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54638发布日期:2020-05-22 21:05阅读:15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马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儿童马桶。



背景技术:

马桶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常用卫浴产品,儿童马桶是专门针对儿童使用的一种马桶,具有马桶的座便式功能,但是通常是简易的可移动产品,不带自动冲水功能,其针对儿童身体尺寸制作,使用后需要进行清理和清洗。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814496u,公开日:2011-05-04)公开了一种儿童马桶,包括上部的坐垫部分和下部的桶座,坐垫部分中间设有开口部,开口部外围为支撑部,桶座开口向上,坐垫部分嵌套于桶座的开口上。该设计中将儿童马桶设计成可以分离的两部分,坐垫部分和桶座组装后为正常使用的儿童马桶,并可以与不同尺寸的桶座组合以适用不同体型的儿童。

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儿童马桶在使用完成后,需要取出内胆容器进行清理和清洗,但是由于该内胆容器嵌入支座后,拿取不够方便,而且手指需要伸入到内胆容器内部,容易沾上污秽物,使用不够干净卫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儿童马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儿童马桶使用的便捷性以及干净卫生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儿童马桶,包括壳体和铰接在所述壳体上的翻盖,壳体上设有凹腔,所述凹腔内放置有内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上连接有能够摆动的提手,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提手的容纳空间,所述壳体上设有围绕所述内桶上端开口的坐垫,所述坐垫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坐垫覆盖在所述容纳空间的上方。

其原理如下:本儿童马桶特别针对儿童大小便使用,内桶上端具有开口,内桶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的凹腔内,内桶周边设有坐垫,保证使用的舒适性,使用完毕后内桶需要取出进行清理和清洗。本技术方案中特别在内桶上设置了提手的相关结构,提手能够向一侧摆动防止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提取内桶时提提手即可,操作方便,不用接触内桶边沿或内桶内部,干净卫生,同时在不提取内桶时,通过将提手隐藏在容纳空间中,并置于坐垫下,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也防止污秽物洒到提手上,进一步保证了干净卫生性。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提手呈u型,所述提手的两端通过连接轴分别铰接在所述内桶的左右两侧;所述提手能够摆动至所述内桶前侧或/和后侧并与所述内桶的上表面相平齐的位置。

本技术方案中以儿童正常使用本儿童马桶时,儿童面对的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左手边为左,右手边为右。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壳体上具有环绕所述凹腔上侧开口的台阶槽,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台阶槽内;所述台阶槽的内侧具有环绕所述凹腔上侧开口的台阶抵靠面,所述台阶抵靠面低于所述台阶槽的槽底面,所述内桶上部周边具有向外侧凸出的凸沿,当所述内桶放置在所述凹腔内时,所述凸沿搭接在所述台阶抵靠面上。内桶放置在壳体的凹腔内时,通过凸沿和台阶抵靠面配合对内桶进行支撑,台阶槽用于嵌设坐垫,坐垫不会轻易晃动,保证整体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与所述提手摆动方向相对应一侧的台阶抵靠面向台阶槽外侧延伸形成所述容纳空间;所述台阶槽的槽底面上还开设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延伸至所述台阶抵靠面且所述让位槽的槽底高度位置低于所述台阶抵靠面。提手放置在上述容纳空间中后,提手此时的上侧面与台阶槽的底面以及内桶的上侧面相平齐,减少干涉,保证坐垫的平整性。

作为优选,内桶呈椭圆形,凹腔上侧的开口形状与内桶的形状相匹配,容纳空间位于内桶的前侧,提手至少能够摆动至内桶前侧并与内桶的上表面相平齐的位置,让位槽设置在壳体前侧中部位置,这样让位槽正对提手的中部,方便拿取提手。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坐垫的四周下侧分布有若干个卡钩,所述台阶槽的槽底面上具有与所述卡钩一一对应的卡槽。当坐垫放置在台阶槽内时,通过卡钩卡接在卡槽内,保持坐垫的稳定可靠性。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坐垫的上表面与内侧面通过圆滑弧面过渡,所述坐垫前侧中部具有向上拱起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两侧具有下凹部。进一步的,坐垫采用塑胶制成,这样满足人体工程学,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具有若干个支撑脚,所述壳体内的凹腔上下两端贯穿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呈水平平面或者呈由四周至中部斜向下的倾斜面。这样的结构能够节省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壳体内的凹腔中不易藏污纳垢,冲洗时水流容易流出,方便清洗。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凹腔内靠近凹腔四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侧,所述支撑柱的外周面上还设有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相固连的加强板。

