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9700发布日期:2020-08-14 18:5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



背景技术:

现有床垫种类繁多,特别是涉及磁的床垫,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带上磁的结构,已经使得整个床垫的结构变得复杂,如果再带上加热功能的结构,整个床垫的结构会更加复杂,现有的这种多功能床垫也已经有上市,但现有床垫的磁疗装置和加热装置等的融合性还不够好,而且不能达到很好的热磁疗效果,如公开号为106388411a公开的一种具有保暖保健功能的床垫,包括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底部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底部设置有支撑层,所述加热层一侧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加热层另一侧设置有电源指示灯与加热开关,所述加热层内还设置有锂电池,且所述锂电池位于床尾位置,所述支撑层底部四周还设置有四个防滑块,海绵层内填充有竹炭,这种加热床垫当添加磁保健组件后,就很难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加热保暖和磁保健两个结构及功能之间的融合兼容性不够好,很难达到较好的加热磁保健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磁保健效果更好的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包括垫芯和套设在所述垫芯外侧的外套,所述外套使用时处于人体和垫芯之间的过渡部分的背对人体一侧区域内设置有加热保暖垫片,所述垫芯中具有磁体。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加热保暖垫片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套的过渡部分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加热保暖垫片之间通过拉链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过渡部分和所述加热保暖垫片之间通过钮扣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加热保暖垫片包括导热外包裹本体和包裹于所述导热外包裹本体内的电加热丝。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导热外包裹本体为石墨烯导热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导热外包裹本体为碳纤维导热袋。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垫芯包括基础支撑层,所述基础支撑层的上表面处铺设有衬垫层,所述衬垫层的上表面处铺设有中间过渡层,所述衬垫层的上方设有与所述中间过渡层相组合的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层次的结构排布更加合理,基础支撑层的硬度应设置最高,通过衬垫层的衬托,加上中间过渡层结合磁的设计,本身再配合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的结构和位置设计,磁性的装置和中间过渡层交叉结合形成嵌入式的融合结构,稳定性更好,提升按摩、磁保健等效果,本身床垫结构兼容性更好,不容易损伤。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衬垫层为石墨烯海绵层。石墨烯具有很好的防静电和导热的性能,石墨烯海绵层可以采用海绵发泡参入石墨烯材料的工艺进行制作,石墨烯可以较为均匀分布到海绵中,这样的石墨烯海绵层不仅可以有效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进行处理,同时,良好的导热性能,可以对床垫中的余热进行有效吸收,可以将其吸收的很多潮气进行很好地处理,并将热量可以较为均匀地分散开来,使得整体的性能保持的较好,以保障更久的有效使用寿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层为黄麻乳胶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层的上表面处铺设有磁条。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包括若干磁保健按摩单元,所述磁保健按摩单元包括夹设于所述衬垫层和中间过渡层之间的中间过渡垫片以及由所述中间过渡层承托住并向上穿入所述中间过渡层的磁颗粒,所述中间过渡层上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穿入的穿入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垫片为呈圆形状的铁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垫片的中心区域向下凸起形成定位槽。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中间过渡垫片在竖直投影平面内面积为所述磁颗粒在竖直投影平面内面积的3-6倍。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垫芯外侧套设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套设在所述垫芯外侧的内网布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基础支撑层为epp架桥层或者epe架桥层。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垫芯外侧套设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套设在所述垫芯外侧的内网布层,所述内网布层外侧还套设有外面料复合层,所述外面料复合层由上面料层和下面料层组合而成,所述上面料层包括由床垫的垫芯至外侧方向依次设有的棉布层、功能纤维层和上针织布层叠合而成,所述下面料层包括下针织布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加热效果更好,更贴近人体,配合磁保健,对人体可以进行更好的健康保健;

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好,使用寿命加长;舒适度好,透气性、吸湿排汗、防潮、保温、隔音等性能更好,更卫生,磁保健按摩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更加有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加热保暖垫片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中间过渡垫片区别于图1的另一种样式的上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下方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中间过渡垫片和磁颗粒进一步优化后在组装过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结构配有加热保暖垫片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础支撑层,2、衬垫层,3、中间过渡层,4、磁条,21、中间过渡垫片,22、磁颗粒,210、定位槽,60、内网布层,62、棉布层,63、功能纤维层,64、上针织布层,61、下针织布层,222、穿入孔,212、倒角部,211、辅助通孔,71、过渡部分,701、加热保暖垫片,7011、导热外包裹本体,7012、电加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带加热功能的磁理疗按摩垫,包括垫芯和套设在所述垫芯外侧的外套,所述外套使用时处于人体和垫芯之间的过渡部分71的背对人体一侧区域内设置有加热保暖垫片701,所述垫芯中具有磁体。该按摩垫不仅可以应用作为床垫,还可以作为其他家居类产品的倚靠垫;过渡部分71也即与人体直接发生接触的部分,也即,本申请的加热保暖垫片701是设置在与人体作用的外套的背对人体的一侧上,这样可以与人体能保持较近的距离,又能通过外套隔开,以为外套的厚度是比较薄的,传热性会较好。磁体可以采用磁颗粒或者磁条等。

