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6625发布日期:2020-06-23 21:41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烤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烤炉。



背景技术:

烤炉是日常常见的用于烧烤烹饪的食物加工设备,目前市场上的烤炉大部分是以横放烧烤食材的方式进行烧烤,热源在烧烤食材的下方,烧烤时,食材的油脂、调料等都容易掉落到热源上,产生大量油烟,且油烟会夹带热源的燃烧灰烬粘附在烧烤食材上,影响烧烤质量且容易造成危害物质,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还有小部分是以悬挂烧烤食材的方式进行烧烤,这种烤炉一般是密闭式,每次对烧烤食材进行调料涂抹都需要将烤签从烤炉中取出,对食材进行调味极其不方便,而且,上述两种烤炉在烧烤时都需要人手逐个对烤签进行翻转,容易使人造成疲劳,使用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多功能烤炉,以竖放烧烤食材的方式烧烤烹饪,且在烧烤过程中方便进行烧烤食材的调料处理,同时能够减少人力劳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烤炉,其包括:炉体、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加热装置、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至少一侧的烤架、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驱动装置,所述烤架活动设置在所述炉体上且能够从所述炉体上打开,所述烤架可转动设置有若干能够固定烤签的烤签座,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烤架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烤签座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使用时,由于食材是以竖放的方式进行烤制,食材的油脂、调料等都不会落到加热源上,避免产生油烟以及油烟中其他杂质对食材的影响,同时,放置烤签的烤架可打开,可方便对烧烤食材进行调料处理,并且能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烤签座实现多个烤签的同时翻转,避免了人手逐个对烤签进行翻转的麻烦,减少人力劳动,提高烤炉的使用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炉体上的第一传动组件、安装在所述炉体上的且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烤架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烤签座连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为可分离式传动连接,当所述烤架闭合在所述炉体上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能够连接传动,当所述烤架从所述炉体上打开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能够断开连接。第一传动组件与第二传动组件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方式,可使烤签座在烤架闭合在炉体中时转动,而在烤架从炉体中打开时则停止转动,方便使用者取放烤签以及进行烧烤过程中对食材的调料工作。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或转动手柄。在有电源时,可使用驱动电机以电驱动的方式驱动第一传动组件从而使得烤签座转动实现多个烤签的同时翻转,在无电源时,可通过人手转动所述转动手柄,以手动驱动的方式实现人手操作带动第一传动组件从而使得烤签座转动,使多个烤签同时翻转,避免了人手逐个对烤签进行翻转的麻烦,减少人力劳动,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能够提高烤炉的适用性。

优选的,所述烤架设有两个并分布在所述加热装置的两侧,所述驱动装置对应与两个所述烤架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两个所述烤架上的所述烤签座转动。采用两个烤架分布在加热装置的两侧的形式可充分利用加热装置的热能,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同时,采用单驱动装置驱动两个烤架,可提高驱动装置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成本。

优选的,设置在所述加热装置同侧的所述烤架上的所述烤签座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烤架设有与所述烤签座连接的联动机构。联动机构与至少两个烤签座连接,可使至少两个的烤签座相互联动,在驱动装置驱动单个烤签座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带动与其连接的烤签座转动,实现多个烤签座的同时转动。

优选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烤签座对应连接的联动齿轮,相邻的两个所述烤签座上的所述联动齿轮之间相互连接,以使得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与所述联动机构连接的所有所述烤签座转动。采用相邻的两个联动齿轮之间相互连接传动,其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联动多个烤签座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烤架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能够在所述烤架闭合在所述炉体上时遮蔽所述炉体的一侧面。采用在烧烤过程中壳体对炉体一侧面的遮蔽,可减少炉体内的热量从侧面散失,充分利用加热装置的热能,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端设有与所述烤签座数量对应的烤签卡槽,所述烤签卡槽呈“l”型,所述烤签卡槽能够与所述炉体上端部配合卡接所述烤签座上的烤签,以限制烤签从所述烤架上脱离。呈“l”型的烤签卡槽与炉体上端部配合卡接烤签的一端,烤签座固定烤签的另一端,可使烤签在转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烤架,提高烤签转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或燃烧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滑动设置在所述炉体上,并能够从所述炉体上滑动抽出。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可以为电加热或燃烧加热的方式,电加热的加热速度较快,热力稳定且不会产生燃烧灰烬,可减少烧烤过程中的烧烤杂质;燃烧加热的使用场景较广,可在野外或其他无电源的场景中使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加热装置为燃烧加热装置时,采用能够从炉体中滑动抽出可方便对燃烧加热装置中进行添加燃料操作,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时,采用能够从炉体中滑动抽出可方便对电加热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操作,提高使用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烤炉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端的上顶架。上顶架可以设置为凹槽状,可用于火锅用途,扩展了烤炉的使用功能并且充分利用了烤炉上端部份的热力,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

