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341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擦鞋机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擦鞋机。



背景技术:

现有市面上存在的多种结构的擦鞋机,清洁局部化,无法做到对待清洁的鞋子进行多面同时清洁;大多数擦鞋机是箱体内置由电机驱动的圆柱刷,工作时,需要使用者穿着鞋调整好鞋与圆柱刷的接触位置,自始至终与擦鞋机配合工作,且这种擦鞋机做不到全方位的擦鞋及其内的鞋面毛刷和左右清洁毛刷的间距是固定的,不能够适应所有鞋子的尺码,局限性过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构造简单并可做到对不同规格鞋子清洁的擦鞋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擦鞋机,包括基部槽架、驱动组件、可清洁鞋子鞋面和鞋侧的主毛刷组件以及用于清洁鞋跟的次毛刷组件,主毛刷组件滑动安装在基部槽架上,次毛刷组件固定安装在基部槽架的一端上,驱动组件可驱动主毛刷组件远离或靠近次毛刷组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毛刷组件包括鞋面毛刷、鞋侧毛刷、二号电机及移动架,鞋面毛刷安装在移动架远离次毛刷组件的一端上,鞋侧毛刷安装在移动架左右两侧上,二号电机安装在移动架上,二号电机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鞋面毛刷和鞋侧毛刷相连并可依赖同步带传输动力驱动鞋面毛刷和鞋侧毛刷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架包括第一齿轮、传动机构、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转动架,第一支撑杆安装在移动架靠近鞋面毛刷一端的两侧上,所述传动机构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二支撑杆安装在移动架靠近鞋侧毛刷一端的两侧上,鞋侧毛刷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上;转动架的一端可摆动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所述鞋面毛刷可转动安装在转动架输出端上;所述二号电机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通过同步带与传动机构输入端以及左侧鞋侧毛刷上的第三齿轮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鞋面毛刷上的第二齿轮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右侧鞋侧毛刷上的第四齿轮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丝杆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五齿轮可转动安装在丝杆一端上,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丝杆的另一端上;第一齿轮、第五齿轮及第三齿轮三者通过同步带相连;第六齿轮及第二齿轮通过同步带相连,第七齿轮及第四齿轮通过同步带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螺杆及一号电机,螺杆通过螺母可转动安装在移动架下方,一号电机固定安装在基部槽架上,一号电机输出端与螺杆相连并可驱动螺杆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次毛刷组件包括鞋跟毛刷及三号电机,三号电机安装在基部槽架上,三号电机输出端与鞋跟毛刷相连并可驱动鞋跟毛刷旋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毛刷组件还包括用于放置待清洁鞋子的托盘及驱动移动架在基部槽架上滑动的滑轮,托盘位于鞋面毛刷和鞋侧毛刷之间下方且位于移动架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毛刷组件还包括限位块,限位块安装在托盘的下方且位于基部槽架上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鞋面毛刷及鞋侧毛刷均呈圆柱状,且其上的毛刷材料为柔性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鞋跟毛刷呈圆柱状,且其上的毛刷为柔性毛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第一电机驱动螺杆平行转动,可改变鞋面毛刷与鞋侧毛刷的间距,同时鞋面毛刷和鞋侧毛刷二者与鞋跟毛刷的间距也可得到调整,以此适配不同长度的鞋;所有毛刷的同步运转工作,做到了对鞋的全面清洁;而柔性毛刷易变形性也使得擦鞋机可适配不同宽度的鞋;整个装置就做到了可对不同规格的鞋进行全自动、全方面的高效快速清洁的效果,且装置结构巧妙,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擦鞋机,包括基部槽架1、驱动组件2、可清洁鞋子鞋面和鞋侧的主毛刷组件3以及用于清洁鞋跟的次毛刷组件4,主毛刷组件3滑动安装在基部槽架1上,次毛刷组件4固定安装在基部槽架1的一端上,驱动组件2可驱动主毛刷组件3远离或靠近次毛刷组件4。

其中,在本申请中,所述主毛刷组件3包括鞋面毛刷31、鞋侧毛刷32、二号电机33及移动架34,鞋面毛刷31安装在移动架34远离次毛刷组件4的一端上,鞋侧毛刷32安装在移动架34左右两侧上,二号电机33安装在移动架34上,二号电机33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相连并可依赖同步带传输动力驱动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旋转,从而实现对待清洁鞋的鞋面和鞋侧的清洁效果。

