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4840发布日期:2020-08-07 17:43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清洁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移动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清洁装置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未来,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市场前景仍非常广阔,竞争激烈。

目前市面上的清洁机器人多用于生活和工作环境,主要负责地面的清洁。现有的清洁机器人或者吸尘器等一般是用于清扫地面上的灰尘,碎屑等杂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移动清洁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空气环境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移动清洁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洗涤组件;

装置本体形成有进气口和风道,风道连通进气口;

洗涤组件设置于装置本体,且连通风道,用于将经进气口、风道进入洗涤组件的气流进行洗涤,并排出洗涤后气流。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进气口将气流吸入到风道中,并由风道通入洗涤组件中,可以将空气中的微粒或者有害物质进行洗涤溶解,从而能够对空气净化,对气流进行洗涤后排出,如此能够提升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而实现垃圾清洁和空气清洁一体化,实现更全面的清洁,改善空间气体环境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自移动清洁装置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自移动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经过本申请发明人的长期研究发现,现有的清洁机器人等清洁装置仅拥有对地面清洁的功能,功能较为单一。无论是居住环境或者工作环境,空气环境并没有引起人们或者市场的重视。也就说,居住环境或者工作环境中的空气中的粉尘及有害物质等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期研发提出以下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自移动清洁装置实施例的一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自移动清洁装置可以具体包括:装置本体10、洗涤组件21、吸附组件22、滤网组件23、风机24、散味组件25、行走组件26。

其中,装置本体10形成进气口11、风道12。进气口11用于接收外界的空气。风道12与进气口11连通。风机24可以用于形成气流,使得气流从外界进入依次进入进气口11和风道12。滤网组件23可以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洗涤组件21、吸附组件22、及散味组件25可以设置于装置本体10。行走组件26可以用于使得装置本体10行走。

装置本体10可以具有清扫功能或者具有吸尘功能。当然可以同时具备清扫功能和吸尘功能。例如装置本体10可以包括清扫组件13。清扫组件13包括滚刷131、与滚刷131连接的电机132,电机132用于驱动滚刷131滚动,滚刷131与自移动装置的工作面接触,例如与地面接触,并通过滚动实现对地面的清扫。图1所示的电机132和滚刷131的位置关系仅为示意,不对两者之间的连接、传动、工作等方式限定。

装置本体10还可以吸尘组件14。吸尘组件14可以包括集尘盒(未标注),用于搜集垃圾等物体。集尘盒可以开设有吸尘口141、集尘腔142和出风口143,集尘腔142连通吸尘口141和出风口143。吸尘组件14可以进一步包括抽风机144,抽风机144可以形成依次经过吸尘口141、集尘腔142、出风口143的气流。吸尘口141例如可以朝向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工作面(例如地面)设置,从而能够吸取工作面上的灰尘或者垃圾。当然,吸尘组件14中还可以设置有滤网等过滤部件145,例如设置于出风口143和集尘腔142之间,使得较大的垃圾或者颗粒能够留存于集尘腔142中。

清扫组件13和吸尘组件14可以相互配合,共同作用。例如吸尘口141可以邻近滚刷131设置,使得滚刷131转动过程中所清扫出垃圾或者灰尘,能够被吸入到集尘腔142中。当然,本实施例中的装置本体10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整个清洁装置,例如清洁机器人、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

在装置本体10实现对工作面进行清洁的基础上,为了能够实现对空气环境的清洁,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设置洗涤组件21,洗涤组件21连通风道12,可以用于将经进气口11及风道12进入洗涤组件21的气流进行洗涤,并排出洗涤后气流。也即,在空气经进气口11进入风道12,再流进洗涤组件21,洗涤组件21对空气进行洗涤,完成洗涤后排出。在本实施中,气流可以是风机24形成的,也可以是其他方式形成的。

通过在装置本体10上形成进气口11、风道12,使得气流能够从进气口11进入到风道12,进而进入到洗涤组件21,洗涤组件21对空气进行洗涤,可以将空气中的微粒或者有害物质进行洗涤溶解,从而能够对空气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到环境中,如此能够提升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而实现垃圾清洁和空气清洁一体化,实现更全面的清洁。

具体地,洗涤组件21包括洗涤盒211和盛装于洗涤盒211内的液态溶剂212,液态溶剂212用于对气流进行洗涤。气流经进气口11和风道12后,通入到液态溶剂212中,液态溶剂212例如对气流中的颗粒、灰尘、霉菌、甲醛等进行溶解或者吸收,以实现对气流的洗涤。液态溶剂212例如可以是水溶剂,醋等酸性溶剂或者醇类、醚类等有机溶剂。当然液态溶剂21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溶剂,并不限定于上述举例。关于液态溶剂212的具体类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过使用液态溶剂212,更好地对气流进行洗涤,溶解气流中携带的微粒、甲醛或者霉菌等物质,净化空气。

