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09541发布日期:2020-05-20 01:5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型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扫地机器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家庭清洁作业中,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类似“行走的吸尘器”,仅仅具有清扫和吸尘的功能,要得到彻底地清洁,在扫地机器人清扫之后还有必要进行拖地操作,并未完全解放人力劳动。

针对上述情况,现有的扫地机器人会集成拖地功能,在扫地机器人的主体上设置拖把垫,通过扫地机器人在地面的移动,以拖把垫对地面进行擦拭,以期模拟拖地的操作。相应地,还在扫地机器人的主体配置向拖把垫提供清洁液例如水的供液组件,使拖把垫足够湿润以清洁地面的污渍。

现有产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但是仍存在一些未臻完善之处。例如,通过扫地机器人的移动拖动拖把垫对地板进行被动清洁,拖把垫与地面的擦拭接触面积不足,有些较难清洁的污渍需要扫地机器人多次反复移动才能够清扫干净。

此外,拖把垫是一直保持与地面的紧密贴合的,如此一来就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污渍脱离地面之后会被夹持在拖把垫与地面之间,因为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而被携带到其他已经被清洁过的地面,造成不期望发生的二次污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

主体;

设置于主体内部设有储液单元,具有容置清洁液的储腔;

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的拖地单元,具有擦拭面;

驱动拖地单元沿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

连接所述储液单元的输送管路,用以将清洁液输送至所述拖地单元;

设置于主体的清除单元,在所述拖地单元转动过程中,所述清除单元能够与所述擦拭面发生动摩擦接触。

首先,采用转动的拖地单元,能够通过调节转速调整实际的擦拭面积,擦拭面积可以理解为擦拭面与地面例如地面、地砖表面、地板表面发生接触的面积,显然不断转动的拖地单元,其擦拭面会反复与地面接触,实现反复擦拭。如此一来可以提高清扫效率,并支持通过调整转动的速度以实现不同清洁模式的切换。

而清除单元通过与擦拭面的动摩擦接触,能够以挤压或者刮擦的方式去除附着在擦拭面上的污物和被污染的水。确保拖地单元擦拭面的清洁度,以保障拖地单元的清洁能力,并且,避免已经变脏的拖地单元携带过多脏水或污物与地面接触后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拖地单元包括辊体及包覆于辊体外圆周面的清洁层,所述擦拭面位于所述清洁层的外表面;所述旋转轴线为所述辊体的回转中心轴。

如果让拖地单元的擦拭面始终接触待清洁表面,有可能造成擦拭面一直携带脱离于地面的污物,造成擦拭面按压着污物来回移动,有可能携带污物污染干净的地面。而通过带动拖地单元旋转过程中只有部分与地面接触,于此同时其他部分擦拭面不与地面接触,擦拭面在某个位置或者说某个时刻有个脱离地面的状态,从而能够支持从地面擦拭掉的污物被清除单元所清除。

此外,一直保持擦拭面和地面的接触还会让污物随着清扫时间的增长愈加紧密地附着在擦拭面上,由此增加擦拭面的清理难度,缩短拖地单元更换和清洗的周期。

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是上文描述的辊体与清洁层共同构成清洁辊,以作为拖地单元,而容易明确地是,清洁辊总是底部接触地面,其他部分则不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让污物和脏水脱离与地面的接触。

清洁辊在转动过程中,直观表现为在扫地机器人的主体持续滚动,滚动时,只有清洁辊靠下的一侧的清洁层与地面接触,对地面进行擦拭,清洁辊转动一个角度后,原来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转到了上方或者斜上方,此时,不再贴在地面上,以便于被清除单元进行污物的清除。待转动一周后,这部分又重新与地面接触进行擦拭,如此循环进行拖地操作,确保擦拭面始终以比较洁净的状态接触地面。

另外,采用清洁辊的方式还能够提高清扫效率,通过控制辊的转速,增加单位时间擦拭面与地面的总共接触面积或者称接触频率,以提高清洁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旋转轴线与水平方向呈0°至10°夹角。

