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6431发布日期:2020-02-18 12:48阅读:875来源:国知局
车载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用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车载床。



背景技术:

由于道路交通变得便捷,许多人都喜欢自驾车出游,并且伴随着人们出行的行驶距离越来越长,人们在出行过程中希望得到相应的休息,因此对车载(充气或非充气)床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目前,市场上的车载(充气或非充气)床均没有设置提供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设备充电的功能,当乘客在使用车载床时想要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的话,只能通过使用移动电源实现,但是移动电源并不能在长时间的行驶中一直使用,而且普遍的充电线的长度有限,在充电时,其一端插在汽车充电插座上,另一端便不能随意变换位置,对躺或者坐在车载床上的乘客来讲极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充电盒的车载床。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车载床,其包括床体、usb充电盒和电源线;所述usb充电盒包括盒子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有usb充电口,电路板安装在盒体内,盒子设有与usb充电口对应的开口;所述盒子设有电源线过孔,电源线一端与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的充电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床体上设有与盒子相适配的容纳室,容纳室外侧设有连通usb充电口的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床,其通过增设usb充电盒和电源线,使得用户在使用车载床的同时,可以利用车载床上的usb充电盒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而且解决了普通充电线不够长的问题,使得用户可以在充电的同时随意变换乘坐姿势或者位置。

优选的,所述盒子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设有一侧开口的盒腔,所述盒体内侧壁对应电路板两侧设有向盒体开口方向延伸的电路板插槽,所述电路板插设在所述插槽上,所述盖体与盒体通过扣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扣接结构包括设于盖体内侧边沿的扣钩,以及对应设于盒体开口内侧的扣槽,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进一步的,还包括香薰结构,所述香薰结构包括液体吸附件和设于电路板上的发热元件,所述液体吸附件设于发热元件的一侧,盒子对应液体吸附件设有气孔,为车载床增设香薰功能,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

优选的,所述盒体内侧壁对应液体吸附件两侧设有向盒体开口方向延伸的吸附件插槽,所述液体吸附件插设在吸附件插槽上,电路板装配在盒体内时,发热元件与液体吸附件贴触,有助于气味的挥发扩散。

对于车载充气床:

优选的,所述床体包括充气床身,所述容纳室设于充气床身上;或者,所述床体包括充气床身、前侧挡,所述容纳室设于前侧挡或充气床身上;或者,所述床体包括充气床身、前侧挡、护头挡,所述容纳室设于充气床身或前侧挡或护头挡上;其中,所述盒子从容纳室外侧的开口装配到容纳室,所述气孔设于盒子设置所述usb充电口的一侧。

优选的,还包括充气支柱,所述充气支柱设于充气床身前侧底部,使得该车载床不仅适用于suv车型的汽车,还适用于轿车型汽车,放置在汽车后排座。

优选的,还包括软质封口件,所述软质封口件用于打开或封盖容纳室开口,软质封口件上设有与盖体对应usb充电口的开口相适配的软质开口,防止usb充电盒脱离容纳室。

对于车载非充气床:

优选的,所述床体包括床身、支架和护头挡,所述支架设于床身的前侧下方,所述护头挡设于床身的侧部,护头挡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为所述容纳室,所述袋体的开口设计成小于盒体开口,以使袋体的开口被盖体夹设在盒体内壁;

或者,所述床体包括床身、支架、护头挡和前侧挡,所述支架设于床身的前侧下方,所述护头挡设于床身的侧部,所述前侧挡设于床身的前侧,所述护头挡或前侧挡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为所述容纳室,所述袋体的开口设计成小于盒体开口,以使袋体的开口被盖体夹设在盒体内壁。

可替换的,所述床体包括床身、承重带和护头挡,所述承重带连接于床身的前侧,承重带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所述护头挡设于床身的侧部,护头挡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为所述容纳室,所述袋体的开口设计成小于盒体开口,以使袋体的开口被盖体夹设在盒体内壁;

或者,所述床体包括床身、承重带和前侧挡,所述前侧挡设于床身的前侧,所述承重带连接于床身的前侧,其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护头挡设于床身的侧部,前侧挡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为所述容纳室,所述袋体的开口设计成小于盒体开口,以使袋体的开口被盖体夹设在盒体内壁;

