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收纳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3643发布日期:2020-06-05 19:18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收纳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收纳凳。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简易坐凳等通常是采用几块侧板拼装后锁合,侧板拼接的角落位置通常会出现利角,会带来安全隐患。侧板拼接时,相互之间锁合结构复杂,过程繁琐,影响组装效率。

木板材质的侧板若要在拐角位置做倒角,则会增加成本,例如增加机加工、油漆等工艺。

进一步地,现有的简易坐凳底部通常很少带有滚轮,即使带有滚轮,当人坐到坐凳后,也是依靠滚轮支撑,坐凳上部的支撑结构则没有与地面接触,起不到在地面支撑的作用,从而造成人坐在凳子上会发生移动导致滑动倾倒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收纳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多功能收纳凳,包括面板、至少三块侧板、以及与所述侧板数量相同的护角;

各所述侧板和各所述护角交替设置,围合形成在周向封闭的侧壁,所述侧板与所述护角相邻的侧面设有插孔;

所述护角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护角包括分别与两相邻的所述侧板拼接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

所述护角的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分别设有与两相邻的所述侧板连接的快速连接机构;

所述快速连接机构包括锁紧段、防脱段,所述锁紧段外圈设有螺纹,以和所述护角螺接锁紧;

所述防脱段包括与所述锁紧段一体连接的内芯、以及包覆在所述内芯外圈的防脱结构;

所述防脱结构包括在外圈分布并向外伸出的软质防脱头,以在所述防脱段插入所述侧板上的插孔时,防止与所述侧板脱离;

所述面板水平放置在各所述侧板的上侧边,所述侧板对所述面板进行支撑,所述面板与至少一所述侧板的上侧边连接。

优选地,所述防脱段与所述锁紧段连接的端部外径大于所述锁紧段的外径;

所述锁紧段的外圈为机械螺牙或自攻螺牙。

优选地,所述防脱结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内芯外圈的软质套管,所述防脱头由所述套管的外壁面向外延伸。

优选地,所述内芯的两端分别设有侧向凸起对所述防脱结构进行轴向定位的挡边;所述挡边呈环形,沿所述内芯的周圈设置。

优选地,所述护角与所述侧板相邻的侧面设有供所述锁紧段螺接的锁孔。

优选地,所述护角的外角边为弧形倒角;所述护角的外侧面设有延伸至所述侧板的外侧面上的搭边,以覆盖所述护角与所述侧板的拼接缝。

优选地,所述护角注塑或压铸形成,所述侧板和护角两相邻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穿设定位的第一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多功能收纳凳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安装在所述侧壁的内侧靠近下端,并与所述侧板连接;

所述底板的下侧面安装有滚轮,所述底板向上偏离所述侧板的下侧边,在所述底板的下侧形成收容腔;

所述滚轮的转动轴和所述底板之间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组件,在所述多功能收纳凳承载时,所述伸缩组件压缩使所述滚轮向所述底板靠近收容到所述收容腔内,让所述滚轮的底部与所述侧板的底边平齐。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下侧还安装有定位轴、以及与所述定位轴转动配合的安装座,所述定位轴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与所述侧板的下侧边高度方向平齐;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支撑座和弹性件,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滑槽内,并能沿所述滑槽上下滑动,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座和所述安装座之间,保持向所述支撑座提供向下的作用力;

所述滚轮的转动轴水平设置,并与所述支撑座转动配合,所述安装座上还设有供所述转动轴水平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在高度方向的尺寸限定所述转动轴在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并在所述多功能收纳凳承载压缩所述弹性件时,让所述滚轮、转动轴、以及支撑座靠近所述底板移动,使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支撑到地面。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侧边上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侧壁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各所述第二定位柱分别插接到各所述第二定位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收纳凳,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快速连接机构防脱段插入侧板上的插孔时,防脱头与插孔的侧壁紧配,防止与侧板脱离,即实现了护角、侧板的快速拼装连接,同时,防脱头定位的方式能适用壁厚较薄的侧板。

护角的外侧面设有延伸至侧板的外侧面上的搭边,以覆盖护角与侧板的拼接缝,使凳子的外观更美观。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收纳凳的面板翻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收纳凳的面板翻开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多功能收纳凳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一护角与相邻的侧板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3中一护角与相邻的侧板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图4中快速连接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快速连接机构与侧板和护角连接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图2中的多功能收纳凳的分解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滚轮与伸缩组件的组装状态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多功能收纳凳包括包括面板1、四块侧板2、以及与侧板2数量相同的护角3。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各侧板2和各护角3交替设置,围合形成在周向封闭的侧壁,侧板2的数量也可为三块或多于三块的其他数量,护角3通常保持与侧板2的数量相同。

护角3沿高度方向延伸,护角3包括分别与两相邻的侧板2拼接的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面32。护角3的第一安装面31、第二安装面32分别设有与两相邻的侧板2连接的快速连接机构4。