辊体可适当倾斜设置,从而施加不同的擦拭力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辊体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均能够取得,让擦拭面具有脱离与地面接触的状态的效果。

而倾斜设置辊体的这种方式,在重复清扫时,可以支持实现清洁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先用一侧先进行预清扫,另一侧再进行正式清扫,由此以递进的方式增加同一区域的地面与擦拭面的接触力度,有利于提高清洁层的使用寿命。容易理解地,如此设置也会提供更多不与地面接触的擦拭面,更利于污物脏水的脱除。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拖地单元包括:

设置于所述主体底部的旋转支架,所述转动轴线为所述旋转支架的回转中心轴,所述旋转轴线与竖直方向呈2°至20°夹角;

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拖地垫,具有与所述旋转支架对接的顶面及与所述顶面相对的底面,所述擦拭面位于所述拖地垫的底面。

不同于采用清洁辊作为拖地单元,另一实现方式是采用大致与竖直呈倾斜角度的旋转轴线转动的拖布垫。

拖布垫在转动过程中会有一侧压低,而另一侧抬高,显然,抬高的一侧将实现擦拭面与地面的接触。从而获取类似采用清洁辊结构所实现的技术意图。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清除单元与所述擦拭面发生动摩擦接触的位置高于地面。

容易理解,清除单元优选是设置为在高于地面的位置与擦拭面接触进行清洁,也就是说,在擦拭面离开地面的部分的部分进行清洁。减少了地面的干扰,更有利于彻底清洁。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所述刮擦头形成有梳齿部。

通过梳齿部的梳齿结构,以篦除方式清洁擦拭面,能够提高清洁的力度,实现更彻底地清洁,并通过梳齿分离并固定较大的污物。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回收组件,所述回收组件包括:

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回收容器;

抽吸单元,与所述回收容器相连,能够吸取拖地单元上附着液体和/或污物并将通过吸取获得的液体输送至所述回收容器。

配合擦拭面转动过程中部分与地面脱离接触及清除单元对擦拭面的清洁,优选的方案是设置回收组件,在擦拭面脱离地面的位置吸除附着于擦拭面的污物和脏水,尤其是被清洁单元从擦拭面去除的污物和脏水。

作为可以选择的操作模式,此抽吸单元应有多种工作模式,优选和擦地模式交叉运行,即设置专门的拖地单元清洁模式,在不提供清洁液的时候进行脏水回收。也可以同步进行,并设置回收容器与向拖地单元供应清洗液的供液单元形成循环管路。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被所述抽吸单元来吸取的液体和/或脏物由所述清除单元来从擦拭面分离。

优选是配合清除单元和抽吸单元工作,能够保持清除单元清洁力。而在扩展的实现方式中,清除单元和抽吸单元也是可以独立工作的,二者分别对拖地单元进行清洁。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还包括空气清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拖地单元候方的清洁空气出口;

所述清洁空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朝向地面。

在拖地单元完成拖地操作后,清洁过的地面的表面将至少残留一层水膜或者略微湿润,而通过设置扫地机器人固有的洁净空气出口的吹气方向,让洁净空气吹扫被拖地单元擦拭后的地面,能够加快地面变干。

具体而言,实现方式例如为,扫地机器人均配置空气清洁组件,一般包括:形成于主体底部的空气入口;设置于空气入口内的清扫单元;与空气入口连通的尘气分离单元;与尘气分离单元连通的负压单元;与负压单元连通的清洁空气出口;

驱动并支撑主体的行走单元,能够驱动主体至少沿第一行进方向移动;主体具有接近第一行进方向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拖地单元位于前端与后端之间,清洁空气出口位于主体的后端或者主体的后端与拖地单元之间,并且,空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主体放置的地面。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弹性支撑单元,用以向所述拖地单元施加驱使拖地单元朝所述主体底部移动的推力。

