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压阀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7189发布日期:2020-06-26 21:09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限压阀及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限压阀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是传统高压锅和电饭锅的升级换代产品,它结合了压力锅和电饭锅的优点,彻底解决了压力锅的安全问题,解除了普通压力锅困扰消费者多年的安全隐患;其热效率大于80%,省时省电。

现有的限压阀只能密封排气管嘴和保持锅内压力在工作压力之下,但是在电压力锅冷锅启动后,止开阀上浮后,止开阀、限压阀对锅内密封,有剩余部分冷气未完全排除,影响烹饪效果。限压阀在烹饪过程中,只要锅内压力没有超过工作压力,就不会有动作,比如煲饭之类的食物就不需要这么大压力,而需要猛火,现有的分离式电压力锅就不能很好的煮出带有弹性的、糯性的米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压阀及烹饪器具,以解决烹饪器具的限压阀难于将烹饪器具中的冷气排放完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限压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孔;阀罩,所述阀罩扣盖在所述阀座上并与所述阀座围设形成空腔,所述阀罩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所述空腔连通;浮阀,至少两个所述浮阀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至少两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浮阀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浮阀具有将所述安装孔封堵的密封位置和使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空腔连通的排气位置,所述浮阀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上下浮动以在所述密封位置和所述排气位置之间切换;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进气孔处;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固定在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当烹饪器具刚开始工作时,浮阀处于排气位置,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能够从排气管进入,然后进气孔进入到空腔,从空腔进入到浮阀上的排气通道,最后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浮阀为两个以上,各个浮阀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通过多个排气通道同时对烹饪器具进行排气,能够迅速将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排放出去,进而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内的冷气残留,便于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浮阀包括:阀体,所述排气通道设置在所述阀体上,且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所述阀体的侧边壁面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套设在所述阀体的底端,且所述密封圈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且所述排气通道的入口端高于所述密封圈。在初始状态下,浮阀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放置在安装孔内,此时排气通道与空腔连通,便于在烹饪器具刚开始工作时进行冷气的排放。

随着烹饪器具的不断加热,烹饪器具内部的压力不断上升,空腔内的压力也不断上升,能够使浮阀沿安装孔上升,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也不断上升,直至密封圈将安装孔封堵密封,排气通道与空腔之间断开连通关系,此时,烹饪器具内部的食材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便于对食材进行快速烹饪。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第一圆柱段,所述第一圆柱段插设在所述安装孔内;第二圆柱段,所述第二圆柱段与所述第一圆柱段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圆柱段位于所述第一圆柱段的顶端,所述第二圆柱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内径以及所述第一圆柱段的外径,使得整个阀体呈t字形布置,通过第二圆柱段的作用,能够防止浮阀掉落在空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盲孔,所述阀体上还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从所述阀体的侧边壁面延伸至所述盲孔,所述盲孔和所述连接孔形成所述排气通道。实际加工时,可以沿阀体的轴线加工盲孔,然后再从阀体的外周侧壁上加工连接孔来形成排气通道,便于降低本实用新型中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孔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孔沿所述盲孔的外周间隔设置,便于实现快速排气。

进一步地,所述浮阀为两个,两个所述浮阀的质量不同。两个浮阀的质量不同,在实际工作时,浮阀重量较低的一个首先向上浮动,然后重量较高的一个再上浮,便于持续进行气体的排放,便于将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完全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限压阀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进气孔处,便于连接限压阀进气孔和烹饪器具的内锅。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包括:第一孔段;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位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底端,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孔段的内径;所述限压阀还包括: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在所述第二孔段的顶部,所述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孔段对应的通孔。当将排气管安装在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上后,阀座压在排气管的顶端,在阀座的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密封垫被压紧在排气管的顶端,实现进气孔和排气管之间间隙的密封,便于使烹饪器具快速升压。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孔还包括:第三孔段,所述第三孔段位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底端,且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孔段的内径,所述第三孔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排气管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凹槽对应的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凸块一一对应地设置,结构更加稳定,能够使得凹槽与凹槽快速对准,便于实现排气管和阀座的快速组装。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凸块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实际加工时,只需要一次装夹排气管,沿排气管的周向进行加工就可以一次性加工出多个凸块,降低本实用新型中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阀罩和所述阀座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以对限压阀进行清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限位阀,所述限压阀为上述的限压阀。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浮阀为两个以上,各个浮阀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通过多个排气通道同时对烹饪器具进行排气,能够迅速将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排放出去,进而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内的冷气残留,便于提高本实用新型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的浮阀处于排气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的浮阀处于密封位置时的剖视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的爆炸剖视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处于排气位置时气流的走向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阀座处的气流走向图;

