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6517发布日期:2020-05-15 16:2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推拉窗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



背景技术:

推拉窗就是窗户玻璃能在滑轨上推动打开的窗户,分左右、上下推拉两种,优点是无论在开关状态下均不占据室内外空间,开启灵活,外观美丽、密封性好且构造也较为简单。窗扇的受力状态好、不易损坏,配上大块的玻璃,即增加室内的采光,又改善建筑物的整体形貌。

公告号为cn2075981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抗台风防水推拉窗,包括由边框型材构成的外框、滑动安装在外框内的内窗扇和外窗扇,外框由左右边封及与边封连接的上滑、下滑构成,外框的下滑设有内、外滑道,内、外窗扇可沿配合的内、外滑道作水平滑动;滑道为设置于下滑上凸起的勾形,上部端头设有与设置于窗扇下方内的滑轮块配合对接的凸起滑轨,下方位于室外一侧端面下部向内的卡勾部,卡勾部前端卡勾深入滑道内与滑道勾部配合卡接限位。该推拉窗通过将窗扇与滑道上设置的勾体进行限位卡接,使得整体窗扇无法脱出,避免窗扇坠落的风险;并且通过滑道、窗扇下方卡勾部形成的多重折边及毛条的防护,既能避免雨水进入也能有效进行防盗。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室内通风换气时,该推拉窗只能打开其中一扇,两扇窗无法同时打开,通风面积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两扇窗户能够同时打开,增大室内通风面积,从而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包括与墙体固定的滑轨、与滑轨滑动连接的第一窗体、第二窗体、驱动第一窗体和第二窗体滑动的驱动组件以及设置在滑轨里的防水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对称固定在墙体两侧且与墙体垂直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套设在第一固定轴上与第一固定轴转动连接的第一链轮、套设在第二固定轴上且与第二固定轴转动连接的第二链轮以及缠绕在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上的链条,所述链条与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啮合;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分别与所述链条的两侧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推第一窗体或第二窗体时,链条绕着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转动,两侧链条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与链条两侧固定的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窗户关闭时,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需要开窗通风时,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实现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的同时打开,增大室内通风面积,从而提高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链条下方的墙体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导杆,所述第一窗体上端通过第一连接块连接有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的第一套管,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窗体的上端面固定;所述第二窗体上端通过第二连接块连接有与所述导杆滑动连接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连接块一端与所述第二套管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窗体的上端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杆,使得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能够沿着导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导杆具有导向的作用,避免链条松动,导致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移动过程倾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杆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的横截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板避免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滑出导杆,避免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脱离导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窗体靠近所述第二窗体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窗体靠近所述第一窗体的一侧均固定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把手,方便驱动把手使得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实现窗户的开启或关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窗体与所述第二窗体通过固定组件固定,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第一窗体转动连接的转动板、开设在转动板上的弧形孔、固定在第二窗体上的螺柱以及与螺柱螺纹连接的螺套,所述弧形孔与所述螺柱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在室内锁住窗户时,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关闭后,转动转动板至弧形孔与螺柱卡接,旋转螺套至螺套抵紧转动板,如此即可实现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为空心长方体杆状,所述滑轨内固定有与其底面平行设置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有滑条,所述第一窗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条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窗体的底面开设有与所述滑条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与滑条滑动配合,使得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在滑轨内顺畅滑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组件包括开设在安装板上的通孔、固定在滑轨内的斜板以及开设在滑轨侧壁上的排水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斜板之间形成排水腔,所述斜板靠近墙体外部的一侧为低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轨中进入雨水时,雨水通过通孔流进排水腔中,排水腔内的水沿着斜板的斜面,经过排水孔排出,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使得该推拉窗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斜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安装板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斜板的上端面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板与斜板之间的排水腔使得滑轨的整体强度降低,设置支撑柱能够增强安装板的强度,降低安装板的受力,延长滑轨的使用时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手推第一窗体或第二窗体时,链条绕着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转动,两侧链条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与链条两侧固定的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窗户关闭时,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需要开窗通风时,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实现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的同时打开,增大室内通风面积,从而提高通风效果;

2.设置导杆,使得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能够沿着导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导杆具有导向的作用,避免链条松动,导致第一窗体与第二窗体移动过程倾斜;

3.滑轨中进入雨水时,雨水通过通孔流进排水腔中,排水腔内的水沿着斜板的斜面,经过排水孔排出,从而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滑轨;11、安装板;12、滑条;2、第一窗体;21、第一滑槽;22、第一连接块;23、第一套管;24、第一连杆;25、把手;3、第二窗体;31、第二滑槽;32、第二连接块;33、第二套管;34、第二连杆;4、驱动组件;41、第一固定轴;42、第二固定轴;43、第一链轮;44、第二链轮;45、链条;5、防水组件;51、通孔;52、斜板;53、排水孔;54、支撑柱;6、导杆;61、限位板;7、固定组件;71、转动板;72、弧形孔;73、螺柱;74、螺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具有良好防水效果的推拉窗,包括与墙体固定的滑轨1、与滑轨1滑动连接的第一窗体2、第二窗体3、驱动第一窗体2和第二窗体3滑动的驱动组件4以及设置在滑轨1里的防水组件5。

