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21656发布日期:2020-02-28 07:0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



背景技术:

久坐已成为现代社会困扰科技工作者、金融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人群的一大问题,容易引发颈腰椎、膝关节损伤及生殖健康疾病。传统座椅椅面一体化,没有考虑到生理学、人机工程学要素,呆板僵硬,不能通风透气,舒适度、功用性欠佳。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融合人机工程学、生理学设计的产品来提高使用者的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结构新颖,在主椅面上升时,可以实现鞍座状态,自动适应使用者的个性生理体征,减轻股骨受力、贴合坐骨节余、缓解颈腰椎压力;在主椅面下降时,可实现凹型斗状结构,通风透气,保护使用者生殖健康。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包括椅面、底座和升降机构,所述椅面包括主椅面,主椅面的两侧分别设置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变形触发底座和方管支架,变形触发底座与主椅面固定相接,所述方管支架内插装液压升降杆,液压升降杆上部的伸缩杆与变形触发底座固定相接,方管支架的两侧设置下部吊耳,所述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的下端同样设置上部吊耳,所述上部吊耳与下部吊耳之间通过连杆转动连接。

当液压升降杆正常不动作时,椅面为正常形状,当液压升降杆的伸缩杆向上移动时,可以使主椅面向上移动,在连杆拉动的作用下,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会向下翻转,椅面整体形成三角鞍状;当液压升降杆的伸缩杆向下移动时,可以使主椅面向下移动,在连杆拉动的作用下,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会向上翻转,椅面整体形成凹型斗状。

优选的,方管支架为l形方管支架,l形方管支架的下端分别插装液压升降柱和液压升降杆,所述液压升降柱的下端设置底座,底座的下端装有万向轮,所述液压升降杆上部的伸缩杆穿过l形方管支架与变形触发底座固定相接,所述液压升降柱和液压升降杆的外部包有套筒,所述套筒一体成型,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柱可以实现椅面和升降机构的整体升降。

优选的,方管支架的下端设置液压升降柱,所述液压升降柱的下端设置底座,底座的下端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主椅面分别与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通过合页进行铰接,左翼椅面和右翼椅面可以绕主椅面进行翻转。

优选的,变形触发底座的后侧设置插装座,插装座上设置插装孔,插装孔内插装调节杆,调节杆的上部设置靠背,调节杆和插装座上均设置通孔,通过插栓插入通孔,可以实现靠背位置的调节。

优选的,变形触发底座的两侧设置扶手,扶手可以采用焊接或插装等方式安装在变形触发底座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可实现在凹型斗状结构、正常平面和三角鞍状之间的自由转换,既可以座椅对是以使用者个性体征的自适应,延缓疲劳,又实现座椅的通风透气,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座椅的舒适新。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1;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2;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1;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2;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3;

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4;

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1;

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2;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3。

图中:1、左翼椅面;2、主椅面;3、右翼椅面;4、方管支架;5、液压升降杆;6、变形触发底座;7、连杆;8、合页;9、上部吊耳;10、靠背;11、调节杆;12、插装座;13、套筒;14、底座;15、万向轮;16、液压升降柱;17、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双翼可调节座椅,包括椅面、底座14和升降机构,椅面上放置一体化发泡海绵或高弹力丝网增加舒适性,所述椅面包括主椅面2,主椅面2的两侧分别设置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主椅面2分别与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通过合页8进行铰接,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可以绕主椅面2进行翻转;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上下设置的变形触发底座6和方管支架4,变形触发底座6与主椅面2固定相接,所述方管支架4内插装液压升降杆5,液压升降杆5上部的伸缩杆与变形触发底座6固定相接,方管支架4的两侧设置下部吊耳,所述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的下端同样设置上部吊耳9,所述上部吊耳9与下部吊耳之间通过连杆7转动连接。

其中,变形触发底座6的后侧设置插装座12,插装座12上设置插装孔,插装孔内插装调节杆11,调节杆11的上部设置靠背10,调节杆11和插装座12上均设置通孔,通过插栓插入通孔,可以实现靠背10位置的调节;变形触发底座6的两侧设置扶手17,扶手17可以采用焊接或插装等方式安装在变形触发底座6的两侧。

实施例2

如图3-6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方管支架4为l形方管支架4,变形触发底座6位于l形方管支架4右端的上侧,l形方管支架4的下端分别插装液压升降柱16和液压升降杆5,液压升降柱16和液压升降杆5呈左右并列排布的位置关系,所述液压升降柱16的下端设置底座14,底座14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5,所述液压升降杆5上部的伸缩杆穿过l形方管支架4与变形触发底座6固定相接,所述液压升降柱16和液压升降杆5的外部包有套筒13,所述套筒13一体成型,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柱16可以实现椅面和升降机构的整体升降。

实施例3

如图7-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方管支架4下端设置液压升降柱16,液压升降柱16和液压升降杆5呈上下同心设置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整体升降和变形,结构相对简洁,用料少,所述液压升降柱16的下端设置底座14,底座14的下端装有万向轮15。

另外,液压升降柱16可用电动推杆替代,实现智能化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

使用时,通过控制液压升降柱16可以实现椅面和升降机构的整体升降,当液压升降杆5正常不动作时,椅面为正常形状,当液压升降杆5的伸缩杆向上移动时,可以使主椅面2向上移动,在连杆7拉动的作用下,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会向下翻转,椅面整体形成三角鞍状;当液压升降杆5的伸缩杆向下移动时,可以使主椅面2向下移动,在连杆7拉动的作用下,左翼椅面1和右翼椅面3会向上翻转,椅面整体形成凹型斗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