在上述的儿童马桶中,所述壳体的两侧固设有扶手,所述扶手呈t型,所述扶手的表面为圆滑曲面。儿童在使用本儿童马桶时,上下过程中通过扶手进行支撑,协助儿童坐下或起立,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提高安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扶手用于放置双手,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该扶手还可以用于提取整个儿童马桶,方便其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儿童马桶特别在内桶上设置了提手的相关结构,提手能够向一侧摆动防止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提取内桶时提提手即可,操作方便,不用接触内桶边沿或内桶内部,干净卫生,同时在不提取内桶时,通过将提手隐藏在容纳空间中,并置于坐垫下,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也防止污秽物洒到提手上,进一步保证了干净卫生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儿童马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儿童马桶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儿童马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凹腔;12、容纳空间;13、台阶槽;14、台阶抵靠面;15、让位槽;16、卡槽;2、翻盖;3、内桶;31、凸沿;4、提手;41、连接轴;5、坐垫;51、卡钩;52、凸出部;53、下凹部;6、支撑脚;7、支撑柱;71、加强板;8、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儿童马桶包括壳体1和铰接在壳体1上的翻盖2,壳体1上设有凹腔11,凹腔11内放置有内桶3,内桶3上连接有能够摆动的提手4,壳体1上还设有用于放置提手4的容纳空间12,壳体1上设有围绕内桶3上端开口的坐垫5,坐垫5可拆卸设置在壳体1上且坐垫5覆盖在容纳空间12的上方。具体来说,壳体1上具有环绕凹腔11上侧开口的台阶槽13,坐垫5设置在台阶槽13内;台阶槽13的内侧具有环绕凹腔11上侧开口的台阶抵靠面14,台阶抵靠面14低于台阶槽13的槽底面,内桶3上部周边具有向外侧凸出的凸沿31,当内桶3放置在凹腔11内时,凸沿31搭接在台阶抵靠面14上;与提手4摆动方向相对应一侧的台阶抵靠面14向台阶槽13外侧延伸形成容纳空间12;台阶槽13的槽底面上还开设有让位槽15,让位槽15延伸至台阶抵靠面14且让位槽15的槽底高度位置低于台阶抵靠面14。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壳体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支撑脚6,壳体1内的凹腔11上下两端贯穿壳体1,壳体1的底部呈水平平面或者呈由四周至中部斜向下的倾斜面;凹腔11内靠近凹腔11四周设有若干个支撑柱7,支撑柱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两侧,支撑柱7的外周面上还设有与壳体1的内侧壁相固连的加强板71;壳体1的两侧固设有扶手8,扶手8呈t型,扶手8的表面为圆滑曲面。儿童在使用本儿童马桶时,上下过程中通过扶手8进行支撑,协助儿童坐下或起立,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同时提高安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扶手8用于放置双手,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该扶手8还可以用于提取整个儿童马桶,方便其移动。

本儿童马桶特别针对儿童大小便使用,内桶3上端具有开口,内桶3可拆卸的安装在壳体1的凹腔11内,通过凸沿31和台阶抵靠面14配合对内桶3进行支撑,台阶槽13用于嵌设坐垫5,坐垫5不会轻易晃动,保证整体的舒适性和美观性;提手4放置在上述容纳空间12中后,提手4此时的上侧面与台阶槽13的底面以及内桶3的上侧面相平齐,减少干涉,保证坐垫5的平整性。使用完毕后内桶3需要取出进行清理和清洗。本技术方案中特别在内桶3上设置了提手4的相关结构,提手4能够向一侧摆动防止使用过程中的相互干涉,提取内桶3时提提手4即可,操作方便,不用接触内桶3边沿或内桶3内部,干净卫生,同时在不提取内桶3时,通过将提手4隐藏在容纳空间12中,并置于坐垫5下,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也防止污秽物洒到提手4上,进一步保证了干净卫生性。

本实施例中以儿童正常使用本儿童马桶时,儿童面对的方向为前,反方向为后,左手边为左,右手边为右。如图3所示,提手4呈u型,提手4的两端通过连接轴41分别铰接在内桶3的左右两侧;提手4能够摆动至内桶3前侧或/和后侧并与内桶3的上表面相平齐的位置;内桶3呈椭圆形,凹腔11上侧的开口形状与内桶3的形状相匹配,容纳空间12位于内桶3的前侧,提手4至少能够摆动至内桶3前侧并与内桶3的上表面相平齐的位置,让位槽15设置在壳体1前侧中部位置,这样让位槽15正对提手4的中部,方便拿取提手4。作为优选,坐垫5的四周下侧分布有若干个卡钩51,台阶槽13的槽底面上具有与卡钩51一一对应的卡槽16,当坐垫5放置在台阶槽13内时,通过卡钩51卡接在卡槽16内,保持坐垫5的稳定可靠性。坐垫5采用塑胶制成,坐垫5的上表面与内侧面通过圆滑弧面过渡,坐垫5前侧中部具有向上拱起的凸出部52,凸出部52两侧具有下凹部53。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壳体;11、凹腔;12、容纳空间;13、台阶槽;14、台阶抵靠面;15、让位槽;16、卡槽;2、翻盖;3、内桶;31、凸沿;4、提手;41、连接轴;5、坐垫;51、卡钩;52、凸出部;53、下凹部;6、支撑脚;7、支撑柱;71、加强板;8、扶手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