所述加热保暖垫片701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外套的过渡部分71上,可拆卸的方式可以采用如下结构或者类似的结构:

1、所述过渡部分71和所述加热保暖垫片701之间通过拉链连接;2、所述过渡部分71和所述加热保暖垫片701之间通过钮扣连接。这样可以方便拆装,使得清洗、更换、修理等更加方便。

所述加热保暖垫片701包括导热外包裹本体7011和包裹于所述导热外包裹本体7011内的电加热丝7012。也即类似于现有的电热毯的结构,外部为导热的主体,例如采用石墨烯导热袋或者碳纤维导热袋,呈扁平的片状结构,内部填充电加热丝7012,电加热丝7012通过导电性连接到外部的通电设备即可,本申请更推荐石墨烯导热袋,使用起来性能上会更好一些。

实施例2,如图3、4、5、6、7所示,一种具有稳态磁场高能磁健康床垫,其适用于实施例1的加热保暖垫片701进行安装的床垫主体结构。

其包括垫芯,所述垫芯包括基础支撑层1,所述基础支撑层1的上表面处铺设有衬垫层2,所述衬垫层2的上表面处铺设有中间过渡层3,所述衬垫层2的上方设有与所述中间过渡层3相组合的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是与所述中间过渡层3采用一种嵌入式的配合结构,这种组合的结构,使得磁性结构更好地融入床垫的主体结构中。基础支撑层1的上表面与衬垫层2的下表面之间进一步可以通过胶水粘结住,衬垫层2的上表面和中间过渡层3的下表面之间也可以进一步通过胶水粘结住,

所述衬垫层为石墨烯海绵层。尽量采用10cm以上厚度的,效果会比较好,例如采用12-16cm这个厚度的,但最好不要超过25cm。

所述中间过渡层3的上表面处设有磁条4,磁条4的磁场强度优选小于磁颗粒22磁场强度的一半,优选在1500-3500gs之间。磁条4优选设置若干并沿着床上方向延伸,各个磁条4之间沿着床左右两侧间隔排列为宜,磁条4可以粘结在中间过渡层3的上表面处,或者采用缝纫线缝制在中间过渡层3上,以保证使用的稳定。

对各个层次进一步优化的设计方案,基础支撑层1可以选用架桥发泡层,更进一步所述基础支撑层1为epp架桥发泡层或epe架桥发泡层,epp为聚丙烯发泡材料,epe为聚乙烯发泡材料;所述中间过渡层可以采用一层黄麻层,或者采用黄麻乳胶层,黄麻乳胶层是黄麻和乳胶进行复合后形成的一个层次,可以通过水性胶将乳胶层和黄麻层粘结在一起的结构,乳胶层在上、黄麻层在下,优化结构,这样就可以让黄麻层与衬垫层粘结到一起,效果较好。

所述垫芯外侧套设有外套,所述外套包括套设在所述垫芯外侧的内网布层60,所述内网布层60外侧还套设有外面料复合层,所述外面料复合层由上面料层和下面料层组合而成,该组合可以通过缝合实现的拼接并在拼接处设置拉链方便开合,所述上面料层包括由床垫的垫芯至外侧方向依次设有的棉布层62、功能纤维层63和上针织布层64叠合而成,并可在周边进行缝合,所述下面料层包括下针织布层61,上面料层可主要用于在床垫的靠上半部分进行外侧区域的包裹,下面料层可主要用于在床垫的靠下半部分进行外侧区域的包裹;

内网布层60和外面料复合层可以不用缝合住,内网布层60可以采用一种材料制作的套体并可以由上下两部分中间也是可以通过拉链开合,这样,垫芯可以放入内网布层60中,然后,垫芯连同内网布层60又可以套入外面料复合层中,内网布层60可以作为第二外套,外面料复合层可以作为第一外套,加热保暖垫片701可以设置在内网布层60的上半部分和外面料复合层的上半部分之间,也即设置在内网布层60和棉布层62之间,加热保暖垫片701可以与棉布层62进行可拆卸连接。

其中,内网布层60可以采用涤纶网布并可以通过针织方式织成针织结构布;

下针织布层61和上针织布层64均可采用针织布层,可以采用现有的三防面料的针织布层,防水、防油、防污;

棉布层62可以采用纯棉布层;

功能纤维层63可以采用托玛琳的材料,俗称碧玺的材料进行生产,通过将天然的托玛琳经研磨成为超级细粉,植入织物纤维中,形成该功能纤维层,在一定温度下可以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具有抑菌保暖等功效,可称作托玛琳功能纤维层,当然,功能纤维层63中还可以参入可以释放银离子的材料。

