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扶手前后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2972发布日期:2020-05-29 12:09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扶手前后滑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座椅扶手上的前后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座椅扶手一般为固定式,即其安装位置为固定的,不可以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更改。

不同的使用者就坐在座椅的不同位置时对扶手位置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就坐在座椅靠前位置的使用者可能需要扶手的位置更靠前,而就坐在座椅靠后位置的使用者可能需要扶手的位置也靠后;再或是不同人身高不同,手臂长度也不同,因此早先的座椅扶手满足不了,所以一些厂家各自研发了具备前后调节的扶手。

如专利号为:cn201520009454.5公开了一种扶手前后滑动结构,它通过凸起对扶手面底盖滑动时进行左右限位,扶手的结构安全、稳固;通过限位柱与档位调节槽的配合实现前后滑动后的定位,滑动长度可以较随意调节。

上述扶手虽然能够实现滑动调节,并前后限位,但是不同人的力量大小不同,对滑动阻尼舒适度的感知也会因人而异,所以上述扶手均不能调节滑动阻尼大小,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扶手前后滑动机构,该机构通过调节滑动松紧程度亦即调节滑动座与支撑板的压紧程度,压紧程度高低决定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就使得人体施力大小有所不同,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扶手前后滑动机构,包括支撑座,支撑座上端设有扶手面板,所述的扶手面板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方的滑动座与扶手体,所述滑动座与扶手体装配在一起;支撑板上端向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导柱,滑动座为一中空且上端敞开的壳体,滑动座的底板上开设有一字孔,导柱向上插置在所述一字孔内,滑动座沿导柱前后滑动,在滑动座内还设有用于调节滑动松紧程度的调节装置。

作为优选,由上往下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丝、压片、弹簧以及与导柱套接配合的压块,压块下端抵在滑动座的底板上,弹簧套在导柱外且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压块相抵,压片中心处设有安装孔,导柱上端具有螺纹孔,压片通过调节螺丝固定在导柱上端。弹簧具有弹力,通过调节螺丝调节压片的上下位置进而调节弹簧的变形程度,弹簧的弹力决定了压块对滑动座的挤压程度,也就相当于调节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适应不同人群对不同滑动阻尼大小的需要。

作为优选,支撑板上端向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柱;所述的压块为一长条形滑轨,它同时连接两个导柱。压块为一整体的长条形滑轨,保证了整体性,使得压块不会轻易脱离导柱。

作为优选,滑动座底板上的一字孔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凸筋,两条凸筋之间形成滑槽,所述的压块处在滑槽内。具体应用时,压块不动,滑动座借助滑槽与压块滑动配合,使滑动路径更明确,不会产生左右摇晃。

作为优选,支撑板上端周缘内侧设有一圈容纳槽,在容纳槽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扶手滑动支撑环,所述扶手滑动支撑圈凸出于支撑板上端面,扶手滑动支撑圈与滑动座底板底面接触配合。这样可以避免滑动座底板直接与支撑板接触,避免了勾拉卡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使得摩擦力集中到扶手滑动支撑环与滑动座底板之间,使滑动更为顺畅。

作为优选,扶手滑动支撑环为pom材质制成。pom材质具有优异的弹性及力学性能,可以提高滑动顺畅程度,降低噪音,提高手感。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扶手前后滑动机构,扶手体为人体手臂的支撑体,扶手体与滑动座装配为一体,两者可以同步滑动,导柱的外径与一字孔的宽度相等,使得滑动座仅沿一字孔前后滑动;调节装置调节滑动松紧程度亦即调节滑动座与支撑板的压紧程度,压紧程度高低决定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就使得人体施力大小有所不同,可以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多功能扶手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凹槽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定位扣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定位扣的立体结构局部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转动支撑板与转动控制开关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转动支撑板与转动控制开关组合且人手给按压部施力时压簧被压缩至最短长度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转动支撑板与转动控制开关组合且人手不对按压部施力、压簧在自由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控制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控制开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控制开关的卡块与卡口接合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b部的放大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转动控制开关的卡块与卡口接合且定位扣固定在定位柱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转动支撑板与支撑座组合且定位扣固定在定位柱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滑动支撑圈、扶手转动支撑板及支撑座之间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扶手滑动支撑圈、扶手转动支撑板及支撑座组合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滑动座与支撑座组合且与调节装置拆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滑动座与支撑座组合且与扶手体拆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滑动座与支撑座组合且与扶手体拆分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各附图标记为:支撑座1;凹槽2;内圈3;外圈4;卡口5;定位柱6;限位缺口7;扶手面板8;扶手转动支撑板9;中孔10;转动套11;定位扣12;内孔13;卡齿14;螺丝a15;螺丝头16;转动控制开关17;卡块18;a卡块18a;b卡块18b;压簧19;套环20;按压部21;抵压部22;扣槽23;弹性件容置槽24;凸柱25;缺口槽26;滑动座27;扶手体28;导柱29;一字孔30;凸筋31;调节螺丝32;压片33;弹簧34;压块35;滑槽36;安装孔37;容纳槽38;扶手滑动支撑圈39;底板40;空隙41;螺丝b42;螺孔43;螺纹孔4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至少一个”指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扶手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所述扶手保持水平,则所述的“轴向方向(中轴线)”指竖直方向;“周向方向”指水平圆周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前后滑动机构为多功能扶手的重要组成部分,接下来对多功能扶手整体作详细介绍:

