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洁面仪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2915发布日期:2020-06-30 19:54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洁面仪剃须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面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洁面仪剃须刀。



背景技术:

传统的洁面方式都是手洗,洁面效果较差,无法更深层的清洁皮肤,而洁面仪是近年来兴起的最新的洁面器具;在日常生活中,男士通常需要清洁面部皮肤,同时又需要对胡须进行整理,因此需要洁面仪和剃须刀两种面部清洁器具,随着器数量的增多及种类的逐渐繁杂,容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困扰,数量多,体积大,重量较重,也不便于外出旅行进行随身携带。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兼具剃须功能和洁面功能的洁面仪剃须刀,以丰富洁面器具的功能,方便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洁面仪剃须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洁面仪剃须刀,它包括壳体和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的顶部开口处的盖体;所述壳体内装设有电机,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分别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机输出轴上的旋转摆杆和刀头组件;所述盖体包括用于与旋转摆杆配合用于清洁人体面部的第一盖体和用于与刀头组件配合实现剃须功能的第二盖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盖体的顶面设为用于与刀头组件配合实现剃须功能的刀网,所述刀网上开设有若干镂空网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的顶面上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表面设有若干密布的凸点以用于清洁人体面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体的周侧开设有嵌位环槽,所述硅胶套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成型有与嵌位环槽相配合的卡环部,所述第一盖体的下端位于卡环部下方的部分对位装设于壳体的顶部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电机输出轴上套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摆杆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旋转轴上,所述刀头组件可拆卸地同轴套设在旋转轴上。

优选地,所述旋转摆杆的外端一体成型设有一球头部,所述旋转摆杆的内端开设有与旋转轴的顶部形状相配合的装配孔。

优选地,所述刀头组件同轴套设在旋转轴上,所述刀头组件的底部开设有与旋转轴的顶部形状相配合的装配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分布于壳体的顶部且与壳体的顶部开口相连通,所述下腔室分布于上腔室下方,所述上腔室与下腔室之间开设有一通孔;所述电机装设于下腔室内且电机的输出轴穿设于通孔中并向上延伸分布于上腔室内;所述旋转摆杆和刀头组件分别分布于上腔室内。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用于对上腔室和下腔室之间进行密封隔离的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夹设于电机的顶部与下腔室的内顶面之间。优选地,所述下腔室内封装有储能电池和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充电接口和开关按钮,所述充电接口和开关按钮分别嵌装在壳体的周壁上以外露于壳体分布。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旋转摆杆和刀头组件与电机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及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与壳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本实施例的洁面仪剃须刀同时具备洁面和剃须的功能;具体的,当用户需要洁面时,同时装配上旋转摆杆和第一盖体,即可实现洁面功能;当用户需要剃须时,同时装配上刀头组件和第二盖体,即可实现剃须功能;基于此,其结构简单紧凑,丰富了装置的功能,使用灵活方便,特别便于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使用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部分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使用形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部分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洁面仪剃须刀,它包括壳体10和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10的顶部开口处且用于与人体面部接触的盖体;壳体10内装设有电机30,壳体10内还设有分别用于可拆卸地连接在电机30输出轴上的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盖体包括用于与旋转摆杆31配合用于清洁人体面部的第一盖体21和用于与刀头组件32配合实现剃须功能的第二盖体22。由此,利用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与电机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及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与壳体1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从而使本实施例的洁面仪剃须刀同时具备洁面和剃须的功能;具体的,当用户需要洁面时,同时装配上旋转摆杆31和第一盖体21,即可实现洁面功能;当用户需要剃须时,同时装配上刀头组件32和第二盖体22,即可实现剃须功能;丰富了装置的功能,使用灵活方便,特别便于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二盖体22的顶面设为用于与刀头组件32配合实现剃须功能的刀网221,刀网221上开设有若干镂空网孔(图中未示出)。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第一盖体21的顶面上设有硅胶套211,硅胶套211的表面设有若干密布的凸点212以用于清洁人体面部。以硅胶材料的凸点212作为清洁部,旋转摆杆31与电机30配合使壳体10和第一盖体21产生振动,清洁部随着第一盖体21的振动,来实现对人体面部的清理。当然,第一盖体21的顶面上也可以设置毛刷结构,用毛刷结构的振动来实现对人体面部的清理。

为提高硅胶套211在第一盖体21上的稳定性,本实施例的第一盖体21的周侧开设有嵌位环槽a,硅胶套211的顶部向内侧延伸成型有与嵌位环槽a相配合的卡环部213,第一盖体21的下端位于卡环部213下方的部分对位装设于壳体10的顶部开口处。由此,利用卡环部213与嵌位环槽a相配合,将硅胶套211牢固地装配在第一盖体21上;另外,在第一盖体21的下端装设于壳体10的顶部开口处时,可利用卡环部213对第一盖体21与壳体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提高产品的密封性能。

为便于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与电机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电机30输出轴上套设有一旋转轴33,旋转摆杆31的一端可拆卸地套设在旋转轴33上,刀头组件32可拆卸地同轴套设在旋转轴33上。利用旋转轴33套设在电机30的输出轴上,旋转轴33的上端可设置成正四边形、正六边形等多变形结构,以便于在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上开设对应的装配孔b,以便于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与电机3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同时通过旋转轴33套进行动力传递,有效地保证电机30输出轴动力输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为提高旋转摆杆31的振动效果,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旋转摆杆31的外端一体成型设有一球头部311,旋转摆杆31的内端开设有与旋转轴33的顶部形状相配合的装配孔b。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刀头组件32同轴套设在旋转轴33上,所述刀头组件32的底部开设有与旋转轴33的顶部形状相配合的装配孔b。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壳体10内设置有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上腔室11分布于壳体10的顶部且与壳体10的顶部开口相连通,下腔室12分布于上腔室11下方,上腔室11与下腔室12之间开设有一通孔;电机30装设于下腔室12内且电机30的输出轴穿设于通孔中并向上延伸分布于上腔室11内;旋转摆杆31和刀头组件32分别分布于上腔室11内。由此,可通过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的分隔设置,便于对上腔室11进行隔离,在使用刀头组件32进行剃须时,剃落的胡须只会落入上腔室11内,可便于上腔室11单独进行清洁。

为提高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之间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电机30的输出轴上套设有一用于对上腔室11和下腔室12之间进行密封隔离的密封垫13,密封垫13夹设于电机30的顶部与下腔室12的内顶面之间。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下腔室12内封装有储能电池14和电路板15,电路板15上集成有充电接口16和开关按钮17,充电接口16和开关按钮17分别嵌装在壳体10的周壁上以外露于壳体10分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