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麻毛色织布和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0251发布日期:2020-04-28 20:36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麻毛色织布和一种桌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麻毛色织布和一种桌子。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喜欢在一些桌子上铺上桌布,使桌子看起来更具有美感以及使得桌子的桌面更具有柔软的触感。但是目前的桌布仅仅是简单的铺在桌面上,缺乏与桌面固定的结构,易发生窜动,且现有的桌布的散热性、透气性和抗菌性也有待改进。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指出的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毛色织布和一种桌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麻毛色织布,包括:

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所述经纱采用16s的羊毛,所述纬纱采用32s的麻线与32s的涤纶线合股而成的双股线;

吸湿层,所述吸湿层设置在所述透气层的内侧,所述吸湿层与所述透气层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抗菌层,所述抗菌层设置在所述吸湿层的内侧,所述抗菌层与所述吸湿层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基布层,所述基布层设置在所述抗菌层的内侧,所述基布层与所述抗菌层之间通过胶水粘接;

包边布条,所述包边布条沿所述麻毛色织布的边缘设置;所述包边布条的外侧边缘朝向所述麻毛色织布弯折形成外翻边,所述外翻边与所述透气层缝合固定;所述包边布条的内侧边缘朝向所述麻毛色织布弯折形成内翻边,所述内翻边与所述基布层缝合固定;

所述基布层的朝向所述抗菌层的一面凹陷有多个通气槽,多个所述通气槽互相平行,所述通气槽的两端延伸至所述基布层的边缘;

在所述基布层上,所述通气槽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三透气通孔,所述第三透气通孔沿所述通气槽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排布;

所述抗菌层上对应所述第三透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透气通孔;

所述吸湿层上对应所述第二透气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

所述包边布条的对应所述通气槽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透气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花型循环单元,所述花型循环单元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方向平行,且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相等;

所述第一区域为一上二下右斜纹的斜纹组织,所述第二区域为一上二下左斜纹的斜纹组织。

作为优选,所述透气层的经密为42根/英寸,纬密为39根/英寸。

作为优选,所述吸湿层采用亚麻面料;所述抗菌层采用竹炭纤维面料;所述基布层采用无纺布面料;所述包边布条采用帆布材质。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第二透气通孔和第三透气通孔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透气通孔、第二透气通孔和第三透气通孔同轴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桌子,包括:

桌板以及用于支撑所述桌板的支撑部,所述桌板水平设置;

桌布,所述桌布用如上所说的麻毛色织布制成;所述桌布的边缘即为所述麻毛色织布的边缘;

所述桌布上还开设有多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靠近所述桌布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装配孔依次贯穿所述外翻边、透气层、吸湿层、抗菌层、基布层和内翻边;

每个所述第一装配孔中设有一个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一根空心圆柱,所述空心圆柱插设在所述第一装配孔中;所述空心圆柱的靠近所述透气层的一端为其顶端,所述空心圆柱的靠近所述基布层的一端为其底端;

所述空心圆柱的外壁上凸起有一圈凸缘,所述凸缘靠近所述空心圆柱的顶端设置,所述凸缘的底面凸起有多个钉状物;

所述空心圆柱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弹性刺片,所述弹性刺片靠近所述空心圆柱的底端设置;所述弹性刺片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空心圆柱的外壁固定,第二端部外翻形成自由端,且所述第二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空心圆柱的顶端;

所述空心圆柱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于所述弹性刺片的自由端更靠近所述空心圆柱的顶端;

还包括牵引线和圆形挡片,所述圆形挡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凸缘的直径,所述圆形挡片位于所述空心圆柱的顶端;所述牵引线的一端与弹性刺片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自所述第一通孔伸入所述空心圆柱的内腔后与所述圆形挡片的底部固定;

所述桌板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一盲孔,每个所述第一盲孔对应一个所述固定件,所述第一盲孔靠近所述桌板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盲孔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还设有一圈凸环,所述凸环靠近所述第一盲孔的口部设置;