如图1-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扶手,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前部上端面上开设有圆形凹槽2,所述的凹槽2具有内圈3与外圈4,内圈3向上凸出于凹槽2槽底且内圈3与外圈4间留有空隙41,在内圈3上开有两组卡口5,所述卡口5可根据使用者对扶手旋转角度的需求来设置多组,本实施例中具体设置了两组卡口5;凹槽2中心处向上凸设有带有螺孔43的定位柱6,在定位柱6外周面上设有两个限位缺口7。

所述支撑座1上端设有扶手面板8;所述的扶手面板8包括支撑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板为扶手转动支撑板9,扶手转动支撑板9底面上向下凸设有一具有中孔10的转动套11,所述的中孔10的孔面为上大下小的锥面,所述的转动套11套在定位柱6上且二者转动连接。具体的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功能扶手的360度旋转,就是通过扶手转动支撑板9在定位柱6上360度的旋转来实现的。

进一步说,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旋转时,为了将扶手转动支撑板9和支撑座1在轴向方向上固定,以防二者在轴向方向上发生脱离;本实用新型在上述中孔10内设置了一个用来在轴向方向上限制扶手转动支撑板9和支撑座1的定位扣12,如图3、4、14、16所示,定位扣12外周面的形状与中孔10的锥面相配合;定位扣12中心位置具有一可穿过螺丝a15的内孔13,在定位扣12上还对应设有两个形状、大小与上述限位缺口7匹配的卡齿14。

定位扣12、扶手转动支撑板9及支撑座1的安装方式为:先将定位扣12置于中孔10内,然后将其卡齿14插入至定位柱6的限位缺口7内,再将螺丝a15穿过定位扣12的内孔13后旋拧在定位柱6的螺孔43内,最后使得其螺丝头16与定位扣12上端抵接即可。

这样设置使得定位扣12在轴向方向通过螺丝头16被限制住,从而使得定位扣12不会脱离定位柱6,亦可使扶手转动支撑板9与支撑座1在轴向方向定位;且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旋转时定位扣12相当于“转轴”,由于定位扣12与定位柱6周向固定,因而使得扶手转动支撑板9绕定位扣12转动也更加顺畅。

再进一步说,为了能够控制扶手面板8在旋转时的开关,本实用新型还设置了一转动控制开关17,如图6-9、10、11-13所示,具体的说: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的底面上扣设一与扶手转动支撑板9沿周向方向保持相对固定的转动控制开关17,转动控制开关17上设有卡块18,转动控制开关17在一弹性件本实施例中具体为压簧19的作用下使卡块18保持与内圈3上的卡口5接合的趋势,在人手不按压的情况下卡块18与卡口5接合,扶手转动支撑板9位置被固定,扶手面板8则不能再旋转,从而使得其停留在使用者想要的位置。

具体来说,所述的转动控制开关17包括一套环20,套环20外周沿其直径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按压部21与抵压部22,在沿转动控制开关17移动方向套环20的大小大于转动套11,套环20套在转动套11外;所述卡块18具体为两个,分别为a卡块18a和b卡块18b,a卡块18设置在抵压部22外表面上;b卡块18设置在转动控制开关17朝向凹槽2的这一面上;相对应的,在内圈3上对称设有的两组卡口5与a、b卡块18a、18b相配合,来控制扶手转动支撑板9的旋转或锁定。