通过弹性施压,让拖地单元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增加,同样的摩擦系数下,压力增加会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擦拭效果。弹性支撑单元的构成例如拖地单元与主体通过连接柱和与连接柱配合的套筒连接,然后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弹簧,施加让拖地单元与主体相互远离的力。或者直接设置拖地单元与主体通过弹性件连接,然后配套设置导向结构例如导向柱,由此让拖地单元可靠地压向地面。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仰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侧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横向视角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剖切面穿过清洁辊。

图4绘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有梳齿的擦刮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构思,下面再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需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但注明直接连接则说明连接地两个主体之间并不通过过度结构构建连接关系,只通过连接结构相连形成一个整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至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揭示了一种具拖地功能的扫地机器人,包括:主体;设置于主体的行走轮1201、1202,主刷组件110,还包括:设置于主体内部设有储液单元1302,具有容置清洁液的储腔;设置在主体的底部的拖地单元,驱动拖地单元沿一旋转轴线转动的驱动组件;连接储液单元1302的输送管路1303,用以将清洁液输送至拖地单元;设置于主体的清除单元1306,在拖地单元转动过程中,清除单元1306能够与擦拭面发生动摩擦接触。

清除单元,能够以挤压或者刮擦的方式去除擦拭面附着的污物和脏水。

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清除单元1306包括基体1361和在基体1361上形成有梳齿部1362。

通过梳齿部的梳齿结构,以篦除方式清洁擦拭面,能够通过梳齿分离并固定较大的污物。

拖地单元形如图中绘示的清洁辊130,具有擦拭面1301即清洁辊的外圆周面,在清扫过程中将于地面发生接触以擦拭地面的面。驱动组件形如图中绘示的驱动电机1307,还可以选择驱动组件同时驱动扫地机器人的行走轮和/或主刷清洁组件。清洁辊130将由盖体140固定在主体上,并且通过拆卸盖体140,可以取出清洁辊进行清洁。

具体而言,拖地单元包括辊体及包覆于辊体外圆周面的清洁层,擦拭面位于清洁层的外表面;旋转轴线为辊体的回转中心轴。

上文描述的辊体与清洁层共同构成清洁辊,以作为拖地单元,采用清洁辊的方式还能够提高清扫效率,通过控制辊的转速,增加单位时间擦拭面与地面的总共接触面积或者称接触频率,以提高清洁效率。

而容易明确地是,清洁辊总是底部接触地面,其他部分则不与地面接触,从而可以让污物和脏水脱离与地面的接触。

首先,采用转动的拖地单元,能够通过调节转速调整实际的擦拭面积,擦拭面积可以理解为擦拭面与地面例如地面、地砖表面、地板表面发生接触的面积,显然不断转动的拖地单元,其擦拭面会反复与地面接触,实现反复擦拭。如此一来可以提高清扫效率,并支持通过调整转动的速度以实现不同清洁模式的切换。

同时,正如前文所揭示的,如果让拖把垫始终接触地面,有可能造成拖布一直携带脱离于地面的污物,造成拖把垫按压着污物来回移动,有可能携带污物污染干净的地面。而通过带动拖地单元旋转过程中部分擦拭面不与地面接触,只有部分与地面接触,擦拭面在某个位置或者说某个时刻有个脱离地面的状态,从而能够支持从底面擦拭掉的污物被脱离或收集。

此外,一直保持擦拭面和地面的接触还会让污物随着清扫时间的增长愈加紧密地附着在擦拭面上,由此增加擦拭面的清理难度,缩短拖地单元更换和清洗的周期。

在图未示的实现方式中,旋转轴线可选与水平方向呈0°至10°夹角。

图示结构中,辊体为水平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辊体可适当倾斜设置,从而施加不同的擦拭力度。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辊体水平设置或者倾斜设置均能够取得,让擦拭面具有脱离与地面接触的状态的效果。

而倾斜设置辊体的这种方式,在重复清扫时,可以支持实现清洁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先用一侧先进行预清扫,另一侧再进行正式清扫,由此以递进的方式增加同一区域的地面与擦拭面的接触力度,有利于提高清洁层的使用寿命。容易理解地,如此设置也会提供更多不与地面接触的擦拭面,更利于污物脏水的脱除。

