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升降纱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1585发布日期:2020-06-23 21:19阅读:815来源:国知局
电动升降纱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门窗领域,具体讲是涉及一种电动升降纱窗。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富足,人们对居所生活品质的需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居所窗户是向内或向外打开式,常见的有两扇窗扇对开,这种窗扇的通气量最大,但是窗扇的密封性比较差,在冬季保暖效果差,已经被淘汰。铝合金和塑钢窗扇采用向一侧侧滑式,能够打开一半的窗户面积用以通风透气,通风效果较好,但是密封性能仍较差,目前也基本淘汰。

目前最常用的铝合金窗户是外推式,窗扇的两侧由多根支杆铰接方式连接于窗框上,开窗时推动窗扇向外,窗扇能够打开一定角度,形成换气通风通道。这种窗户的密封效果较好,但是开窗形成的换气通道截面积小,通风效果差,而且开窗后实质上仅是窗户下部打开一条较宽的缝隙,难有传统窗户打开后通透的感觉。使用者并不满意这种窗户的效果。为此,发明人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物窗户的电动窗,解决了开窗通透的问题。但是部分人喜欢通风效果好的窗户,但是又不喜欢过于通透,希望能够获得一定私密性,而且,该窗户也需要向传统侧拉窗一样设置单独的纱窗,以防止蚊虫,这也影响了美观度。而且,目前的防蚊虫纱窗与窗框边缘难以完全紧密配合,容易留下缝隙,阻隔蚊虫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在关闭状态下具有更好密封性的前提下可以完全打开窗户、形成大开窗通风换气通道、让室内人员能够不透过玻璃就可以轻松看到窗外景观的电动升降纱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

电动升降纱窗,包括窗框和窗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由窗扇收纳边框、卷帘收纳边框和两个侧边框构成的闭合框形,所述窗扇收纳边框与卷帘收纳边框相对设置,所述窗扇收纳边框设有窗扇收纳缝,所述窗扇一端穿过窗扇收纳缝,所述窗扇穿过窗扇收纳缝的端部连接有窗扇升降驱动装置,所述侧边框上设有窗扇侧边缝,所述窗扇位于窗扇收纳缝两端的边缘滑动插装于窗扇侧边缝内,

所述卷帘收纳边框相对窗扇的一侧设有卷帘收纳缝,所述卷帘收纳边框内设有卷帘收卷机构,所述卷帘收卷机构上卷绕有卷帘,所述卷帘远离卷帘收纳机构的一端与窗扇伸向卷帘收纳边框的一端固定连接。

窗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窗扇在窗框内滑动,实现开窗闭窗,窗扇的运动带动卷帘同步运动,卷帘在窗扇带动下运动,开窗时,窗扇落入窗扇收纳边框内,卷帘自卷帘收纳机构上展开,覆盖窗框内窗口空间,反之闭窗时窗扇朝向卷帘侧运动,卷帘同步卷绕于卷帘收卷机构上。卷帘采用传统纱网时,开窗即纱网代替窗扇,可以避免蚊虫等小生物进入室内。卷帘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如低透光薄膜、隔热膜等,实现其他传统玻璃材质无法实现的预期效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卷帘收卷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收卷安装座、卷管尾插、卷管和卷绕驱动,所述卷帘的一端固定并卷绕于卷管上,所述卷管两端插装于卷管尾插中,所述卷管尾插滑动插装于收卷安装座上,所述卷绕驱动带动卷管转动将卷帘卷绕于卷管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卷绕驱动为电机卷绕机构或者弹簧卷绕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窗扇升降驱动装置包括上连接杆、第一铰接杆、第二铰接杆、下滑杆和升降驱动,所述第一铰接杆与第二铰接杆中部铰接,所述上连接杆上设有上滑槽,所述下滑杆上设有下滑槽,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上滑槽和下滑槽内,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滑动套装于上滑槽内,所述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带到第二铰接杆沿下滑槽长度方向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窗扇收纳边框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窗扇收纳型材,所述两根窗扇收纳型材相对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安装槽,所述密封胶条安装槽内安装有侧密封胶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密封胶条包括胶条基座,胶条基座两侧分别延伸出插装座和密封翼,所述插装座插装于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密封翼自胶条基座向窗扇侧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密封翼包括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所述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分置于胶条基座两侧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边框包括侧边框型材,所述侧边框型材朝向窗扇的一侧设有侧边框安装槽,所述侧边框安装槽内安装有侧边框滑接部件,所述侧边框滑接部件具有与窗扇侧边滑接的窗扇滑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边框滑接部件包括滑接框和滑接胶条,所述滑接框安装于侧边框安装槽内,所述滑接胶条安装于滑接框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滑接胶条朝向窗扇的一侧向内凹陷构成窗扇滑道,所述窗扇滑道与窗扇接触的面上设有密封绒毛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升降纱窗,通过经由窗扇收纳边框、卷帘收纳边框和两个侧边框构成的闭合框形窗框、以窗扇升降驱动装置驱动窗扇在窗框内直线升降,能够可以完全打开窗户、形成大开窗通风换气通道,同时与窗扇联动的卷帘采用纱网时可以防蚊虫、采用其他材质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觉体验,显著改善窗户的使用体验,窗框的密封结构使本申请在关闭状态下具有更好密封性,提高居所保温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经窗扇收纳边框和卷帘收纳边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窗扇收纳边框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卷帘收纳边框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窗扇部分落下后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卷帘收卷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经两个侧边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侧边框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中窗扇升降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纱窗实施例2中卷帘收纳边框的局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附图9中窗扇部分落下后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至8所示,电动升降纱窗,包括窗框和窗扇6,所述窗框由窗扇收纳边框4、卷帘收纳边框5和两个侧边框8构成的闭合框形,所述窗扇收纳边框4与卷帘收纳边框5相对设置,所述窗扇收纳边框4设有窗扇收纳缝,所述窗扇6一端穿过窗扇收纳缝,所述窗扇6穿过窗扇收纳缝的端部连接有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所述侧边框8上设有窗扇侧边缝,所述窗扇6位于窗扇收纳缝两端的边缘滑动插装于窗扇侧边缝内,