如图1-图2所示,滑轨1为空心长方体杆状,滑轨1水平设置,滑轨1内固定有安装板11,安装板11与滑轨1的底面平行设置,安装板11中部沿着其长度方向固定有滑条12,第一窗体2的底面开设有与滑条12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槽21,第二窗体3的底面开设有与滑条12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槽31。

如图2所示,墙体上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导杆6,导杆6为长方体杆状且导杆6位于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上方。第一窗体2通过第一连接块22滑动连接有与导杆6滑动配合的第一套管23,第一套管23为两端贯通的且横截面为矩形的空心方管,第一连接块22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块22一端与第一套管23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一窗体2的上端面固定。第二窗体3通过第二连接块32滑动连接有与导杆6滑动配合的第二套管33,第二套管33为两端贯通的且横截面为矩形的空心方管,第二连接块32设置有两个,第二连接块32一端与第二套管33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窗体3的上端面固定。设置导杆6,使得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能够沿着导杆6的长度方向滑动,导杆6具有导向的作用,避免链条45松动,导致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移动过程倾斜。

如图2所示,导杆6两端均固定有限位板61,限位板6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一套管23与第二套管33的横截面积。设置限位板61避免第一套管23与第二套管33滑出导杆6,避免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脱离导杆6。

如图2所示,驱动组件4包括第一固定轴41、第二固定轴42、第一链轮43、第二链轮44以及链条45,第一固定轴41与第二固定轴42均与墙体垂直。第一链轮43套设在第一固定轴41上与第一固定轴41转动连接,第一链轮43只可相对第一固定轴41周向转动,不可沿其轴向滑动;第二链轮44套设在第二固定轴42上与第二固定轴42转动连接,第二链轮44只可相对第二固定轴42周向转动,不可沿其轴向滑动,链条45缠绕在第一链轮43与第二链轮44上且链条45与第一链轮43和第二链轮44啮合。链条45一侧通过第一连杆24与第一窗体2固定,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杆34与第二窗体3固定,第一连杆24为l型杆,第一连杆24一端与链条45固定,另一端与第一窗体2固定,第二连杆34为l型杆,第二连杆34一端链条45固定,另一端与第二窗体3固定。链条45转动时,因上、下两侧链条45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此使得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向相反的方向滑动。

如图2所示,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有把手25,设置把手25,方便驱动把手25使得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同时向相反的方向滑动,实现窗户的开启或关闭。结合图3-图4,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通过固定组件7固定,固定组件7包括转动板71、弧形孔72、螺柱73以及螺套74,转动板71转动连接在第一窗体2上,弧形孔72开设在转动板71上,弧形孔72的截面为u型。螺柱73固定在第二窗体3上且螺柱73与第二窗体3垂直,弧形孔72与螺柱73卡接配合,螺套74与螺柱73螺纹连接,螺套74周向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操作者手部与螺套74的摩擦力,便于拧动螺套74。需要在室内锁住窗户时,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关闭后,转动转动板71至弧形孔72与螺柱73卡接,旋转螺套74至螺套74抵紧转动板71,如此即可实现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的锁定。

如图2,图5所示,防水组件5包括通孔51、斜板52以及排水孔53,通孔51均匀开设在安装板11上,斜板52固定在滑轨1内且斜板52位于安装板11下方,斜板52靠近墙体外部的一侧为低端,安装板11与斜板52之间形成排水腔。排水孔53均匀开设在滑轨1靠近墙体外部的侧壁上,滑轨1中进入雨水时,雨水通过通孔51流进排水腔中,排水腔内的水沿着斜板52的斜面,经过排水孔53排出,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使得该推拉窗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5所示,安装板11与斜板52之间设置有支撑柱54,支撑柱54一端与安装板11的底面固定,另一端与斜板52的上端面固定,支撑柱54为圆台状。安装板11与斜板52之间的排水腔使得滑轨1的整体强度降低,设置支撑柱54能够增强安装板11的强度,降低安装板11的受力,延长滑轨1的使用时长。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手推第一窗体2或第二窗体3时,链条45绕着第一链轮43与第二链轮44转动,两侧链条45的移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与链条45两侧固定的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同时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窗户关闭时,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滑动,需要开窗通风时,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滑动,实现第一窗体2与第二窗体3的同时打开,增大室内通风面积,从而提高通风效果。滑轨1内设置的排水腔与排水孔53,能够及时将进入到滑轨1内的雨水排出,避免雨水进入到室内,使得该推拉窗的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