作为优选的实现方式,还包括回收组件,回收组件包括: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回收容器1305;抽吸单元1304例如抽吸泵或者提供负压吸力的抽吸电机,与回收容器1305相连,能够吸取拖地单元上附着液体和/或污物并将通过吸取获得的液体输送至回收容器1305。

配合擦拭面转动过程中部分与地面脱离接触,优选的方案是设置回收组件,在擦拭面脱离地面的位置吸除附着于擦拭面的污物和脏水。

作为可以选择的操作模式,此抽吸单元应有多种工作模式,优选和擦地模式交叉运行,即设置专门的拖地单元清洁模式,在不提供清洁液的时候进行脏水回收。也可以同步进行,并设置回收容器与向拖地单元供应清洗液的供液单元形成循环管路。

优选是配合抽吸单元和清除单元同步工作,由抽吸单元专门回收被清除单元从拖地单元清除的污物和脏水,以保持清除单元的清洁力。而在扩展的实现方式中,清除单元和回收组件的抽吸单元也是可以独立工作的。

此外,结合图2,还包括空气清洁单元,包括清洁空气出口1502;清洁空气出口的出气方向,如图中右侧箭头绘示朝向地面。

在拖地单元完成拖地操作后,清洁过的地面的表面将至少残留一层水膜或者略微湿润,而通过设置扫地机器人固有的洁净空气出口的吹气方向,让洁净空气吹扫被拖地单元擦拭后的地面,能够加快地面变干。同时降低吹气的噪音。

具体而言,实现方式例如为,扫地机器人均配置空气清洁组件,一般包括:形成于主体底部的空气入口;设置于空气入口内的清扫单元;与空气入口连通的尘气分离单元;与尘气分离单元连通的负压单元;与负压单元连通的清洁空气出口;

驱动并支撑主体的行走单元,能够驱动主体至少沿第一行进方向移动;主体具有接近第一行进方向的前端及与前端相对的后端;拖地单元位于前端与后端之间,清洁空气出口位于主体的后端或者主体的后端与拖地单元之间,并且,空气出口的出气方向指向主体放置的地面。如此,清洁空气被引导到拖把地板以增加干燥速度并因此减少地面上的干燥等待时间。

如图5绘示的结构,在另外一种实现方式中,拖地单元包括:

设置于主体底部的旋转支架,转动轴线为旋转支架的回转中心轴,旋转轴线与竖直方向呈2°至20°夹角;

安装于旋转支架拖地垫2301,具有与旋转支架对接的顶面及与顶面相对的底面,擦拭面位于拖地垫2301的底面。

不同于采用清洁辊作为拖地单元,另一实现方式是采用大致与竖直呈倾斜角度的旋转轴线转动的拖布垫。

拖布垫在转动过程中会有一侧压低,而另一侧抬高,显然,抬高的一侧将实现擦拭面与地面的接触。从而获取类似采用清洁辊结构所实现的技术意图。

采用此方式的方案同样适用于与前述实施例揭示的回收组件和/或刮擦结构组合应用。

另外,图中还绘示了弹性支撑单元2308,用以向拖地垫2301施加驱使拖地单元朝主体底部移动的推力。

通过弹性施压,让拖地单元与地面之间的压力增加,同样的摩擦系数下,压力增加会提高摩擦力,进而提高擦拭效果。弹性支撑单元的构成例如拖地单元与主体通过连接柱和与连接柱配合的套筒连接,然后连接柱的顶端设置有弹簧,施加让拖地单元与主体相互远离的力。或者直接设置拖地单元与主体通过弹性件连接,然后配套设置导向结构例如导向柱,由此让拖地单元可靠地压向地面。

虽然图示结构弹性支撑单元应用于采用倾斜旋转的拖地垫的实现方式,但是可以理解地,此结构也可以用于采用清洁辊的方案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