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的底面上设有与转动控制开关17配合的扣槽23,转动控制开关17设置在扣槽23内,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底面上还设有与扣槽23相通的弹性件容置槽24,压簧19被限制在弹性件容置槽24内,在弹性件容置槽24的内侧面上设有一直径小于压簧19的细小的凸柱25,在抵压部22与扶手转动支撑板9底面相对的内表面上开有缺口槽26,缺口槽26与压簧19相对的一端敞口;所述压簧19的一端先套设在凸柱25上后与弹性件容置槽24内表面相抵,压簧19的另一端与转动控制开关17的抵压部22相抵且压簧19的一部分处在缺口槽26内。

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扶手在使用过程中,具体的操作为:

当使用者不需要调节扶手面板8的角度,即需要将扶手停留在使用者想要的位置时,则手不按动转动控制开关17,此时压簧19为自由状态,在该状态下,压簧19挤压分别向两边施力挤压弹性件容置槽24及抵压部22,由于抵压部22受到压簧19弹力的作用,使得转动控制开关17的按压部21位置靠外,此时,a、b卡块18a、18b处在对应位置的卡口5内,将扶手转动支撑板9限制住,则扶手面板8停留在想要的位置。

当使用者需要调节扶手面板8的角度时,则用手按动按压部21,克服压簧19的弹力将转动控制开关17向内推,使a、b卡块18a、18b均与两个卡口5错开进入到内圈3区域或内、外圈3、4之间的空隙41内,a、b卡块18a、18b不再受卡口5限制,此时扶手转动支撑板9可以带动扶手面板8,使其360度旋转到使用者想要的位置,然后松开按压部21,扶手转动支撑板9将不在旋转,则停留在该位置。

此外,为了能够使得该多功能扶手在前后方向滑动,实现其位置的前后调节;如图1、17-19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扶手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上方设有一滑动座27及与滑动座27用螺丝b42装配在一起的扶手体28,所述扶手体28为人体手臂的支撑体,扶手体28与滑动座27装配为一体,两者可以同步滑动;

具体的,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上端向上凸设有间隔设置的两个导柱29,滑动座27为一中空且上端敞开的壳体,滑动座27的底板40上开设有宽度与导柱29的外径相等的一字孔30,两个导柱29向上插置在所述一字孔30内,滑动座27沿导柱29前后滑动,来实现扶手位置的调节;在一字孔30两侧设有两条对称的凸筋31,两条凸筋31之间形成滑槽36,一字孔30宽度小于滑槽36宽度,且一字孔30在宽度方向处在滑槽36正中位置。

在滑动座27内还设有用于调节滑动松紧程度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调节滑动座27滑动松紧程度;具体说:由上往下所述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丝32、压片33、弹簧34以及与导柱29套接配合的压块35,所述的压块35为一长条形滑轨,它同时连接两个导柱29且压块35处在滑槽36内;压块35下端抵在滑动座27的底板40上,弹簧34套在导柱29外且弹簧34上下两端分别与压片33、压块35相抵,压片33中心处设有安装孔37,导柱29上端具有螺纹孔44,调节螺丝32穿过安装孔37后旋拧在导柱29的螺纹孔44内,将压片33固定在导柱29上端。

由于弹簧34具有弹力,通过调节螺丝32调节压片33的上下位置进而调节弹簧34的变形程度,弹簧34的弹力决定了压块35对滑动座27的挤压程度,也就相当于调节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也就使得人体施力大小有所不同,因而适应不同人群对不同滑动阻尼大小的需要。

此外,如图15、16所示,在扶手转动支撑板9上端周缘内侧设有一圈容纳槽38,在容纳槽38内设有与之配合的材质为pom的扶手滑动支撑圈39,所述扶手滑动支撑圈39凸出于扶手转动支撑板9上端面,扶手滑动支撑圈39与滑动座27的底板40底面接触配合;这样可以避免滑动座27的底板40直接与扶手转动支撑板9接触,避免了勾拉卡顿,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又使得摩擦力集中到扶手滑动支撑圈39与滑动座27的底板40之间,使滑动更为顺畅,同时降低噪音,提高手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