或者,所述床体包括床身、承重带、护头挡和前侧挡,所述前侧挡设于床身的前侧,所述承重带连接于床身的前侧,其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护头挡设于床身的侧部,护头挡或前侧挡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所述袋体内腔为所述容纳室,所述袋体的开口设计成小于盒体开口,以使袋体的开口被盖体夹设在盒体内壁。

优选的,所述气孔设于盒体的侧部,所述袋体上对应气孔设有孔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一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二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第三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另一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一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二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第三种替换方案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一种改进方案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的实施例一的盖体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实施例二的正视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20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实施例二的盖体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实用新型usb充电盒盒体的正视图;

图2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液体吸附件和盒体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21至图22、图21至图23,车载床,其包括床体1、usb充电盒2和电源线(图中未示出);所述usb充电盒2包括盒子(图中未标示)和电路板23,其中,所述盒子包括盒体21和盖体22;所述电路板23设有充电输入端(图中未标示),以及与充电输入端子电连接的usb充电口231;电路板23安装在盒体21内,盖体22上设有与usb充电口231对应的开口221;所述盒体21设有电源线过孔211,电源线一端与上述充电输入端电连接,另一端与汽车的充电接口可拆卸电连接;所述床体1上设有与充电盒相适配的容纳室101,容纳室101外侧对应盖体22设有容纳室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床,其通过增设usb充电盒2和电源线,使得用户在使用车载床的同时,可以利用车载床上的usb充电盒2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而且解决了普通充电线不够长的问题,使得用户可以在充电的同时随意变换乘坐姿势或者位置。

参见图21和图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usb充电口231设有一个或多个,多个usb充电口可方便多台移动设备同时充电,强化了usb充电盒的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sb充电口231设有4个。

参见图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21内侧壁对应电路板23两侧设有向盒体21开口方向延伸的电路板插槽212,所述电路板23插设在所述电路板插槽212上,所述盖体22与盒体21通过扣接结构可拆卸连接,方便电路板23的安装固定。

参见图22和图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扣接结构包括设于盖体22下侧边沿的扣钩222,以及对应设于盒体21内侧壁上的扣槽213,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参见图21和图23,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香薰结构,所述香薰结构包括液体吸附件24和设于电路板23上的发热元件25,所述液体吸附件24设于发热元件25的一侧,所述盒体21或盖体22对应液体吸附件24设有气孔3,气孔3用于添加香薰液体,同时可通过该气孔3散发香气,为车载床增设香薰功能,为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使用环境。其中,所述气孔3侧部设有若干个散气孔31,协助香薰气味的散发;优选的,所述发热元件25为发热电阻。。

参见图22和图2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盒体21内侧壁对应液体吸附件24两侧设有向盒体21开口方向延伸的吸附件插槽214,所述液体吸附件24插设在吸附件插槽214上,电路板23装配在盒体21内时,发热元件25与液体吸附件24贴触,有助于气味的挥发扩散。

参见图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车载床为充气车载床,其中,所述床体1包括充气床身11,所述容纳室101设于充气床身11上。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充气支柱12,所述充气支柱12设于充气床身11前侧底部,使得该车载床不仅适用于suv车型的汽车,还适用于轿车型汽车,放置在汽车后排座。

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软质封口件13,所述软质封口件13用于打开或封盖容纳室101开口,软质封口件13上设有与盖体22对应usb充电口231的开口相适配的软质开口131,防止usb充电盒2脱离容纳室101,其中,所述软质封口件13通过魔术贴或者拉链的方式与充气床身11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孔3设于盖体22上。

参见图2,作为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充气床身11和前侧挡111,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充气床身11的前侧中部,并位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之间,所述容纳室101设于前侧挡111上。

参见图3,作为另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充气床身11、前侧挡111、护头挡112,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充气床身11的前侧中部,并位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之间,所述护头挡112设于充气床身11的侧部,其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所述容纳室101设于前侧挡111上。