优选的,所述烤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炉体上的置物架。置物架可用于放置烧烤过程中会使用到的调味料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等,方便使用者在烧烤过程中对烧烤食材的调味以及其他操作,提高使用舒适性。

优选的,所述烤炉还包括可滑动设置在所述炉体下端的接盘。接盘可用于盛接烧烤时产生的如食物油脂、多余调料、燃烧灰烬等烧烤废料,减少对烤炉放置面的污染,从而减少烧烤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烤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烤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炉体1;烤架2;加热装置3;驱动装置4;上顶架5;置物架6;接盘7;烤签8;烤签座21;壳体22;底架23;第二传动组件24;联动机构25;烤签卡槽221;联动齿轮251;驱动组件41;第一传动组件42;驱动电机411;转动手柄412。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烤炉,其包括:炉体1、设置在炉体1中的加热装置3、分布在加热装置3至少一侧的烤架2、设置在炉体1上的驱动装置4,烤架2活动设置在炉体1上且能够从炉体1上打开,烤架2可转动设置有若干能够固定烤签8的烤签座21,驱动装置4与烤架2连接并能够驱动烤签座21转动。

使用时,烤签8固定在烤签座21中且以竖放的方式放置在烤架2上,随烤架2放置在炉体1中并由加热装置3加热进行烤制,由于食材竖放,食材的油脂、调料等都不会落到加热装置3上,从而避免产生油烟以及油烟中其他杂质对食材的影响,同时,如图3所示,放置烤签8的烤架2在烧烤的过程中可打开,可方便烧烤过程中对烤签8上的烧烤食材进行调料处理,并且,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烤签座21实现多个烤签8的同时翻转,避免了人手逐个对烤签8进行翻转的麻烦,减少人力劳动,提高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舒适性。

具体来说,驱动装置4包括:安装在炉体1上的第一传动组件42、安装在炉体1上的且与第一传动组件42连接的驱动组件41;烤架2包括第二传动组件24,第二传动组件24与烤签座21连接;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为可分离式传动连接,当烤架2闭合在炉体1上时,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能够连接传动,以使得驱动组件41能够驱动第二传动组件24,当烤架2从炉体1上打开时,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能够断开连接,以使得驱动组件41无法驱动第二传动组件24。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采用可分离的连接方式,可使烤签座21在烤架2闭合在炉体1中时转动,而在烤架2从炉体1中打开时则停止转动,方便使用者取放烤签8以及进行烧烤过程中对食材的调料工作。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二传动组件24与烤签座21固定连接,当第二传动组件24转动时,烤签座21会随其一同转动,第二传动组件24与第一传动组件42的连接为可分离的锥齿啮合连接,实际应用时,第二传动组件24与第一传动组件42为除锥齿啮合连接外,还可为蜗轮蜗杆连接,可根据使用需要而相应设定,只要满足在烤架2闭合在炉体1中时,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能够连接传动,且在烤架2从炉体1中打开时能够断开连接即可。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41包括驱动电机411和/或转动手柄412。在有电源时,可使用驱动电机411以电驱动的方式驱动第一传动组件42从而使得烤签座21转动实现多个烤签8的同时翻转,在无电源时,可通过人手转动所述转动手柄412,以手动驱动的方式实现人手操作带动第一传动组件42从而使得烤签座21转动,使多个烤签8同时翻转,避免了人手逐个对烤签8进行翻转的麻烦,减少人力劳动,两种不同的驱动方式可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环境,能够提高烤炉的适用性。

