承一上、下滑动的中间立柱104,所述矩形框架10对中间立柱104进行周向限位,所述中间立柱104两端通过花键或者滑键与矩形框架10形成周向固定,花键联接受力较为均匀,齿根处应力集中较小,轴的强度削弱较少,总接触面积较大,因而可承受较大的载荷,轴上零件与轴的对中性好,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板上设置花键轴套,所述中间立柱的上端设置外花键并与花键轴套配合,所述下盖板上设置花键孔,所述中间立柱的下端设置外花键并与花键孔配合。所述中间立柱104将矩形框架10内部区域分成左半区16、右半区17,所述转动板11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110,所述转动板11通过安装孔110套装在边立柱103上,所述边立柱103对转动板11进行轴向定位,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板11可通过滚动轴承套装在边立柱103上,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与边立柱连接固定,所述滚动轴承的外圈与转动板的安装孔连接固定,滚动轴承支承转动的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正常工作位置和旋转精度,滚动轴承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起动性能好,在中等速度下承载能力较高,与滑动轴承比较,滚动轴承的径向尺寸较大,减振能力较差,高速时寿命低,声响较大。位于同一边立柱103上的相邻转动板11在竖直方向上留有陶坯的放置间隙,所述转动板11上设置陶坯托盘,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一开口形状与陶坯脚部仿形的凹坑30设置凹坑30有利于加强陶坯坯体定位。所述陶坯托盘上设置的凹坑30底部设置有通气孔301,设置通气孔301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能够保证陶坯脚步晾晒均匀。所述矩形框架10以及转动板11上设置有横向通孔设置横向通孔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所述矩形框架10以及转动板11上设置有纵向通孔设置纵向通孔不仅能够便于空气流通并且有利于减重。

所述转动板11的自由端的下端面设置埋头孔,所述埋头孔包括设置在下板面的锥形孔20以及在该锥形孔20底部设置的直孔191,所述中间立柱104上设置多个径向延伸的悬臂192,每一转动板11自由端下端面对应设置一悬臂192,优选地,多个中间支承板通过板面的中心孔与中间立柱固定连接,每个中间支承板位于板面中心孔两端的板身形成支承转动板11自由端的悬臂192。所述悬臂192的外伸端上设置朝上的定位销23,所述定位销23的头部设置导向锥头231,设置导向锥头231能够对定位销23进行导向,有利改善冲击和保证运动的流畅。所述定位销23可与埋头孔的直孔191形成锁定配合。

所述中间立柱104的下端空套一锁紧套24,所述锁紧套24的下端面与下盖板102的板面接触配合,所述锁紧套24外壁上设置沿着外壁面螺旋延伸的弧形槽241以及沿着锁紧套24外壁的圆周方向延伸的锁定槽242,所述锁定槽242与弧形槽241之间平滑过渡,优选地,所述锁紧套24的外壁设置有径向延伸的转把33,设置转把能够便于转动锁紧套24。所述中间立柱104的下端设置径向延伸的滑动销27,滑动销27穿过弧形槽241并与弧形槽241或锁定槽242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陶坯收纳时,同一边立柱103上各转动板11可以相对转动,使用中能够按照需求的角度进行转动,各转动板11能够在轴向上相互错开的展开,转动板11的上陶坯放置平面用于放置陶坯,各个边立柱103上的各个转动板11能够在矩形框架10外同时展开,各个转动板11的陶坯放置平面在竖直方向无相邻转动板11的干扰,能够进行放置位置的快速、直观的判断,方便多人同时往不同转动板11上进行陶坯放置工作特别适合教学活动中短时间、多人的存放需求;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在陶艺教学中方便进行全面的展示、讲解,每个边立柱103的每个转动板11之间在相互错开展示时候,两个边立柱103上的转动板11展开后可形成两个用于展示作品的螺旋式展示面,每个陶坯作品能够充分展示出来,没有遮挡,方便教学人员进行对比、讲解、评价。在转动板11进行陶艺作品的收纳、搬运或者将需要将转动板11转动到矩形框架10内时候,转动锁紧套24,锁紧套24的弧形与滑动销滑动配合,推动中间立柱104向上顶升,中间立柱104上升带动全部悬臂192上升,悬臂192对转动板11的自由端进行支承,并且在中间立柱上升的前期,悬臂192的上的定位销23先与埋头孔中的锥形孔20配合,驱使转动板11进行调节,实现定位销23与直孔191的轴心线趋于重合,然后悬臂192继续上行,定位销23插入直孔191中,滑动销27滑入锁定槽242中,实现多个定位销23同时分别与对应的埋头孔的锁定,采用这种结构既能够避免转动板11收纳进矩形框架10中时候随意摆动,同时也能防止转动板11长时间承重后或者重载情况下转动板11端头的挠度变大,变形严重。采用上述实用新型,可以避免传统陶坯收纳方式中陶坯取放不方便、陶坯展示不充分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