在一实施方式中,洗涤组件21可以包括进气管213和出气管214。进气管213一端连通风道12,进气管213的另一端插入洗涤盒211中的液态溶剂212中。出气管214连通洗涤盒211,例如不插入到液态溶剂212中。气流从进气管213进入到液态溶剂212中,被洗涤后从出气管214流出。

可选地,进气管213和出气管214内设置有防水透气膜。对于进气管213而言,防水透气膜设置于进气管213不接触液体的部分。通过在进气管213和出气管214内设置防水透气膜,可以能够改善洗涤盒211与外界的隔绝性能,防止自移动清洁装置被倾斜或者位置翻转等情况出现时,能够避免液态溶剂212流出,增强了液态溶剂212的密封性能。

吸附组件22用于接收经洗涤组件21洗涤后的气流,以吸附气流中的微粒或杂质等。吸附组件22相较于洗涤组件21位于气流的下游。也即气流从洗涤组件21的出气管214流出后,经过吸附组件22进行吸附,从而对气流进行二次清洁,提升空气的纯净度和质量。

具体地,吸附组件22包括吸附盒221和设置于吸附盒221内的活性炭222。吸附盒221包括设置于吸附盒221的一侧的气流入口223和设置于吸附盒221的相对另一侧的气流出口224。气流经过洗涤组件21洗涤后通过气流入口223进入吸附盒221中,经吸附盒221中的活性炭222去除气流中的微粒或杂质后从气流出口224流出。

在一实施方式中,气流入口223可以直接连通出气管214。气流从出气管214直接通入到气流入口223进入到吸附盒221内。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装置本体10可以形成有出气口(图未示),连通出气管214。吸附盒221设置于出气口内,气流入口223朝向出气管214一侧,两者可以不直接接触连通。

设置活性炭式的吸附盒221,能够对洗涤后的气流进行二次清洁,进一步有效减少气流中的微粒、甲醛、水分等,从而更好地提升空气纯净度从而提高净化空气环境的效果。

在一实施方式中,气流出口224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当气流出口224为一个时,气流入口223与装置本体10的底部(例如工作时,朝向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工作面的一侧称为装置本体10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气流出口224与装置本体10之间的距离。当气流入口223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相互间隔且集中位于一区域,气流入口223与装置本体10的底部之间距离大于该区域与底部之间距离。如此,能够使得气流从气流入口223进入到吸附盒221后,由于重力作用下沉与活性炭222较充分地接触,增强吸附效果。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气流出口224的数量为多个,分别间隔形成于吸附盒221与气流入口223相背的另一侧,可以不集中设置而分散于吸附盒221的另一侧的各位置,如此可以增大出气量,便于后续与散味组件25的配合。

散味组件25位于吸附盒221远离洗涤组件21的一侧,也即邻近气流出口224设置。散味组件25用于产生相应的物质,以使得气流出口224流出的气流带动散味组件25产生的物质进行扩散。散味组件25例如为香薰组件、增湿组件、驱蚊组件。当然,散味组件25也可以是集成香薰、增湿、驱蚊等功能于一体的组件。

例如对于散味组件25为香薰组件而言,其能够产生带有香味的颗粒或者气体等,能够在气流的作用下流动扩散,从能够在去除环境的异味增加香氛,提升环境质量。例如对于散味组件25为增湿组件而言,其能够产生水雾气等,在气流的作用下流向空气环境,增加空气的湿度,如此可以使得空气保持一定的湿度,提升环境质量。例如对于散味组件25为驱蚊组件而言,其能够产生相应的烟气等,在气流的作用下流向空气环境,以进行驱蚊处理。当然,如前所述,各组件可以集合成一起以实现多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气流,本实施例可以将风机24设置于风道12内。或者将风机24设置于风道12和进气口11的连通处。风机24能够通过抽吸的作用,产生经进气口11、风道12、洗涤组件21、吸附组件22的气流。