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了电驱动及手动驱动并用的方式,即同时设置了驱动电机411和转动手柄412,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411和转动手柄412通过链轮链条以及齿轮啮合与第一传动组件42连接,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驱动方式,能够提高烤炉的适用性。同时,驱动电机411和转动手柄412的布置方式也不限于如图4所示的方式,如图7中为驱动电机411和转动手柄412的另一种布置方式,当然,实际应用时,驱动电机411和转动手柄412的布置方式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做出相应改变,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具体来说,烤架2设有两个并分布在加热装置3的两侧,驱动装置4对应与两个烤架2连接,驱动装置4能够驱动两个烤架2上的烤签座21转动。采用两个烤架2分布在加热装置3的两侧的形式可充分利用加热装置3的热能,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同时,采用单驱动装置4驱动两个烤架2,可提高驱动装置4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成本。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对应设有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与驱动组件41连接,以使得驱动组件41能够驱动两个烤架2上的第二传动组件24从而带动烤签座21转动。同时,由于采用了电驱动及手动驱动并用的方式,如图4所示,驱动电机411通过链轮链条与其中一个第一传动组件42连接,而转动手柄412则通过链轮链条以及齿轮啮合的方式与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连接,使得驱动电机411也能够通过转动手柄412的连接驱动另一个第一传动组件42,在手动驱动的方式下,人手转动转动手柄412能够通过链轮链条以及齿轮啮合同时驱动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转动,在电驱动的方式下,驱动电机411能够通过链轮链条以及转动手柄412的连接同时驱动两个第一传动组件42转动,第一传动组件42与第二传动组件24连接传动,实现驱动装置4同时驱动两个烤架2中的第二传动组件24转动。实际应用时,驱动组件41与第一传动组件42的连接方式不限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方式,也可是均为齿轮啮合传动或均为链轮链条或使用同步带传动等,连接方式可根据使用情况而做出相应改变,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具体来说,设置在加热装置3同侧的烤架2上的烤签座21设有至少两个,烤架2设有与烤签座21连接的联动机构25。联动机构25与至少两个烤签座21连接,可使至少两个的烤签座21相互联动,在驱动装置4驱动单个烤签座21转动时,可通过联动机构25带动与其连接的烤签座21转动,实现多个烤签座21的同时转动。

进一步地,联动机构25包括与烤签座21对应连接的联动齿轮251,相邻的两个烤签座21上的联动齿轮251之间相互连接,以使得驱动装置4能够驱动与联动机构25连接的所有烤签座21转动。采用相邻的两个联动齿轮251之间相互连接传动,其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联动多个烤签座21的目的。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烤签座21设有九个,联动齿轮251对应设有九个并与九个烤签座21一一对应连接,相邻的两个烤签座21上的联动齿轮251之间啮合连接,在驱动装置4驱动第二传动组件24转动时,第二传动组件24带动单个烤签座21转动,联动机构25通过联动齿轮251的啮合传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烤签座21转动,实现九个烤签座21的同时转动。实际应用时,相邻的两个联动齿轮251之间除相互啮合的连接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同步带或者齿轮皮带连接,只要满足联动齿轮251之间能够相互传动即可。

具体来说,如图5和图6所示,烤架2还包括壳体22,壳体22能够在烤架2闭合在炉体1上时遮蔽炉体1的一侧面。采用在烧烤过程中壳体22对炉体1一侧面的遮蔽,可减少炉体1内的热量从侧面散失,充分利用加热装置3的热能,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如图7和图8所示,壳体22上还可以设置有便于烤架2打开以及能够避免使用者烫伤的把手。实际应用时,壳体22的大小、形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例中所示,壳体22的大小、形状等均根据其安装的炉体1的侧面的大小、形状而相应设定,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烤架2还包括设置在壳体22下端的底架23,底架23上可转动设置有九个烤签座21,烤签座21可通过轴孔间隙配合的方式可转动地设置在底架23上,也可通过设置轴承实现可转动的目的,联动机构25设置在底架23的下端,底架23与炉体1转动连接,以使得烤架2能够从炉体1中转动打开或转动闭合。实际应用时,底架23与炉体1除转动连接外还可以是滑动连接,若为滑动连接,则烤架2能够从炉体1中滑动打开,该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相应设定,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进一步地,壳体22上端设有与烤签座21数量对应的烤签卡槽221,烤签卡槽221呈“l”型,烤签卡槽221能够与炉体1上端部配合卡接烤签座21上的烤签8,以限制烤签8从烤架2上脱离。呈“l”型的烤签卡槽221与炉体1上端部配合卡接烤签8的一端,烤签座21固定烤签8的另一端,可使烤签8在转动过程中不会脱离烤架2,提高烤签8转动时的稳定性。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烤签卡槽221呈“l”型,实际应用时还可以设置为n型或弧型,只要满足烤签卡槽221与炉体1上端部配合能够卡接烤签8的一端以避免烤签8在转动过程中脱离烤架2即可。

