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26827发布日期:2020-03-31 16:44阅读:69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生儿头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



背景技术:

新生儿在出生后,如果不能正确的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合理的护理,会对新生儿的头部血液循环影响很大,不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同时还会影响头部颈部的生理功能,还可能造成新生儿头部发育畸形。新生儿躺在病床上时一般不怎么动,由于新生儿的头部没有被固定,使得新生儿的头型被睡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由于新生儿的头部没有被固定,使得新生儿头型被睡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包括固定枕主体,所述固定枕主体的顶面上开设有凹坑,所述固定枕主体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与所述凹坑相连通的弧形槽,所述凹坑的底面呈凹球面状,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与所述凹坑相连通,所述弧形槽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枕主体的前端面相连通,所述凹坑的底面处设置有头垫,所述固定枕主体的顶面上粘接有一对侧枕,所述侧枕在所述固定枕主体上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位于所述凹坑的左右两侧,两所述侧枕的相对的一侧面呈凹弧面状并安装有侧垫。

优选的,所述头垫呈球面形片状结构,所述头垫的底面与所述凹坑的底面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枕主体的顶面缝接有第一毛面魔术贴,所述侧枕的底面缝接有第一刺面魔术贴,所述侧枕通过所述第一刺面魔术贴粘接在所述第一毛面魔术贴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侧枕的凹弧形面上缝接有第二毛面魔术贴,所述侧垫的背面缝接有第二刺面魔术贴,所述侧垫通过所述第二刺面魔术贴粘接在所述第二毛面魔术贴上。

优选的,所述侧枕的顶面位置处设置有顶块,两个所述顶块之间设置有遮挡布。

优选的,所述遮挡布的一端紧密缝接在其中一个所述顶块的顶面,所述遮挡布的另一端紧密缝接在另一个所述顶块的顶面,使所述遮挡布位于所述凹坑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侧枕的顶面处紧密缝接有第三毛面魔术贴,所述顶块的底面处缝接有第三刺面魔术贴,所述顶块通过所述第三刺面魔术贴粘接在所述第三毛面魔术贴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新生儿头型固定枕,通过在固定枕主体上开设的凹坑和弧形槽以及设置的一对侧枕,使新生儿躺在病床上时凹坑能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定位,一对侧枕可对新生儿头部的侧面进行阻挡,防止新生儿头部出现睡偏现象,解决了由于新生儿的头部没有被固定,使得新生儿的头型被睡偏的问题;

2.该新生儿头型固定枕,通过设置在侧枕上的顶块并在顶块上设置有遮挡布,可对新生儿的头部进行遮挡,避免灯光对新生儿的眼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枕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枕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块的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枕主体;11、凹坑;12、弧形槽;13、头垫;14、第一毛面魔术贴;2、侧枕;21、第二毛面魔术贴;22、侧垫;221、第二刺面魔术贴;23、第一刺面魔术贴;24、第三毛面魔术贴;3、顶块;31、遮挡布;32、第三刺面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实施例1

一种新生儿头型固定枕,如图1-4所示,包括固定枕主体1,固定枕主体1的顶面上开设有凹坑11,固定枕主体1的顶面上还开设有与凹坑11相连通的弧形槽12,凹坑11的底面处设置有头垫13,固定枕主体1的顶面上粘接有一对侧枕2,侧枕2在固定枕主体1上呈对称分布并分别位于凹坑11的左右两侧,侧枕2的一侧端面呈弧面状并安装有侧垫22。

本实施例中,凹坑11的底面呈凹球面状,弧形槽12的一端与凹坑11相连通,弧形槽12的另一端与固定枕主体1的前端面相连通,凹坑11与新生儿的头部相对应,弧形槽12与新生儿的颈部相对应。

具体的,头垫13呈球面形片状结构,头垫13的底面与凹坑11的底面相贴合,头垫13为硅橡胶材料制成,使新生儿的头部搭在凹坑11中时,头垫13能对新生儿的头部很好的承托。

进一步的,侧枕2的凹弧形面上缝接有第二毛面魔术贴21,侧垫22使用海绵材料制成,侧垫22的背面缝接有第二刺面魔术贴221,侧垫22通过第二刺面魔术贴221粘接在第二毛面魔术贴21上,使侧垫22能够在侧枕2上被方便地拆装。

固定枕主体1的顶面缝接有第一毛面魔术贴14,侧枕2的底面缝接有第一刺面魔术贴23,侧枕2通过第一刺面魔术贴23粘接在第一毛面魔术贴14的表面,使侧枕2能被固定在固定枕主体1顶面的任意位置处,以便于针对不同新生儿的头型对侧枕2的位置进行调整,在凹坑11以及两个侧枕2的作用下,使新生儿的头部躺在固定枕主体1上时,新生儿的头部在凹坑11中被定型,防止睡偏。

实施例2

在具体操作中,新生儿躺在固定枕主体1上时头部朝上,使得室内的灯光容易对新生儿的眼部造成伤害,因此,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侧枕2作出改进,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5-7所示,侧枕2的顶面位置处设置有顶块3,两个顶块3之间设置有遮挡布31。

本实施例中,遮挡布31的一端紧密缝接在其中一个顶块3的顶面,遮挡布31的另一端紧密缝接在另一个顶块3的顶面,使遮挡布31位于凹坑11的正上方,使遮挡布31将灯光进行遮挡,防止新生儿的眼部被灯光伤害。

具体的,侧枕2的顶面处紧密缝接有第三毛面魔术贴24,顶块3的底面处缝接有第三刺面魔术贴32,顶块3通过第三刺面魔术贴32粘接在第三毛面魔术贴24上,使顶块3能勾在侧枕2上被方便的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新生儿头型固定枕在使用时,首先将新生儿的头部和颈部分别对应并放置到固定枕主体1上的凹坑11和弧形槽12中,然后将侧枕2上装有侧垫22的一面对准新生儿的头部并分别与新生儿头部的两侧进行贴合,使新生儿的头部在侧枕2的作用下被定型在凹坑11中,最后将两个顶块3分别粘接在两个侧枕2的顶面上,使展开的遮挡布31遮挡在新生儿头部的上方,将新生儿的头部与室内灯光进行隔开,防止灯光对新生儿的眼部造成伤害。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