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3264发布日期:2020-04-21 17:2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型涉及学生床上用桌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的学生,特别是大学生,都会再宿舍内自备一个床上小桌子,熄灯后,可以缩到床上继续打开简易台灯学些,学累后,就躺一会儿,有的甚至白天也是这么做的,非常的舒适、惬意。

但是传统的小桌结构非常简单,放在床上后,一不小心睡着后,可能将整个桌子掀翻,将桌面上的东西撒在各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不得不将桌子从床上拿下,对于一些不愿出被窝的人而言,非常不方便。因此,有的小桌设计成固定在床沿的方式,这种虽然不会掀翻,但睡着翻身时容易碰到,无意识中碰伤。

并且一般的桌面都是固定的,其宽度不可调,非常占用寝室有限的空间;同时,这些桌面通常是水平固定设计的,若人为了舒适,斜趟在床上后,眼睛的视线与桌面并不是趋于垂直的,因此看桌面上的东西时,不太舒服。

同时,由于这些桌子的高度是固定的,没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由于人的身高的不同,一样桌子的高度对于一些人合适,但是对于其他人而言却不合适。即便有一些能对高度进行调节的桌子,但是调节方式很不方便,没法根据实时的需求随心所欲地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无碰伤、无掀翻、方便高度调节、能进行角度调节、舒适度高的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包括下部的桌腿结构和上部的桌面结构,桌腿结构和桌面结构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桌面结构包括桌板a、抽拉框、桌板b,桌板a中开有内腔且内腔右侧穿透桌板a,内腔中设置有可抽拉的抽拉框,抽拉框的框内壁上设置有上下两级卡扣台,桌板b的侧面上开有相应的卡扣槽;

所述的高度调节结构包括两对铰接单元,两对铰接单元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位置,铰接单元包括柱a和柱b,柱a和柱b中部铰接且上下两端头分别铰接在铰接座上,铰接座与桌板a和桌腿结构滑动设置;

所述的铰接单元还包括调节件,调节件为长条状,调节件内开有腰型长孔,腰型长孔的上边处间隔地开有多个半圆缺口,调节件的一端铰接在柱a外侧,柱b的外侧固定有横销,调节件的半圆缺口卡在横销上;

所述的横销外端处套设有滑盖,滑盖内端面设置有多个插销,调节件上半圆缺口的周向开有对应查插孔,滑盖向横销内端滑动时插销插入插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桌板b的卡扣槽与下级的卡扣台配合安装时,正面朝下而背面朝上,且背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抽拉框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面;桌板b的卡扣槽与上级的卡扣台配合安装时,桌板b的正面朝上而背面朝下,正面所在水平面与桌板a所在的水平面为同一平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柱a右上端处的铰接座固定在桌板a下表面,柱b右下端处的铰接座固定在桌腿结构上;所述的柱a左下端的铰接座与桌腿结构滑动设置,柱b左上端处的铰接座滑动设置在桌板a的下表面。

所述的抽拉框上下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滚槽,内腔中设置有对应的滚轮,桌板a的下部设置有螺纹锁紧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的桌板b的背面与矩形框的上边铰接,抽拉框框内底部开有多个平行的卡槽,矩形框展开时其下边抵在卡槽中而桌板b的一侧则抵在卡扣台处。

所述的桌腿结构包括架柜和底板,架柜固定在底板的左半面,底板下表面设置有可锁紧的滚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设置抽拉框和桌板b,能实现桌面的延伸,当桌腿结构放在地面时,依然可以在床上使用,通过在桌腿上设置滚轮,当人不需要时,将桌子退走即可,不会出现碰伤或者掀翻的情况;(2)高度调节结构的设计,在调节高度时,沿左右方向施加力即可,在床上即可实现,调节方便,且调节过程中桌面平稳无振动;(3)抽拉框的卡扣台的结构,不仅能用于存储桌板b,而且在拉出后能保证桌板b的正面与桌板a的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4)抽拉框的卡槽和桌板b上的矩形框结构设置,能对桌板b进行角度调整,便于视线垂直于桌板b,提高舒适度,并且矩形框的的结构使得在进行角度调整后,受力更为均匀,防止桌板b发生倾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铰接单元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横销与滑盖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抽拉框与桌板b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桌板b背面朝上时与抽拉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桌板b正面朝上时与抽拉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铰接座滑动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桌板a,2-抽拉框,201-卡扣台,202-滚槽,203-卡槽,3-桌板b,4-柱a,5-柱b,6-调节件,601-半圆缺口,602-插孔,7-横销,8-滑盖,801-插销,9-螺纹锁紧旋钮,10-矩形框,11-架柜,12-底板,13-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7所示,一种学生宿舍床上、地面两用抽拉桌,包括下部的桌腿结构和上部的桌面结构,桌腿结构和桌面结构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结构。