所述桌布覆盖在所述桌板的顶面且所述桌布的具有所述基布层的一面朝向所述桌板;所述桌布的边缘翻折至所述桌板的底面,所述固定件的所述空心圆柱的底端伸入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一盲孔中,所述弹性刺片抵住所述第一盲孔的内壁。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相对设置;

每个所述支撑架均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两个支撑腿,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水平设置,所述支撑腿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杆连接,所述支撑腿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杆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有两根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水平设置,一根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根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架中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固定连接;

两个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桌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桌子上覆盖的桌布采用麻毛色织布织成,这种麻毛色织布透气性好,且其表层布的花纹富有层次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麻毛色织布的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麻毛色织布的透气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麻毛色织布的基布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桌布及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桌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桌子的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桌子的桌板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透气层,2、吸湿层,201、第一透气通孔,3、抗菌层,301、第二透气通孔,4、基布层,401、第三透气通孔,402、通气槽,5、包边布条,501、第四透气通孔,101、花型循环单元,1011、第一区域,1012、第二区域,7、固定件,701、空心圆柱,702、凸缘,703、钉状物,704、弹性刺片,705、牵引线,706、圆形挡片,707、第一通孔,8、桌板,801、第一盲孔,802、凸环,9、支撑部,901、支撑架,902、第一连杆,903、第二连杆,904、支撑腿,905、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麻毛色织布,包括:

透气层1,透气层1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经纱采用16s的羊毛,纬纱采用32s的麻线与32s的涤纶线合股而成的双股线,透气层1的经密为42根/英寸,纬密为39根/英寸。透气层1的材质采用羊毛、棉和涤纶,具有保暖透气的效果,人接触到透气层1触感温暖。

透气层1包括多组并排设置的花型循环单元101,花型循环单元101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区域1011和第二区域1012。第一区域1011和第二区域1012的长度方向平行,且第一区域1011与第二区域1012的宽度相等。第一区域1011为一上二下右斜纹的斜纹组织,第二区域1012为一上二下左斜纹的斜纹组织。这种花型循环单元101呈现人字斜纹的样式,看起来富有层次感。

吸湿层2,吸湿层2采用亚麻面料,吸湿层2设置在透气层1的内侧,吸湿层2与透气层1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由于亚麻的吸湿性好,能吸收相当于自身重量20倍的水分,所以亚麻织物能够将透气层1上的水分吸收,保持透气层1的干爽。

抗菌层3,抗菌层3采用竹炭纤维面料,抗菌层3设置在吸湿层2的内侧,抗菌层3与吸湿层2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竹炭纤维面料具有强的抗菌能力,而且亚麻织物也具有抗菌效果,所以亚麻织物虽然吸收了透气层1的水分,但是在其本身和抗菌层3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这种布料不易发霉。

基布层4,基布层4采用无纺布面料,基布层4设置在抗菌层3的内侧,基布层4与抗菌层3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不助燃的特点。

包边布条5,包边布条5采用帆布材质,包边布条5沿麻毛色织布的边缘设置。包边布条5的外侧边缘朝向麻毛色织布弯折形成外翻边,外翻边与透气层1缝合固定,包边布条5的内侧边缘朝向麻毛色织布弯折形成内翻边,内翻边与基布层4缝合固定。由于这种麻毛色织布为多层结构,所以包边布条5的设置能够避免麻毛色织布的边缘翻卷,且帆布材质的耐磨性好。

基布层4的朝向抗菌层3的一面凹陷有多个通气槽402,多个通气槽402互相平行,通气槽402的两端延伸至基布层4的边缘。包边布条5的对应通气槽402的端部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透气通孔501。

在基布层4上,通气槽402的底面开设有多个第三透气通孔401,第三透气通孔401沿通气槽402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排布。抗菌层3上对应第三透气通孔40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透气通孔301。吸湿层2上对应第二透气通孔30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透气通孔201。

第一透气通孔201、第二透气通孔301和第三透气通孔40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第一透气通孔201、第二透气通孔301和第三透气通孔401同轴线。