结合图4至图6所示,快速连接机构4包括锁紧段41、防脱段42,锁紧段41外圈设有螺纹,以和护角3螺接锁紧。防脱段42包括与锁紧段41一体连接的内芯421、以及包覆在内芯421外圈的防脱结构422。

侧板2与护角3相邻的侧面设有插孔21,防脱结构422包括在外圈分布并向外伸出的软质防脱头423,以在防脱段42插入侧板2上的插孔21时,防止与侧板2的插孔21脱离。

在防脱段42插入侧板2上的插孔21时,防脱头423与插孔21的侧壁紧配,防止与侧板2脱离,即实现了护角3、侧板2的快速拼装连接,同时,防脱头423定位的方式能适用壁厚较薄的侧板2,例如侧板2能做薄至12mm。

面板1水平放置在各侧板2的上侧边,侧板2对面板1进行支撑,面板1与至少一侧板2的上侧边连接。面板1可以作为凳子面供用户坐,侧板2围合形成的内部空间可以用来收纳物品,提升了产品的利用率。

通常,面板1可向上翻转地与其中一侧板2的上边连接。面板1上设有软质的坐垫。

本实施例中,护角3注塑或压铸形成,利于按需求的外形成型。护角3与侧板2相邻的侧面设有供锁紧段41螺接的锁孔33,利于和护角3快速拆装。锁紧段41与护角3连接后,再将防脱段42插入到插孔21,让护角3与侧板2连接。

进一步地,侧板2和护角3两相邻的侧面上分别设有供第一定位柱34穿设定位的第一定位孔35,让第一定位柱34也起到将侧板2和护角3连接、并起到支撑加强的作用。

为了避免角落出现利角,护角3的外角边为弧形倒角。另外,护角3的外侧面设有延伸至侧板2的外侧面上的搭边36,以覆盖护角3与侧板2的拼接缝,使凳子的外观更美观。

结合图6、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防脱段42与锁紧段41连接的端部外径大于锁紧段41的外径,可以限定锁紧段41与护角3锁紧后的位置,防止锁的太深穿透护角3。

锁紧段41的外圈为机械螺牙或自攻螺牙,当锁紧段41的外圈为机械螺牙时,可以先在护角3上安装螺母,当锁紧段41的外圈为自攻螺牙时,则可以直接螺接到护角3上。

进一步地,防脱段42远离锁紧段41的端部设有螺丝刀定位槽43,可供螺丝刀的头部卡入后转动快速连接机构4,让锁紧段41与护角3螺接上。本实施例中,螺丝刀定位槽43为十字槽,也可为一字槽或三角槽及六角槽。

防脱结构422还包括套设在内芯421外圈的软质套管424,防脱头423由套管424的外壁面向外延伸。防脱结构422可以采用注塑成型的方式形成到内芯421的外圈,可以增加附着力。

内芯421的两端分别设有侧向凸起对防脱结构422进行轴向定位的挡边425,防止防脱结构422脱离内芯421。本实施例中,挡边425呈环形,沿内芯421的周圈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内芯421的表面设置凹槽,在成型防脱结构422时,嵌入到凹槽内,提升防脱结构422和内芯421之间的结合力。

如图2所示,多功能收纳凳还包括底板5,底板5安装在侧壁的内侧靠近下端,并与侧板2连接。

结合图8、图9所示,底板5的侧边上设有若干第二定位柱51,侧壁的侧板2的内侧面上设有若干第二定位孔22,各第二定位柱51分别插接到各第二定位孔22。

底板5的下侧面安装有滚轮6,底板5向上偏离侧板2的下侧边,在底板5的下侧形成收容腔a;

滚轮6的转动轴和底板5之间连接有可上下伸缩的伸缩组件7,在凳子承载时,伸缩组件7压缩使滚轮6向底板5靠近收容到收容腔a内,让滚轮6的底部与侧板2的底边平齐。

底板5的下侧还安装有定位轴52、以及与定位轴52转动配合的安装座53,定位轴5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安装座53的下表面与侧板2的下侧边高度方向平齐。

伸缩组件7包括支撑座71和弹性件72,安装座53上设有沿高度方向延伸的滑槽531,支撑座71安装在滑槽531内,并能沿滑槽531上下滑动,弹性件72设置在支撑座71和安装座53之间,保持向支撑座71提供向下的作用力。

滚轮6的转动轴水平设置,并与支撑座71转动配合,安装座53上还设有供转动轴水平穿过的限位孔532,限位孔532在高度方向的尺寸限定转动轴在高度方向的移动范围,并在多功能收纳凳承载压缩弹性件72时,让滚轮6、转动轴、以及支撑座71靠近底板5移动,使安装座53的下表面支撑到地面。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