此外,所述移动架34包括第一齿轮a、传动机构、第二齿轮c、第三齿轮d1、第四齿轮d2、第一支撑杆e、第二支撑杆f及转动架h,第一支撑杆e安装在移动架34靠近鞋面毛刷31一端的两侧上,所述传动机构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e上;第二支撑杆f安装在移动架34靠近鞋侧毛刷32一端的两侧上,鞋侧毛刷32可转动安装在第二支撑杆f上;转动架h的一端可摆动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所述鞋面毛刷31可转动安装在转动架h输出端上;所述二号电机33输出端安装有第一齿轮a,第一齿轮a通过同步带与传动机构输入端以及左侧鞋侧毛刷32上的第三齿轮d1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输出端通过同步带与鞋面毛刷31上的第二齿轮c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的另一端通过同步带与右侧鞋侧毛刷32上的第四齿轮d2连接。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杆g、第五齿轮b1、第六齿轮b2和第七齿轮b3,丝杆g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杆e上;第五齿轮b1可转动安装在丝杆g一端上,第六齿轮b2和第七齿轮b3分别可转动安装在丝杆g的另一端上;第一齿轮a、第五齿轮b1及第三齿轮d1三者通过同步带相连;第六齿轮b2及第二齿轮c通过同步带相连,第七齿轮b3及第四齿轮d2通过同步带相连。

优选的工作方式为:当二号电机33通电后,其内电机开始转动,带动其输出端上的第一齿轮a旋转,由于第一齿轮a、第五齿轮b1及第三齿轮d1三者通过同步带相连,第一齿轮a即作为二号电机33输出端并通过同步带的作用将带动第五齿轮b1及第三齿轮d1旋转;因为第五齿轮b1转动轴向安装在丝杆g上,所以丝杆g将与第五齿轮b1作同步转动,而转动安装在丝杆g另一端的第六齿轮b2和b3也因为丝杆g的转动而与丝杆g作同步转动;与第六齿轮b2通过一条同步带相连的第二齿轮c也将因为同步带的动力传输作用与第六齿轮b2作同步转动,与第七齿轮b3通过另一条同步带相连的第四齿轮d2亦将因为该同步带的动力传输作用与第七齿轮b3作同步转动,至此,二号电机33便实现了将擦鞋机上的所有齿轮驱动旋转的功能,相应的,有了齿轮的旋转,与其活动为一体的毛刷件也将被受到驱动,即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均将作同步旋转,由此实现了对鞋子的鞋面和鞋侧的清洁。

此外,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螺杆21及一号电机22,螺杆21通过螺母可转动安装在移动架34下方,一号电机22固定安装在基部槽架1上,一号电机22输出端与螺杆21相连并可驱动螺杆21旋转;所述主毛刷组件3还包括用于放置待清洁鞋子的托盘35及驱动移动架34在基部槽架1上滑动的滑轮36,托盘35位于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之间下方且位于移动架34上方。

此外,所述次毛刷组件4包括鞋跟毛刷41及三号电机42,三号电机42安装在基部槽架1上,三号电机42输出端与鞋跟毛刷41相连并可驱动鞋跟毛刷41旋转。

优选的工作方式为:螺杆21通过螺母转动安装在移动架34一端的一根横杆下方,螺母固定在该横杆下方,当一号电机22开始上电工作后,一号电机22便将驱动螺杆21转动并开始平行移动,因为螺母与移动架34的固定关系,移动架34将受螺杆的运动被动地开始作同步运动,因为移动架34上的滑轮36的作用,移动架34即可在基部槽架1上平行滑移,因此移动架34上的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均将随着移动架34在基部槽架1上平行移动,至此,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均将或远离或靠近鞋跟毛刷41,以此实现了此擦鞋机设配不同长度鞋子的效果。

此外,参加图2,在本申请中,所述主毛刷组件3还包括限位块37,限位块37安装在托盘35的下方且位于;当移动架34上的鞋面毛刷31和鞋侧毛刷32远离鞋跟毛刷41到一定距离时,限位块37将与基部槽架1上的一根横杆相碰撞,移动架34将被迫停止运动,保证了移动架34一直能够在基部槽架1上,起到防止整个主毛刷组件3掉落到地上的效果。

此外,在本申请中,所述鞋面毛刷31及鞋侧毛刷32均呈圆柱状,且其上的毛刷材料为柔性材料,所述鞋跟毛刷41亦呈圆柱状,且其上的毛刷亦为柔性毛刷,由于毛刷材料的易变形性,擦鞋机即做到了适配不同宽度鞋子并对其清洁的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