空气能够在第一透气通孔201,第二透气通孔301和第三透气通孔401之间流通,也能够在通气槽402之间流通并通过第四透气通孔501流出,保证了这种麻毛色织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这种麻毛色织布一般用于制作桌布,当桌布铺在桌子上的时候,难免桌上会放一些热的物品,如杯子等,当热的东西与桌布接触的时候,热气能够沿着通气槽402向旁边流去,达到散热的效果,避免热气的聚集。此外,良好的透气性也能够避免这种麻毛色织布内部滋生细菌而发霉。

如图4~8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桌子,包括:

桌板8以及用于支撑桌板8的支撑部9,桌板8水平设置。

支撑部9包括两个支撑架901,两个支撑架901相对设置。

每个支撑架901均包括第一连杆902、第二连杆903和两个支撑腿904,第一连杆902和第二连杆903水平设置,支撑腿904的上端通过第一连杆902连接,支撑腿904的下端通过第二连杆903连接。

两个支撑架901之间设有两根第三连杆905,第三连杆905水平设置,一根第三连杆9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901中的第一连杆902的中部固定连接,另一根第三连杆90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901中的第二连杆903的中部固定连接。

两个第一连杆902与桌板8的底面固定连接。

这种桌子还包括桌布(图6中未示出),桌布用如上所说的麻毛色织布制成。桌布的边缘即为麻毛色织布的边缘,也就是说桌布的边缘设有包边布条。

桌布上还开设有第一装配孔,第一装配孔靠近桌布的边缘设置,第一装配孔依次贯穿外翻边、透气层1、吸湿层2、抗菌层3、基布层4和内翻边。

这种桌子还包括固定件7,固定件7包括一根空心圆柱701,空心圆柱701插设在第一装配孔中。空心圆柱701的靠近透气层1的一端为其顶端,空心圆柱701的靠近基布层4的一端为其底端。

空心圆柱701的外壁上凸起有一圈凸缘702,凸缘702靠近空心圆柱701的顶端设置,凸缘702的底面凸起有多个钉状物703。

空心圆柱701的外壁上还固定有弹性刺片704,弹性刺片704靠近空心圆柱701的底端设置。弹性刺片704的第一端部与空心圆柱701的外壁固定,第二端部外翻形成自由端,且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一端部更靠近空心圆柱701的顶端。

空心圆柱701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707,第一通孔707相对于弹性刺片704的自由端更靠近空心圆柱701的顶端。

还包括牵引线705和圆形挡片706,圆形挡片706的直径大于凸缘702的直径,圆形挡片706位于空心圆柱701的顶端。牵引线705的一端与弹性刺片704的自由端固定,另一端自第一通孔707伸入空心圆柱701的内腔后与圆形挡片706的底部固定。

桌板8的底面开设有第一盲孔801。第一盲孔801靠近桌板8的边缘设置,第一盲孔801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盲孔801的内壁还设有一圈凸环802,凸环802靠近第一盲孔801的口部设置。

桌布覆盖在桌板8的顶面且桌布的具有基布层4的一面朝向桌板8。桌布的边缘翻折至桌板8的底面,固定件7的空心圆柱701的底端伸入第一盲孔801中,弹性刺片704抵住第一盲孔801的内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盲孔801、第一装配孔和固定件7均有多个,并且一个第一盲孔801对应一个固定件7,一个固定件7对应一个第一装配孔。

弹性刺片704抵住第一盲孔801的内壁时,空心圆柱701就已经固定在第一盲孔801中难以拔出了,但是为了防止意外,第一盲孔801的内壁还设有一圈凸环802,如果因为很大的外力使得空心圆柱701向外拉动,那么,弹性刺片704抵柱凸环802后,也能够阻止空心圆柱701滑出第一盲孔801。

若要将空心圆柱701从第一盲孔801中拔出,只要将圆形挡片706向远离空心圆柱701的方向拉动,使其带动牵引线705进而拉动弹性刺片704的自由端贴近空心圆柱701,此时弹性刺片704的自由端能够穿过凸环802的孔,空心圆柱701能够从第一盲孔801中拔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