图6示意性示出了实用新型的浮阀处于排气位置时的气流走向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阀罩的俯视图;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的主视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处于泄压状态时排气管与密封垫处的位置关系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阀座;11、进气孔;111、第一孔段;112、第二孔段;113、第三孔段;114、凹槽;20、阀罩;21、安装孔;22、空腔;30、浮阀;31、阀体;311、盲孔;312、连接孔;313、第一圆柱段;3131、回形凹槽;314、第二圆柱段;32、密封圈;40、排气管;41、凸块;50、密封垫;51、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参见图1至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尤其指电压力锅。

本实施例中的电压力锅包括煲体(图中未示出)和设置在所述煲体上的锅盖组件(图中未示出),为了便于将煲体内部的冷气排放出去,本实施例中的锅盖组件上设置有限压阀,通过限压阀的作用,一方面便于将煲体内的冷气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另一方面还便于对烹饪器具进行密封限压操作。

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压阀包括阀座10、阀罩20、浮阀30以及排气管40。

其中,阀座10上设置有进气孔11,排气管40可拆卸地安装在进气孔11处;阀罩20扣盖在阀座10上并与阀座10围设形成空腔22,阀罩20顶端设置有至少两个安装孔21,安装孔21与空腔22连通;至少两个浮阀30一一对应地安装在至少两个安装孔21内,浮阀30具有将安装孔21封堵的密封位置和使排气通道与空腔22连通的排气位置。

实际使用时,本实施例中的排气管40安装在锅盖组件上的排气通孔处,浮阀30沿安装孔21的轴向上下浮动以在密封位置和排气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当烹饪器具刚开始工作时,浮阀30处于排气位置(如图1所示),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能够从排气管40进入进气孔11,然后进入到空腔22,从空腔22进入到浮阀30上的排气通道,最后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由于本实施例中的浮阀30为两个以上,各个浮阀30上均设置有排气通道,通过多个排气通道同时对烹饪器具进行排气,能够迅速将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排放出去,进而能够有效减少烹饪器具内的冷气残留,便于提高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的烹饪效率。

当烹饪器具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烹饪器具内部的压力不断升高,烹饪器具内的蒸汽不断从排气管40进入到空腔22内,当空腔22内的蒸汽压力大于浮阀30的重力时,能够使得浮阀30向上浮动,使浮阀30从排气位置切换至密封位置,使得烹饪器具内部的食材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便于对烹饪器具内部的食材进行快速烹饪。

当烹饪器具烹饪一段时间之后,能够通过烹饪器具上的泄压按钮驱动泄压机构对限压阀进行泄压,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泄压机构将阀座10顶起,使得气流从排气管40和进气孔11之间的缝隙流出,在此过程中,空腔22内的压力不断下降,浮阀3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气流能够同时从空腔22进入浮阀30上的排气通道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操作简单,泄压快速。

与此同时,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进行手动泄压,手动泄压时,只需要手动将阀座10和阀罩20部分抬起,此时,烹饪器具内部的气流就可从排气管40和进气孔11之间的缝隙流出,以及浮阀30上的排气通道同时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操作简单,泄压快速。