参见图4,作为另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充气床身11、前侧挡111、护头挡112,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充气床身11的前侧中部,并位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之间,所述护头挡112设于充气床身11的侧部,其用于保护乘客的头部,所述容纳室101设于护头挡112上。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21至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车载床为非充气车载床,其中,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支架12和护头挡13,所述支架12设于床身11的前侧下方,所述护头挡13设于床身11的侧部,护头挡13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所述气孔3设于盒体21的上侧,所述袋体131上对应气孔设有孔位130,其中具体的,通过打鸡眼扣或者缝制的方式对孔位130进行包边。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6,作为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支架12、护头挡13和前侧挡111,所述支架12设于床身11的前侧下方,所述护头挡13设于床身11的侧部,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床身11的前侧,并通过挂带14挂设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所述护头挡13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其中,所述前侧挡1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的后侧,另一个设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中,确保小孩子安全。

参见图7,作为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支架12、护头挡13和前侧挡111,所述支架12设于床身11的前侧下方,所述护头挡13设于床身11的侧部,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床身11的前侧,并通过挂带14挂设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所述前侧挡111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其中,所述前侧挡1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的后侧,另一个设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中,确保小孩子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袋体131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前侧挡111上。

实施例三:

参见图8、图21至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车载床为非充气车载床,其中,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承重带12和护头挡13,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承重带12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所述护头挡设于床身11的侧部,护头挡13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所述气孔3设于盒体21的上侧,所述袋体131上对应气孔设有孔位130,其中具体的,通过打鸡眼扣或者缝制的方式对孔位130进行包边。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9,作为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承重带12和前侧挡111,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床身11的前侧,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其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护头挡设于床身11的侧部,前侧挡111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其中,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承重带12的中部与前侧挡111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前侧挡1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的后侧,另一个设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中,确保小孩子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袋体131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前侧挡111上。

参见图10,作为另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承重带12、护头挡13和前侧挡111,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床身11的前侧,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其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护头挡设于床身11的侧部,所述护头挡13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其中,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承重带12的中部与前侧挡111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前侧挡1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的后侧,另一个设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中,确保小孩子安全。

参见图11,作为另一种替换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床身11、承重带12、护头挡13和前侧挡111,所述前侧挡111设于床身11的前侧,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其挂扣在汽车前排座椅上,护头挡设于床身11的侧部,所述前侧挡111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其中,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床身11的前侧,承重带12的中部与前侧挡111固定连接;此外,所述前侧挡111设有三个,其中两个分别对应设于两个汽车前排座椅的后侧,另一个设于两个前排座椅之间的空隙中,确保小孩子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袋体131可以设置在任意一个前侧挡111上。

实施例四:

参见图12、图21至图2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所述车载床为非充气车载床,其中,所述床体1包括与汽车后排相适配的后排床体11、承重带12以及与汽车后尾箱相适配的尾箱床体13,所述后排床体11和尾箱床体13可折叠连接;承重带12设于后排床体11前侧,通过承重带12挂在前排座椅上,当汽车后排座椅放平时,尾箱床体13和后排床体11分别铺设在汽车后尾箱上和后排座椅上,当汽车后排座椅竖立时,后排床体11铺设在后排座椅上,所述尾箱床体13可折叠设置在后排床体11的下侧,所述后排床体11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所述气孔3设于盒体21的上侧,所述袋体131上对应气孔设有孔位,其中具体的,通过打鸡眼扣或者缝制的方式对孔位进行包边。本实施例的其他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3、图14、图21至图23,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床体1包括与汽车后排相适配的后排床体11、承重带12、与汽车后尾箱相适配的尾箱床体13和前侧挡111,所述前侧挡设于所述后排床体11的前侧,具体的,所述承重带12连接于后排床体11的前侧,承重带12的中部与前侧挡111固定连接;所述后排床体11和尾箱床体13可折叠连接;承重带12设于后排床体11前侧,通过承重带12挂在前排座椅上,当汽车后排座椅放平时,尾箱床体13和后排床体11分别铺设在汽车后尾箱上和后排座椅上,当汽车后排座椅竖立时,后排床体11铺设在后排座椅上,所述尾箱床体13可折叠设置在后排床体11的下侧;所述前侧挡111上缝制有外凸的袋体131,所述容纳室101为所述袋体131内腔,所述袋体131的开口132设计成小于盒体21开口,以使袋体131的开口132被盖体22夹设在盒体21内壁,所述气孔3设于盒体21的上侧,所述袋体131上对应气孔设有孔位,其中具体的,通过打鸡眼扣或者缝制的方式对孔位进行包边。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