下面,着重介绍磁保健层的新式设计,所述嵌入式磁保健按摩装置包括若干磁保健按摩单元,这些磁保健按摩单元可以排布成矩形阵列状,所述磁保健按摩单元包括夹设于所述衬垫层2和中间过渡层3之间的中间过渡垫片21以及由所述中间过渡层3承托住并向上穿入所述中间过渡层3的磁颗粒22,所述中间过渡层3上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22穿入的穿入孔222。进一步地,所述穿入孔222可设计成中间过渡层3在上下方向完全贯通的贯通孔;也可以设计成中间过渡层3的由下表面处向上方深入的槽孔而不穿透中间过渡层3的上表面部,本实施例中更推荐为前者的上下贯通的贯通孔且在未使用状态下,磁颗粒的顶部是低于该贯通孔的顶部,也即低于中间过渡层3的上表面,这样就能形成一段人体压上去后的缓冲厚度,使用的时候更加舒适,一般这个高度差控制在5-20mm之间。另外,本申请给出一种磁保健按摩单元的具体设计结构,如下:

其中,所述中间过渡垫片21为呈圆形状的铁片或者其他隔磁片体,垫片的圆形状指的是垫片的整个外部的轮廓是圆形的且外轮廓直径大于磁颗粒的直径,另外,所述磁颗粒的底面与所述垫片相贴合,可以通过胶水粘结进一步加强固定效果,贴合的时候尽量使得磁颗粒位于垫片的中心区域;更进一步,垫片的中心区域向下凸起形成定位槽210,定位槽210的形状和磁颗粒底部形状尽量保持一致,磁颗粒就能更好设置在中间过渡垫片21上,因为其底部能卡入到定位槽210中,所述磁颗粒22呈圆饼形状或者柱状结构,当磁颗粒22如果是圆柱状结构时,其顶部和底部优选设置成倒角部212,定位槽210也设置成与磁颗粒22底部的倒角部位相吻合的倒角形状的倒角槽体,则磁颗粒22的中间主体是标准的圆柱形状,上述磁颗粒的直径指的是磁颗粒22的中间主体部分的直径,所述中间过渡垫片21外周至定位槽210之间的环形片部分上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辅助通孔211,便于透气和优化连接效果;

更进一步,所述中间过渡垫片21在竖直投影平面内面积优选为所述磁颗粒22在竖直投影平面内面积的2-7倍,其中,磁颗粒22在可以采用5000gs以上磁场强度的高能稀土永久磁石,优选5500-6500gs左右的磁场强度,这种高强磁场的磁颗粒,优选为其厚度要较厚的直径的立柱结构,并直立设置在床垫中,也即磁颗粒的厚度与其中间主体直径相比不能太小,可以稍微大一些,这里所提到的磁场强度指的的是磁颗粒22表面磁感应强度,磁颗粒22的中间主体直径可以选择在15-22mm之间,优选18mm,厚度可以选择在16-23mm之间,优选18mm,而这里,而中间过渡垫片21的厚度优选小于3mm,长度方向及宽度方向相邻磁颗粒22的中心间距控制在6-8cm,优选7cm;但是由于实际量产操作等情况,不一定百分百所有磁颗粒22都能处于中间过渡垫片21的很完美的中心位置,但是尽量这么去做,以达到非常好的技术效果,基本上制作时还是容易实现大体上中心相对,看具体客户需求的精度,以提升品质。

生产的时候,制作步骤参考如下:1、先将基础支撑层1放置好,然后对基础支撑层1上部进行涂胶;2、将衬垫层2铺设在基础支撑层1上部;3、在衬垫层2上部涂胶并将中间过渡垫片21粘结在衬垫层2上部,磁颗粒22可以预先粘结并吸附在上部涂好胶的中间过渡垫片21上,这样,粘结中间过渡垫片21的时候,磁颗粒也一起设置好了;4、再将中间过渡层3放在衬垫层2上,此时,穿入孔222应对准相应磁颗粒,使得中间过渡层3的底部可以和衬垫层2以及中间过渡垫片21上表露出的部分粘结在一起,另外,磁条可以预先设置在中间过渡层3的上表面上,这样组装更加方便;5、垫芯制作完成后,最后套上外套,即套上内网布层,再套上外面料复合层即可。而关于垫芯的制作可以倒置设置,先将中间过渡层3倒置,背面涂胶,将磁颗粒连同中间过渡垫片插入中间过渡层3并粘结住,然后,在中间过渡垫片背面再涂一点胶,接着,将衬垫层2倒置铺设在中间过渡层3的背面部位,衬垫层2的背面再涂胶,最后将基础支撑层1倒置粘结在衬垫层2的背面,这样也是可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