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浮阀30包括阀体31和密封圈32。

实际设计时,排气通道设置在阀体31上,且该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阀体31的侧边壁面上并高于密封圈32;密封圈32套设在阀体31的底端,且密封圈32的外径大于安装孔21的内径。

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排气通道的入口端高于密封圈32是指将限压阀安装在锅盖组件上时的,沿烹饪器具的高度方向上看,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位于密封圈32的上方,如图1至4、以及图6所示。

在初始状态下,浮阀30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放置在安装孔21内,此时排气通道与空腔22连通,便于在烹饪器具刚开始工作时进行冷气的排放。

随着烹饪器具的不断加热,烹饪器具内部的压力不断上升,空腔22内的压力也不断上升,能够使浮阀30沿安装孔21上升,排气通道的入口端也不断上升,直至密封圈32将安装孔21封堵密封,排气通道与空腔22之间断开连通关系,此时,烹饪器具内部的食材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状态,便于对食材进行快速烹饪。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圈32为硅胶圈,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阀体31包括第一圆柱段313和第二圆柱段314。

其中,第一圆柱段313插设在安装孔21内,密封圈32安装在第一圆柱段313的底端,实际安装时,第一圆柱段313的底端设置有回形凹槽3131,密封圈32套设在该回形凹槽3131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

第二圆柱段314与第一圆柱段313同轴设置,且第二圆柱段314位于第一圆柱段313的顶端,该第二圆柱段314的外径大于安装孔21内径以及第一圆柱段313的外径,使得整个阀体31呈t字形布置,通过第二圆柱段314的作用,能够防止浮阀30掉落在空腔22内。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浮阀30通过第二圆柱段314和密封圈32的作用,能够使得浮阀30在安装孔21内上下浮动以在排气位置和密封位置之间切换,结构简单,稳定可靠。

当然,在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第一圆柱段313和第二圆柱段314设置为棱柱,或者其他异形柱,只要能够防止阀体31掉落在空腔22内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的阀体31的顶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盲孔311,该阀体31上还设置有连接孔312,连接孔312从阀体31的侧边壁面延伸至盲孔311处,通过连接孔312和盲孔311连通形成排气通道,并使得连接孔312位于阀体31侧边壁面上的端口高于密封圈32。实际加工时,可以沿阀体31的轴线加工盲孔311,然后再从阀体31的外周侧壁上加工连接孔312来形成排气通道,便于降低本实施例中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12可以沿垂直于阀体31轴线的方向设置,还可以沿倾斜于阀体31的轴线的方向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12为多个,上述的多个连接孔312沿盲孔311的外周间隔设置,便于实现快速排气。

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312为两个,能够在实现快速排气的同时使得烹饪器具能够进行快速升压,避免将连接孔312设置得过多而造成烹饪器具升压过慢的情况出现。

进一步地,再次参见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浮阀30为两个,两个浮阀30的质量不同,在实际工作时,浮阀30重量较低的一个首先向上浮动,然后重量较高的一个再上浮,便于持续进行气体的排放,便于将烹饪器具内部的冷气完全排放至烹饪器具的外部。

可见,由于两个浮阀30有不同的重量,如一个浮阀30为1克重,另一个为2克重。在排气阶段就是未上压前,重量轻的浮阀30首先上浮然后重的浮阀30才上浮,两个浮阀30在不同阶段上浮,能让电压力锅内部冷空气尽可能排完,使烹饪效果更佳理想。

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孔11包括第一孔段111、第二孔段112以及第三孔段113,其中,第二孔段112位于第一孔段111的底端,第二孔段112的内径大于第一孔段111的内径。而限压阀还包括密封垫50,密封垫50固定在第二孔段112的顶部,密封垫50上设置有与第一孔段111对应的通孔51。