为了实现对气流的初步过滤,滤网组件23可以设置于风道12内,也可以设置在进气口11与风道12的连通处。滤网组件23用于对气流进行过滤。

可选地,装置本体10可以进一步形成有容纳腔15。请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自移动清洁装置实施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2未标注的部件可以参照图1。容纳腔15位于进气口11和风道12之间,分别连通风道12和进气口11。滤网组件23可以设置于风道12与容纳腔15的连通处,从而使得没有通过滤网组件23的物质留存于容纳腔15中。当然,装置本体10对应容纳腔15的顶部位置还可以开设有敞口16,敞口16上可以盖设有活动盖板17。活动盖板17可以打开或者关闭敞口16,从而便于打开敞口16时对容纳腔15进行清理。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机24相较于滤网组件23位于气流的下游。风机24工作时形成气流,气流先通过滤网组件23再通过风机24进入风道12。气流从进气口11进入风道12时,会经过滤网组件23将空气中的大颗粒粉尘进行过滤,以防止粉尘阻塞风机24,进而阻塞风道12。

在一实施方式中,行走组件26设置于装置本体10朝向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工作面的一侧。进气口11可以开设于装置本体10非朝向工作面的其他侧。具体地,装置本体10朝向自移动清洁装置的工作面的一侧,例如称为装置本体10的底部,相背的另一侧例如称为顶部,环绕顶部和底部的例如称为周侧。

行走组件26可以设置于装置本体10的底部。行走组件26在形走时,能够带动装置本体10行走。例如装置本体10还可以包括驱动组件(图未示),用于驱动行走组件26行走。驱动组件例如包括驱动电机、行走组件26例如包括滚动轮(未标注)。当然,驱动滚动轮滚动的电机和驱动滚刷131滚动的电机132可以是同一个。

具体地,进气口11开设于装置本体10背离行走组件26的一侧。也即进气口11开设于装置本体10的顶部。由于行走组件26能够使得自移动清洁装置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洗涤组件21、吸附组件22、散味组件25等能够对空气环境进行净化等操作,提升空气质量。例如自移动清洁装置能够深入沙发底下等较小的空间进行清洁,同时也能够提升小空间内的空气质量或者消除异味等。

当然,装置主体10还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8,例如控制电路18包括电路板和cpu等,可以实现对自移动清洁装置进行控制。例如控制电路18连接风机24,可以对风机24的转速等进行控制或者调整。例如可以设置不同的工作场景对应风机不同的转速,比如夜间场景或者日间场景。还可以设置不同的时间段对应不同的转速。

当然控制电路18还可以控制自移动清洁装置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比如进入洗涤模式、清扫模式和除尘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比如控制电路18控制自移动清洁装置进入洗涤模式。具体地,控制电路18控制风机24开启,从而将空气吸入到进气口11、风道12、洗涤组件21、吸附组件22等进行洗涤、吸附净化等操作。比如控制电路18控制自移动清洁装置进入清扫模式。即可以控制电机132驱动滚刷131滚动,可以对工作面例如地面进行清扫。比如控制电路18控制自移动清洁装置进入除尘模式。即可以控制抽风机144开启,把垃圾吸入集尘盒142内。

当然,控制电路18可以与移动终端进行无线连接,实现移动终端对自移动清洁装置的控制,例如对工作模式的选择,对风机风速的控制等。

通过控制电路18对工作模式的选择,丰富了自移动清洁装置的使用场景和功能,便于进行个性化控制。

如下描述本实施例的自移动清洁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工作流程:

上述自移动清洁装置工作时,行走组件26在地面移动开始地面清洁,其可以到达不同区域进行清理。在风机24被控制启动时,将环境空气从进气口11吸入,气流经过滤网组件23过滤掉大颗粒的粉尘,以此防止大颗粒粉尘阻塞风机24进而阻塞风道12。气流在经过滤后进入风道12中,通过与风道12连通进气管213进入洗涤盒211内,经由洗涤盒211中的液态溶剂212洗涤,以去除气流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等。具体地,为了提高气流与液态溶剂212的接触,有效分离气体中的有害气体,进气管213将气流通入洗涤盒211底部。

气流在经洗涤后经出气管214流入位于洗涤组件21下游的吸附组件22中。具体地,气流经出气管214从吸附组件22的气流入口223流入的吸附盒221中,进一步通过吸附盒221中的活性碳222进行处理,以去除气流中的微粒、杂质或异味,使空气得到二次清洁。随后,将气流通过气流出口224将气流送入散味组件25中,以将散味组件25中的气体进行扩散,以此改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洗涤组件21对环境的空气进行洗涤,可以将空气中的微粒或者有害物质进行洗涤溶解,从而能够对空气净化,净化后的空气排出到环境中,如此能够提升环境的空气质量,进而实现垃圾清洁和空气清洁一体化,实现更全面的清洁。进一步地,通过设置吸附组件22对洗涤后的空气进行二次吸附,以进一步吸附微粒、杂质和异味,完成对空气的二次清洁。进一步地,通过设置散味组件25,以使得被吸附后的空气带动散味组件25产生的物质进行扩散,对空气进行相应的处理,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