具体来说,加热装置3为电加热装置或燃烧加热装置,加热装置3滑动设置在炉体1上,并能够从炉体1上滑动抽出。加热装置3的加热方式可以为电加热或燃烧加热的方式,电加热的加热速度较快,热力稳定且不会产生燃烧灰烬,可减少烧烤过程中的烧烤杂质;燃烧加热的使用场景较广,可在野外或其他无电源的场景中使用,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加热装置3为燃烧加热装置时,采用能够从炉体1中滑动抽出可方便对燃烧加热装置中进行添加燃料操作,加热装置3为电加热装置时,采用能够从炉体1中滑动抽出可方便对电加热装置进行维护检修操作,提高使用舒适性。

本具体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为燃烧加热装置,炉体1中设有滑轨,加热装置3设置在炉体1中的滑轨上,且可从炉体1的一侧边滑动取出,方便烧烤过程中的添加燃料工作,除通过在炉体1上设置滑轨使加热装置3可滑动外,还可设置滑槽、滑轮等,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以及设置方式。

如图8所示,加热装置3抽出侧的炉体1侧面开口处还可以设置有遮蔽板,当加热装置3在炉体1中时,遮蔽板遮蔽炉体1上的加热装置3的抽出开口,减少热量散失,并能够避免使用者有可能的烫伤,并且,如图8中,加热装置3为燃烧加热装置时也可其下端设置用于盛接燃料渣的接渣盘,以及设置用于抽取加热装置3用的把手,方便加热装置3的使用。在其实际应用时,加热装置3也可设置为放置在炉体1中,若加热装置3设置为放置在炉体1中,则在烧烤过程中的添加燃料时需打开炉体上部进行燃料添加,同时,加热装置3也可以设置为电加热装置,利用通电加热进行烧烤烹饪,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加热装置3为便于使用而增加部件或改变形式的进一步限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拆卸设置在炉体1上端的上顶架5。上顶架5可以设置为凹槽状,可用于火锅用途,扩展了烤炉的使用功能并且充分利用了烤炉上端部份的热力,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

如图3所示,上顶架5为凹槽状,直接接触放置在炉体1上端部,用于为使用者提供火锅用途所需的锅体,实际应用时,除凹槽状外,上顶架5也可以为平板状,为使用者提供铁板烧的用途,如图8所示,上顶架5还可以为网状,可为烤炉增加一个能够进行烧烤烹饪的位置,并且,上顶架5除直接放置在炉体1上端部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卡扣等,使上顶架5可拆卸安装在在炉体1上端部。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设置在炉体1上的置物架6。置物架6可用于放置烧烤过程中会使用到的调味料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等,方便使用者在烧烤过程中对烧烤食材的调味以及其他操作,提高使用舒适性。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置物架6设置在炉体1上且与驱动装置4的同一侧边,实际应用时,置物架6的设置位置也可以为炉体1上且与驱动装置4不同的一侧边,只要不影响烤架2在炉体1中的打开即可。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可滑动设置在炉体1下端的接盘7。接盘7可用于盛接烧烤时产生的如食物油脂、多余调料、燃烧灰烬等烧烤废料,减少对烤炉放置面的污染,从而减少烧烤结束后的清理工作。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炉体1下端设有滑轨,接盘7设置在该滑轨上,使接盘7能够从炉体1下端滑动抽出,如图3所示,接盘7设置有一个且能够从炉体1的下端滑动抽出,如图8所示,接盘7也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滑动设置炉体1下端的两侧,且能够从炉体1下端的两侧分别滑动抽出。除通过在炉体1下端设置滑轨使接盘7可滑动外,还可设置滑槽、滑轮等,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设置方式,本具体实施例中不作进一步限定。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在烤架2不放置烤签8的时候,利用烤架2中底架23的容纳空间,在底架23上放置土豆、地瓜、玉米等,随烤架2闭合在炉体1中进行烤制,增加烤炉的其他烤制用途。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