所述的桌腿结构包括架柜11和底板12,架柜11固定在底板12上,架柜11内设置一些上下层板(如图1所示),阅读完的书可直接放在层板上,不比再放在桌面上,为桌面腾出更大的空间。并且架柜11仅固定在底板12的左半面上,这是由于桌面结构会涉及呈延展的抽拉结构,底板12右半面起到平衡作用,防止桌子倾翻。在床上开书时,将右半面伸入床底下即可。

进一步地,底板12是放地面上的,桌面结构的延展部分伸进床内。并且底板12下表面设置有可锁紧的滚轮。当需要休息时,将桌推离即可,不会担心碰伤或者掀翻的情况。

本方案中,桌面结构包括桌板a1、抽拉框2、桌板b3,桌板a1中开有内腔且内腔右侧穿透桌板a1,内腔中设置有可抽拉的抽拉框2。这种结构是为了实现桌面的延展。但是延展后的水平面高度与原本桌面的高度不一致。

为了保证水平高度一直,进一步地,抽拉框2的框内壁上设置有上下两级卡扣台201,桌板b3的侧面上开有相应的卡扣槽。当桌板b3的卡扣槽与下级的卡扣台201配合安装时,正面朝下而背面朝上,且背面所在的水平面低于抽拉框2上端面所在的水平面;当桌板b3的卡扣槽与上级的卡扣台201配合安装时,桌板b3的正面朝上而背面朝下,正面所在水平面与桌板a1所在的水平面为同一平面。

对于桌子的高度调节结构,有多种设计,最为常见的设计是,直接将桌腿设计成多节,这些节之间通过调节螺钉连接,但是在调节时需要将整个桌面抬起然后需要弯腰进行准确对齐来实现,一旦调节好后,都不会轻易再调节,便无法满足本方案中的便于调节的目的。另一种是利用交叉的结构进行调节,然后利用辅助件,辅助件上开有异形孔,但是每次卡在异形孔时,初步放在异形孔时并没有在正确位置,在压力作用下,逐步校正再异形孔中。压力作用下,异形孔位置的校正,会导致一定振动,对于一些座椅调节,这种结构是可是的,但是对于桌子而言,这种振动会导致桌面不够平稳。

为此,本方案,将高度调节结构设计为:包括两对铰接单元,两对铰接单元分别设置在前后两侧位置,铰接单元包括柱a4和柱b5,柱a4和柱b5中部铰接且上下两端头分别铰接在铰接座13上,铰接座13与桌板a1和桌腿结构滑动设置。最为核心的设计是:铰接单元还包括调节件6,调节件6为长条状,调节件6内开有腰型长孔,腰型长孔的上边处间隔地开有多个半圆缺口601,调节件6的一端铰接在柱a4外侧,柱b5的外侧固定有横销7,调节件6的半圆缺口601卡在横销7上;横销7外端处套设有滑盖8,滑盖8内端面设置有多个插销801,调节件6上半圆缺口601的周向开有对应查插孔602,滑盖8向横销7内端滑动时插销801插入插孔602内。

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半圆缺口601和横销7适配,在压力的作用下,横销7和半圆缺口601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即不会发生振动,保证桌面的平稳性;同时滑盖8的插销801插入插孔602内,放置横销7从半圆缺口601跳出。并且这种设计调节方便:需要调节时,将滑盖8抽出,沿水平方向力且轻微地向竖直方向施加力,即可进行调节,即便坐在床上也能实现调节,相比于将大量的力用于竖直方向的调节,更为省力。

高度调节时,左右方向施加力时,必须让桌板a1不至于过度左右移动。为此,柱a4右上端处的铰接座13固定在桌板a1下表面,柱b5右下端处的铰接座13固定在桌腿结构上;所述的柱a4左下端的铰接座13与桌腿结构滑动设置,柱b5左上端处的铰接座13滑动设置在桌板a1的下表面。

铰接座13滑动设置的结构为,与之相安装连接的部件中设置有滑槽,铰接座12的底部以榫形结构与滑槽配合,且榫形头和滑槽之间还设置有滚珠(如图7所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抽拉框2上下面的两侧均设置有滚槽202,内腔中设置有对应的滚轮101,桌板a1的下部设置有螺纹锁紧旋钮9。

为了实现角度的调整,所述的桌板b3的背面与矩形框10的上边铰接,抽拉框2框内底部开有多个平行的卡槽203。调整时,矩形框10展开时其下边抵在卡槽203中而桌板b3的一侧则抵在卡扣台201处。根据人躺在床上的角度,对角度进行调整,让眼睛的视线垂直于桌板b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