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卷帘收纳边框5相对窗扇6的一侧设有卷帘收纳缝,所述卷帘收纳边框5内设有卷帘收卷机构7,所述卷帘收卷机构7上卷绕有卷帘71,所述卷帘71远离卷帘收纳机构7的一端与窗扇6伸向卷帘收纳边框5的一端固定连接。卷帘收纳缝相对的两侧边分别安装有卷帘密封胶条52,所述侧密封胶条52包括胶条基座522,胶条基座522两侧分别延伸出插装座523和密封翼521,所述插装座523插装于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密封翼521自胶条基座522向窗扇6侧延伸。所述密封翼521包括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所述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分置于胶条基座522两侧边。当卷帘落下时,密封翼521弹性伸出,与卷帘密切接触,保证密封、防蚊虫效果。

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驱动窗扇6在窗框内滑动,实现开窗闭窗,窗扇6的运动带动卷帘同71步运动,卷帘71在窗扇6带动下运动,开窗时,窗扇6落入窗扇收纳边框4内,卷帘71自卷帘收纳机构7上展开,覆盖窗框内窗口空间,反之闭窗时窗扇6朝向卷帘71侧运动,卷帘71同步卷绕于卷帘收卷机构7上。卷帘71采用传统纱网时,开窗即纱网代替窗扇,可以避免蚊虫等小生物进入室内。卷帘71也可以采用其他柔性材料,如低透光薄膜、隔热膜等,实现其他传统玻璃材质无法实现的预期效果。

安装时,在安装窗户的墙体1上建筑形成容纳窗扇6和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的安装腔2,并将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安装于安装腔2内部,其它部件安装同传统型材构成的铝合金门窗,不赘述。

如附图5所示,所述卷帘收卷机构7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收卷安装座72、卷管尾插73、卷管74和卷绕驱动75,所述卷帘71的一端固定并卷绕于卷管74上,所述卷管74两端插装于卷管尾插73中,所述卷管尾插73滑动插装于收卷安装座72上,所述卷绕驱动75带动卷管74转动将卷帘71卷绕于卷管7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卷绕驱动75为弹簧卷绕机构。卷绕驱动75也可以采用电机卷绕机构,无论弹簧卷绕机构还是电机卷绕机构均是成熟技术,不赘述。

如附图2和8所示,所述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上连接杆31、第一铰接杆34、第二铰接杆33、下滑杆35和升降驱动37,所述第一铰接杆34与第二铰接杆33中部铰接,所述上连接杆31上设有上滑槽32,所述下滑杆35上设有下滑槽36,所述第一铰接杆34的两端分别滑动套装于上滑槽32和下滑槽35内,所述第二铰接杆33的一端滑动套装于上滑槽32内,所述第二铰接杆33的另一端与升降驱动37传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37带到第二铰接杆33沿下滑槽36长度方向运动,从而通过铰接的第一铰接杆34与第二铰接杆33带动上连接杆31升降,上连接杆31上设有窗扇连接槽38,所述窗扇6下端固定安装于窗扇连接槽38内。

窗扇升降驱动装置3也可以采用其他直线运动的驱动方式,例如电动缸、直线电机等,该类驱动结构较多,能够实现驱动窗扇6直线运动即可,不赘述。

如附图1和2所示,所述窗扇收纳边框4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窗扇收纳型材41,所述两根窗扇收纳型材41相对的一侧设有密封胶条安装槽,所述密封胶条安装槽内安装有侧密封胶条42。

如附图2所示,所述侧密封胶条42包括胶条基座422,胶条基座422两侧分别延伸出插装座423和密封翼421,所述插装座423插装于密封胶条安装槽内,所述密封翼421自胶条基座422向窗扇6侧延伸。

所述密封翼421包括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所述第一密封翼和第二密封翼分置于胶条基座422两侧边。

如附图1、5和6所示,所述侧边框8包括侧边框型材81,所述侧边框型材81朝向窗扇6的一侧设有侧边框安装槽82,所述侧边框安装槽82内安装有侧边框滑接部件,所述侧边框滑接部件具有与窗扇6侧边滑接的窗扇滑道。

如附图6所示,所述侧边框滑接部件包括滑接框83和滑接胶条84,所述滑接框83安装于侧边框安装槽82内,所述滑接胶条84安装于滑接框83内,所述滑接胶条84朝向窗扇6的一侧向内凹陷构成窗扇滑道,所述窗扇滑道与窗扇6接触的面上设有密封绒毛条85。

实施例2:如附图9和10所示,本实施例中窗扇6朝向卷帘71的一端设有卷帘固定部件61,所示卷帘固定部件61包括上固定条611和下固定条612,卷帘71伸向窗扇6的端部固定安装于上固定条611和下固定条612之间,所示下固定条612固定安装于窗扇6上部。相较实施例1中卷帘71直接与窗扇6上部粘结,本实施例中中的卷帘固定部件61改善了更换卷帘71的操作,更方便卷帘71维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