当将排气管40安装在烹饪器具的锅盖组件上后,阀座10压在排气管40的顶端,在阀座10的重力作用下,能够使得密封垫50被压紧在排气管40的顶端,实现进气孔11和排气管40之间间隙的密封,便于使烹饪器具快速升压。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密封垫50为硅胶垫。

第三孔段113位于第二孔段112的底端,且第三孔段113的内径小于第二孔段112的内径,第三孔段113的内壁上设置有凹槽114;对应地,排气管40的外侧壁面上设置有与凹槽114对应的凸块41。

实际拆装时,使排气管40上的凸块41对准第三孔段113上的凹槽114,就能够使得排气管插入安装孔21内,安装到位之后,使得凸块41与凹槽114沿轴向上发生错位,就可以将阀座10和排气管40组装在一起,防止连阀座10与排气管40分离而掉落。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凹槽114和凸块41均为多个,多个凹槽114与多个凸块41一一对应地设置,结构更加稳定,能够使得凹槽114与凹槽114快速对准,便于实现排气管40和阀座10的快速组装。

进一步地,多个凸块41沿同一圆周间隔设置,实际加工时,只需要一次装夹排气管40,沿排气管40的周向进行加工就可以一次性加工出多个凸块41,降低本实施例中的限压阀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凹槽114设置在排气管40上,对应将凸块41设置在第三孔段113的内壁上。

为了进一步将排气管40与阀座10稳定地连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限压阀还包括弹性卡扣(图中未示出),该弹性卡扣固定在排气管40的侧壁上,当排气管40刚插入第三孔段113时,弹性卡扣被压缩,当排气管40进入安装孔21内部后,弹性卡扣复位卡止在安装孔21的内壁面上,避免阀座10与排气管40分离而掉落。

实际组装时,本实施例中的阀罩20和阀座10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以对限压阀进行清洗。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将阀罩20和阀座10固定连接在一起,只要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的其他变形方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可以知道,本实用新型的通过减少对限压阀浮阀30和排气管40精加工,使得限压阀能进行双段控制排气的结构,在锅盖组件的上的限压阀的一个浮阀30上浮后还有其余的浮阀30对剩余锅内冷气的排气,就是在未达到工作最大压力之前可能锅内压力调控,这是不在电器控制下物理结构依靠重力就可以进行调节的。

电压力锅上压前阶段,限压阀的阀座10放在排气管40出气口上端,阀座10带有密封垫50,能密封排气管40出气口,让电压力锅内部气体由排气管40导入流入阀罩20内部,由浮阀30的排气通道排出,一进一出能让气流带起浮阀30往上浮起,浮阀30浮起后密封圈32抵在阀罩20上的安装孔21处以密封内部气体。而两个浮阀30有不同的重量,重量轻的浮阀30第一个上浮然后重的才上浮。这样不同阶段的上浮,能让电压力锅内部冷空气尽可能排完,使烹饪效果更佳理想。

到电压力锅上压后阶段,浮阀30已经上浮,密封圈32也密封,整个限压阀内部气压与内锅的气压一致。待烹饪程序工作完成后,电压力锅内部有压力,整个过程是密封的,气体没地方流出,需要手动排气阶段快速的排气。锅盖组件有排气按键等组件能顶起限压阀座10底部一端,排气管40出气口一半面积脱离密封垫50(如图9所示,从剖面可直接看到密封垫50与排气管40的排气口有一定的角度)。电压力锅内部气体分两部分排出,一小部分进去限压阀,限压阀浮阀30掉下从浮阀30的排气通道排出,而最大部分气体是从排气管40与阀座10之间的间隙排出。

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烹饪器具内部的冷空气能够从排气管40排气到空腔22内,对两浮阀30进行吹动,浮阀30是止开阀的结构,中间有排气通道,排气管40的气吹起这个浮阀30,在气流的作用下浮阀30上浮,两个浮阀30的重量不一样,这可以使轻的先上浮然后重的最后上浮,这就起到了能让烹饪器具内的冷气能有效排完出去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