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5871发布日期:2020-05-22 20:26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vc门窗型材。



背景技术:

一般的pvc门窗有型材和中空玻璃构成,型材经组装后形成框架结构(如窗扇),该框架用于对中空玻璃的固定和支撑。中空玻璃由多片玻璃构成,相邻的玻璃边缘设置有密封材料。玻璃具有极大的脆性,在切割或搬运过程中玻璃的边缘极易破损,并且难以避免,破损后的玻璃边缘变得凸凹不平。玻璃边缘变得凸凹不平会使框架结构的内表面与中空玻璃的侧边形成间隙。型材构成的框架结构的内表面形状如果与中空玻璃的侧边不匹配,也会使框架结构的内表面与中空玻璃的侧边形成间隙,上述间隙的存在会导致制备的pvc门窗的隔离效果变差,pvc门窗的隔离效果变差会导致门窗不保温、易透灰等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pvc门窗中型材的内表面与中空玻璃的侧边存在的间隙导致的pvc门窗的隔离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

本实用新型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由玻璃包围条、弹性隔条、玻璃压条和门窗型材构成;

所述玻璃包围条的截面为l形,玻璃包围条的竖向边内表面设置有贯通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弹性隔条设置在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上,弹性隔条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上表面与第二凹槽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凹槽,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条;

玻璃压条的其中一个侧边上部设置有密封条安装槽,玻璃压条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凸条;

门窗型材包括型材主体和玻璃挡条构成,型材主体的上表面为中空玻璃承托面,玻璃挡条设置在型材主体上表面的一侧,型材主体上表面远离玻璃挡条一侧设置有第一方形卡槽;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设置在型材主体的上表面,玻璃包围条的竖向边紧贴玻璃挡条的内表面设置;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下表面与第一方形卡槽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方形卡槽;卡块条设置在第一方形卡槽和第二方形卡槽之间;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上表面远离竖向边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凸条设置在第四凹槽内,玻璃压条与弹性隔条通过螺钉连接;

所述卡块条由卡条和两个弹性密封条构成,两个弹性密封条分别设置在卡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利用玻璃包围条、弹性隔条和玻璃压条对中空玻璃边缘进行密封,中空玻璃的侧边的间隙被完全消除,改善了pvc门窗的隔离效果。

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安装时,首先按照中空玻璃四边长度切割玻璃包围条,将弹性隔条放置在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上,同时放置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将玻璃包围条焊接构成框架,然后放置中空玻璃,并将凸条卡入第四凹槽内,在玻璃压条中的密封条安装槽上安装第一玻璃密封条,同时通过螺钉连接玻璃压条与弹性隔条。上述安装完成后,在中空玻璃四边形成了包围结构,弹性隔条、第一密封条和第一玻璃密封条对中空玻璃的侧面及边缘进行有效的密封,弹性隔条旋入螺钉后产生膨胀,进一步使弹性隔条与玻璃边缘紧密贴合,保证了对中空玻璃的侧边间隙的有效密封。上述安装属于对中空玻璃的进行了预先的包围处理,玻璃包围条、弹性隔条、玻璃压条和中空玻璃构成整体结构。然后,将门窗型材组装后形成框架结构,在玻璃挡条上安装第二玻璃密封条,将卡块条置于第一方形卡槽内,卡块条中的卡条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弹性密封条具有弹性能够压缩,因此安装时首先将玻璃包围条的水平边压在卡块条上表面,压紧力的作用下卡块条收缩至其上表面与型材主体的上表面相平,然后向玻璃挡条方向推动中空玻璃至卡块条上部进入第二方形卡槽内,即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在玻璃挡条上安装第二玻璃密封条,第二玻璃密封条和卡块条共同对玻璃包围条与门窗型材之间进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为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玻璃包围条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玻璃压条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隔条2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卡块条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门窗型材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6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由玻璃包围条1、弹性隔条2、玻璃压条3和门窗型材5构成;

所述玻璃包围条1的截面为l形,玻璃包围条1的竖向边内表面设置有贯通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11,第一凹槽11内设置有第一密封条12;弹性隔条2设置在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上,弹性隔条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凹槽21,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上表面与第二凹槽21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三凹槽13,第二凹槽21和第三凹槽13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条22;玻璃压条3的其中一个侧边上部设置有密封条安装槽31,玻璃压条3的底部端面上设置有凸条32;门窗型材5包括型材主体51和玻璃挡条52构成,型材主体51的上表面为中空玻璃承托面,玻璃挡条52设置在型材主体51上表面的一侧,型材主体51上表面远离玻璃挡条52一侧设置有第一方形卡槽53;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设置在型材主体51的上表面,玻璃包围条1的竖向边紧贴玻璃挡条52的内表面设置;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下表面与第一方形卡槽53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方形卡槽14;卡块4设置在第一方形卡槽53和第二方形卡槽14之间;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上表面远离竖向边一侧设置有第四凹槽15,凸条32设置在第四凹槽15内,玻璃压条3与弹性隔条2通过螺钉6连接;所述卡块4由卡条41和两个弹性密封条42构成,两个弹性密封条42分别设置在卡条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本实施方式利用玻璃包围条1、弹性隔条2和玻璃压条3对中空玻璃边缘进行密封,中空玻璃的侧边的间隙被完全消除,改善了pvc门窗的隔离效果。带有玻璃包围结构的pvc门窗型材安装时,首先按照中空玻璃四边长度切割玻璃包围条1,将弹性隔条2放置在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上,同时放置第一密封条12和第二密封条22,将玻璃包围条1焊接构成框架,然后放置中空玻璃,并将凸条32卡入第四凹槽15内,在玻璃压条3中的密封条安装槽31上安装第一玻璃密封条33,同时通过螺钉6连接玻璃压条3与弹性隔条2。上述安装完成后,在中空玻璃四边形成了包围结构,弹性隔条2、第一密封条12和第一玻璃密封条33对中空玻璃的侧面及边缘进行有效的密封,弹性隔条2旋入螺钉6后产生膨胀,进一步使弹性隔条2与玻璃边缘紧密贴合,保证了对中空玻璃的侧边间隙的有效密封。上述安装属于对中空玻璃的进行了预先的包围处理,玻璃包围条1、弹性隔条2、玻璃压条3和中空玻璃构成整体结构。然后,将门窗型材5组装后形成框架结构,在玻璃挡条52上安装第二玻璃密封条,将卡块条4置于第一方形卡槽53内,卡块条4中的卡条4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弹性密封条42具有弹性能够压缩,因此安装时首先将玻璃包围条1的水平边压在卡块条4上表面,压紧力的作用下卡块条4收缩至其上表面与型材主体51的中空玻璃承托面相平,然后向玻璃挡条52方向推动中空玻璃至卡块条4上部进入第二方形卡槽14内,即完成安装。安装完成后在玻璃挡条52上安装第二玻璃密封条54,第二玻璃密封条54和卡块条4共同对玻璃包围条1与门窗型材5之间进行密封。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第二凹槽21和第三凹槽13为半圆形槽,第二凹槽21和第三凹槽13的半径相同。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玻璃压条3与弹性隔条2通过螺钉6连接时,螺钉6穿过玻璃压条3旋入弹性隔条2内部。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玻璃压条3中的密封条安装槽31上安装有第一玻璃密封条33。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玻璃挡条52靠近玻璃包围条1的竖向边一侧的上部设置有第二玻璃密封条54。其他步骤和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